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項專利獲批昭示PROTEAN ELECTRIC創新恆心

2021-01-09 美通社

上海和英國法納姆2017年5月26日電 /美通社/ -- 全球輪轂電機技術公司Protean Electric於近日獲頒其第100項專利,顯示了其在汽車行業輪轂電機解決方案上的創新先鋒地位。

除了已經被授予的專利,公司另遞交了超過150項專利申請,目前正在被審批中。這些專利保障了公司可以充分自由的應用其創新技術,也確保了其客戶安心使用創新技術解決方案。ProteanDRIVE®全球技術專利源於70多項發明,在亞洲、歐洲、和北美市場受到保護。

Protean Electric首席技術官Chris Hilton博士提到:「始終保持好奇心是我們企業的基因,我們不斷地去探索下一個重大創意或解決方案。與此同時,我們也通過能夠充分自由地應用創新技術這一有力保障,讓客戶、被授權方和股東對我們繼續抱有信心。獲得第100個專利不僅表明了我們對研發投入的決心,擁有這個全面的專利組合也同時保護了我們的創意和發明。」

全球輪轂電機技術公司Protean Electric於近日獲頒其第100項專利,首席技術官Chris Hilton博士手握第100項專利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多種技術探索中,Protean Electric的創新和可擴展性設計理念,帶來了更高的能源效率、卓越的駕駛感受、集成式功率電子模塊和更可靠的安全性能。應用於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 ProteanDRIVE PD18和PD16輪轂電機市場定位精準,將在迅速發展的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佔據重要戰略地位。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致力於發展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電動汽車,Protean Electric自身的專利戰略加強了其在發展迅猛的行業中的地位。僅中國市場在2020年就將預計保有五百萬輛新能源汽車,輪轂電機市場必將會在此過程中迎來快速增長和產品應用機會。

相關焦點

  • Protean Electric邀請行業專家赫泊-德慕博士成為非執行董事
    「我非常高興加入Protean Electric董事會,扶持Protean將創新的技術實現商業化應用。我對這一家創新型公司迄今所取得的進展印象非常深刻,並認同它在全球可持續交通發展中擁有的巨大潛力。」 德慕博士提到。 Protean Electric是領先的汽車技術公司,設計、開發和製造ProteanDRIVE®輪轂電機,提供一體化輪轂電機驅動系統解決方案。
  • Protean Electric公司與浙江萬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聯合開發PD...
    PD16利用有專利保護及可擴展的ProteanDRIVE®構架,可以提供的功率和轉矩能完全滿足A00到A級插電混合動力車輛和純電動車輛的使用要求。它的各項技術指標均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電機和逆變器集成並可安裝在常規16吋輪輞中; 較大轉矩/峰值功率 800Nm/40kW; 連續轉矩/功率450Nm/26kW; 車輪增重27kg; 使用常規車輪軸承並可集成摩擦制動器。
  • Protean Electric
    Protean 憑藉其獨特的技術和設計已經獲得33項專利,還有101項國際專利申請正在等待審核。Protean 贏得了由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頒發的頗具聲望的 2012 Technology Pioneers Award(2012年技術先鋒獎),並在2013年榮膺《Car and Driver》(《人與汽車》)雜誌的最有發展前途的十大技術獎項。
  • 深圳先進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創新高,獲批6項國家優青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深圳先進院」)方面獲悉,深圳先進院共有145項項目獲得資助,立項項目數創歷年新高,較2019年度同期資助項目數增長率達46.5%。 其中,國家優秀青年基金項目6項,重點項目2項,面上項目47項,青年項目88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獲批直接經費合計6222萬元。
  • 北師大2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獲批名單公布
    北師大2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獲批名單公布 2020-09-25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院首個國家發明專利申請獲批
    日前,我院首個國家發明專利申請——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應用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批通過,授予專利權,並予以登記和公告。這是我院繼申報實用新型專利獲批之後,在科研領域實現的又一個零的突破!我國的專利主要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三大類型。三者當中,發明專利對創新性的要求最高,審批周期最長,審查授權程序最嚴格,專利保護期限也最長。
  • 新品密集獲批科倫藥業創新藥未來可期
    截至12月上旬,科倫藥業年內獲批新產品及通過一致性評價藥品共計19項,2017年3月至今累計56項,顯示公司在研發創新上的持續投入正進入密集收穫期。體現在業績上,今年公司新藥板塊逆勢增長。獲批新產品及通過一致性評價藥品56項科倫藥業是一家綜合性製藥企業,主要從事大容量注射劑(輸液)、小容量注射劑(水針)、膠囊等25種劑型藥品及抗生素中間體、原料藥、醫藥包材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中國輸液行業中品種最為齊全、包裝形式最為完備的醫藥製造企業之一。近年來,公司正逐步完成向創新藥企業的轉型。
  • 歌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姜濱:以恆心辦恆業
    「企業家要心無旁騖、長遠打算,以恆心辦恆業,把企業做大、做強、做好。」  資料顯示,歌爾每年將營業收入的8%左右投入研發,目前累計申請專利2萬餘項,其中發明專利9300項、國際專利2000項;擁有8個省級以上研發平臺,參與制定了多個國家及行業標準;連續4年奪得中國電子元件百強研發實力榜單冠軍。  姜濱表示,目前企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是缺乏有影響力的領軍人才。
  • 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結果4月揭曉 中國三項專利已獲批
    截至發稿,吉利德公司尚未對專利授權獲批向第一財經記者作出回應。何志敏還說道,根據我國的專利法的規定,專利權被授予之後,除了專利法規定的特殊情形,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專利權人的許可,都不得以生產經營為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專利產品。
  • 擁四大核心技術、百項專利!用「3+5」評價體系來看凱賽生物「科研...
    其中,科創屬性評價指標體系包3項常規指標和5項例外條款,企業如同時滿足3項常規指標,即可認為具有科創屬性;如不同時滿足3項常規指標,但是滿足5項例外條款的任意1項,也可認為具有科創屬性。 3項常規指標分別是「研發投入金額或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發明專利」、「營業收入或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
  • 海南新獲批33家院士創新平臺
    海口網11月7日消息(記者陳捷 攝影報導)2020年海南省院士創新平臺授牌儀式7日在海口舉行,新獲批的33家院士創新平臺正式掛牌。陳捷 攝據介紹,海南省院士創新平臺建設工作從2016年啟動以來,已認定5批次145家院士創新平臺(含此次授牌),柔性引進院士百餘名和院士團隊成員近400名。截至目前,共申請專利30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800餘篇,為海南省科技創新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 漯河醫專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託單位
    《通知》顯示,漯河醫專成功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託單位。  本次獲批是對漯河醫專本部及附屬醫院綜合科研實力的高度肯定,標誌著學校具備了獨立申報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格。  漯河醫專一直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並重,注重平臺建設、團隊建設、制度機制建設和科研條件建設,密切跟蹤醫療、健康和食品領域前沿,立足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積極開展科學研究、技術研發、成果轉化。
  • 2020年創新藥獲批最大贏家:諾華(NVS.US)
    2020年,有20家企業收穫2項以上的創新藥批准。諾華是最大贏家,共收穫了9項批准。其次是羅氏、賽諾菲,均有6項新藥批准;武田、BMS、默沙東各有4項新藥批准;拜耳、吉利德、禮來和Blueprint Medicines等各有3項新藥批准。2020年獲批創新藥數量最多的企業
  • 三十項創新成果獲中國專利金獎
    本報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谷業凱)記者日前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金獎、第二十一屆中國外觀設計金獎近日揭曉。經中國專利獎評審委員會評審,社會公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決定授予「含有銀杏內酯的製劑及其製備工藝」等30項發明、實用新型專利中國專利金獎,「軌道車輛車頭(2014—3)」等10項外觀設計專利中國外觀設計金獎。
  • 再創新高!暨南大學2020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93項 直接經費1.323億元
    截止12月17日,暨大共獲資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93項,其中集中受理期項目287項,立項數較去年同期增長20項,獲批直接經費1.323億元,立項數和資助經費數均創歷史新高。資助率高達22.41%;獲批面上項目首次突破100項,達到116項,較2019年增長24.73%;重點項目立項數創歷史新高,達到6項,是過去兩年的總和,立項數位列省內高校第2;獲批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1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項、NSAF聯合基金培育項目1項、天文聯合基金培育項目1項、外國青年學者研究基金
  • 道明光學:子公司獲6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和1項發明專利證書 有利於...
    原標題:道明光學:子公司獲6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和1項發明專利證書 有利於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 蘭大二院2020年度獲批1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9月27日,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立項結果公布,我院共計獲批19項國基金,其中面上項目2項、青年科學基金2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15項。萃英生物醫學中心和骨科分別獲得3項國基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和檢驗醫學中心分別獲得2項國基金。
  • 蘭州大學1項專利喜獲第21屆中國專利獎金獎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了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的獲獎名單,本屆中國專利獎共產生專利金獎30項,銀獎58項,優秀獎696項;外觀設計金獎10項,銀獎15項,優秀獎60項。蘭州大學一項專利名稱為「一種腦電與溫度相結合的抑鬱人群的判定方法「,專利號為」201610709400.9」的發明專利」榮獲中國專利獎金獎。
  •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數「曝光」:西南大學高居全國第4名,四年獲批183項!
    2016-2019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6個子類合計資助24750項,其中有22567項來自於808所本科院校。在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社科基金項目數排行榜中,西南大學以獲批總數183項位列全國第4名。
  • 武漢這位教授:連續6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坐擁10餘項美國專利
    劉侃教授曾先後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34;試點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青年項目,湖北省&34;,湖北省&34;,湖北省&34;等10餘項國家級、省部級項目,獲批各類縱向項目經費近1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