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生活在城市裡的我們,可能很早就認識了麻雀、喜鵲和鴿子,但與鴿子外形很接近的珠頸斑鳩大家能分辨出來嗎。
珠頸斑鳩
除此之外,能說出的鳥類名字便屈指可數。
有小朋友可能會問:難道是我們身邊見不到其他鳥兒了嗎?當然不是啦~ 北方轉涼後,呼市附近的水庫已經迎來了大批南飛候鳥,現有逾百種鳥類在這裡棲息,是名副其實的「觀鳥勝地」哦。
KIVI自然探索在10月下旬開始,每周末都組織了奇妙有趣的觀鳥活動,小編也跟著參加了活動。接下來就由我這個觀鳥「小白」帶大家走進鳥兒的世界。
我們這次觀鳥的地址選在了石咀子水庫。石咀子水庫位於呼市和林格爾縣石咀子村,大約有40多公裡,水庫看上去不是很大,北面是黃土地,靠南是片溼地。水面有蘆葦和水草,裡邊有很多水鳥、野鴨之類。候鳥的遷徙路線剛好有一條路過內蒙古中部地區,所以每年的3月初和10月中旬都會有大批的候鳥在這裡休息和覓食。
在靠近水庫的路上,驚起的一大片鴻雁
遠處天鵝、赤麻鴨、鸊鷉(pì tī)
大天鵝
(大天鵝:天鵝遷徙一般以家庭為單位。很有意思的是大天鵝保持著一種稀有的「終身伴侶制」,在南方越冬時不論是取食或休息都成雙成對。雌天鵝在產卵時,雄天鵝在旁邊守衛著,遇到敵害時,它拍打翅膀上前迎敵,勇敢的與對方搏鬥。它們不僅在繁殖期彼此互相幫助,平時也是成雙成對,如果一隻死亡,另一隻也確能為之「守節」,終生單獨生活。)白鷺、蒼鷺
(保護野生動物,杜絕野味,它們不屬於餐桌)
海鷗
海鷗
海鷗(海鷗實在是很好看的一種鳥,她有點兒像紳士,五官端正,儀表堂堂。但每次看到海鷗,我都會想起高爾基的《海燕》,在高爾基的文章中,為了襯託勇敢的海燕,海鷗的形象好像不太光彩喲,與我看見的不大一樣。我看見的海鷗迎風翱翔的樣子是很帥氣的!)
小鸊鷉
鸊鷉的飛行能力一般,但它們也是候鳥的一種。那他們是怎麼做到長距離南遷的呢?
戶外的觀鳥體驗加上果爸繪聲繪色的室內鳥類講解,讓我對在遷徙過程中的小鳥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有時候書本裡的東西是黑白的,是枯燥無味的,但是我們走進大自然,就會看到書本當中描繪的每一處風景、每一株花草、每一隻動物都那麼活靈活現,我們會更加的明白詩句當中的「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KIVI自然探索,以自然環境為背景,以探索發現為樂趣,以求知求學為目的,讓孩子在真實的場景中了解四季農耕的常識、認識花鳥魚蟲的獨特、學習戶外生存的技巧、感受自然荒野的魅力。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夠以多彩、立體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的複雜多樣性,以體驗者的身份開啟這一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