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最良心的N卡!NVIDIA RTX 3080首發評測-NVIDIA,顯卡,RTX...

2021-01-07 快科技

一、前言:RTX 3080的到來 和說好的完全不一樣

3D圖形卡領域的第一次革命是1999年NVIDIA公司推出的GeForce 256,它集成了T&L技術(硬體光影轉換),將光影處理從CPU中接手過來,解放了CPU的同時也極大的提高了遊戲的性能以及畫面的真實性。

T&L技術之後3D圖形技術的另一次飛躍則是2006年的基於統一渲染構架的DX10。它將此前的Vertex Shader(頂點著色器)和Pixel Shader(像素著色器)統一為streaming processor(流處理器),自此之後設計的GPU都不會再開闢獨立的管線,而是所有的流處理器運算單元都可以任意處理任何一種Shader運算,使得GPU的運算效率得到了成倍的提升。

爾後10年,GPU領域沒有突破性的技術出現,DX12屬於雷聲大雨點小,對性能的提升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Physx則是曲高和寡。

直到2018年8月,實時光線追蹤技術的出現,將3D遊戲的畫面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玩家第一次在遊戲中見到了如同科幻電影般的科幻電影般的光影世界。

圖靈GPU發布之後,NVIDIA的市值一路飆升,甚至超越了Intel。財大氣粗的老黃沒有讓我們等太久,僅僅二年的時間,NVIDIA再一次革新了GPU構架。

2020年9月4日發布的基於新一代Ampere安培架構的GeForce RTX 30系列顯卡統一了INT32與FP32單元,原本只能做整數運算的INT32單元現在既能做整數運算,也能做單精度浮點運算。

這一項技術革新將傳統意義上的流處理器數量直接翻倍,同時GPU的浮點運算能力也提升了一倍。於是我們就看到了RTX 3080的流處理器數量直接從RTX 2080的2954個暴增到了8704個,恍然間仿佛又回到了8800GTX時代。

完整的GA102共有7組GPC,每組GPC有12組SM單元外加16組ROP單元,總計是84組SM單元與112個ROP單元。

RTX 30系列顯卡視乎規格不同啟用的SM單元總數不同,RTX 3090是7組TPC、24組SM單元與112個ROP單元,RTX 3080是6組TPC、68組SM單元與96個ROP,RTX 3070是6組TPC、46組以及96個ROP

這是GA102核心的SM單元構架,每個SM單元有64個INT32整數核心、64個FP32單精度浮點核心、2個FP64單元(未標示出來)、4個第三代TENSOR COREs以及以及1個第二代RT CORE。

這裡的INT32單元可以根據需求進行單精度整數或者浮點運算,也就是說理論上一個SM單元可以擁有高達128個FP32單元。

融合了一級緩存與共享緩存,每SM單元中緩存總容量為128KB,可以按需靈活分配給一級緩存與共享緩存(Shared Memory),可以是64KB+64KB的組合,也可以是32KB+96KB的組合。

此次NVIDIA一共發布了3款GA10X核心的顯卡型號。

RTX 3090:擁有7組GPC,82組SM單元共計10496個流處理器、112個ROP、328個紋理單元、328個第三代Tensor Cores、82個第二代RT Cores。搭配24GB GDDR6X顯存,顯存頻率19.5GHz、

位寬384Bit,帶寬936GB/s。相比於Titan RTX快了50%,9月24日上市,售價11999元。

RTX 3080:擁有6組GPC,68組SM單元共計8704個流處理器、96個ROP、272個紋理單元、272個第三代Tensor Cores、68個第二代RT Cores。搭配10GB GDDR6X顯存,顯存頻率19GHz、

位寬320Bit,帶寬760GB/s。綜合性能是RTX 2080的二倍,9月17日上市,售價5499元。

RTX 3070:GA104核心,擁有6組GPC,46組SM單元共計5888個流處理器、96個ROP、184個紋理單元、184個第三代Tensor Cores、46個第二代RT Cores。搭配8GB GDDR6顯存,顯存頻率14GHz、位寬256Bit,帶寬448GB/s。綜合性能與RTX 2080 Ti但價格只有一半,10月份上市,售價3899元。


RTX3080 GPU-Z參數

RTX 3080的詳細規格如下:

二、安培構架解析:流處理器數量翻倍是否言過其實?

在圖靈誕生之前,GPU核心中並沒有單獨的INT32單元,從Kepler到Maxwell到再到Pascal,每一個CUDA核心都就是由FP32單元構成。

而Turing每一個CUDA核心除了有一個FP32的單精度浮點單元之外,還有對應有一個INT32的單精度整數單元。

在現代遊戲(例如古墓麗影:暗影)中,每100條指令操作中有62條是浮點指令操作,38條是整數指令操作。以往GPU在只能單獨、交替的執行浮點和整數運算,圖靈構架加入了整數運算單元之後,可以與浮點單元一起並發執行,可以將流處理器的執行效率提升36%。

不過在遊戲中整數運算量遠遠低於浮點運算量(38:62),因此經常會有大量的INT32單元被閒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提升INT32單元的利用率,NVIDIA改進了INT32單元,使之不僅可以運行整數運算,也能進行單精度浮點運算。

如上圖所示,在安培構架中,每個SM單元中的64個FP32單元依舊保留,而INT32單元則被賦予了更多的使命,它不僅能進行整數運算,但是在不需要進行整數運算的情況下,它也能和FP32一樣進行單精度浮點運算。

也就是說,每個SM單元可以同時執行4x(16FP32+16FP32)=128個FP32運算,或者4x(16FP32+16INT32)=64個FP32+64個INT32運算。

在理想的情況將下,一個SM單元中的64個INT單元全部都做單精度浮點運算的話,那麼流處理器(FP32單元)數量將會直接變成128個。相對而言,圖靈構架一個SM單元只有固定的64個流處理器。

RTX 3080擁有68個SM單元,理論上能達到8704個流處理器的規模。很多同學可能懷疑NVIDIA在騙我們,這些流處理器是否能夠同時工作還是個問號。

下面我們使用AIDA64 GPGPU進行驗證,看看RTX 3080的8704個流處理器是否言過其實。

如果依據1710MHz的頻率和8704個FP32單元來計算RTX 3080的理論浮點性能應當是29767GFLOPS。

實測RTX 3080的單精度浮點運算性能是29117GFLOPS,略低於理論值。這是因為320W TDP的限制,RTX 3080在進行GPGPU單精度浮點測試時,GPU核心的滿載頻率只有1672MHz並沒有達到默頻的1710MHz。

不過從這裡可以看出,RTX 3080的的確確擁有8704個流處理器(FP32單元),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好質疑的了。

實測RTX 2080 Ti的單精度浮點運算性能是16626GFLOPS,接近RTX 3080的6成。

實際上,在進行GPGPU測試時,RTX 2080 Ti的運行頻率達到了1910MHz,所以雖然流處理器數量只有一半,但是浮點性能卻能達到6成。

RTX 2080在進行GPGPU測試時,運行頻率更是高達1938MHz,單精度浮點運算性能達到了11416GFLOPS,約為RTX 3080的40%。要知道RTX 2080 2944個流處理器只相當於RTX 3080 8704個流處理器的1/3。

所以現在大家應該知道了RTX 3080 TDP如此之高的原因!即便是320W的TDP,也難以滿足讓8704個流處理器以較高的頻率運行的功耗需求。

三、安培構架解析:RTX IO技術實現「秒進遊戲」

多年以前,當筆者還在用機械硬碟的時候,想像著如果硬碟能像內存一樣快,就可以秒進遊戲,不用再等待漫長的加載了!

但實際上,可能很多同學已經發現了,從HDD升級到SSD之後,遊戲的載入速度會有顯著的提升。但是達到一個程度之後,無論是多快的SSD,都難以繼續提升載入速度了。

這是因為遊戲加載速度不僅僅只與SSD的讀寫速度有關,CPU的性能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

索尼新一代的次世代主機PS5有一個賣點,憑藉著讀取速度高達5.5GB/s的高性能SSD,可以實現「秒進遊戲功能」。

不過事實上,這裡的秒進遊戲是有限制的,它只是進入了遊戲的菜單界面,並沒有進入能夠控制人物行動的遊戲畫面。並且實際上即便PS5的SSD讀取速度再翻倍增長到10GB/s,也難以實現秒進遊戲畫面。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傳統的遊戲數據,首先要從磁碟讀取到內存。然而從硬碟複製過來的遊戲數據包是無法直接使用的,需要CPU先將數據解包。特別是GPU要使用的時候,數據通過CPU解包之後再經由PCIe總線傳遞給顯存。

當SSD速度足夠快的時候,CPU解包速度就決定了遊戲加載時間的長短。然而CPU只是一塊通用處理器,進行專業計算時其運算性能極其有限。比如市面上常見的MMORPG以及電子競技遊戲,最強的i9-10900K處理器大概要經過10秒的運算才能完成全部的解包工作。

也就是說,即便使用超大容量DDR4內存做成虛擬硬碟,將整個遊戲放入讀寫速度超過50GB/s的內存檔中進行讀取,也需要10秒左右的時間才能完全進去遊戲。

NVIDIA的RTX IO技術,可以讓遊戲在加載時完全規避CPU,數據包直接從SSD寫入到GPU的顯存中,由GPU替代CPU進行數據解包。GPU的整數/浮點性能數十倍於CPU,可以瞬間完成數據的解包工作。

此時若你當你配備了足夠快速的SSD(比如Intel 905P),就能實現秒進遊戲的功能,從此不用再等待漫長的遊戲加載過程。

RTX IO技術需要DirectStorage API的支持。根據微軟的計劃,DirectStorage在2021年會向遊戲開發商遞交開發預覽,正式開始應用可能需要等到2022年。

四、安培構架解析:新的ROP單元、NVIDIA Reflex 、NVIDIA Broadcast

1、ROP單元的改變

也許很多同學不知道,以往的NVDIA GPU,ROP單元一直都是被集成在內存控制器中!

也就是說同樣一顆GPU,如果位寬不變,只是閹割流處理器的話,它的ROP數量是不會變的。例如GTX 1080與GTX 1070同為GP104核心,位寬都是256Bit,所以他們的ROP數量都是64個。即便是GTX 1080有2560個流處理器,GTX 1070被閹割到了1920個也不會對ROP數量產生影響。

而同一顆GPU核心,如果閹割位寬的話,那麼它的ROP數量相應地變少!例如GTX 1080 Ti與TITAN X Pascal同為GP102核心,TITAN X Pascal擁有完整的384Bit位寬,因而它的ROP數量也是完整的96個。而GTX 1080 Ti由於顯存位寬被閹割到了352Bit,ROP數量也就減少到了88個。

從GA10x GPU開始,ROP單元正式成為了GPC的一部分,用於匹配流處理器,以改善抗鋸齒性能。完整的GA102核心有7個GPC,每個GPC內置16個GPC,共112個ROP。

2、NVIDIA Reflex

遊戲玩家,特別是網路遊戲對延遲很敏感,這個延遲不僅僅跟網絡、顯卡性能有關,還跟系統有關,包括鍵鼠的輸入延遲等。

NVIDIA Reflex就是一款可以降低延遲的工具,在支持該技術的遊戲中,如《Apex英雄》、《使命召喚:戰區》、《堡壘之夜》、《VALORANT》等熱門電競遊戲,可將延遲降低50%。

此外,NVIDIA Reflex未來還會有個Reflex延遲分析器(Reflex Latency Analyzer),它可監測滑鼠點擊,並測量屏幕上相應像素變化所需的時間,比如槍焰閃光,效果堪比超過7000美元的專用高速攝像機和設備。

3、NVIDIA Broadcast:遊戲直播助手

如今遊戲跟直播息息相關,NVIDIA Broadcast軟體可以讓遊戲主播更加輕鬆省力,它通過顯卡的AI加速實現了多種功能,比如噪音消除、虛擬背景、自動框顯,從而提升麥克風和網絡攝像頭的效果。

五、圖賞:有史以來做工最好的公版顯卡 很完美的風道設計

包裝盒的風格從圖靈時代的綠黑配色變成了純黑色。

打開包裝盒除了顯卡之外,還附贈一條雙8Pin轉12Pin的轉接線。

顯卡的正面有一個風扇,吹出的熱風是直接從I/O接口處排出,可以極大程度上緩解機箱的散熱壓力。

背面也有一個風扇,風是直接往機箱下面吹,並不是像部分玩家想像的那樣將熱風吹向了CPU。

由於沒有PCB的阻擋,即便是在較低的轉速下,風扇也能夠更加輕鬆的吹透散熱鰭片。

頂部視角圖,中間有一個12Pin供電接口。

12Pin接口特寫。

底部視角圖。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頂部與頂部看起來有鰭片暴露在外,但實際上這兩2處並不會出風,也就是不會有熱量排出,可以避免傷害通常位於顯卡下面的NVMe SSD,不至於溫度過高。

背面的風扇,與正面的風扇一樣,支持智能啟停。

取消了Type-C接口,只有3個DP 1.4與一個HDMI 2.1接口。

拆下來的散熱器。

散熱底座周圍都是大面積的均熱板,GDDR6X顯存也有導熱背貼覆蓋,顯存的溫度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金屬背板。

非常奇特的PCB設計。18相供電電路設計,另外還有2個空焊位,應該會在RTX 3090補齊,屆時會有20相供電。

PCB板的背面,由於空間原因,供電電容被放在了這一面。

NVIDIA非常激進,每一相供電竟然配備了3個高成本的鉭電容。

GA102-200-KD-A1核心,8704個流處理器,核心面積628.4mm2,擁有283億個電晶體。

供電電路特寫。

美光的GDDR6X顯存,一共有10顆,單顆容量1GB,總容量10GB。頻率19GHz,位寬320Bit,顯存帶寬760GB/s。

12Pin供電接口填寫。

輸出接口特寫。

PCB背面的鉭電容。

六、測試平臺:全核5.2GHz的i9-10900K + 皇家戟4000MHz C15 32GB內存

在i9-10900K與銳龍9 3900X之間糾結了一下,最終還是選擇了i9-10900K處理器。為了降低CPU的瓶頸效應,我們將i9-10900K的核心頻率超頻到了5.2GHz,Ring頻率超頻到了4.8GHz。

主板用的是ROG MAXIMUS XII EXTREME。這款主板採用16+0供電,16相供電全部給了CPU核心,0相給核顯。MosFET升級為TDA21490,這是目前最高規格的一體化MOSFET,導通電流也從55A提高到了90A,可以輕易提供超過1000W的輸出功率。

芝奇皇家戟F4-4000C15D 8GBx4套裝,不僅擁有4000MHz的頻率,15-16-16-36的時序也是低的嚇人,比絕大部分3000MHz頻率的內存都要低,不過默認電壓1.5V也算是比較高的了。

長江存儲致鈦PC005 Active 512GB SSD,順序讀寫速度分別為3500MB/s,2900MB/s。不依賴模擬SLC緩存也能保持550MB/s的穩定寫入速度,同時壽命遠遠高於市面上絕大多數TLC SSD。

酷冷至尊P360 ARGB水冷散熱器,應該是市面上顏值最高也最易安裝的水冷散熱器,可以很輕鬆的壓制5.2GHz的i9-10900K處理器。

新谷崑崙KL750G金牌電源,單路12V輸出電流可達62A,744W的12V輸出功率已經接近750W的額定功率。

全模塊化設計。

華碩玩家國度PG27UQ ROG 27英寸IPS電競顯示器。

4K UHD(3840*2160)解析度、4ms響應時間、144Hz刷新率、G-Sync 技術、IPS+量子點面板、10bit色彩、DisPlay HDR1000認證。依舊是目前市面上頂級的電競顯示器。

七、理論性能測試: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首破2萬 默頻可達2025MHz

1、3DMark Time Spy

在2K解析度3DMark Time Spy測試中,RTX 3080圖形分數達到了17698分,核心溫度最高76℃,核心運行最高頻率為1965MHz,最高風扇轉速1787RPM,最高功耗329W。

在4K解析度3DMark Time Spy Extreme測試中,RTX 3080圖形分數達到了8876分,核心溫度最高76℃,核心運行最高頻率為1750MHz,最高風扇轉速1810RPM,最高功耗335W。

從3DMark Time Spy的成績來看,RTX 3080在2K解析度下的分數比RTX 2080高了將近7000分,領先幅度為62%;與RTX 2080 Ti相比,也能多出3630分,領先幅度為26%。

在4K解析度下,RTX 3080比RTX 2080多了3787分,領先幅度來帶了74%;相比RTX 2080 Ti也有2249分的優勢,強了34%左右。

2、3DMark

在2K解析度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中,RTX 3080圖形分數達到了20979分,核心溫度最高68℃,核心運行最高頻率為2025MHz,最高風扇轉速1323RPM,最高功耗333W。

在4K解析度3DMark Fire Strike Ultra測試中,RTX 3080圖形分數達到了10785分,核心溫度最高63℃,核心運行最高頻率為1995MHz,最高風扇轉速1521RPM,最高功耗322W。

RTX 3080是第一張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圖形分數破2萬的顯卡。在2K解析度下,它比RTX 2080多了7897分,領先幅度為60%;比RTX 2080 Ti則要強了29%。

到了4K解析度下,RTX 3080能比RTX 2080多4403分,領先優勢為70%,同時比RTX 2080 Ti也要快了34%。

八、1080P解析度測試:5.2GHz的i9-10900K也無法發揮它的全部性能

1、APEX英雄

《Apex英雄》沒有提供測試程序,為了減少測試時變量的幹擾,我們選取在訓練場進行幀數測試,測試時手動調整為最高畫質。我們在訓練場錄得的幀率與實戰時的幀率較為接近,因此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在《APEX》中,RTX 3080的幀率達到了284FPS,比RTX 2080 Ti高出51幀,比RTX 2080高了104幀。

2、使命召喚16:戰區

《使命召喚:戰區》在1080P解析度最高畫質下,RTX 3080能輕鬆跑出221FPS,比RTX 2080 Ti高了48幀,比RTX 2080多出64幀。

3、GTA V

以下是我們在《GTA V》中的參數設置,1080P解析度下,顯存佔用為3442MB。另外,在進階影像設定中,所有設置項都調到了最高值。

《GTA V》在1080P解析度下處理器性能是最大的瓶頸,即便如此,RTX 3080也跑出了139FPS的幀率,比RTX 2080 Ti高5幀,比RTX 2080高了11幀。

4、刺客信條:奧德賽

RTX 3080在《刺客信條:奧德賽》1080P解析度下跑出了超過百幀的成績,比RTX 2080 Ti高了11幀,比RTX 2080高了22幀。

5、德軍總部:新血脈

RTX 3080在《德軍總部:新血脈》中跑出了驚人的351FPS的幀率,比RTX 2080 Ti多了65幀,比RTX 2080多了113幀。

6、地平線:零之曙光

在1080P解析度下,RTX 3080的幀率是135FPS,比RTX 2080 Ti多了16幀,比RTX 2080多了37幀。

7、孤島驚魂5

在i9-10900K的強力支援下,RTX 3080的《孤島驚魂5》1080P幀率也有183FPS,不過這個遊戲在1080P解析度時過於需求CPU,因此並沒有和RTX 2080 Ti拉開多少差距,只有2幀的優勢,不過比RTX 2080則多了29幀。

8、古墓麗影:暗影

即便是超頻到5.2GHz的i9-10900K處理器,在將近一半的場景中渲染耗時都高於RTX 3080。

《古墓麗影:暗影》同樣也是一個極度需求CPU性能的遊戲,雖然i9-10900K依舊是瓶頸所在,但RTX 3080還是跑出了193FPS的恐怖幀率,比RTX 2080 Ti多了30幀,比RTX 2080多了56幀。

9、絕地求生

突破300幀了。

有了RTX 3080,即便是240Hz的顯示器也能被餵飽。RTX 3080的幀率達到了316FPS,比RTX 2080 Ti多了47幀,比RTX 2080多了115幀。

10、微軟模擬飛行2020

顯卡殺手級的遊戲!我們選擇的是訓練場景。

在《微軟模擬飛行2020》中,RTX 3080的幀率為116FPS,比RTX 2080 Ti多了21幀,超出RTX 2080有37幀。

11、死亡擱淺

在這個遊戲中,RTX 3080跑出了217FPS的幀率,比RTX 2080 Ti多了31幀,比RTX 2080要多60幀。

12、巫師3

原本《巫師3》是一款非常消耗GPU的遊戲,然後RTX 3080實在太強,導致i9-10900K第一次在這款遊戲中成為了瓶頸,跑出了158FPS,比RTX 2080 Ti高了16幀,比RTX 2080高了41幀。

13、無主之地3

在《無主之地3》中,RTX 3080的幀率為119FPS,比RTX 2080 Ti剛好多了10幀,比RTX 2080多了35幀。

14、戰地5

《戰地5》鎖死了200幀,於是RTX 3080就跑出了200幀,比RTX 2080 Ti高了13幀,比RTX 2080多了47幀。

15、戰爭機器5

1080P解析度下,RTX 3080在《戰爭機器5》中能跑出168FPS,比RTX 2080 Ti高了32幀,比RTX 2080多了47幀。

對於頂級新卡而言,1080P解析度下CPU的性能是系統瓶頸所在,不過在這個解析度下RTX 3080依然能比RTX 2080強38,比RTX 2080 Ti快16%。

九、4K解析度測試:比RTX 2080 Ti強30%

本來2K解析度測試不在計劃之內,考慮到現在不少玩家都用上2K解析度顯示器,臨時決定將此解析度加入測試,在這裡只向大家展示測試數據。

接下來是4K解析度的測試。

1、APEX英雄

在4K解析度下,RTX 3080的幀率依然突破了百幀,比RTX 2080 Ti多了32幀,比RTX 2080多了49幀。

2、使命召喚16:戰區

在《使命召喚:戰區》中,RTX 3080依然突破百幀,比RTX 2080 Ti多了29幀,領先幅度為40%,比RTX 2080高出43幀,領先幅度超過了70%。

3、GTA V

在4K解析度下,《GTA V》才能發揮出顯卡的真正性能,RTX 3080跑出了93幀,比RTX 2080 Ti多了21幀,領先幅度為29%;相比RTX 2080則多出了35幀,領先幅度為60%。

4、刺客信條:奧德賽

《刺客信條:奧德賽》這個遊戲不虧是顯卡殺手,在4K解析度下,RTX 3080也這是剛好過了60幀,比RTX 2080 Ti多了13幀,領先幅度為25%;相比RTX 2080則能多出22幀,領先幅度為52%。

5、德軍總部:新血脈

RTX 3080在《德軍總部:新血脈》中跑出了150FPS的成績,比RTX 2080 Ti多了30幀,比RTX 2080多了55幀。

6、地平線:零之曙光

在《地平線:零之曙光》這個遊戲中,RTX 3080的幀率為69FPS,比RTX 2080 Ti高了15幀,領先幅度為26%;和RTX 2080相比,能多出26幀,領先幅度為60%。

7、孤島驚魂5

在《孤島驚魂5》中,RTX 3080的幀率為98FPS,比RTX 2080 Ti多了21幀,領先優勢為27%;比RTX 2080則多了38幀,領先優勢為63%。

8、古墓麗影:暗影

在《古墓麗影:暗影》中,RTX 3080的幀率為83FPS,比RTX 2080 Ti多了20幀,領先幅度為32%;相比RTX 2080則多了34幀,領先幅度接近70%。

9、絕地求生

《絕地求生》中,RTX 3080在4K解析度下依然能跑出134FPS,比RTX 2080 Ti強了34%,比RTX 2080則要強了74%。

10、微軟模擬飛行

《微軟模擬飛行2020》果然是真硬體殺手,RTX 3080在4K解析度下也沒能超過60FPS,但是比RTX 2080 Ti強了31%,比RTX 2080則要快了64%。

11、死亡擱淺

RTX 3080在《死亡擱淺》能夠很輕鬆的跑出112FPS,比RTX 2080 Ti的85FPS高了27幀,領先幅度為32%;和RTX 2080相比則多了43幀,強了62%。

12、巫師3

在《巫師3》中,RTX 3080依然能在4K解析度下測得92FPS的幀率,比RTX 2080 Ti高了20幀,領先幅度為28;和RTX 2080相比則多出了34幀,領先優勢為59%。

13、無主之地3

《無主之地3》是RTX 3080第二款沒能到60幀的遊戲,雖然59FPS也非常接近了,和RTX 2080 Ti相比能夠有26%的優勢,與RTX 2080相比優勢幅度接近80%。

14、戰地5

在4K解析度下,RTX 3080在《戰地5》中依然跑出了123FPS,比RTX 2080 Ti多了34幀,領先幅度達到了38%;比RTX 2080多了55幀,領先優勢為81%。

15、戰爭機器5

在《戰爭機器5》中,RTX 3080的幀率為80FPS,比RTX 2080 Ti多了16幀,領先幅度為25%;與RTX 2080相比則能多出30幀,領先了60%。

4K解析度才是RTX 3080真正的戰場,相比RTX 2080領先優勢達到了65%,比RTX 2080 Ti也強了30%,同時幾乎達到了AMD RX 5700XT二倍的性能。

十、超頻測試:放棄

RTX 3080的超頻真是一言難盡!

想一想當初從Maxwell的28nm到Pascal的16nm所帶來的頻率提升幅度,原本我們是對採用8nm製程工藝的GA102晶片抱有很大的期待。畢竟在3DMark中,RTX 3080在默頻下就能自動加速到2025MHz,不過結果卻是令人大跌眼鏡。

經過多次嘗試,最終發現RTX 3080超70MHz之後可以勉強通過3DMark的測試,並且得分也有些許提升。

不過卻無法通過3DMark Time Spy測試,即便將超頻幅度降到40MHz也依然如此。超頻40MHz之後在部分遊戲中也會出現崩潰的現象。

既然40MHz都超不了,那就乾脆不超核心了,來超顯存看看。

結果顯存頻率很輕易就從1188MHz(等效於19GHz)超到了1251MHz(等效於20GHz),顯存帶寬也從760GB/s提升到了800GB/s。

不過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超了顯存之後3DMark的跑分並沒有提升,連一絲都沒有。

看來RTX 3080的超頻幾乎就是雞肋般的存在了,不過考慮到它默頻其實已經很強,所以不能超頻也沒有太大遺憾。

十一、溫度與功耗測試:烤機20分鐘68度 功耗也並不誇張

RTX 3080的TDP達到了320W,較RTX 2080的225W高了將近100W,比起RTX 2080 Ti的260W也增加了60W之多。

至於溫度,在我們的RTX 2080/RTX 2080 Ti首發測試中,前者的烤機溫度為75度,而RTX 2080 Ti的烤機溫度則高達79度。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在大幅度增加TDP之後,RTX 3080的溫度與功耗實際表現如何。

1、溫度測試

使用Furmark來對RTX 3080進行烤機測試,測試時室溫為28度。

將Furmark的參數設定為1920*1080解析度、0AA。運行20分鐘之後, RTX 3080的溫度穩定在70度附近,沒有上升的跡象,顯卡的功耗穩定在310~320W附近。

RTX 2080/RTX 2080 Ti的溫度取自於2018年的首發評測

能夠在320W的烤機功耗下降核心溫度壓制在70度的,即便是以往的頂級非公RTX 2080 Ti也未必能做到,看來RTX 3080的散熱系統的確是提升巨大。

2、功耗測試

由於TDP大幅度提升,外界傳言需要RTX 3080需要配備額定1000W的電源,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

分別測試待機、與Furmark烤機功耗,另外我們還會加上遊戲功耗測試,測試的遊戲項目為《巫師3》。

測試所用的電源為鑫谷崑崙KL750G金牌電源。

由於我們的測試平臺將i9-10900K超頻到了5.2GHz(核心)+4.8GHz(Ring),皇家戟F4-4000C15D 8GBx4的默認電壓也高達1.5V,因此待機功耗也是水漲船高,幾塊N卡的平臺待機功耗都在90W左右。

在運行《巫師3》時,NVIDIA RTX 3080平臺的整機功耗達到了450W,比RTX 2080 Ti高了55W的樣子,比RTX 2080更是高了126瓦。

至於烤機功耗,其實NVIDIA RTX 3080顯卡的功耗一直在305W~320W之間跳動,對應的平臺功耗則是450W~470W之間。這個功耗數字比起RTX 2080 Ti來說高了60W左右,比起RTX 2080則高了110W。

十二、DLSS與光線追蹤測試:《堡壘之夜》、《德軍總部:新血脈》、《古墓麗影:暗影》

 2年前,圖靈構架正式來到玩家面前。與以往的顯卡相比,圖靈GPU最大的革新就是新增了光線追蹤計算單元,讓玩家第一次在遊戲中感受到了實時光線追蹤技術所帶來的真實而又震撼畫面。

然而,NVIDIA這條路走的可謂是充滿坎坷,圖靈顯卡上市兩個月後都還沒有一款遊戲支持RTX,因而一直被玩家所質疑,認為RTX就是下一個Physx。

不過在NVIDIA、AMD、微軟以及眾多遊戲廠商不懈努力之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遊戲開始支持光線追蹤和DLSS,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遊戲開支擁抱RTX技術,比如《戰地5》、《古墓麗影:暗影》、《地鐵:離去》、《控制》、《使命召喚16》、《AMID EVIL》、《德軍總部:新血脈》、《帶你去月球》、《我的世界》、《光明記憶:無限》、《DOOM:永恆》這些已經上市的遊戲已經支持光追和DLSS技術。

另外像《微軟模擬飛行2020》、《死亡擱淺》這樣的大作雖然不支持光追,但是卻支持DLSS技術,也能極大的提升遊戲的流暢度。

下面我們挑選了6款遊戲進行測試,讓大家看看最新的RTX 3080的表現是否能夠達到大家的預期。

所有RTX與DLSS的測試均是在4K解析度下運行,並開啟最高畫質。

1、堡壘之夜

幾乎在NVIDIA發布全新的RTX30系顯卡的同時,《堡壘之夜》也推送了最細的更新,全面支持光線追蹤與DLSS技術。

這是打開RTX與DLSS之後的畫面,水面波光粼粼,天空和地面一切可以反射與折射的物體都在水中有形成了相應的倒影。另外4K解析度下幀率也不低,有53FPS。

再來對比關閉實施光線追蹤後的畫面,可以明顯地發現,水面死氣沉沉,天空紫色的彩霞在水中沒有得到任何體現。

至於測試場景,為了儘量避免變量幹擾,我們選擇了一個單人場景。

RTX 3080在默認情況下能夠達到94FPS的幀率,開啟了光線追蹤之後,幀率暴跌到了28FPS,跌幅達到了70%實在是令人震驚。不過還好打開DLSS技術之後,幀率又回升到了65FPS。

2、德軍總部:新血脈

《德軍總部:新血脈》在2019年7月發售的時候並不支持光追,但在2019年底加入了光追與DLSS技術的支持,讓遊戲中的任何反射表面現在都能有準確、高質量、高細節的逼真反射效果。

《德軍總部:新血脈》在開啟了RTX之後,完全就是2個遊戲了,汽車玻璃裡面可以看到非常真實的倒影。

4K解析度下開啟DLSS+RTX之後,依然能夠跑出149FPS的幀率。

《德軍總部》的表現還算友好,開啟光追後幀率只是從150FPS掉到了86FPS,跌幅僅有43%。而開啟DLSS技術之後,幀率又回到了149FPS。

3、古墓麗影:暗影

RTX 3080光追之後,幀率只有50FPS。

開啟RTX DLSS之後,幀率直接從50FPS提升到了100FPS。

在這裡,RTX 3080開啟DLSS之後幀率直接翻倍,提升幅度明顯強於其餘2張顯卡。RTX 2080與RTX 2080 Ti在開啟DLSS之後,性能只是提升了50%。

十三、DLSS與光線追蹤測試:《光明記憶:無限》、《控制》、《戰地5》

1、光明記憶:無限

《光明記憶:無限》是一款國產遊戲,最初僅由一個人單獨開發,但不要因此而輕視了它,因為它是到目前為止,光線追蹤效果做的最好的一款遊戲。

RTX關閉時,整個畫面非常暗淡,頭盔上的玻璃面罩顯示的影子並不全,有很多缺失。下圖打開RTX之後,頭盔幾乎可以反射任何物體,天上的白雲、遠處的山峰、當然最明顯的就是那個太陽。

從這張圖,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常規的光柵化渲染與實時光線追蹤技術之間的區別。

《光明記憶》開啟光追之後,RTX 3080的幀率直接從111FPS掉到了43FPS,下降了60%以上。開啟DLSS技術之後,幀率提升到了102FPS,與默認幀率僅有9FPS的差距。

2、控制

《控制》採用Northlight引擎打造,並且支持光追特效和NVIDIA DLSS深度學習超級採樣抗鋸齒,這也讓《Control》成為繼《戰地5》《地鐵:離開》《古墓麗影:暗影》之後的第四款支持光線追蹤效果的遊戲。

在2020年3月,《控制》推送了支持DLSS 2.0技術的更新,相比DLSS一代細節更清晰,幀率更高。

不開啟RTX與DLSS時,RTX 3080的幀率為67FPS。

開啟RTX之後,地面以及牆壁上產生了非常真實的光影效果,同時畫面看上也去更加明亮。不過代價就是幀率跌到了40FPS。

同時開啟RTX+DLSS之後,遊戲的幀率提升到了73FPS。

不過實際上DLSS 2.0實際渲染解析度是2560*1440,而不是3840*2160,但是看上去畫面幾乎沒有區別。

《控制》的表現還算是好的,RTX 3080開啟光追後幀率只是從67FPS掉到了40FPS,只是下降了40%。開啟DLSS 2.0技術之後,幀率提升到了73FPS,已經超過了默認的67FPS。

3、戰地5

《戰地5》在2018年推出了支持DXR光線追蹤的更新,又在2019年2月份推送了支持DLSS深度學習抗鋸齒的更新。

從時間點上來說,《戰地5》是世界上第一款同時支持DLSS與RTX技術的遊戲,也第一次讓玩家見到了實時光線追蹤到了遊戲中會是什麼樣子。

左圖沒有光追,出現了非常明顯的邏輯性錯誤。高架橋的倒影沒有出現在車窗中,反而被高架橋所擋住的屋頂竟然出現了。

右圖在打開光線追蹤之後,一切恢復了正常。

《戰地5》的表現很令人迷惑,開啟光追後,RTX 3080的幀率只是從123FPS掉了74FPS,下降了40%不算太多。不過開開啟DLSS之後,幀率僅僅只提升了14FPS,提升還不到20%

十四、DLSS與光線追蹤測試數據分析:光追幀率砍半 DLSS給追回來

將前面2章的測試數據匯總如下:

1、首先是橫向對比:可以看到3款顯卡在開啟RTX之後,遊戲的幀率都爆降了55%左右,相對來說,RTX 3080降幅稍低一些。但是在開啟DLSS技術之後,性能可以得到82%以上的提升。

2、對比3款顯卡的RTX性能:RTX 3080的光追性能比RTX 2080強81%,比RTX 2080 Ti要強了38%。

3、對比3款顯卡的DLSS性能:開啟DLSS之後,RTX 3080的幀率比RTX 2080高了80%,比RTX 2080 Ti強了40%。

要知道在不開啟RTX與DLSS的情況下,RTX 3080對比RTX 2080/RTX 2080 Ti的提升幅度分別是66%、30%。因此也說明了新一代安培構架擁有更加高效的RTX與Tensor單元。

另外對於在不啟用RTX的時候,僅僅開啟DLSS深度抗鋸齒技術能有多大的提升,我們也稍稍測試了一下,測試依舊是在4K解析度下進行,開啟最高畫質!

死亡擱淺

在使用TAA抗鋸齒的時候,RTX 3080能夠跑出114FPS。

開啟DLSS抗鋸齒(均衡模式),遊戲的幀率直接提升到了174FPS,提升幅度高達53%。

控制

在《控制》這款遊戲中,4K解析度下使用默認抗鋸齒技術,RTX 3080的幀率是67FPS。

開啟DLSS抗鋸齒技術之後,RTX 3080的幀率來到了113FPS,提升幅度為69%。

堡壘之夜

使用默認的抗鋸齒技術,RTX 3080能夠跑出94FPS的幀率。

打開DLSS技術之後,遊戲的幀率暴增到了169FPS,4K144Hz的顯示器也可以愉快的玩耍了。

剩下的幾款遊戲也是類似的情況,我們就不一一展示了。總體而言,在4K解析度,如果只開啟DLSS技術,遊戲的幀率能夠有60%以上的提升,RTX 3080在大多數遊戲都能獲得100FPS+的幀率。

十五、總結:十年來最良心的N卡

NVIDIA這一次的確是「欺騙」了所有人!發布之前,各方面的消息都顯示:RTX 3080擁有4352個流處理器,售價直奔五位數。

GeForce RTX 30系列顯卡正式發售之後,我們才知道RTX 3080的流處理器數量直接從傳言的4352個翻倍到了8704個,而5499元售價更是讓人驚掉下巴。簡單地說,就是流處理器比原來預計的多一倍,而價格降了一半!

下面,我們長話短說,本次評測的內容簡述如下:

1、雙倍流處理器為什麼只有30%的性能提升!

首先我們通過AIDA64 GPGPU測試知道RTX 3080的8704個流處理器的確是可以同時工作,不過為什麼相比RTX 2080 Ti流處理器數量翻倍而性能卻只提升了30%呢?

原因有二,其一就是RTX 2080 Ti還有4352個INT32單元,他們中的大部分雖然會被閒置,但是依然能為RTX 2080 Ti帶來額外的30%左右的性能提升。

第二點則是因為RTX 3080需要足夠高的功耗才能使8704個流處理器運行在較高的頻率上,而默認的320W TDP並不能很好的滿足這個需求。

2、是否真的需要額定1000W電源?

我們也不知道1000W的傳言從何而來!就我們的測試平臺而言,超頻到5.2GHz的i9-10900K + 皇家戟4000MHz C15 32GB內存,在數天的測試過程中,全程使用GPU-Z監控顯卡的功耗。

發現GPU-Z記錄的最高功耗只有357W,即便加上i9-10900K滿載時 250W功耗,一款額定750W的金牌電源亦足以應付最極端的情況了。

事實上,整個測試過程中,我們的KL750G金牌電源也沒有因為過載觸發斷電保護而重啟。

3、超頻

對於RTX 3080的超頻真的是一言難盡!經過我們反覆測試,這塊顯卡在基礎頻率上增加40MHz都無法通過3DMark Time Spy的測試。美光的GDDR6X顯存倒是可以從19GHz超頻到20GHz,但是通過測試發現只超顯存對於遊戲性能的提升非常有限。對於超頻,可以放棄了!

有鑑於此,大家在選購RTX 3080時,可以避開昂貴的堆料非公,畢竟再怎麼堆料,頻率也難以有較大提升。

散熱性能較好的廉價非公是相對合理的選擇。

4、光線追蹤:最好有DLSS輔助

目前支持光追的遊戲越來越多了,隨著PS5與Xbox Series X的到來,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的遊戲擁抱光追。在第二代RT單元的加持下,RTX 3080開啟實時光追之後,性能可比RTX 2080 Ti強40%,比RTX 2080強80%。

即便如此,在4K解析度下開啟光追之後,遊戲的幀率會暴跌55%左右,很多大作已經無法流暢運行。不過好在現在支持光追的遊戲同時也支持DLSS深度學習抗鋸齒技術。在開啟RTX的導致幀率暴跌之後,啟用DLSS技術可以將遊戲的幀率提升90%左右。

另外DLSS 2.0技術對於畫質的優化做的相當到位了,幾乎可以媲美TAA鋸齒。在幀率不夠的時候,可以放心的在遊戲裡開啟DLSS技術。

5、RTX 3080是NVIDIA歷年來顏值與做工最好的公版顯卡

公版RTX 3080採用了一體化金屬框架設計,整個顯卡可以看作是一塊金屬,因此不會出現非公版那種由於散熱器太重將顯卡PCB板拉完的情況。

另外在散熱方面,公版RTX 3080的設計也相對完美。約有一半的熱量會直接從I/O接口處排除機箱外,可以大大減輕機箱的散熱壓力。而背面的風扇會這幾將熱氣向下吹,對CPU散熱影響極小。另外由於有金屬外殼的保護,顯卡下方的NVMe SSD也不會被顯卡的熱氣直接吹到。

6、ROP單元綁定GPC的好處

以往ROP單元是被集成在顯存控制器中,閹割顯存時,ROP單元也會相應的變少。

新的Ampere構架將ROP單元與GPC綁定在了一起,每組GPC有16個ROP。今後如果縮減顯存位寬、閹割流處理器數量的時候,只要GPC數量保持不變,那麼ROP單元也不會減少。

比如即將上市的RTX 3070,與RTX 3080同為GA102核心,但是流處理器數量從8704減少到了5888,顯存位寬也從320Bit閹割到了256Bit。不過由於它和RTX 3080一樣,都有6組GPC,因而ROP單元也和RTX 3080一樣是96個。更多的ROP單元可以提高GPU抗鋸齒運算時的性能表現。

數天之後,RTX 3090將會解禁,敬請大家期待我們的首發評測,謝謝!

相關閱讀: 全年最大一波備貨 RTX 30系顯卡下半月大量上市掀翻RTX 3090顯卡 AMD新旗艦卡最後障礙解除遊戲大促啟 用iGame RTX 30系列顯卡玩個痛快RTX 3080新旗艦「復活」 最大槽點終於沒有了微星RTX 3080 SUPRIM X 震撼開售 多重福利齊上AMD規範RX 6800系列顯卡命名:56個字母+數字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NVIDIA#顯卡#RTX 3080

責任編輯:流雲

相關焦點

  • 喜迎聖誕 NVIDIA RTX 3060Ti顯卡首發(全文)_NVIDIA GeForce RTX...
    售價2999元起,GeForceRTX 3060 Ti於12月2日起售,為當季最熱門遊戲帶來驚人的光線追蹤和DLSS性能。    加州聖克拉拉市,2020年12月1日——NVIDIA推出RTX30系列甜品卡GeForce RTX 3060 Ti,它是RTX3060家族的首位成員,採用NVIDIA Ampere架構和第二代NVIDIA RTX。
  • RTX 2080TI顯卡的圖靈架構是什麼?
    9月20全新一代顯卡即將同步發售了,自2080ti顯卡發布以來持續熱議,除了被吐槽的煤氣灶外形,更多的還是對性能的期待。性能的大幅升級之外,新一代顯卡最大的變化還是架構的更新。全新的圖靈架構,是新款顯卡的秘密武器。
  • 強者天擇競啟新生 索泰RTX 3080-10G6X 天啟 OC顯卡首發評測
    採用NVIDIA Ampere架構的RTX 30系列每瓦性能比上一代產品提高1.9倍,其中備受矚目的RTX 3080顯卡提供了接近2倍於上代RTX 2080的性能,但價格卻比上一代的旗艦RTX 2080Ti低了近一半,如此良心的產品和價格也難怪玩家直呼「買買買」。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90崩潰的可能原因:與晶片背面的電容有關
    隨著NVIDIA GeForce RTX 30系列顯卡的發售,部分玩家已經拿到了這些強大的顯卡。但是越來越多玩家在網上抱怨他們手中的新寶貝並不是十分穩定,在顯卡接近滿載時會出現一些問題。外媒igorslab今天丟出了一個重磅炸彈,他們認為這可能與顯卡背面晶片使用的電容種類與數目有關。
  • RX 6800 XT和RTX 3080誰更強?優缺點分明,誰是最具性價比的高端顯卡?
    之前猛男回顧了A卡這十年的發展(點擊可跳轉),從風光無限到表面上苟延殘喘,讓無數A卡粉絲惋惜,但後來AMD發布新一代的RX 6000系列顯卡,徹底點燃了DIY圈,無數DIYer這才想起,對啊,這可是那個曾經腰斬NVIDIA旗艦,臥薪嘗膽十年翻盤Intel,善於創造奇蹟的AMD啊。
  • NVIDIA 承認晶片背面的電容問題造成了GeForce RTX 3080/90崩潰
    我們首先來看看NV自己的創始人版本顯卡是怎麼進行選擇的。而作為對比,一些非公型號的 RTX 3080 就不一樣了,比如這張圖,可以看到6顆電容全部採用了POSCAP電容。有不少超頻玩家表示這一代顯卡的POSCAP電容越多,顯卡的超頻能力與穩定性就越差。
  • GeForce RTX 30系列顯卡曝光:NVIDIA Ampere架構+8nm工藝
    GeForce RTX 30系列顯卡採用全新的NVIDIA Ampere架構和8nm工藝,可以在更高的解析度下給玩家提供更出色,更流暢的視覺體驗。首批上市的顯卡除了已經開售的RTX 3080,還包括RTX 3090和RTX 3070。
  • NVIDIA RTX 3060 Ti首測 甜品卡的性能飛躍
    2020年第四季度是顯卡市場最忙碌的時間節點,新顯卡接踵而至,全新的RTX 30系顯卡截至目前已經解禁了RTX 3070/3080/3090三款顯卡,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則是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的評測。對於這款顯卡突然出現相信大家和筆者一樣,非常迷惑。
  • NVIDIA 461.09版顯卡驅動發布:修復GTX 750 Ti藍屏死機
    NVIDIA發布了2021年的第一版顯卡驅動GeForce 461.09正式版,不過並非常見的遊戲優化驅動,而是安全增強、Bug修復為主。新驅動修復了多個驅動組件的安全問題,同時解決了七個已知Bug:- GTX 750 Ti出現藍屏死機,錯誤提示為UNEXPECTED KERNEL MODE TRAP。
  • 這是RTX 3080造型存錢筒,它可以幫助你存錢買下RTX 3080顯卡
    雖然說NVIDIA全新推出的RTX 30系列顯卡,在建議售價上比起先前的圖靈時代來得合理許多,但消費者如果手頭不算寬裕,而且想要有點「動力」來存錢換卡的話,那麼這款長得跟GeForce RTX 3080一模一樣的存錢筒,應該就會非常適合你。
  • 粉紅女郎駕到 索泰RTX 3080顯卡讓你怦然心動
    每一個電競玩家或曾都有過一個夢想,打造一個電競小屋,回到家中,只需要點亮主機,僅僅是欣賞就是一種享受,而打造一款勁爆的電競主機,則是最重要的環節。而電競主機中,顯卡則是重中之重,顯卡的顏值將成為打造炫酷主機的關鍵,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顯卡?能夠讓眾多男生集體歡呼,讓主機變得靈氣滿滿,讓生活變得如此更加有活力。
  • 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3080 Advanced OC評測:炫光核心,一鍵超頻
    3090太貴了,一般人不會買,大家更可能選擇的是相對親民的RTX 3080,今天帶來的就是iGame RTX 3080 Advanced OC評測,看看經典的延續能不能給我們帶來驚喜。在圖上顯卡的左側,RTX 3080 Advanced OC加入了顯卡支架的固定部件。
  • NVIDIA安培架構RTX 30系顯卡性能曝光:提升31%超給力
    網傳NVIDIA下一代安培設計方案Ampere(安培)GPU已經公布,但讓遊戲粉絲們魂牽夢縈的RTX顯卡還披著神秘面紗。據悉NVIDIA目前正在對RTX 30系列高端型號的設計進行評估,一款顯卡的誕生,仍然要經歷非常多的複雜步驟,至少也得三個月。
  • RTX 2060首發評測:TA可能是19年最火的顯卡
    【PConline 評測】要說這兩年賣的 最火的顯卡,GTX 1060說第二,應該沒有顯卡敢拍著胸脯說第一,STEAM的硬體統計裡將近12%的佔用率也宣告了GTX 1060最受歡迎顯卡的地位。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這張經典顯卡的繼任者,到底會是什麼水平。
  • RTX 30顯卡首發:流處理器翻了一倍!性能恐怖
    [PConline 首發]在經過了接近一個月的預熱後,NVIDIA在北京時間9月2日凌晨0點舉辦了特別活動日,大家期待已久的RTX30系顯卡也正式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參數和價格都已公開,同時也帶來了更成熟的光線追蹤和DLSS2.0技術,恐怖的是,全部流處理器翻了一倍!
  • AMD RX 6800(XT)首測:比上代強80%,性能比肩RTX 3080
    不過最近從渠道商中得知,AMD新卡也面臨著貨源少的問題,雖然AMD想辦法限制倒賣行為,但參考最近幾次RTX 3080、70顯卡的搶購情況來看,就算貨比較多,這次AMD新卡應該也是秒無。  但N卡那邊已經把顯卡性能的較量上升至光線追蹤與AI性能的層面了,要論綜合表現,消費級的A卡要剛贏N卡最快也要下一代才有盼頭,N卡的RT Core與Tensor Core起碼經過了兩代研發,衍生出了DLSS技術來讓遊戲運行更流暢,畫質表現更好。A卡的消費級顯卡還是第一次用上光追,所以這部分還需要時間去打磨。
  • NVIDIA下一代RTX 40情報曝光
    距NVIDIA發布基於Ampere架構的RTX 30系列顯卡已經過去數月,目前已經推出RTX 3060Ti、RTX 3070、RTX 3080和RTX 3090四款產品,之後還會有更多產品加入陣容,不過比起新的RTX30系列成員,玩家們目前最關心的顯然問題還是何時可以買到這些產品。
  • 影馳全新30系列顯卡 披著金屬鎧甲來了_影馳 GeForce RTX 3080...
    下面筆者給大家簡單介紹下這款影馳GeForce RTX 3080金屬大師顯卡。相較於上一代 GeForce RTX 2080 Ti顯卡,影馳 GeForce RTX 3080 金屬大師顯卡在流處理器上得到一倍多的提升,擁有8704個流處理器,還擁有全新的GA102代號核心,加速頻率可達1710MHz
  • 在3080、3090上玩UE4都什麼體驗?
    看了這兩塊公版卡是不是相當羨慕了?其實啊,這是NVIDIA官方的卡,郵寄給我們做評測的。還記得上幾次我們評測的3080和3090內容麼?還沒看過的,可以點擊這裡回顧下。  前幾次我們用各種軟體評測了這兩塊卡,但是唯獨沒有用UE4進行評測。那這次我們就針對UE4軟體進行了一下多場景的評測。  這裡我們的公司的機器配置是這樣的:
  • NVIDIA RTX 30系列架構詳解:8nm安培GPU的兩倍性能從何而來?
    在當前的顯卡市場上,佔據80%的NVIDIA公司被玩家愛且恨著——他們帶來了最近十多年來最好的顯卡,同時也讓高端遊戲卡的價格高企,發燒顯卡至少五位數起。在RTX 30系列顯卡發布之後,玩家的不滿似乎釋然了,相比當前的圖靈顯卡,安培架構的RTX 3090/3080/3070顯卡一下子變得真香了,因為它們性能翻倍不說,國內價格反而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