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生物在2003:那場改制是如何發生的

2021-01-09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王雅潔 遊叢瑞

十五年前的2003年12月,當時正由國資控股的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長春高新)召開了一場具有特殊意味的董事會。在這次會議上,長春高新審議通過了擬轉讓該公司持有的控股子公司,也就是長生生物59.68%股權的議案。

該股權轉讓採用的是協議轉讓,並未採取競標方式,甚至當其他受讓方報出更高價時,長春高新也未採納。

值得注意的是,在長春高新召開董事會的前幾個月,也就是2003年3月,國務院國資委成立,此後,各個地方的國資委也陸續成立,緊隨其後的是一輪轟轟烈烈的國企改革大潮。

為了更好地指導和推進這一輪國企改革,當時國務院國資委先後發布兩份文件進行規範。

其中,2003年12月31日出臺的《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註:該文件於2017年12月29日被廢止)第二十六條規定:「重要子企業的重大國有產權轉讓事項,應當報同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會籤財政部門後批准。其中,涉及政府社會公共管理審批事項的,需預先報經政府有關部門審批」。

第三十二條規定:對於「按本辦法有關規定在產權交易機構中進行交易的」;「轉讓方與受讓方串通,低價轉讓國有產權,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受讓方採取欺詐、隱瞞等手段影響轉讓方的選擇以及產權轉讓合同籤訂的」等;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或者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相關批准機構應當要求轉讓方終止產權轉讓活動,必要時應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確認轉讓行為無效。對這些行為中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根據情況分別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2003年11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規範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這份文件對國企改制過程中的批准制度、清產核資、財務審計、資產評估、交易管理、定價管理、管理層收購等10項內容作出細緻規定,其中明確:「經營管理者不得參與轉讓國有產權的決策、財務審計、離任審計、清產核資、資產評估、底價確定等重大事項,嚴禁自賣自買國有產權」;「經營管理者對企業經營業績下降負有責任的,不得參與收購本企業國有產權。

但這份通知下發沒過多久,改制中的長春高新就收到了來自新成立不久的長春市國資委的消息:《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及《關於規範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不適用長春長生股權轉讓。

來自長春市國資委的這則消息意味著,長春高新的股權轉讓,不受2003年11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於規範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中「嚴禁自賣自買國有產權」的規範限制。

就這樣,長春高新的改製得以被繼續推進,結果是國企控股的長春高新決定將旗下子公司長生生物轉讓給當時擔任長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長,同時也擔任長生生物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的高俊芳。此後,長生生物又經歷了一系列複雜的股權變更、改制等過程,並最終借殼上市。

2018年7月,高俊芳及其長生生物,因先後被曝出「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造假」和「百白破疫苗不合格」重回公眾視線。

7月24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察委網站發布消息稱,吉林省紀委監委已經成立責任追究工作組,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改制、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腐敗問題進行調查追責。

2018年7月27日,長春市人民政府相關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目前有關部門正在調查長生改制的一些情況,長春市公安局、長春市檢察院,以及吉林省紀委監委均已介入調查。不過由於調查尚無定論,他並未透露進一步的情況:「現在有規定,想了解其他情況必須一律通過市委宣傳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前黨委副書記陳清泰認為,這裡面確實存在很複雜的問題,但是否可以將長生改制界定為國資流失,需要根據後續調查情況,再具體分析。對於長生改制,他說:「地方當時還是有很大的權力」,因為地方國資委,與國務院國資委之間,並不是垂直領導關係,而是指導關係,呈現出「國家所有,分級管理,授權經營,分工監督」的特點。

轉折點

2003年,長生生物迎來國企改制的轉折點。同樣在這一年,中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邁入新階段。

當時,國企控股的長春高新正式決定將旗下子公司長生生物轉讓給當時擔任長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長,同時擔任長生生物的董事長和總經理的高俊芳。

長春高新公告中披露,當年股權轉讓的受讓方之一高俊芳雖然任本公司的副董事長,但其除了主抓長生生物生產經營外,並未在公司分管其他工作,也沒有持有本公司股份,在上述2003年12月股權轉讓的董事會表決中,已按照有關規定迴避表決。

從數據上看,當年長春高新擬全部轉讓公司持有的長生生物59.68%股權,每股轉讓價為2.4元。高俊芳受讓長生生物1734萬股股權,佔總股本34.68%,轉讓價為4161.6萬元;上市公司亞泰集團受讓長生生物1250萬股,佔總股本的25%,轉讓價為3000萬元。

不過,這次股權轉讓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一度浮現出價更高的外部公司。在這種情況下,「按照有關規定迴避表決」的高俊芳,未能擺脫「自賣自買國有產權」的質疑。

最終,長春高新將長春長生的轉讓價提升到2.7元/股。2004年該企業在《關於轉讓控股公司股權相關事宜的公告》中特意點明:「關於轉讓價格的確定,由於是與受讓方協商定價,採用的是協議轉讓,未採取競標的方式,因此公司與現受讓方確定股權轉讓意向後,其他受讓方又報出高價時,未被公司採納。」

2006年8月,亞泰集團將股權賣給高俊芳,退出長生生物,長春長生生物成功私有化,高俊芳持有長春長生生物59.68%的股權,絕對控股長春長生生物。

2015年12月,長春長生生物以全部股權作價55億元借殼黃海機械上市,「黃海機械」的上市公司證券名稱變更為長生生物。高俊芳、其夫張友奎、其子張洺豪一共持股33.70%,成為長生生物實際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處在改制關鍵時點上的2003年的長春長生生物,不管是營業收入還是淨利潤均突然大幅下跌。北京市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政明說:「該公司是否存在配合收購行為有意壓低業績不得而知。」

在長春高新召開上述2003年那次至關重要的董事會之前,原國家經貿委下屬的9個局被撤銷,除鐵路、菸草、航空、電信等行業,其他行業的企業不再有專門的行業主管部門,國有企業從此告別由行業主管部門管理的時代。

2003年3月,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市場經濟下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探索啟航,與長春長生生物的股權變更,不約而同地來到同一交匯點上。

對於當年的地方國企改制,監管層專門出臺過針對性的規範文件,其中包括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於規範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經營管理者不得參與轉讓國有產權的決策、財務審計、離任審計、清產核資、資產評估、底價確定等重大事項,嚴禁自賣自買國有產權。」

存疑點

為了順利推動上述2003年的股權轉讓,長春市國資委為其開了「綠燈」。

根據長春市國資委辦公室2004年4月14日出具的《關於轉讓「長生生物」股權有關事宜的函》,上市公司下屬子公司股權轉讓按慣例由上市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批准,出資人意見由出資人代表在董事會上體現;《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及《關於規範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不適用長春長生股權轉讓。

為何長春長生生物國企改制過程中的股權轉讓,可以不適用《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及《關於規範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

截至目前,長生生物、長春市國資委均未對經濟觀察報作出正面答覆。但在當年長春市國資委出具的《關於轉讓「長生生物」股權有關事宜的函》中,特意強調相關事項是經過長春市國資委諮詢國務院國資委產權司及吉林省財政廳的。

對於當時地方國資監管的情狀,企業改革專家、曾擔任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副局長的周放生回憶道:「當時的地方企業改制,一般都是地方政府自己處理,國務院國資委只負責政策方面等等,不負責具體審批。」

一名國資人士表示,現在正在研究當年的歷史資料,在歷史資料沒有補齊,而且國務院調查組的調查結果沒出來的情況下,沒法判斷當時的企業,以及監管部門的操作是否違規。

2003年11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於規範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中,最關鍵的一條是:「經營管理者不得參與轉讓國有產權的決策、財務審計、離任審計、清產核資、資產評估、底價確定等重大事項,嚴禁自賣自買國有產權。」

對此,國資委研究中心王絳認為,長春長生生物的股權轉讓等事宜,未嚴格按照國務院有關國有企業改制政策進行,至於出資人是否缺位,改制是否規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陳清泰表示,雖然地方推進一些改制事宜時,需要向國資監管部門備案核准,但在具體操作上,地方還是有很大權力的。

陳清泰所言的「備案核准」,在《長春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若干問題的意見》(長府發[2003]49號)中亦有所體現,該《意見》要求「大型國有獨資、國有控股企業集團實施國有資本退出(股權轉讓)或資產出售時,資產評估後,按《財政部關於印發(國有資產評估項目核准管理辦法)》(財企[2001]801號)規定,報國資部門核准,下達核准意見。」

北京市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政明查閱長春高新公司公告發現,該公司於2004年10月16日發布的關於對中國證監會吉林監管局巡迴檢查問題的整改報告顯示,長春高新轉讓長春長生生物期間公司治理存在巨大缺陷:一是公司從2003年1月到2004年10月總經理職務一直空缺;二是長春高新在轉讓長生生物期間僅僅設立了2名獨立董事,獨董監督職責難以體現,且在股權轉讓期間受讓人高俊芳為長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長。

李政明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通過公開文件顯示的長春長生生物公司的歷史沿革狀況,發現其改制及股權轉讓的決策流程存在不合規的情況。」

據悉,2003年,曾有不止一家企業開出高於每股2.4元的價格受讓長春長生生物的全部股權,但並未曾獲得機會。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院許保利則表示,定價是高還是低,還需要根據當年的淨資產和具體的交易方法,來考慮不同的定價辦法。

爭議點

從1992年至今,高俊芳一步步成為實際控制長春長生生物股權的核心人物。

2018年7月27日,長春市人民政府相關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目前案件相關工作正在進行當中,現在不好下定論,改制過程中是不是真的存在國資流失,要看未來的調查結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前黨委副書記陳清泰認為,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不能籠而統之認定為國資流失,否則的話,日後企業改制更做不動。他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這點要很慎重,不能隨意扣帽子,如果確實從財務上看到流失,還要分析究竟是由於水平不高、決策失誤造成的流失,還是屬於人為侵權行為導致的流失,這些需要做詳細分析。」

不過,在北京市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政明看來,長春長生生物改制時,高俊芳作為長春高新的董事、副董事長,同時擔任長春長生生物的董事長和總經理,是長春長生生物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在長春長生生物改制過程中,存在利用職務便利,有意隱瞞、壓低公司業績,並將長春長生生物的股權低價轉讓給自己的嫌疑。

王絳則認為,疫苗類企業是較為典型的公益、保障型企業,本可採取一定的市場準入門檻的前提下,實行政府採購,但在市場不規範、監管漏洞較多的情況下,則需要保持國有控股,以國企帶動市場、規範市場。

回看長生生物,日前,吉林省紀委監委已經成立責任追究工作組,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改制、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腐敗問題進行調查追責。

相關焦點

  • 長生生物疫苗事件15人被刑拘
    昨天,國家藥監局表態稱,將對長春長生所有疫苗生產、銷售全流程、全鏈條進行徹查,儘快查清事實真相,鎖定證據線索。同時,對全國疫苗生產企業全面開展飛行檢查,嚴查嚴控風險隱患。當晚,長春警方發布通告稱,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高某芳等15名涉案人員因涉嫌刑事犯罪被刑拘。
  • 長生生物全面停產
    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凱西長生生物,已經全面停產。7月31日,長生生物發布《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 》(以下簡稱公告)。另據同日其他公告,近日,長生生物及全部子公司共34個銀行帳戶被全部凍結。此外,由於銀行帳戶被凍結,計劃投資12億的長生雲港生物製藥產業園項目也宣告暫停。繼全面停產之後,長生生物還將面臨什麼情況?可能也是公眾關心的問題。
  • 長生生物最新消息 長生生物因重大違法正式被摘牌
    長生生物公司在1992年正式成立的,目前已經多年時間過去了,在市場上備受市民關注,而上市之後股票也是引起了不少股民的支持。但是現在長生生物最新消息顯示被摘牌了,四年的A股之路已經正式落幕了,具體是什麼原因呢?
  • 穀雨數據丨起底長春長生:19次股權轉讓與鐵打的高俊芳
    在國企改制大潮下,這些開啟了一段激蕩往事。 改革之風吹到研究所 深圳通海的在營時間為1995-2000年,持股長生實業的時間為1996-2000年,據天眼查顯示,深圳通海的全資母公司是深圳市通海生物工程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同時投資了深圳市長生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深圳長生的法人即為張嘉銘。
  • 長生1: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長生1: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時間:2020年06月11日 16:36:28&nbsp中財網 原標題:長生1: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公告編號 2020-010 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二○二零年六月-1 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公告編號
  • 長生生物借殼前夕「突擊」業績:涉嫌操縱銷售費用 頻繁捲入疫苗...
    7月26日,被強制ST的長生生物(002680,SZ,證券簡稱為ST長生,以下簡稱長生生物)開盤繼續跌停,問題疫苗事件還在持續發酵。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長生生物借殼當年(借殼重組交易主體為長春長生)的財務數據,存在著諸多疑點。長春長生於2015年底借殼上市,其當時的財務報告期時間為2012年~2014年以及2015年上半年。
  • 長生生物再次道歉
    以下為公告原文: 近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下發的《關於對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中小板關注函【2018】第 260 號)。對於此次事件的發生,我們感到十分的自責和愧疚,再次向各位接種者和投資者表示深深的歉意。公司將引以為戒,舉一反三,制定切實可行的糾正措施,進行徹底整改,進一步提升企業生產質量管理水平和能力,加強風險管理,嚴格執行疫苗生產各項操作規範,確保生產的合規性、真實性、可靠性、可追溯性以及疫苗質量的安全性。
  • 長生生物「狂苗」造假案背後:身家51億的女掌門和十年崛起之路
    (以下簡稱「長春長生」),是如何躍上國內狂犬病疫苗市場份額的第二位?7月20日,上市公司長生生物董事長高俊芳在簡訊中回復了澎湃新聞有關生物反應器問題,強調公司於2017年拿到50升罐(生產)批件。陶黎納表示,「包括遼寧成大、長春長生在內的幾家疫苗廠家,一般都能進省級疾控中心的白名單(招標採購入圍名單),在這之後就看縣區級疾控中心如何選擇了。」接近長春長生的人士透露,長春長生在此之後自建銷售渠道,「原先的代理商成了供銷商,實際上就是籤個合同,成為公司的銷售員」。
  • 長生生物疫苗事件引爆朋友圈
    而後,長春長生對有效期內所有批次的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全部實施召回。事件發生後,長生生物股價已經連續5個一字板跌停,今日開盤後最新股價報14.5元,股價跌去40.94%,市值蒸發了97.89億元,如今最新市值為141億元。
  • 長生生物被ST!董事長等15人遭刑拘、公司全面停產,基金預估或再21個跌停…疫苗股卻已明顯分化
    截至今日收盤,長生生物、康泰生物繼續跌停,長春高新、智飛生物則已打開跌停,而整個醫藥板塊其他類型公司股票則多數出現上漲。資料顯示,虞臣潘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長生生物第一大單一流通股東,彼時其持有8024萬股長生生物。而張洺豪(資料顯示其為高俊芳之子)是長生生物的實際控制人之一。兩位股東的履約保障比例分別為277.10%和306.62%,暫時處於比較高的水平,不過如果長生生物股價後續如果仍巨幅下跌,估計仍有可能出現風險。
  • 廣東省現代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整體改制國有股權轉讓公告
    廣東省現代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整體改制國有股權轉讓公告 NEWS.SOHU.COM  2003年11月05日00:00  南方日報報業集團-南方日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
  • 疫苗事件:背後長生生物董事長高俊芳一行人該受到怎樣的處罰
    長生生物疫苗事件簡介疫苗造假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於1992年8月27日成立,法人代表高俊芳。2018年7月23日,長春新區公安分局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造假涉嫌違法犯罪案件,迅速立案調查,將主要涉案人員董事長高某芳和4位公司高管帶至公安機關依法審查。2018年7月24日晚8時10分,長春公安分局發布最新消息稱,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高俊芳等15名涉案人員因涉嫌刑事犯罪,被長春新區公安分局依法採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
  • 長生生物的25萬支問題疫苗在哪?
    長生生物公告說,他們收到了吉林省食藥監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原因是長生生物全資子公司長春長生生產的一批「百白破」疫苗「效價測定」項不符合規定、是劣藥,罰沒款總計344.29萬元。略顯蹊蹺的是,吉林省食藥監局早在去年10月27日就已對此立案調查,這一事件當時也曾引發輿論關注。
  • 造假疫苗太恐怖 長春長生隱瞞多少真相?有多少你不知道的真相
    近日,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長春長生)疫苗造假風波持續發酵。這是繼山東假疫苗事件後,又一起引爆輿論的重大公共事件。「他們生產的疫苗,每天都源源不斷注入你和你孩子的身體中。」網上一篇文章如此描述,引爆朋友圈。近日,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長春長生)疫苗造假風暴持續發酵。這是繼山東假疫苗事件後,又一起引爆輿論的重大公共事件。
  • 還原長生生物疫苗事件始末:生產車間老員工實名舉報
    掛斷電話的那一刻,長生生物(行情002680,診股)合作多年的推廣商李進(化名)臉色煞白。電話是長生生物總部一位高管打來的,通話持續了30多分鐘。桌旁等待已久的朋友們注意到了異樣:是不是出啥事了?他沉默不語。
  • 長生生物疫苗事件後,今日黑客做出反擊並留下一句話
    這兩天國內的疫苗事件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隨著長生生物狂犬疫苗造假事件的不斷發酵,牽扯出了整個疫苗事件的黑幕。在7月20日,作為長生子公司的長春長生又爆出了因「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簡稱百白破)檢驗不符合規定,遭到了吉林省藥監局行政處罰。
  • 長春長生生物有生產哪些疫苗產品 生物疫苗概念股一覽
    長生生物的疫苗問題(長生生物生產什麼疫苗?長生生物問題疫苗批次),昨日終於引爆了朋友圈。21日,一篇名為《獸爺|疫苗之王》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人們對長春長生所生產疫苗的擔憂、焦慮、憤怒和恐懼在社交媒體達到頂峰。  因接連被曝出的狂犬病疫苗和百白破疫苗問題,長生生物公司陷入了深深的輿論風波。
  • 公眾期待對長春長生生物疫苗造假的後續處理結果
    長春長生生物狂犬疫苗造假和「百白破」疫苗「效價測定」項不符合規定被接連曝光後,輿情在持續發酵中。回顧事件過程:7月1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了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子公司長春長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春長生)違法違規生產「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事項。通報顯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長春長生開展檢查,發現長春長生「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的行為。
  • 長生生物疫苗事件「餘震」仍在蔓延 多地流感疫苗一針難求
    資本市場上,長生生物11月5日復牌以來連續跌停,公告顯示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其2018年半年報也因獨董反對而難產。有分析人士稱,疫苗行業是一個長周期行業,長生生物會出這種事,是對消費者生命的漠視。多地流感疫苗一隻難求《華夏時報》記者從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疾控中心了解到,我國流感疫苗目前普遍處於短缺狀態。
  • 長生生物會被強制退市嗎?高俊芳兒子張洺豪:最壞結果是退市
    今日提要:15人被刑事拘留 長生生物將被「ST」24日晚間,上市公司長生生物發布公告稱將從7月16日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長生生物更為「ST長生」,公司股票交易日漲跌幅限制在5%。根據長生生物的公告,目前長春長生停止狂犬病疫苗生產及銷售。子公司所有產品已被暫停批籤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