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話在前:
這次裝機文章是之前RTX3080開箱的後續篇,趕上假期發出來給大家分享參考下,話說今年的硬體新品都有點堆料堆功耗的感覺,NV這次發布的安倍顯卡,就突破的傳統中高端顯卡的TDP上限,還有就是喜聞樂見深陷核戰窘境下的牙膏廠,苦於眾所周知的工藝問題,能擠出來的只能是帶電的了,不過費電歸費電,這邊都選上了,畢竟提升還是有的,特別是顯卡,價格也是比較的美麗,當然關鍵還是要能夠買到。

新顯卡搭配到牙膏廠,主要就是為了爽玩遊戲,而其它硬體上的選擇,則更多的是出於散熱方面考慮的,畢竟高功耗帶隨之而來的就是高發熱,所以選用了360一體式水冷,搭配到一款主打清涼散熱的ATX機箱,來自追風者的P500A,個人感覺類似這樣清涼箱子,或許以後將會是高端30顯卡的理想選擇吧,當然也不能少了RGB燈光的性能加成,實際整機效果及散熱性能均還是蠻不錯的。

具體配置:
CPU:牙膏 10700K
主板:微星 MEG Z490 ACE 戰神版
顯卡:影馳 RTX 3080 金屬大師
內存:影馳 HOF EXTREME DDR4 4266HZ 8G×4
存儲:三星 970PRO 512GB
電源:追風者 AMP 750W金牌電源
散熱:九州風神 堡壘360EX 一體式水冷
機箱:追風者 P500A
成品展示:

整機正面效果展示。

整機正面效果展示-開窗。

整機正側效果展示。

整機正側效果展示-開窗。

俯視整機效果展示。

整機的燈光並沒有刻意去搭配,用的是微星燈控軟體裡頭的全彩虹循環模式,整體的燈光同步起來還是蠻好看的,並不會有那種跑馬燈的既視感。

另外追風者P500A這款機箱自身也帶有RGB HUB控制,亦可通過機箱上的物理按鍵實現燈光上的控制,機箱電源倉上頭也搭配有RGB燈帶,且自帶有3顆14CM ARGB風扇,明著就是逼著玩家上燈具。
相關配件產品的展示介紹:

首先看看顯卡,搶到的是來自影馳RTX 3080金屬大師,可以說這次的裝機,也是因為這貨!隔代的提升真心是蠻大的,只不過功耗也跟著上去了,所以普遍都長得又粗又硬又長來著。

包裝採用的是黑色的主色調,搭配給到影馳金屬大師系列LOGO的機甲風格化圖樣,右下角則是NV強制的RTX系列圖標。

裡頭除了顯卡本體及相關的說明質保手冊以外,還附帶有一個雙卡槽位的PCI擋板(考慮到三卡槽擋板可能會與部分機箱兼容不到的問題),另附贈有一個壓力材質的顯卡支架。

顯卡散熱器為三奶風扇規模,採用了一體成型鋁合金材質的外殼,表面輔助有不規則的金屬線條及三角幾何鏤空裝飾,整體給到視覺效果蠻是乾淨簡約,金屬感十足的的銀灰色,在增加產品質感的同時,亦可增大散熱面積,且耐高溫不變形吧,寬厚鋼硬的身軀,也使得這張顯卡可以直接豎立著展示。

影馳金屬大師系列3080外觀展示—側面,外露式鰭片設計,用於增強散熱,目測鰭片還蠻是工整的,採用短PCB設計,雙8PIN的供電接口,偏居中位置帶有影馳的GALAX英文圖標,末端則是NV強制的GEFORCE RTX英文標註。

搭配的三風扇採用的是11片扇葉的規格,均為90mm的尺寸,空氣動力學測試而來三折造型設計,具備一定量的散熱提升吧,且轉動起來還真蠻特別的。

合計搭配有6根熱管輔助散熱,整體均做了鍍鎳處理。

熱管豎直貫穿散熱鰭片的布局,三個風扇分別對應到一個散熱鰭片模塊,散熱鰭片和PCB的中間還帶有一體式金屬壓鑄中框,兼顧顯存及供電部分的散熱,同時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加固作用,預防PCB因受散熱器重力而彎曲變形,最直觀的就是顯卡安裝後,不會因為過重而造成下垂。

銀灰色的金屬背板,表面帶有機甲條紋及GEFORCE RTX修飾。

考慮到散熱需求吧,末端給到了大面積的鏤空(造型為金屬大師系列的LOGO圖騰),有點類似於公版的散熱方式吧,用貫穿式風流增強整體的散熱效果。

3卡槽的擋板設計,表面同樣也做了鍍鎳處理,位置上留有大面積的幾何鏤空開孔處理,得以增加散熱的進出風面積,另外考慮到三卡槽擋板可能會與部分機箱兼容不到的問題,貼心附贈有雙卡槽的接口擋板,可供玩家替換,對應給到的接口則和公版一致,分別為3個DP 1.4接口及一個HDMI 2.1接口。

主板選用的是微星的MEG Z490 ACE戰神,屬於次旗艦級別定位的產品,僅次於目前最頂級的MEG Z490 GODLIKE超神主板。

主板採用的是標準的ATX版型設計,覆蓋了大面積的金屬模塊輔助各個位置上的散熱需求,表面為金屬拉絲和細膩磨砂組合處理,整體的質感滿滿,搭配到不常見的黑灰金配色,外觀富有檔次感,又不失科技感。

MEG Z490 ACE採用的是16+1的數字供電設計,其中16相為核心供電,另外一相則用於SOC的供電,搭配到90A的Intersild ISL99390B DrMOS,應付頂級的電老虎10900K沒有任何問題,且具備不俗的超頻能力。

搭配給到的是雙8PIN的CPU供電接口,亦可保證極致超頻高負載下的供電需求。

I/O馬甲處覆蓋有ACE系列的RGB信仰燈,雖然表面給到的是塑料材質,但是裡頭也還是厚實的金屬MOS散熱模塊,且搭配有散熱風扇,算是魚和熊掌兼得的設計吧。

一體式的I/O擋板,風扇的出風口的位置也是在這個地方,給到的接口分別有BIOS的更新及清空按鍵、USB2.0×2、傳統的PS2鍵鼠接口、USB3.2 Gen2×2(10GB)、USB3.2 Gen1×2(5GB)、USB3.2 Gen2×2(Type-C為20GB)、兩個LAN接口(分別為1G及2.5G)、Wi-Fi 6/藍牙無線網卡接口、音頻接口(支持光纖)。

目前的Z490主板均支持PCIe 4.0,不過要等到牙膏的11代才支持到,MEG Z490 ACE主板搭配給到有三條PCIe×16卡槽(均採用了金屬加固設計),支持單卡×16模式,雙卡則為8+8,另有兩條PCIe ×4卡槽,卡槽之間安排有3個M.2 NVMe的存儲接口(均帶有金屬散熱馬甲)。

音頻部分用的依舊還是專業級別的電解電容,主板下沿右側安排有方便裸機操作的開機及重啟按鍵,另有一個BUG糾錯燈,底部位置上的燈光接口有5V及12V的RGB(另有一組在主板的上沿),且帶有海盜船專用RGB接口,USB2.0 ×2接口,風扇接口等。

主板左側安排有6個SATA存儲接口,USB 3.0橫插接口及Type-C接口。

搭配4條內存卡槽,帶有金屬加固設計,最大可以支持到128G的內容容量,單條32GB,配備有微星DDR4內存加速技術,實現更好的信號傳輸及兼容性,官標最高頻率可達4800MHz OC。

內存選用的是新款影馳HOF EXTREME ,雖然沒有搭配RGB燈光,但是通體光亮的白色設計,通過燈光的映射,還是能給出一些比較不一樣的視覺效果。

這次新款包裝也是誠意滿滿,採用的硬質紙盒包裝,簡約化的設計,更富有檔次感,正面只給到名人堂的LOGO及品名規格貼標。

翻開包裝,內存本體包裹有厚實的泡沫用作緩衝保護,感覺這才是旗艦內存該有的包裝方式嘛!另帶有使用說明書,有必要?還有合格證。

內存散熱馬甲採用的是厚實的合金材質,搭配電泳工藝的亮白色表面處理,頂部為鋸齒狀的散熱鰭片設計,鰭片邊緣採用金屬色的CNC工藝處理,馬甲的用料及對細節的處理都顯得十分的考究。

從馬甲側面就可以清楚的看出來,形式上是通過螺絲將兩塊合金模塊拼接固定在一起的,樣式對比老款其實並沒有多大區別,只是原有黑色的PCB更換成了白色的PCB,白得更徹底一些。

HOF EXTREME系列均採用的是三星B-DIE的內存顆粒,這邊選用的版本為4266HZ頻率,對應時序C19-19-19-39,電壓1.4V,感覺還有些許優化超頻的空間,當然默認黨直接開啟XMP也是夠用的了。

散熱器選用的是九州風神的堡壘360EX RGB,經典的造型設計,外搭最新的魔術師MF120GT,性能及顏值都還是蠻不錯的,當然主要還是給到RGB燈光會比較的足。

扣具部分支持AMD及INTEL全平臺、搭配有燈光控制器及相關的連接線材、品牌貼標、冷頭LOGO替換模塊、風扇固定螺絲及使用說明書一份。

這款產品的冷頭頂蓋為可拆卸式設計,通過旋轉即可輕鬆的實現安裝和拆卸,頂蓋通透的玻璃材質,內置有玩家風暴的LOGO及幻彩的RGB燈光,裡頭的LOGO是支持旋轉,避免不同的安裝方向所造成的視覺尷尬,另外亦可通過搭配到的附件,自行替換圖標。滿足個性玩家的定製需求。

接觸面為正方形的純銅材質,平臺的安裝支架需另行固定上去,表面已經預塗有散熱矽脂,給到兩條連接線,分別為水泵PWM供電線及RGB連接線。

搭配的MF120GT,採用的ARGB的燈光設計,比較特別的還是造型的設計,也讓這款風扇的正反兩面均有著不錯的視覺效果,可以說除了風向上的選擇,正反兩面是不分的。

冷排採用的是14條水道的設計,可有效的提升接觸面積及熱循環的效率吧,另外冷排上帶有一個洩壓裝置,官說是動態平衡技術,可以有效避免漏液的風險。

水冷自帶MF120GT風扇的燈光效果,通過X型風扇支架內測RGB燈帶給到的,然後通過燈光烘託出造型,效果真心是蠻與眾不同的。

機箱選用的是追風者P500A,機箱的結構基本等同於自家的P600,只是前置面板換成網孔狀的樣式,名為AIR就是因為這個。

前置面板採用的是一體成型網孔金屬面板設計,1mm的孔距在保證散熱的同時亦可兼顧到防塵及結構鋼性的強度,還有燈光的通透度,出廠即自帶有三顆ARGB風扇,位置上還搭配有防塵網。

側板採用的是追風者機箱比較常見的翻門式的設計,開啟和閉合會比較的方便,不過日常擺放對於空間的要求也會比較的高。

同P600機箱一樣,P500A依舊支持雙平臺安裝,背面的頂部預留有ITX主板的I/O開孔,且帶有三個直立PCI卡槽,支持豎直安裝顯卡。

第二套平臺的安裝用到的是機箱頂部的安裝位置,不過需要額外購買安裝支架,位置上可支持安裝3顆12CM的風扇或者兩顆14CM的風扇,頂部搭配磁吸式的防塵網。

內部安裝空間,最大可支持到EATX規格的主板,位置上相當的富足,長顯卡和旗艦高塔散熱器都不會存在什麼兼容性的問題。

右側搭配有可活動檔線裝飾面板,對於有硬碟安裝需求的,也可以選擇移除掉,替換為機箱附件中的3.5寸的硬碟支架,位置最大可以安裝6個3.5寸硬碟。

背部走線輔助有魔術貼用於固定整理,主板位置上配有大面積的開孔用於安裝散熱器背板,底部帶有三個2.5寸的硬碟安裝支架,另外電源倉的左側還可以填充4個3.5寸的硬碟支架,硬碟容量的擴展,滿足存儲愛好者也是問題不大。

電源選用的是追風者AMP750金牌電源,應付這個平臺還算是夠用的,想要留有超頻及升級空間的話,建議選擇850W以上吧,電源是海韻家代工的,從長相上看,應該就是海韻FOCUS系列換膚款。

電源本體採用的是14CM的短機身設計,具體尺寸為140×150×86mm(LxWxH),短小的身材可以更好的兼容到機箱,提升走線體驗吧。

搭配給到的原裝模組線,除了24PIN包網以外,其餘均為扁平化純黑的樣式,如果對配色沒有追求,還是可以打理出比較理想的走線效果。

散熱風扇採用的是一款300PX FDB的液態軸承的12CM靜音風扇,可通過物理開關實現低負載停轉,從而得到零噪音的使用體驗。

模組接口部分,位置配有文字的區域示意說明,其中PCIE和CPU供接口是通用的共計4組,通用使用起來會比較的方便,SATA及MOLEX則為4組,而24PIN則為合二為一的兩組。

支持風扇停轉的HYBRID技術,搭配有模式切換按鈕,安排在電源接入口的旁邊,默認按壓為正常運行,而鬆開可以實現70%負載一下風扇停轉運行。
部分性能測試:

接下來是測試部分,室內溫度27度左右,機箱為全封閉的狀態下進行。

首先看看魯大師,具體的配置信息,這裡測試用到的解析度為小眾的3440×1440,平臺只有內存開啟了XMP,其餘均為默認狀態下進行,僅供參考!

魯大師給到的總分為897679,其中顯卡分數為627008,對比上代旗艦2080TI給到的分數(參考裡頭的顯卡排行榜),有著33%左右的提升。




接下來是較為專業的3DMARK測試,結果對比上代旗艦2080TI,同樣大致也是有著30%左右的提升,黃師傅所言不假,真心非常強悍!關鍵還是價格良心。

實際的遊戲表現,古墓麗影 暗影:3440×1440全極致,未開啟光線追蹤幀數平均幀數有115,開啟後則下降到了72,落差會有些大。

顯卡離去的測試結果,同樣的分辨力全極致,開啟了DLSS,未開啟光線追蹤幀數平均幀數有72,開啟後則下降到了65,兩者差別不大。

沒有光追選項的全境封鎖2,同樣的分辨力全極致畫面,平均幀數93。

還有眾生平等刺客信條-奧德賽,如上設置,平均幀數78,有所突破吧!對於3080這種級別的顯卡,目前更多的還是就是為了追求極致畫面上的效果,還有就是填補了初代RTX顯卡在高解析度不那麼完美的光線追蹤體驗。


接下來的兩款FPS遊戲則完全是灑灑水了,均是極致畫質,即便是優化不那麼好的吃雞,也有著162的平均幀數,守望屁股則完全沒有壓力,達到了265的平均幀數。

性能上的提升也帶來了高功耗及高發熱,所以這代3080的個頭才會那麼的大,官方TDP設計功耗為320W,實際烤雞也是基本符合,甜甜圈20分鐘左右,最高只有77度,RTX3080金屬大師的表現還算是中規中矩吧,應對超頻應該也是木有問題的,實際靜音表現得話,個人覺得也還可以接受。

CPU滿載溫度表現,單烤FPU壓力測試,20分鐘左右後,核心溫度最高只有74度。

雙烤的話,20分鐘左右,CPU核心溫度最來到了80度,顯卡的溫度則下為79度,對比單烤測試,只有CPU有著比較明顯的上升,顯卡則變化不大,還算是比較理想的吧。

最後沒有總結,大概就這樣吧,那麼以上就是這次RTX3080裝機分享的全部內容,如上所述僅代表個人觀點,希望可以給大家做個參考吧,謝謝您的瀏覽,歡迎大家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