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物鐘獲諾獎的三位美國科學家:倒時差很「痛苦」

2021-01-17 人民網

人民網斯德哥爾摩12月7日電(記者 李玫憶)一年一度的諾貝爾周12月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拉開帷幕。諾貝爾獎得主陸續抵達瑞典,他們除參加將於12月10日舉行的諾貝爾頒獎典禮和晚宴外,還會參加諾貝爾基金會組織的系列活動。

當地時間6日下午兩點,三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美國科學家傑弗裡·霍爾、麥可·羅斯巴什和麥可·揚來到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諾貝爾大廳,出席與各國記者的見面會。三位科學家因在生物鐘運行分子機制方面的研究成就而獲獎。

關於生物鐘的研究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媒體和大眾對本屆諾獎得主的興趣和好奇心勝過往屆。三位科學家坐定之後,臺下的記者們紛紛開始提問。

遠道而來有沒有時差反應? 霍爾說,瑞典與美國東海岸的時差是6小時,人的身體需要一周時間來克服。「當我適應了北歐時間時,就該回到美國了」。羅斯巴什表示,倒時差令他「痛苦萬分」,「目前看沒有什麼克服時差的醫療手段。如果誰能發現有效的辦法,那他一定能夠掙大錢」。

針對盲人是否也有生物鐘的問題,三位科學家給予肯定答覆。「生物細胞千百萬年前就被植入了生物鐘的烙印。不管人是否有視力,都受生物鐘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英找到生物鐘調整機制 倒時差痛苦或可藥物緩解
    英找到生物鐘調整機制 倒時差痛苦或可藥物緩解   對於國際旅行來說,長時飛行後倒時差是一個令人頭痛的事,許多人會因時差的影響而很長時間無法適應新的生活節律。
  • 怎樣科學地倒時差?不論你是旅行還是熬夜都有用
    要說時差有多可怕,圈哥舉個例子,王源2019年剛到美國,前腳剛說想家,後腳就倒時差+發燒了……倒時差雖然很痛苦,但好在有很多科學家孜孜不倦地在研究這個問題——2017年度的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就頒給了三位研究時差問題的美國科學家(Michael W.
  •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三位美國科學家分享這一殊榮
    央廣網北京10月3日消息(記者邢斯嘉 李行健 見習記者苗霖)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北京時間昨天傍晚,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三位美國科學家分享這一殊榮。兩年前,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亞洲第一位獲得這個獎項的女科學家,也讓這個獎項被更多中國人所了解。屠呦呦是因為發現了治療瘧疾的藥物青蒿素而得獎。今年,這三位科學家又是因為什麼得獎呢?為了搞明白這個問題,昨晚,央廣記者多方求教,用了近四個小時,力求給大家做靠譜兒的翻譯。
  • 晝夜顛倒讓生物鐘亂了,學幾招「倒時差」
    這就是「生物鐘」,它的存在,精準控制了我們的晝夜節律。長期熬夜,睡眠不規律,則會擾亂這一節律,讓身體機能出現「時差」。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紀錄片《生物鐘的奧秘》,揭示了人體一天內不同時段的微妙變化,也提出光照對時差調節的意義↓↓生物鐘亂了,全身遭殃「白天睡不醒
  • ...學或醫學獎公布:三位美國科學家通過果蠅帶你窺探「生物鐘的...
    之後,三位科學家進一步深入研究,發現了更多與生物鐘有關的基因 (9 至 12 組),並研究出他們的產生、運作機制,了解了這些基因的 mRNA 及蛋白控制晝夜節律的方式。這些控制果蠅晝夜節律的機制,也適用於其他生物,包括人類。 三位獲獎者利用果蠅為模式生物取得重大發現,為生物及遺傳研究開拓出一片廣闊新領域。
  • 三位研究黑洞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來源標題:三位研究黑洞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昨天(10月6日)揭曉,來自英國、德國、美國的三位科學家分別因「由於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有力預測」「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物體」的研究成果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 研究果蠅這三位科學家斬獲諾獎 四年前還拿到邵逸夫獎
    原標題:邵逸夫獎頒發:向果蠅致敬!寫於2013年9月25日今天是現代學遺傳學之父、美國生物學家託馬斯·亨特·摩爾根(Thomas Hunt Morgan)的生日。由於發現染色體在遺傳上的作用,摩爾根獲得了193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在80年後,和摩爾根一樣以果蠅為研究材料的三位科學家榮獲今年的邵逸夫獎。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研究黑洞獲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17時,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三位科學家獲得這項殊榮,其中一半授予Roger Penrose1965年出生於美國紐約,1992年畢業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1994年成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並開始研究黑洞,她的研究涉及使用高空間解析度成像技術,例如凱克望遠鏡的自適應光學系統,來研究恆星形成區域和銀河系中心被稱為射手座A *的超大質量黑洞。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一次頒獎是在1901年,迄今為止共有215位獲得該獎。
  • ...3位美國科學家因研究「生物鐘分子機制」獲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
    10月2日,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的諾貝爾大會頒出了今年第一個諾獎——生理學和醫學獎。大會將這一獎項授予了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W. Young三位美國人,表彰他們發現了控制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的分子機制。他們將共同獲得82.5萬鎊英鎊的獎金。
  • 3位美國科學家因研究「生物鐘分子機制」獲2017年...
    10月2日,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的諾貝爾大會頒出了今年第一個諾獎——生理學和醫學獎。大會將這一獎項授予了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W. Young三位美國人,表彰他們發現了控制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的分子機制。他們將共同獲得82.5萬鎊英鎊的獎金。
  • 三位雷射物理領域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獎
    這也是時隔55年,諾貝爾獎史上第三位女性科學家獲得這一獎項。他們將獲得金質獎章、證書,並分享9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96萬元)的獎金。亞瑟阿斯金來自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ies),其貢獻為「光學鑷子及其在生物系統的應用」。
  • 2019年第一個諾貝爾獎公布:美國、英國三位科學家獲得生理學獎
    時間到了2019年10月份,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也要陸續公布了,第一個公布的是生理學或者醫學獎,當地時間10月7日11點30分公布,這次被美國及英國的三位科學家獲得,表彰他們發現的細胞對氧氣的感知及適應性研究。
  •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表彰三位科學家黑洞研究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表彰三位科學家黑洞研究 2020-10-07 14: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這三位福建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三位福建籍科學家徐集賢、史大林、陳興榜上有名!研究方向為海洋生物地球化學與全球變化,致力於研究痕量金屬在碳、氮、磷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中的作用,海洋浮遊植物對全球變化的生理生態響應及其機理,和重金屬和有機汙染物的海洋生態毒理效應及機制。在海洋酸化對浮遊植物的影響及其生物地球化學效應這一重大科學前沿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創新性的工作,取得了若干重要創新性成果。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黑洞,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美法加三位科學家獲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
    北京時間10月2日下午5時52分,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獲獎者為美國科學家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法國科學家熱拉爾·穆魯(Ge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
  • 三位英國科學家研究黑洞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最近對黑洞的可視化三位科學家因了解黑洞而獲得了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戴維·哈維蘭德(David Haviland)說,今年的獎項「慶祝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物體之一」。黑洞是引力非常強的空間區域,甚至沒有光可以從黑洞中逸出。來自牛津大學的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爵士(Sir Roger Penrose)證明,黑洞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必然結果。
  • 看視頻,三位研究黑洞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近日揭曉,來自英國、德國、美國的三位科學家分別因「由於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有力預測」「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物體」的研究成果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了解到,中國科學家也在全力以赴探索黑洞,並已取得成果。
  • 剛剛,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突破共同獲獎
    根據諾貝爾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頒給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頒給德國科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人民幣760萬元)。
  • 因黑洞研究及發現銀河系中央超大質量天體,三位科學家分享諾貝爾物理學獎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由來自英國、德國和美國的三位科學家獲得。其中,美國科學家Andrea Ghez是第四位獲得這一獎項的女性。據中新網援引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當地時間6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德國科學家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