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月餅生產和銷售愈發火爆。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大環境下,今年的月餅流行起「簡約風」和「迷你風」。月亮慢慢胖了,月餅卻悄悄「瘦了」。
今年中秋流行「復古風」
隨著國民對傳統節日重視程度加深,中秋節月餅銷售規模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5年月餅銷售131.8億元,2019年中國月餅銷售已達到13.8億個,銷售額規模達196.7億元。今年中秋,月餅市場有哪些新趨勢和新變化?
今年賣得比較好的是傳統口味月餅,五仁的銷量最高,其次是椒鹽、豆沙的,一些創新口味也受到部分消費者青睞。北京某超市的月餅供應商負責人:
在創新月餅中,一些冰皮月餅,尤其是冰皮榴槤銷量較好。
今年月餅走起「平民路線」
近年來,隨著節日經濟發展,許多傳統美食正逐漸社交化、貨幣化,「每逢佳節倍破財」成了很多人的切身體會。但事實上,不少人收到月餅禮盒後的感受是:月餅吃完了,包裝盒怎麼辦?
今年中秋,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大環境下,「月餅瘦身」成了行業大勢趨。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日前發布《關於規範月餅生產經營行為的公告》,要求對月餅進行合理包裝,除直接與內裝物接觸的包裝之外,所有包裝的成本不超過產品銷售價格的20%。
在北京的一些商場和糕點銷售門店,不少消費者也表示,他們會為自己和家人選購散裝月餅,另外還會買一些平價月餅禮盒送親朋好友。稻香村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大區經理唐甜甜:
一、二百元檔位的月餅禮盒銷量不錯,佔總銷量百分之五六十。
今年,一些廠商還把月餅禮盒包裝與內部搭配的禮品更換為環保材料。星巴克臻選北京前門大街店店經理杜超:
外包裝採用環保材質,經過了森林環保認證;贈送的絲巾也是通過綠色回收的塑料產品製成。
今年月餅掀起「迷你熱潮」
為了減少中秋節過後的月餅浪費,一些食品廠家改為根據預訂訂單數量安排生產,並加大克重小的迷你月餅產量。稻香村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周廣軍:
北京工廠計劃生產1300噸迷你月餅,基本上是按訂單生產。
編輯:李 瑩
審稿:吳 桐
監製:劉志軍
來源:央視財經、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