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伺服系統的結構和原理

2020-11-25 電子產品世界

  位置伺服系統應用很廣,例如數控工具機中的兩個進給軸(y軸和z軸)的驅動;機器人的關節驅動;x-y記錄儀中筆的平面位置控制;攝、錄像機的磁鼓驅動系統;至於低速速率控制或對瞬時轉速有要求時,也必須採用位置伺服控制。顯然,步進電動機很適合應用於位置控制,但是在高頻響、高精度和低噪聲三方面,直流電動機更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1.經典位置伺服系統的結構

圖1 經典位置伺服系統

  圖1所示為傳統或經典的位置伺服系統。圖中,旋轉式電位器與電動機同軸,電位器的輸出電壓Vθ與位置成線性關係。位置傳感器是系統必不可少的環節。位置調節器將位置給定信號Vg與位置反饋信號Vθ之差值通過調節器進行動態校正,然後送至速率調節器、電流調節器,即經過外環、中環、內環三個閉環調節器的校正再由模擬功率接口驅動伺服電動機,實現位置伺服控制。在這個系統中,位置調節器的作用是使位置給定Vg與Vθ的偏差向最小變化。速度反饋調節器的主要作用是阻尼位置調節過程的超調。電流調節器的作用是減小力矩波動,改善動態響應的快速性,並對最大電流進行限定等。濾波電路的作用是濾除位置或速率傳感器輸出信號中的諧波信號。以上各環節的參數的設計和整定應根據具體的負載的性質(力矩和慣量的大小),以便滿足位置伺服精度的要求。

  顯然,當負載性質變化時,經典位置伺服系統的硬體參數應該作相應變化,這對於硬體伺服系統是難以進行的。而計算機實現的數字控制系統卻很容易實現。經典系統採用模擬功率驅動接口,功率損耗大,性能難提高,目前只在微小功率、低成本和低精度的場合中被採用。

2. 數字控制伺服系統的結構

圖2 數字控制伺服系統{{分頁}}

  圖2所示是數字控制伺服系統。它由計算機控制器、PWM功率驅動接口、傳感器接口和電機本體四部分組成。計算機的作用是:完成位置信號的設置,根據傳感器接口給出的絕對零位脈衝和正、反位置反饋脈衝計算位置偏差,再由純軟體方法或軟體硬體結合的方法實現位置、速率和電流反饋控制,產生PWM脈寬調製信號,最後由PWM功率開關接口對電動機進行最終的功率驅動。在這個系統中,由於反饋控制是通過軟體實現的,故可以根據負載的性質改變系統參數,求得最佳匹配。信號濾波也可以通過軟體實現,更有可能通過計算機補償技術使傳感器精度得以補償提高。計算機控制在可靠性、小型化、聯網群控制等方面的優點都是經典模擬伺服系統無法比擬的。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受計算機控制器速度的影響,全數位化的位置伺服系統的實現還存在一定的困難。

3.主要接口電路

  (1)功率接口

  功率接口電路常稱為主迴路。直流伺服系統中大多採用脈寬調製(Pulse Width Modulation)技術,簡稱PWM。小功率PWM功率開關接口均採用全控型功率開關器件,也即自關斷器件,例如:GTR、MOSFET和IGBT。它們的主要性能指標可用反向耐壓、工作電流和開關頻率來表示。三個參數的經驗取值為:反向耐壓應有2倍以上餘量,工作電流應有2~4倍左右餘量,開關頻率應與實際工作頻率相當。功率驅動電路的基本類型如圖3所示。其中,H橋功率驅動接口適用於有刷電動機,三相橋功率接口適用於無刷伺服電動機。圖中VT1~VT6是大功率電晶體(GTR),也可以採用絕緣柵型的功率電晶體(IGBT),當然也可以採用場效應管(MOSFET)。D1~D6是續流二極體。由於H橋和三相橋功率接口可以對電動機繞組施加

pwm相關文章:pwm是什麼

脈寬調製相關文章:脈寬調製原理

相關焦點

  • 伺服電機內部結構及其工作原理
    分為直流和交流伺服電動機兩大類,其主要特點是,當信號電壓為零時無自轉現象,轉速隨著轉矩的增加而勻速下降。  作用:伺服電機,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準確。  直流伺服電機分為有刷和無刷電機。  有刷電機成本低,結構簡單,啟動轉矩大,調速範圍寬,控制容易,需要維護,但維護方便(換碳刷),產生電磁幹擾,對環境有要求。
  • 電動缸廠家解析伺服電動缸的結構和原理
    電動缸廠家解析伺服電動缸的結構和原理……伺服電動缸的結構(圖 1、圖 2)19 軸承 20 軸承 21 軸承座 22 軸承套 23 鎖緊螺母24 螺釘 a 螺釘 b 底蓋 c 絲杆帶輪 d 脹緊套 e 墊套 f 同步帶g 電機帶輪 h 脹緊套 i 減速頭 j 伺服電機
  • 數控銑床伺服系統的結構?
    數控銑床進給伺服系統一般由伺服放大器、伺服電動機、機械傳動組件和檢測裝置等組成。1、數控銑床伺服驅動器。目前,FANUC系統常用的伺服放大器有a系列伺服單元、β/βi系列伺服單元和a/ai系列模塊。伺服放大器的作用是接收系統(伺服軸板)的伺服信息傳遞信號,實施伺服電動機控制,並採集檢測裝置的反饋信號,實現伺服電動機閉環電流矢量控制及執行部件速度和位置的控制。2、數控銑床伺服電動機。電動機是進給伺服系統電氣執行部件,現代數控銑床進給伺服電動機普遍採用交流同步電動機,它由定子部分、轉子部分和內裝編碼器組成。
  • 全數字伺服系統中位置環和電子齒輪的設計
    摘要:分析了伺服系統中位置環和電子齒輪的工作原理,同時介紹了一種位置環和電子齒輪的數字實現方法。最後通過實驗驗證了該設計的可行性。
  • 機器人伺服系統詳解(組成/原理框圖/執行元件/發展趨勢)
    機器人的控制分為機械本體控制和伺服機構控制兩大類,伺服控制系統則是實現機器人機械本體控制和伺服機構控制的重要部分。因而要了解機器人的運作過程,必然繞不過伺服系統。 伺服系統 伺服系統是以變頻技術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產品,是一種以機械位置或角度作為控制對象的自動控制系統。伺服系統除了可以進行速度與轉矩控制外,還可以進行精確、快速、穩定的位置控制。
  • 什麼是伺服電機?伺服電機的內部結構及其工作原理
    伺服電機(servo motor )是指在伺服系統中控制機械元件運轉的發動機,是一種補助馬達間接變速裝置。伺服電機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準確,可以將電壓信號轉化為轉矩和轉速以驅動控制對象。直流伺服電動機輸出功率較大,功率範圍為1~600瓦,有的甚至可達上千瓦;而交流伺服電動機輸出功率較小,功率範圍一般為0.1~100瓦。  伺服電機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準確,可以將電壓信號轉化為轉矩和轉速以驅動控制對象。
  • 永磁同步伺服電機驅動器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9/389129.htm永磁交流伺服系統的驅動器經歷了模擬式、模式混合式的發展後,目前已經進入了全數字的時代。全數字伺服驅動器不僅克服了模擬式伺服的分散性大、零漂、低可靠性等確定,還充分發揮了數字控制在控制精度上的優勢和控制方法的靈活,使伺服驅動器不僅結構簡單,而且性能更加的可靠。
  • 伺服系統位置控制中的「電子齒輪」分析
    交流伺服系統是目前工業自動化傳動技術的高端技術之一,它使得輸出的機械位移(或轉角)準確地跟蹤輸入的位移(或轉角),數控技術確保執行元件跟隨設定的指令,進行人們期望的運動。它具備有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種控制方式,主要用於高精度的定位,可以滿足各類複雜機械位移(或轉角)變化定位要求。
  • 伺服和變頻器的工作原理與二者的區別
    變頻器通常由整流單元、高容量電容、逆變器和控制器四部分組成。   伺服系統是使物體的位置、方位、狀態等輸出被控量能夠跟隨輸入目標(或給定值)的任意變化的自動控制系統。主要任務是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對功率進行放大、變換與調控等處理,使驅動裝置輸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的非常靈活方便。   伺服系統是用來精確地跟隨或復現某個過程的反饋控制系統。
  • 伺服系統之電子凸輪比系統組成
    本文首先介紹了伺服系統的結構組成及工作原理,其次介紹了 電子凸輪的結構框圖及系統組成,最後介紹了電子凸輪的伺服實現以及應用,具體的跟隨小編來詳細的了解一下。   伺服系統的結構組成   從基本結構來看,伺服系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控制器、功率驅動裝置、反饋裝置和電動機(圖1)。
  • 永磁同步伺服電機(PMSM)驅動器原理
    永磁交流伺服系統的驅動器經歷了模擬式、模式混合式的發展後,目前已經進入了全數字的時代。全數字伺服驅動器不僅克服了模擬式伺服的分散性大、零漂、低可靠性等確定,還充分發揮了數字控制在控制精度上的優勢和控制方法的靈活,使伺服驅動器不僅結構簡單,而且性能更加的可靠。現在,高性能的伺服系統,大多數採用永磁交流伺服系統其中包括永磁同步交流伺服電動機和全數字交流永磁同步伺服驅動器兩部分。
  • 伺服驅動器的工作原理
    隨著全數字式交流伺服系統的出現,交流伺服電機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數字控制系統中。為了適應數字控制的發展趨勢,運動控制系統中大多採用全數字式交流伺服電機作為執行電動機。在控制方式上用脈衝串和方向信號實現。  一般伺服都有三種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方式,轉矩控制方式,位置控制方式 。 目前,主流的伺服驅動器均採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作為控制核心,可以實現比較複雜的控制算法,實現數位化、網絡化和智能化。
  • 伺服電機工作原理
    伺服電機工作原理--簡介  伺服電機(servo motor ),又稱執行電機,是指在伺服系統中控制機械元件運轉的發動機,是一種補助馬達間接變速裝置。它可以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準確,可以將電壓信號轉化為轉矩和轉速以驅動控制對象。伺服電機可以分為直流伺服電機和交流伺服電機。它可以用於對成本敏感的普通工業和民用場合。
  • 伺服控制器工作原理
    伺服控制器(servo drives)又稱為「伺服驅動器」、「伺服放大器」,是用來控制伺服電機的一種控制器,其作用類似於變頻器作用於普通交流馬達,屬於伺服系統的一部分,主要應用於高精度的定位系統。一般是通過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種方式對伺服馬達進行控制,實現高精度的傳動系統定位,目前是傳動技術的高端產品。
  • 數控銑床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數控銑床最基本的組成包括I/O裝置、數控裝置、伺服驅動裝置、測量反饋裝置、輔助裝置、工具機本體共六部分。下面將對這六部分進行具體介紹。(1)I/O裝置。I/O裝置是用於數控加工或運動控制程序、加工與控制數據、工具機參數以及坐標軸位置、檢測開關的狀態等數據的輸入/輸出。鍵盤和顯示器是數控設備必備的、最基本的I/O裝置。
  • 基於PLC的機器人伺服控制系統
    2 工業機器人關節直流伺服系統   工業機器人關節是由直流伺服電機驅動,通過環流可逆調速系統控制電機的正反轉來達到對工業機器人關節的伺服控制的目的。   2.1 控制系統結構   系統採用SIEMEN S7-200型PLC, 外加D/A數模轉換模塊,將PLC數位訊號變成模擬信號,通過BT—I變流調速系統(主要由轉速調節器ASR、電流調節器ACR、環流調節器ARR,正組觸發器GTD、反組觸發器GTS、電流反饋器TCV組成)驅動直流電機運轉,驅動機器人關節按控制要求進行動作。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 步進電機、伺服電機、舵機的原理和區別?
    其實三者不是並列關係,因為步進電機和伺服電機是可以在功能上對比的;而舵機指的是伺服電機在航模、小型機器人等領域下常用的一個特殊版本,一般來說比較輕量、小型、簡化和廉價,並附帶減速機構。而步進電機和伺服電機本質上的最大區別在於,一個是開環控制,一個是閉環控制。
  • 四方同步伺服系統在電液伺服注塑機上的應用
    螺杆後退到預定位置,停止轉動,準備下一次注射;(6)注射臺後退,開模;(7)頂出製品。液壓系統通過油泵和不同閥門的配合產生壓力和流量,提供油缸和液壓馬達所要求的推動力和移動速度。3、同步伺服改造方案:伺服改造方案原理與方案2在油泵上的驅動不一樣。
  • 模糊PID控制器在伺服系統中的應用
    當被控對象的結構和參數不能完全掌握、得不到精確的數學模型時,採用PID控制技術最為方便。PID控制器的參數整定是控制系統設計的核心。它是根據被控過程的特性來確定PID控制器的參數大小。PID控制原理簡單、易於實現、適用面廣,但PID控制器的參數整定是一件非常令人頭痛的事。合理的PID參數通常由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在線整定。
  • 伺服系統簡介及其在數控加工中的應用
    它綜合應用了電子、計算機、檢測、自動控制和工具機結構設計等各個技術領域的最新技術成就,它是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數控工具機經過40年來的發展,品種日益增多,性能不斷完善,其中以輪廓控制的數控工具機和帶有自動換刀裝置和工作檯能自動轉位的數控加工中心發展更為迅速。數控工具機由控制介質、數控裝置、伺服系統和工具機本體等部分組成,其中伺服系統的性能是決定數控工具機加工精度和生產率的主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