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小天鵝」洗衣機,家喻戶曉。它連續10年產銷量居國內第一,市場佔有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年銷售量從不到10萬臺猛增到去年的255萬臺。現在,「小天鵝」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年100萬元,人均年創利20萬元,人均交稅10萬元。它以全行業1/50的人員創造了全行業一半以上的利潤。
「小天鵝」為何能飛這麼高?近日,記者在長春採訪了無錫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源。他說,小天鵝的成功,在於構建了適應市場經濟創新的經營理念和獨特的「小天鵝」文化。
三次「診脈」1992年以來,「小天鵝」集團投入巨資請國內外著名公司及專家為企業「診脈」,規劃發展藍圖。第一次是1992年,「小天鵝」連續幾年奪得全自動洗衣機全國銷量第一,下一步如何發展?他們專程到上海請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專家「診脈」,結論是要堅持以「洗」為主;1997年,黨的十五大召開,國企改革掀開新的一頁。當時,「小天鵝」年利潤過億元,如日中天,今後怎麼發展?爭論不一,於是,「小天鵝」請來南京大學等高校、科研單位專家組成的戰略決策諮詢組,把企業的發展目標修訂為「建最好的洗衣機廠」;第三次「診脈」是去年8月,面對我國即將加入WTO,他們請來國外一家著名諮詢公司的專家到企業調研出謀,制訂「十五」發展規劃。這次「診脈」形成發展思路:在堅持以「洗」為中心的前提下,產品開發向白色家電延伸。
三次「診脈」都是在企業發展重要關頭進行的,及時撥正企業發展方向,避免盲目擴張、四面出擊。徐源對記者說:三次「診脈」,是「小天鵝」重視戰略決策科學性的生動體現。從經費投入看,第一次「診脈」投入2萬元,第二次20萬,第三次400萬。從2萬到400萬,無疑說明「小天鵝」嘗到甜頭,形成一個符合客觀實際的科學經營理念,這比資金更重要。
三票否決九票「小天鵝」所有的重大決策,必須經過董事會12名成員中10名以上同意方可實施。
一次,「小天鵝」曾有意收購國內一家效益不錯的摩託車集團。當時,這家集團的銷售額已達39億元。當這一收購計劃拿到董事會討論時,受到3名外方董事的反對。他們認為,國內摩託車行業已進入高度競爭,而小天鵝雖有名氣,但不具備這一領域的核心技術和經營經驗,兼併也許能獲得一次機會,但再往前發展則缺乏基礎,而沒有基礎將失去未來。經董事會反覆討論,放棄這項兼併計劃,3票反對有效。
1995年以來,少數票否決多數票的事還有幾次。比如否決發展生物工程製藥、DVD等。科學的決策使小天鵝獲得一份難得的清醒,始終以一種理性姿態專注於「洗」字。幾年來,該集團的洗衣機由單一的全自動發展到滾筒、攪拌、雙缸,應有盡有;品種型號由幾種發展到上百種,由家用洗衣機延伸到工業洗衣機、乾衣機、洗碗機等。同時,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1997年以前,小天鵝只有兩項專利;去年,申報的專利已達100項,專利實施率達93%。
30%員工上市場參觀「小天鵝」公司,走遍全廠,找不到一間儲存產品的倉庫。這叫「零」庫存。廠方會告訴你,工廠的一線在市場。
公司100%的領導幹部、80%的科室人員和技術骨幹、1/3以上的員工都上過市場,站櫃檯,搞調研,感受市場的嚴酷。進廠的新員工第一課是上市場。最近6年進廠的486名新員工,無一例外地被送上火車,一人發一個包,一支筆,一個本子,到市場搞推銷,熟悉產品,了解市場。
近年,隨著市場的急速擴大,公司管理層敏銳地覺察到,市場規模越大,運作越需規範,必須用高新技術創新管理,拋棄傳統的經驗型管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公司投資3000萬元引進國外先進的SAP管理軟體,用四五個月時間對數以萬計的基礎數據進行整合,利用現代化信息設備和軟體、分析商流、物流、資金流,及時制訂正確的銷售方針,做出科學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