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認同」率創歷史新高,「天然獨」時代到來,蔡英文贏了?

2020-12-03 你不知道的臺灣

臺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近日公布2020上半年的「統獨、國族與政黨調查」數據,偏好「獨立」、臺灣人認同與民進黨支持率都創下新高。

「統獨」立場部分,高達35.1%民眾偏好「獨立」,相較2018年的20.1%,成長15個百分點;國族立場部分,則有67%的人自認為「臺灣人」,僅27.5%的民眾持雙重認同,對比兩年前的54.5%和38.2%,變化不小;政黨支持率部分,民進黨更是大幅成長到36.8%,直逼中間選民的37.8%,遠遠甩開國民黨的15.8%。

民調結果似乎反映,臺灣民眾歷經2019年民進黨啟動「抗中保臺」選戰的衝擊、蔡英文2020大選創下817萬高票紀錄,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動輒6、7成的施政滿意度,許多人認定民進黨將長期「執政」、「天然獨」時代已經來臨,臺灣將走向「獨立」的道路。

不過,這樣的看法其實只是受限於所謂「歷史高峰」的概念,因為從整體來看「統獨」立場,即使是巔峰數據,其實也只僅有1/3的人支持「臺獨」,高達2/3的比例不支持。也就是說,即使綠營透過「國家機器」和大量推播平臺,以及在疫情的保護傘下,支持「臺獨」的比重仍是少數,絕非臺灣主流民意。

其次,雖然說臺灣人認同高達67%,讓蘇貞昌說出「臺灣人認同臺灣是天經地義」。但民意結構中的「維持現狀派」仍佔多數,達52.3%的比重,比例雖有所縮減,但仍然超過半數,就可以看出國族認同結構與兩岸「統獨」立場結構未盡相同,並未如綠營論述般,臺灣人認同增加,就代表「臺獨」時代的來臨。

調查結果顯示,67%的臺灣人認同與38.2%「獨立」支持者,前者高於後者接近30個百分點。從這個角度推論,即使是綠營歡呼臺灣人認同提高,支持「獨立」者仍然並非多數,這無疑是打臉了民進黨所謂的「天然獨」論述。很顯然,並非所有自我認同為臺灣人者都支持「臺獨」,「天然臺」的說法,或許更為貼近真實社會的脈絡。

不少論者也將臺灣人認同與偏好「獨立」者的比例增加,視為世代因素。也就是說,此次兩者的比重之所以增加,來自於新舊世代的汰換。

但事實上,國族與「統獨」偏好,在2018至2020年確實發生劇烈變化,然而臺灣人認同與偏好「獨立」者的成長比重,其實是高於首投族比例不少的。以數字來看,在這3年內,臺灣人認同增加12.5%、偏「獨」者增加15%,但首投族的比例約摸只有5%。也就是說,此次臺灣人認同和偏好「獨立」之所以創下歷史新高,其實更可能是受到時事與大環境改變的影響,而非來自於人口世代變遷的因素。

民進黨確實已取得空前優勢,不僅完全「執政」,政黨支持率更是高於國民黨將近2成比例。在國族光譜上,臺灣人認同高出雙重認同約摸4成。但即使如此,臺灣社會仍然不支持民進黨的「臺獨」路線,原因可能很複雜,「臺獨」的風險太高、臺灣文化的和平取向、大陸經濟發展帶給臺灣的機會、臺灣的中華文化底蘊、兩岸的文化一體感等,都是可能因素。

就現實的角度來看,貿然宣布「臺獨」勢必引發戰爭,全國兩會後召開《反分裂國家法》15周年紀念活動,就在傳遞這個政治訊號。大陸果斷處理香港問題,是更明確的另一個政治訊號。固然,臺灣人認同可以突破新高,可以高度支持民進黨,但面對戰爭與和平的抉擇,臺灣的民意趨向就變得保守,寧可選擇和平。要和平,「臺獨」就不會是選項。

大陸不能誤判臺灣民意,不能誤信綠營的論述,認為臺灣社會偏向追求「獨立」。誠如前述,「臺獨」目前的高峰是來自於中短期的時事因素,不僅沒辦法改變維持現狀派多數的結構,更非臺灣民意的長期現象,有可能隨政治環境變化而擺蕩回歸。

大陸應當對臺灣追求和平穩定的社會本質有信心,綠營所謂歷史巔峰的「臺獨」支持,其實仍是社會少數,維持現狀才是臺灣社會的共識,這才是民進黨翻也翻不過去的現狀。現階段,兩岸當局應相互傳遞善意訊號,累積互信,民間學術單位與媒體亦應突破困難,開啟對話,為兩岸關係的發展創造機會。

本文為臺灣《中國時報》社論,原題為《「天然獨」魚目混珠「天然臺」》

相關焦點

  • 洪秀柱:臺灣沒有"天然獨" 是蔡英文操弄成"人造獨"
    原標題:洪秀柱:臺灣沒有"天然獨" 是蔡英文操弄成"人造獨"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8月31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在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立委」大選中,臺灣的一批年輕選民出現了被媒體稱為所謂「天然獨」的「本土認同」。但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30日受訪時表示,「沒有天然獨」,是經過蔡英文的操作變「人造獨」,用民粹的方式,切斷兩岸的關聯。
  • 自誇「臺灣軍費4年一再創歷史新高」,蔡英文想幹什麼!?--上觀
    同時蔡英文還得意地宣稱:過去四年裡,臺灣「國防預算」一再創下歷史新高,投資於戰力的提升。向美國人高調炫耀軍費投入,蔡英文想幹什麼?美國賣的「破銅爛鐵」能讓蔡英文高枕無憂嗎?有理智的人都清楚,絕無可能。蔡英文買的不是武器,買的是美國人的態度,買的是蓋著U.S戳子的背書。
  • 蔡英文贏了陳水扁,卻丟了整個臺灣的臉
    但是,外媒卻稱美國正在考慮重新評估對索羅門群島的援助;臺當局則正在面臨「斷交潮」的到來,距索羅門群島跟臺灣「斷交」只有五天,吉里巴斯也宣布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與臺灣「斷交」並將同中國復交。美國曾想靠自己的「影響力」阻止索羅門群島與臺灣「斷交」;蔡英文在吉里巴斯宣布「斷交」的當天上午還在吹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美國和臺當局的錯誤與尷尬,原因都在於「跟國際準則作對」。
  • 蔡英文不可作繭自縛又作繭縛臺灣
    蔡英文如今不接受「九二共識」,豈不正是以一個臺當局領導人、一個政黨就為2300萬人作了決定?人民只知蔡英文反對「九二共識」,但迄今未見蔡英文對她為何反對「九二共識」給過哪怕一個字的正經理由。二、蔡英文在解釋「天然獨」時,將之視作「自然的人性」。
  • 臺灣2020年對大陸出口創歷史新高 佔總出口額43.9%
    臺灣2020年對大陸出口創歷史新高。(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1月9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臺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8日公布進出口統計,2020年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達1514.5億美元,同比增長14.6%,佔臺灣總出口額的43.9%,不僅規模創歷史新高、依賴程度也來到新的高點。
  • 創下歷史新高,這是蔡英文「不能說的秘密」
    導讀: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蔡英文一直跟著川普政府的步伐走。近日,臺灣地區「主計總處」發布了一則報告,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長從1.56%大幅調升到2.54%。蔡英文對這個數字也是多加吹捧,但是有知情人透露,這則數據背後隱藏著蔡英文不能訴說的「秘密」。
  • 臺灣文化為蔡英文兩岸政策敲響警鐘
    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臺北故宮博物院缺席深圳文博會,今年臺灣館聲勢大不如前。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潘罡的評論文章指出,這都因兩岸當前政治僵局,反映在文創產業上,不只意味臺灣少了商機,更嚴重的是臺灣文化發展前景敲響警鐘。
  • 蔡英文贏了選舉,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了嗎?
    來源:中國臺灣網蔡英文贏了選舉。兩岸關係會如很多大陸網友擔心的那樣: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了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得搞明白蔡英文勝選的原因。相比之下,擅長操弄選舉的民進黨從來都是「勝選高於一切」,就連初選時與蔡英文「不共戴天」的賴清德都能委曲求全地成了蔡的副手,國民黨相較之下,到最後一刻還是沒有完成力量的真正整合。蔡英文確實贏了選舉,但「風光」的背後,恐怕只有一時的得意,還有很多屬於民進黨的「痛點」依然存在。
  • 2020年臺灣選舉,蔡英文雖然贏了,可臺灣卻輸了!
    筆者認為,蔡英文能夠成功連任主要還是臺灣民眾錯誤的判斷當前形勢從而產生錯誤的行為,因為蔡英文在競選期間大力鼓吹已經獲得美國的支持,這也使得臺灣民眾最終做出錯誤的選擇,這也是蔡英文連任之後被臺灣民眾所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 蔡英文莫搞「小動作」,禍亂香港是飲鴆止渴
    近日,隨著全國人大審議批准涉港國安法的消息傳出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揚言,香港情勢一旦有變化,可停止適用「港澳條例」一部分或全部;陸委會隨即宣稱港人申請到臺灣,將從嚴審查。蔡英文能獲取連任,吸港人「血」維持選舉「養分」這一招可謂「居功至偉」,蔡英文當局可以說是反修例風波最大受益者。
  • 蔡英文贏了「骯髒選舉」,接下來她會有哪些「骯髒動作」?
    來源:環球網蔡英文贏了「骯髒的選舉」,臺灣因此面臨一個更加不確定,充滿風險的未來四年。之所以說其「骯髒」,是說蔡英文掌握執政資源,用了各種骯髒的手段,欺騙臺灣民意。接下來,蔡英文又會有哪些「骯髒的動作」呢?
  • 獨大專政已是事實蔡英文卻宣稱「民進黨不會腐化」你信嗎?
    (陳怡誠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民進黨全代會昨天登場,身兼黨主席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致詞強調,有些人用「全面執政必定腐化」寫劇本,對民進黨的未來大做文章,「我們必須用行動證明,這個劇本不會成真」。蔡英文這番形同反貪腐的宣言,「在野黨」均不認同。
  • 臺灣「在野黨」大聯盟,還是贏不了蔡英文?
    ,截至今年,在這14年歷史中,首次出現了新聞臺不換取執照的事件,變相的等於將中天新聞關臺;之前臺灣行政部門前發言人丁怡銘為達自己政治私慾,不惜惹出「牛肉麵」風波。 在「中常會」中,蔡英文突然提到,在未來的幾個月中,臺灣可能會面臨很多事務,當然也會發生一些變局,屆時民進黨需要多加小心
  • 蔡英文:「臺獨」已成年輕世代天然成分 如何廢除?
    蔡英文:「臺獨」已成年輕世代天然成分 如何廢除?   民進黨全代會20日登場,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不約而同選在全代會前夕表態。蔡英文說,堅持獨立自主的價值已成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如何凍結或廢除?且「臺灣前途決議文」已成為臺灣人民共識。蘇貞昌說,臺灣未來由人民決定,民進黨應該對自己的立場有信心。
  • 「凍獨案」反遭「冷凍」 暴露蔡英文「純天然」臺獨思想
    「凍獨」 圖片來源:臺媒         事件: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強勢主導 "凍獨案"急速遭"冷凍"      快評:據臺灣媒體報導,引發綠營爭論的凍結「臺獨黨綱」案,日前在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堅持下,確定遭全代會「冷凍」,轉交中執會研議。
  • 媒體:蔡英文「雙十」講話暴露出她的「臺獨」時間表
    特別在最後部分,蔡英文說「我們也一起許下願望,願二十年後的臺灣人,回想起2020的時候,會想起正是這一年,因為我們在時代中把握機遇,在變局中勇敢前進,克服了挑戰、擺脫了枷鎖,讓他們有真正以自己的意志,選擇未來的機會」。這不就是一個「臺獨」時間表嗎?
  • 臺灣再遭「閃電」斷交 蔡英文上任後臺灣「邦交國」創歷史新低
    「邦交」77年一朝中斷,面對來自「最穩邦交國」多米尼加的噩耗,島內第一時間的反應很難用語言形容……同日9點,臺當局「外交部長」吳釗燮召開記者會表示:掌握細節是昨晚,整個「國安單位」整晚沒睡在處理,今天清晨向蔡英文報告始末,「會負起全責」。「夙夜在公」之餘,還不忘發表聲明,指責大陸再度以巨額金援「蠱惑」多米尼加「斷交」,「至感遺憾」。
  • 鋰電池板塊活躍 寧德時代股價創歷史新高
    不同板塊的股票有很多,當然股票的活躍也是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的,鋰電池板塊的股票也是有不少的了,現在這鋰電池板塊走強,就有寧德時代股價創歷史新高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鋰電池板塊如何我們都是想要看到股票能夠有好的行情的,在今日早盤,通達信數據顯示,鋰電池板塊表現活躍。截至9:40,中科電氣、方大炭素、寧德時代等個股漲幅超4%。
  • 民進黨不肯告訴民眾的真相,蔡英文給這代臺灣人留下怎樣的傷痕?
    編輯:晨星在李登輝時期,將臺灣歷史教科書徹底攥改,這也使得新的一代臺灣人成長的過程中徹底將臺灣和大陸分開看待,甚至有不少臺灣青年認為臺灣是臺灣,大陸則是大陸。而到了蔡英文這裡,更是推進了「臺獨」進程,將大陸人直接劃分到「外國人」這個行列中去。可蔡英文以及民進黨根本沒有看到的是,臺灣不可能「獨立」,臺灣永遠都屬於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這就意味著,如果臺灣在「獨立」的道路上走得離大陸越來越遠,那就是逼著大陸對臺進行「武統」,屆時只會讓臺灣民眾接受時更痛苦。
  • 被蔡英文新課綱算計,臺灣學子重新背上殖民主義枷鎖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睿】兩岸輿論多數認為臺灣當局在高中歷史課綱操作「去中國化」,這樣的說法當然沒錯。而且,這個所謂「去中國化」的工程,在教育上至少進行了二十多年,培養了蔡英文口中一整個世代的「天然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