實探丨加強版「限塑令」來了,各界應對如何?已有概念股聞風而動

2020-12-05 和訊

  點外賣的塑料包裝餐盒,裝奶茶的塑料飲杯、吸管,超市裡不限量連卷袋…這些塑料產品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也給自然環境帶來極大負擔:大部分塑料在自然條件下難以降解,焚化也會帶來空氣汙染,並對海洋、土壤、生物產生極大危害。

  塑料汙染治理已經引起國家高度重視。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辦法,要求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外賣企業使用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應根據上述辦法向商務主管部門報告使用、回收情況。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就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了分階段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並對商務領域(零售、餐飲、住宿、會展、電子商務等重點行業)禁塑、限塑提出了具體要求。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通過,第六十九條規定,「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快遞企業和外賣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商務、郵政等主管部門報告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回收情況」。

  在此背景下,被坊間稱為加強版「限塑令」推出,根據公告,上述辦法落地還有約一個月時間。以往作為使用大戶的商超和餐飲企業如何應對?政策對產業的發展有何影響?證券時報記者近日對此作了一番調查。

  加強版「限塑令」下 商超和餐飲企業積極應對

  我國塑料製品的消費量驚人。以塑料購物袋這項禁塑令重點管制的對象為例,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截至2019年,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而外賣和快遞等行業正在加劇這一問題。據統計,中國快遞塑料包裝每年消耗量約為180萬噸,外賣塑料包裝為50多萬噸。

  作為以往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大戶的大型商超,目前在一次性購物塑膠袋方面使用情況如何呢?

  在深圳一家華潤萬家超市門店,記者發現,在超市的收銀臺前面,仍懸掛一排排購物塑膠袋。記者以顧客身份諮詢工作人員後,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塑料購物袋仍以收費方式在提供,今後還會根據相關部門最新要求進行調整。

  餐飲企業也是塑料製品使用大戶,餐品打包的袋子,餐具中的叉子、吸管都是生活中廣泛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那麼,面對加強版的限塑舉措,各家大型餐飲企業又如何應對呢?

  在肯德基深圳某門店,記者發現,目前店鋪仍在免費提供塑料吸管,但一次性筷子、叉子、湯匙等餐具,如消費者需要,門店將收取0.1元/單的費用。

  肯德基某門店仍在免費提供塑料吸管 胡華雄 攝

  在深圳市龍崗區某永旺超市門店,記者了解到,從今年10月1日起開始該超市已經不提供免費的一次性筷子和勺子,顧客如有需要可以付費購買,對此,商場在醒目位置已有提示。

  深圳永旺超市某門店對於一次性餐具的收費提示 李明珠 攝

  在深圳星巴克某門店,記者發現,塑料吸管已基本被紙質吸管代替。記者點了一單,發現星巴克提供的紙吸管比一般的塑料吸管稍軟一點,但不影響飲用。

  深圳星巴克某門店提供的紙吸管 胡華雄 攝

  而在很多知名的餐飲網紅品牌,比如位於深圳福田的鮮芋仙一家門店,收銀臺就放有明顯標誌,不再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建議選擇無需餐具,如需要一次性餐具將收費,餐盒和勺子一套2元,杯子和吸管一套1元。該店員透露,早在9月1日已經收到公司內部通知,一次性餐具不再免費提供,具體實施是9月底正式開始。

  在深圳福田區的一家喜茶店,記者看到店內提供紙吸管和常規吸管兩種吸管,喜茶的下單小程序上提示「應環保條例,我們不再主動提供塑料餐具」,其下就是涉及吸管的3個可選項,默認第一個選項就是紙吸管。

  奈雪在深圳卓悅中心的店則成為首家環保試行店,可以看到店內提供可降解生物環保吸管,並實行垃圾分類,計劃在年底會全面暫停供應塑料吸管。此外,還有「自帶杯減2元」的活動:消費者到奈雪門店使用自帶杯購買茶飲產品可立減2元,通過支付寶付款還能再獲得30g螞蟻森林能量,記者了解這個活動在今年7月就開始在全國推出了。

  同樣作為限塑重點行業的快遞業和外賣平臺暫時沒有新的舉措。記者致電順豐客服,對方表示,目前暫無收到公司有下發針對塑料製品的包裝袋的額外收費通知,目前文件封和塑料包裝都不收費用,只有重貨快運的物品,裡面的塑料填充物需要根據貨物的重量來收費。在紙箱環保回收方面也並未進一步動作。美團外賣平臺客服表示,目前都是各個商家決定一次性塑料包裝是否收費,平臺暫時未做過多參與,並沒有接到平臺對限制塑料用品的相關規定。

  華東某大型創投機構負責新材料領域投資的合伙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限塑令比較難推行的原因在於,首先,替代產品的成本比較高,企業意願不強,但這是由於可降解塑料產品如聚乳酸(PLA)的整個生產工藝的成本就比較高且生產規模有限,規模經濟尚未完全體現;其次,沒有能夠替代塑料性能的完美方案,比如紙類吸管,遇水會變軟。他特別強調,除了可降解材料替代以外,不可降解的塑料循環再利用,也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比如目前各地提倡的垃圾分類,將原來不可降解的塑料通過回收利用,通資源再生循環利用,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各地政府和企業動作不斷

  今年,多個城市在推進限塑令執行方面加快了腳步。

  北京於11月發布《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徵求意見稿)》,特別對北京市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行業治理塑料汙染規定了時限和步驟,對每個行業對標整改提出了嚴格要求,強化減塑力度。

  江蘇省發改委、省生態環境廳也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在這個升級版的"限塑令"中,明確要求,到2022年底,全省範圍的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減少不可降解的塑料膠帶使用量。

  上海新版限塑令則著重強調塑料製品的源頭減量、循環使用、再生利用和環保處置,從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的全過程和各環節明確提出了分階段目標和系統性治理要求及任務措施,全國已有多個城市相繼跟進。

  不少企業也推出相關計劃。

  據記者了解到,必勝客近日也發起減塑倡議,在上海、杭州和廈門三個城市率先上市環保包裝,包括紙吸管、紙袋,以及生物降解塑膠袋;並宣布2020年底,中國內地所有必勝客餐廳將停止使用塑料吸管,轉而使用紙吸管代替,全年預計節省約7千萬支塑料吸管,相當於減少85噸不可降解塑料用量。

  必勝客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全國36個城市的餐廳將把現有包裝更換為紙袋或生物降解塑膠袋,預計一年可節省約9千萬個塑膠袋和7千萬支塑料吸管,預計相當於每年約減少1000多噸不可降解塑料用量。截止2022年底,所有餐廳將停止不可降解塑膠袋的使用,預計節省的塑膠袋數量為1億3千萬個,減少約1400噸不可降解塑料用量。

  美團在推動外賣行業環保化方面也有舉措,2017年8月,美團推出青山計劃,三年來,青山計劃和合作夥伴建立了350個外賣餐盒回收與循環再生試點,24萬公益商家入駐,在雲南等地扶持了2800畝生態扶貧種植林。美團在環保方面2025目標是:建設綠色包裝供應鏈,為平臺全量商家提供外賣包裝可回收、可降解或可重複使用解決方案;聯動產業上下遊在全國20個以上省份建立常態化餐盒回收體系;促進1億用戶踐行無需餐具等可持續消費行為。

  塑料替代產業前景光明 多隻概念股聞風而動

  限塑升級的相關消息也投射到股票市場,近期A股多隻概念股聞風而動,市場資金也嗅到其中的機會。

  丹化科技(600844,股吧)自11月30日開始,連續3個交易日漲停。美聯新材(300586,股吧)、瑞豐高材(300243,股吧)等多家公司股票也連續大漲。

  2017年8月25日,丹化科技曾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出資8400萬元,與相關方及公司部分技術骨幹在江蘇丹陽合資設立聚乙醇酸(PGA)降解塑料項目公司。項目公司將以控股子公司通遼金煤化工有限公司的煤制乙二醇下遊衍生產品乙醇酸為原料,採用控股孫公司江蘇金聚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的專有技術,首期建設年產能3000噸 PGA 生產線,遠景規劃建設年產30萬噸生產線。

  瑞豐高材2020年3月16日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二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相關議案,擬在沂源縣化工園區(公司新廠區)投資建設年產6萬噸PBAT生物降解塑料項目。

  美聯新材今年也籌劃向特定對象發股股票事項,擬募集資金投資於功能母粒及生物基可降解母粒產業化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功能母粒及生物基可降解母粒產業化項目的建設內容主要為新建4條功能母粒生產線,以及1條生物基可降解母粒生產線。資料顯示,生物基可降解母粒是可降解塑料產業鏈上重要的上遊行業。

  不過,由於資金、技術、市場等因素,一些公司的降解塑料項目推進並不是很順利,未來是否能形成真正的盈利增長點,尚需要時間和市場驗證。

  比如在丹化科技今年4月份獨立董事述職報告中,獨立董事就提及,公司聚乙醇酸(PGA) 降解塑料項目公司的建設低於預期。在涉足降解塑料項目多年後,丹化科技自身仍反覆處在虧損或微利的境地,2019年度虧損4.33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再次虧損2.27億元。

  12月2日晚間,丹化科技對近期股價異常波動進行風險提示。在公告中,丹化科技稱,今年前11個月,公司試產的可降解塑料產品的銷售額約600萬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很小。

  招商證券(600999,股吧)的研究觀點認為,限塑升級背景下,造紙業與可降解塑料迎來發展機遇。目前可降解塑料產品以澱粉基、PLA、PBAT為主,從全球的產能來看,澱粉基、PLA、PBAT分別佔比38%、25%、24%。但是國內傳統塑料製品產能大、成本低,因此可降解塑料的需求不足,產能也有限,成本相對較高。短期看,一次性餐具將部分由紙質餐具替代,造紙業需求上升。長期看,未來隨著限塑禁塑政策推進,國內可降解塑料的產能有望大幅提升,成本也將下降。

  直播預告丨時報會客廳連線巨國賢:有色金屬行情如何演繹?

  有色金屬行情如何演繹?12月3日13:30,時報會客廳連線廣發證券(000776,股吧)有色金屬行業首席分析師巨國賢,投資者若想向嘉賓提問可在證券時報APP評論區域留言,我們將在直播中請嘉賓解答。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證券時報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加強版「限塑令」來了:各界應對如何?已有概念股聞風而動
    在此背景下,被坊間稱為加強版「限塑令」推出,根據公告,上述辦法落地還有約一個月時間。以往作為使用大戶的商超和餐飲企業如何應對?政策對產業的發展有何影響?證券時報記者近日對此作了一番調查。加強版「限塑令」下 商超和餐飲企業積極應對我國塑料製品的消費量驚人。
  • 限塑令倒計時 概念股來了
    限塑令倒計時,概念股來了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2020年底前,我國最強限塑令將落地實施,目前已有近30個省市頒布了「限塑令」。業內人士透露,相比去年,預計到今年年底可降解塑料市場增長空間達4倍以上。早盤,可降解塑料概念大幅異動,美聯新材一度衝擊20%的漲停,丹化科技封死漲停,美瑞新材、聯創股份大漲超7%。
  • 限塑令概念股有哪些?限塑令利好哪些股票?
    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2020年底前,我國最強限塑令將落地實施,目前已有近30個省市頒布了「限塑令」。業內人士透露,相比去年,預計到今年年底可降解塑料市場增長空間達4倍以上。
  • 新版限塑令出臺在即 相關概念股有望迎來利好
    據報導,新版限塑令出臺在即。有分析表示,新版限塑令下,生物可降解材料市場有望得到進一步發展。值得一提的是,相關概念股也有望迎來利好。那麼,生物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帶小夥伴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相關信息吧。
  • 中國寧波網丨新版「限塑令」實施在即 我們該怎麼做?
    9月底,市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印發《寧波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要求全市圍繞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範生的新目標新定位,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如何解讀新版「禁塑令」?寧波又是如何排定限塑、禁塑時間表的?禁用後可以用什麼來替代?記者就此採訪了專家、職能部門及相關企業。
  • 限塑令倒計時!記者實探商超餐飲動向,除了可降解塑料,這個板塊也受益
    距離第一階段的限塑、禁塑任務只有不到一個月,更加嚴格的限塑令已經在路上。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隨著限塑令的推進,可降解塑料概念大漲。由於紙袋、紙杯為一次性塑料製品的重要替代物,造紙板塊也受益。12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成都多家商場超市、餐飲門店,並採訪了限塑令涉及的重點行業企業,了解塑料使用大戶們的現狀和應對計劃。
  • 最嚴「限塑令」來襲,利好這8隻概念股,金髮科技一年上漲2倍多
    「限塑令」進一步升級。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通知,自明年起,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等場所,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同時,全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棉籤、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 「升級版」限塑令正式上路 塑料企業又該如何應對
    2021年1月1日起,「升級版限塑令」正式上路。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這意味著時隔12年,「限塑令」再度升級。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350萬家經營範圍含「塑料」,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塑料相關企業。
  • 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價格飆漲 多隻概念股漲停
    來源:數據寶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價格飆漲,多隻概念股率先漲停(附股)原創 郭潔2021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開啟漲價模式。自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各大購物場所的一次性塑膠袋逐漸退出市場,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閃亮登場的同時開啟漲價模式。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一個月漲價達13%,可降解塑膠袋短短一周每噸竟漲了4000元。據悉,北京某連鎖超市的普通塑膠袋已全部替換成可降解塑膠袋,價格由0.4元/個漲至1.2元/個。
  • 湖南升級版「限塑令」來了
    時隔12年,「限塑令」在湖南再次升級。  11月23日,省發改委、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湖南省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對塑料製品生產、銷售及使用明確最新政策要求。  根據我省《方案》,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和酒店一次性塑料製品、電商快遞塑料包裝、農用地膜,都有了分區域分階段實施「限塑」或「禁塑」的時間表,要求在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治理任務。  我國分步驟分領域推進塑料汙染治理  12年前,我國針對塑料製品「白色汙染」發出了首個「限塑令」。
  • 北京市「新限塑令」研討會直播|限塑臺帳信息公開報告發布
    自2020年1月1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簡稱國家「新限塑令」)以來,已經有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頒布了當地的「新限塑令」。這意味著我國的塑料垃圾汙染治理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 2020年限塑令新規出爐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
    消息面:  今年,各地密集出臺新版限塑令。  從2008年的「限塑令」到今年「限塑令」升級,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相繼發布新的「限塑令」。  以上是至誠財經網小編整理的「2020年限塑令新規出爐,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的內容,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 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價格飆漲,多隻概念股率先...
    來源:證券時報·數據寶2021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開啟漲價模式。自1月1日起,史上最嚴限塑令落地實施,各大購物場所的一次性塑膠袋逐漸退出市場,可降解塑膠袋成為主角,閃亮登場的同時開啟漲價模式。
  • 造紙行業深度報告:限塑令機遇來臨,造紙行業準備好了嗎
    一、新版限塑令面世,造紙行業迎來新機遇截至 2018 年底已有累計 154 個國家通過政府立法或頒布禁令對塑膠袋進行管理,伴隨塑料汙染日趨嚴重以及全球限 塑的措施推進,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全球限塑的步伐中來,限塑活動將成為全球大勢。
  • 十年「限塑令」效果遭疑,治理白色汙染前路如何?
    近期,國家發改委向社會徵集塑料垃圾汙染防治的建議,「限塑令」發布十年後,中國治理「白色汙染」的成效再度引發輿論熱議。一方面是社會對「限塑令」效果的質疑,一方面是快遞、外賣等新業態對塑料包裝的剛需,中國與「白色汙染」的拉鋸戰前路如何?北京市朝陽區某菜市場內,依然存在著供顧客免費使用的塑膠袋。
  • ...版「限塑令」來了!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
    寧夏升級版「限塑令」來了!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自2008年「限塑令」開始實施後,塑料製品使用量得到一定控制,但隨著電商、外賣等新業態的產業,形成了限塑令監管盲點,塑料製品使用量不降反升。 今年7月初,寧夏迎來「限塑令」新變革,《寧夏回族自治區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出臺,明確自治區發改委、生態環境廳、市場監管廳、工信廳等12個廳局單位及各市縣區政府要合力攻堅治理塑料汙染。
  • 應對「白色汙染」 中國發力「限塑」
    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應對「白色汙染」
  • 最強「限塑令」倒計時一個月 降解塑料股起飛!
    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2020年底前,我國最強限塑令將落地實施,目前已有近30個省市頒布了「限塑令」。業內認為,政策全面落地後,長期看,可降解塑料存在千億級市場空間。行業步入擴產期,哪些公司將加足馬力?降解塑料板塊可否中長線布局?點擊視頻 一探究竟!
  • 限塑令倒計時 減塑必須提速
    與以往限塑令不同的是,京版「限塑10條」為本市六大行業治理塑料汙染規定了時限和步驟,對每個行業對標整改提出了嚴格要求。   為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今年年初,國家發布「升級版限塑令」。京版「限塑10條」,是根據本市實際情況制定的落地措施。
  • 新版「限塑令」來了!聽聽商家和消費者們怎麼說……
    也有市民擔心限用禁用塑料製品以後如何保障生活的便利度呢?新版「限塑令」實施的第一天正好是2021年的首日同時也恰逢元旦假期一起來看看商家們和市民們都是如何應對的新版「限塑令」中不可忽視的「理性發聲」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有部分消費者對此新規「吐槽」。 「限塑令」是否落實到位市民韓先生向記者說到,許多小商店仍在售賣塑膠袋,這可能會影響「限塑令」的實施效果。記者在走訪中也發現一些餐廳仍在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膠袋進行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