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放大40億倍,能看到什麼?盧瑟福100多年前看到了原子核!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光學顯微鏡是我們進入微觀世界的必備工具,但它卻不是萬能的,根據它的光學結構與可見光波段的波長範圍,它的的極限放大倍數是有限的!光學顯微鏡的極限放大倍率

顯微鏡的放大倍率是由不同的物鏡和目鏡組合決定的,但極限放大倍率卻和物鏡目鏡沒啥關係,這和肉眼可視的可見光範圍是相關的,一般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率可以用如下經驗公式展現:

R≈λ/2

R為物體最小可分辨距離,λ為入射光的波長,假如我們肉眼能看到的上限紫光與紫外波長380nm極限計算的話,大約是是190nm,按我們肉眼極限解析度在25mm時的極限解析度0.2mm計算的話,那麼放大倍率為:

D=0.2/190×10^6=1050倍左右

現代光學顯微鏡的極限解析度大約為1500-2000倍,那是因為顯微鏡的等效視物距離跟肉眼對比的25MM有差異。這個倍率上再增加就沒有意義了,因為視野中一片黑暗,再亮的入射光線也沒有用,因為已經低於肉眼可見極限波長的一半了,再大的倍率也是徒勞!

有比光顯微鏡更大倍率的顯微鏡嗎?

我們從上文知道了與放大倍率除了和物鏡和目鏡相關外,決定性因素是入射光的波長,波長越短,理論放大倍率越高,但380nm已經進入了紫外光的波段,肉眼已經不可見了,那麼還能在提高倍率嗎?

  • 將入射光換成X光,肉眼換成X光敏感的攝像頭即可

那麼它的理論放大倍率將會大幅度增加,因為X光波的波長更短!它的波長在在0.001~10納米之間可以滿足更高的倍率要求,但X在光學玻璃透鏡上無法完成折射放大,它的折射放大過程由波帶片來完成。

X光顯微鏡

  • 假如還要更大的倍率呢?電子顯微鏡能滿足要求!

很多朋友可能不理解電子為什麼也能拿來放大圖像,其實這是利用電子的波粒二象性來作為「光源」的!當然電子束在100千伏電壓加速下時,對應的波長為0.004nm,如果需要短的波源,那麼提高加速電壓,當然電子顯微鏡也只能在一定範圍內調整,並不能隨心所欲按你想要的倍率調整,要不然你得升級一臺更高加電壓的電子顯微鏡!

現代電子顯微鏡的極限放大倍率已經達到300萬倍!基本上能看到原子級別了!

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STM)可以得到物質表面原子排列的圖象

  • 更高放大倍率的顯微鏡,用什麼波長來實現?加速器!

如果要按放大倍率來計算,那麼加速器的的能級是電子顯微鏡望塵莫及的,比如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擊機的能級達到了20億到50億電子伏特!但這並不只是加速器的主要原理,而是高能粒子相撞就如兩個核桃撞擊後碎裂,被我們窺探到了內部結構!

當兩個質子相撞時我們可以對單個組分自旋的觀測,如果達到更高哦碰撞能量,那麼有可能發現和創造新的粒子!

40億倍是什麼概念?能看到什麼?

開頭說明了人的極限解析度大概在25mm下是0.1mm-0.2mm,那麼在40億倍下大概能看清2.5×10^-15m的級別!

質子的直徑大約為:1.6-1.7×10^-15m

也就是說可以看到原子核內部的質子和中子,假如按電磁波段來計算的話,這個波長需要5×10^-15m的電磁波,這個波長早已位於極高能的λ射線波長範圍內了!

當然我們不需要高能λ射線來給我們提供觀測,因為這個工作在100多年前讓盧瑟福用α粒子散射的方式發現原子核了!假如更早一點提出啦的話,說不定你就能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獎了呢!

盧瑟福用α粒子去轟擊金箔,發現絕大部分的α粒子都直接穿過了金箔,只有極少數發生了偏轉只有極微量的粒子被回彈,盧瑟福根據這個發現重構了原子內部的結構,發現了原子核!

所以從理論上看,100多年前的盧瑟福就利用「α粒子散射」實現了放大40億倍的「顯微鏡」,這是不是解決40億倍放大的思路?而根據楊振寧的楊米爾斯方程和楊巴克斯方程、通過高能加速器的驗證,建立的標準粒子模型,各位可以看看這個級別是多少億倍的!

當然這已經不能被用倍數來形容了,原子核內的世界,我們是不能用直接測量的方式來觀測,各位有聽說過哪個電子顯微鏡看到了原子核?這不可能嘛,但我們仍然了解到了原子核內發生的過程,甚至組成原子核的質子與中子的內部世界,你不覺得科學的神奇嗎?

相關焦點

  • 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到原子核,電子顯微鏡能看到多小的粒子?
    我們簡單計算一下放大多少倍能夠看到原子核。原子直徑的理論數量級約10^-10m,也就是100億分之一米,放大100億倍,原子看起來就有1米直徑。如果看到的這個原子核有1毫米大,理論上應該能夠計算出裡面最簡單原子核裡面的質子和中子了,如氫、氦、鋰、鈹、硼、碳等,裡面的質子只有1~6個,這些元素如果中子與質子相當還可能能夠看出,複雜一點的同位素或重原子核根本無法看清楚。如果放大後相當1釐米大小,大概是可以看出重元素原子核內部情況了吧?我們看一下需要放大多少倍。
  • 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到原子核,電子顯微鏡能看到多小的粒子?
    我們簡單計算一下放大多少倍能夠看到原子核。原子直徑的理論數量級約10^-10m,也就是100億分之一米,放大100億倍,原子看起來就有1米直徑。不要以為放這麼大就可以看清原子內部了,還早著呢。如果放大後相當1釐米大小,大概是可以看出重元素原子核內部情況了吧?我們看一下需要放大多少倍。如果要把原子核放大到1毫米大小,就需要比100億倍再加100倍,要放大到1釐米大小,就需要在100億倍基礎上再增加1000倍,這樣顯微鏡就需要達到10000億~100000億倍。
  • 顯微鏡放大40億倍後,我們會看到什麼?那將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可是這種認知在人類進入科技時代之後卻成為了真理,當人類發明了顯微鏡之後,將一個小小的事物放大很多倍之後,我們的確初步看到了花中的世界,葉子中的世界。曾經有科學家將一粒小小的沙子放大數百倍之後,發現外表毫不起眼的沙子,內部的世界卻是那麼的炫麗奪目。每一粒沙子內部都有不同的風採,不同地方的沙子,內部世界也大有不同。
  • 用放大多少倍的顯微鏡才能看到亞原子粒子?
    人能夠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進入了人眼的緣故。透鏡能夠使光發生折射,繼而讓人看到放大、縮小或扭曲的像。利用透鏡觀察放大的物體可能有上千年的歷史,16世紀末有人發現將兩個凸透鏡放在合適的位置能夠將物體放大很多倍。
  • 如果用顯微鏡放大40億倍,會看見什麼?「宇宙」就在裡面!
    ,所以有很多人認為宇宙就在我們身邊,把周圍任何事物的某一個原子在逐步的放大之後,和宇宙的結構都是非常相似的。,而自身也在不斷的轉動,其他的行星也是同樣而在太陽系的範圍之外,還有銀河系,銀河系之外還有比銀河系體積質量更大的星系,受到引力的影響,它們都被這些引力比較大的物體性圍繞著,做旋轉運動,當你把一顆原子放大之後,你會發現原子的內部也是同樣的,中子和質子圍繞著原子核不斷的旋轉,就像是宇宙範圍內的星辰天體一樣。
  • 將顯微鏡放大40億倍,能看到「宇宙」的另一面,這一切都是假象?
    浩瀚的宇宙存在著太陽系,而太陽系又分為八大星系當中的地球也是唯一一個充滿勃勃生機的世界,而宇宙當中的任何事物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包括人類也是在任何一個小小的生物上面,我們都能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所以說對我們來說是格外的廣闊,而我們對宇宙的了解又是少之又少,雖然我們想盡一切辦法去探究它
  • 把20元人民幣放在顯微鏡下,放大100倍後,你知道看到什麼了嗎?
    把20元人民幣放在顯微鏡下,放大100倍後,你知道看到什麼了嗎?在中國的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人民幣,大到買房子,小到日常買菜,都是需要用到人民幣的。雖然現在手機支付流行了起來,但是現金的人民幣還是不能消失。
  • 把5元人民幣用顯微鏡放大100倍,你能看到什麼?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對於人民幣,大家也是又愛又恨,愛它是因為它能滿足我們很多事情,「恨」它是因為它太難掙了。就目前發行的人民幣來看,有1元,5元,10元,20元,100元的。在這些人民幣上面,都印有不同的圖案,當然也代表了不同的含義。
  • 手機秒變顯微鏡,能夠放大400倍,子孫後代都能看到
    說到手機的放大倍數, 這些年手機的拍照技術進步很快,硬體的提升加上軟體的調校,從華為的Mate 30 拍照放大30倍,OPPO RENO 放大60倍,vivo X30 Pro放大60倍,再到機皇三星Galxy S20 UItra 能夠放大到100倍,手機都能當高倍的放大鏡了,但是,
  • 有科學家提出了猜測,將一個原子放大一億倍或許能看到整個宇宙
    但是也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更加令人吃驚的猜測,將一個原子放大一億倍或許能夠看到整個宇宙,該觀點一經提出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我們先來看看在放大1億倍之後,原子的尺寸到底是多少。資料顯示,一個典型原子的尺寸是 10^-10 米的數量級,也就是說,將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後,這個原子的尺寸只有1釐米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原子內部的原子核和電子的尺寸數量級,分別為 10^-15 米以及 10^-16米,簡單計算後我們可以得出,就算將原子放大1億倍,我們也無法看清原子的內部情況。
  • 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就能看到宇宙?揭秘微觀世界
    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就能看到宇宙?揭秘微觀世界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著名的宇宙學家卡爾薩根曾說過:如果將一個原子無限放大,會不會是另外一個宇宙?原子是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在量子力學領域中,有人曾指出,世界就是有一個個微小的粒子構成的,那麼再將樹葉放大1億倍時,就能夠看到宇宙嗎?原子是不可再分割的基本粒子,但是在原部的內部卻有著一原子核,原子核內還有中子和介子圍繞著轉動,這個結構像極了宇宙行星圍繞恆星旋轉的模型,那麼再對這些進行放大時,會不會是另外一個宇宙呢?
  • 樹葉放大一億倍,你會看到什麼?科學家發現「第二宇宙」!
    樹葉放大一億倍,你會看到什麼?科學家發現「第二宇宙」!不得不說,這些觀點可能是正確的,根據弦理論,人類得知更高的維度此時此刻正隱身於人類所在的宇宙,只不過這些高緯度空間「很小」,小到人類無法觀察,倘若將我們身邊十分常見的樹葉放大一億倍,人類會看到怎樣的光景?它或將出人意料,因為這些隨處可見的植物們每一個都隱藏著不計其數的「第二宇宙」。
  • 如果將顯微鏡無限放大,會看到什麼?每顆原子都藏著一個世界!
    如果將顯微鏡無限放大,會看到什麼?,每顆原子都藏著一個世界!人人都知道,世界中的萬事萬物都是由原子組成,就連人類也是。眾所周知,宇宙中的任何星體都在無時無刻旋轉著,地球繞太陽旋轉46億年,在整個太陽系之外,還有銀河系,還有其他更大質量的星系,這些星體旋轉最基本的條件就是引力,引力越大的物體旋轉的速度越快。如果將顯微鏡無限放大,會看到什麼?每顆原子都藏著一個世界!
  • 小世界裡別有洞天,將草履蟲放大200倍能看到啥?
    小世界裡別有洞天,將草履蟲放大200倍能看到啥?下面是獲獎的前20幅照片,從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幅作品中選出來,旨在展現光學顯微鏡下生命的美麗和複雜。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奧斯卡·瑞茲(Oscar Ruiz)博士拍攝,10倍放大倍數下顯示只有四天的斑馬魚胚胎。
  • 一片樹葉放大一億倍之後,會看到什麼?那是一個神奇的微觀世界
    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世界裡,我們的肉眼能夠看到的事物是非常有限的,而用肉眼能夠看到的事物,我們稱之為宏觀。在人類沒有發明顯微鏡之前,我們是不知道宏觀的背後還有微觀,直到顯微鏡出現之後,放這個世界的事物放大很多倍之後,一個神奇的微觀世界呈現在了我們眼前。利用顯微鏡,科學家發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周圍存在著大量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物質和生命。
  • 宅家趣科普第三季5 | 把蝴蝶放大40倍甚至2300倍會看到什麼?一起來...
    宅家趣科普第三季5 | 把蝴蝶放大40倍甚至2300倍會看到什麼?還在等什麼?趕快關注翼城縣婦聯微信公眾號,跟隨我們的腳步,以好奇心為舵,以科學為帆,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共賞科學之美吧!第三季*第五期 酢漿灰蝶「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 洗澡搓出的黑泥是什麼?顯微鏡放大100倍,看完大開眼界!
    洗澡搓出的黑泥是什麼?顯微鏡放大100倍,看完大開眼界!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洗澡是生活中最尋常不過的事情了。當人們洗澡的時候,通常都喜歡搓一搓,這一搓就會搓出一些黑泥來。有一些朋友就覺得奇怪,洗澡搓出的黑泥是什麼?顯微鏡放大100倍,看完大開眼界!其實這些黑泥,只是人們皮膚新陳代謝的產物,通俗的講就是脫落的角質層,就跟我們身體的指甲、頭髮是一回事兒,到了一定程度,它也會自行代謝,那麼這些代謝掉的物質,就會成為身體的廢物,通過衣物的摩擦,或者是在洗澡的時候,它們就會自行的脫落下來。
  • 用了那麼多年的顯微鏡,卻被一家中國企業顛覆,手機可放大1000倍
    用了那麼多年的顯微鏡,卻被一家中國企業顛覆,手機可放大1000倍我早就想去體驗一把「蟻人」的生活了。一摁按鈕「嗖」地縮小,小指粗細的野草瞬間變成「參天大樹」,而自己就騎乘在飛蟲的後背,放大了無數倍的世界讓我目瞪口呆。麗藻嫩綠色的細胞質在眼前像小溪般流淌。
  • 把樹葉放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了什麼?科學家:我仿佛看到一個宇宙
    不知道多少小夥伴和我一樣,雖然知道現在不會尋得什麼真理和終極答案,就是沒事喜歡開腦洞。開腦洞讓我快樂! 除了宏觀物理,現在微觀物理也同樣讓人充滿了好奇心。比如物質最小能分解到什麼程度?夸克到底是什麼組成的?
  • 把樹葉放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了什麼?科學家:我仿佛看到一個宇宙
    大家相信嗎,在幾十年前我們甚至不知道宇宙是怎麼形成的。宇宙大爆炸的理論也是近些年才形成的,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現在有很多科學家開始對「大爆炸」理論提出了質疑。如果說宇宙的爆炸產生的,那在爆炸之前,宇宙之外的空間是什麼?而最早的那個奇點,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質量?不知道多少小夥伴和我一樣,雖然知道現在不會尋得什麼真理和終極答案,就是沒事喜歡開腦洞。開腦洞讓我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