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7日,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設立,獎勵在大中華地區做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科研工作的科學家。迄今共頒發了16位獲獎者,獲得了科學和社會領域的廣泛認可。2019年我們更是立下了將未來科學大獎打造成「百年科學大獎」的遠大目標。
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已經步入第五個年頭,我們特邀多年來深度參與和支持未來論壇及未來科學大獎的數十位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及社會各界人士,凝所思、抒其感、匯其思想,在回顧與總結的同時,期待與展望未來!正式推出「未來科學大獎五周年專欄」。
科學改變未來,我們正在路上!
今天,2019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獲獎者王貽芳院士給大家分享科學之於未來的意義。
王貽芳
2019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獲得者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
Q1:您如何看待科學在人類社會發展和文明進程中的偉大意義?
王貽芳:科學或者說基礎科學研究在人類社會發展和文明進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從認識自然、了解自然到利用和發展它,每一次進步,都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跨越,可以說科學是社會發展的最根本動力。回看世界歷史,沒有科學作為基礎,就沒有兩次工業革命,科學的發展推動了西方文明及其國家的崛起。
基礎科學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明發展到一定的水平後,就會有藝術、音樂、文學,自然也應該有科學。人們會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本源及其基本構成,也會好奇物質的最小結構及其性質,會追問我們從哪裡來、會到哪裡去?這些探索讓我們不斷追求對未知的解答,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永恆動力之一。
Q2:作為中國首個由非政府組織頒發的一個世界級的科學大獎,您覺得未來科學大獎對中華民族乃至全世界的科學發展將有哪些積極的推動作用和重要意義?
王貽芳:這個大獎可以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年人對科學的關注和熱情,是對科學以及科學精神很好的宣傳,我們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年輕人投身科學事業。第二,這個由企業家聯合科學家發起的世界級科學大獎,體現了企業家對基礎科學重要性的認識和重視,與發達國家相比,這正是中國所缺乏和需要奮起急追的。這個大獎表明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對其它企業家和社會大眾是極有示範意義的。第三,這個大獎會擴大中國科學界在世界的影響力,也會推動中國科學的發展,增加中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Q3:再次祝賀您獲得未來科學大獎,作為科學家,您如何看待科學家的社會責任與公益精神?
王貽芳:謝謝!我認為,科學家追求的是真,是真實,是真理。一方面,我們要追求科學真理,遵守學術規範,摒棄各種不端,應該成為社會良心的模範和底線;另一方面,要普及科學的思想方法和知識,提高全社會的科學素養。同時我們也要讓科學為社會大眾服務,讓科學儘早成為技術,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Q4:您認為社會精英與成功人士應如何帶動社會力量促進科學的發展?
王貽芳:一方面社會精英和成功人士具有一定的榜樣力量,有相當的資源,可以帶動大家一起正確地認識科學,支持科學,使年輕人熱愛科學,促進科學的發展。另一方面,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資源,推動科研單位與企業的合作。從我們的經驗來看,科研單位與企業的合作、企業家和工程師與科學家們的合作在推動技術進步方面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績,這樣的合作模式非常好。再一個,他們可以帶動社會力量捐助科學。成熟的公民社會對科學的捐助可以達到三分之一以上,而國內現在幾乎沒有。希望能有更多的社會力量支持和獎勵我們的科研人員、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
Q5:科學發展突飛猛進,可以大開腦洞想像一下未來世界的模樣嗎?
王貽芳:隨著人類對自然認知的不斷深入,未來會讓我們無法想像。我們其實是很渺小和無知的。
Q6:您對未來科學大獎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期待與展望?
王貽芳:感謝未來科學大獎在推動基礎科學研究方面做出的努力,希望未來科學大獎能富有特色,確保質量,寧缺毋濫,堅守學術底線,成為國際著名的一流大獎。
讓科學家成為新時代的「全民偶像」
王貽芳:我想改變自然科學教科書上寫滿外國人名字的歷史。
基礎科學研究是一個現代國家,特別是一個有抱負的大國應該從事的研究方向,孩子們上課學的自然科學的書,都是外國人的名字,中華民族曾經對人類的文明做出過重大的貢獻,我們也希望未來的中國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上,能有一些有顯示度的貢獻。基礎科學研究是我們的弱項,這方面我覺得應該大力的投入,特別是未來30年、50年之後,孩子們學習的課本當中能有一些中國人的名字在上面,中微子研究是其中努力的一個小部分。
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上,王貽芳在獲獎感言中說:
我經常被問,「你這個研究到底有什麼用?」。有時其它領域的科學家甚至領導也這麼問。我常常很不禮貌地回答「沒什麼用」。「熱愛科學」大家都會說,但熱愛「無用的科學」,就不那麼容易。
王貽芳在回答來自青少年如何學習基礎科學的問題時說:
我覺得我們對基礎科學還是要有一種所謂的好奇心和熱愛,我們在中學學習的時候,不能把它當作一個工具,當成高考的工具,而應該是真正的喜歡它,熱愛它,覺得科學真的就是一個很神奇的事情,願意去學它,即使將來的工作不是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我覺得保持一個對基礎科學的好奇心和熱愛,對你的一生還是有用的。
未來科學大獎
影響人類認知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