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媒體報導:世界先進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代工廠
據英文媒體報導,在聯華電子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提高產能之後,另一家晶片代工商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 據英文媒體報導,在聯華電子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提高產能之後,另一家晶片代工商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
-
世界先進再次尋求通過收購來擴大8英寸晶圓產能
世界先進再次尋求通過收購來擴大8英寸晶圓產能 半導體行業觀察 發表於 2021-01-08 14:31:48 據臺媒Digitimes 報導,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VIS)再次尋求通過收購來擴大其8英寸晶圓的產能
-
外媒:即使東芝出售工廠 也難以緩解8英寸晶圓代工商產能緊張狀況
【TechWeb】11月27日消息,據英文媒體報導,本月中旬,曾有媒體報導東芝正與尋求提高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的聯華電子,洽談出售兩座8英寸晶圓代工廠,但很快東芝就表示,他們尚未作出出售的決定。雖然東芝是否出售兩座8英寸晶圓廠尚無定論,但英文媒體在最新的報導中表示,即使東芝出售兩座8英寸晶圓代工廠,晶片代工商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張的狀況,也不太可能就因此緩解。東芝與聯華電子洽談出售兩座8英寸晶圓代工廠的消息,是在本月中旬出現的。
-
8英寸晶圓產能為何緊缺?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12英寸晶圓要優於8英寸晶圓,因為更大的晶圓尺寸可以減少浪費,而且還可以提高晶圓代工廠的日產量。 不過,許多晶圓代工廠仍在營運著8英寸晶圓的的生產線,其中包括臺積電、三星,以及許多二線代工廠,目前都提供這一節點的晶圓代工服務,如格芯、中芯國際、聯電、高塔半導體,以及世界先進等廠商。而目前許多用於物聯網(IoT)和5G的元件或晶片,還有部分模擬晶片、MEMS晶片和RF解決方案等都繼續採用8英寸晶圓來生產。
-
中國最先進12英寸晶圓工廠在哪裡 臺聯電向人們宣布了答案
所謂晶圓,是指半導體廠商生產矽半導體集成電路所用矽晶片。而人們通常所說晶圓,多是單晶矽圓片。人們根據晶圓直徑大小,將晶圓劃分為4英寸、5英寸、6英寸、8英寸、12英寸甚至更大規格晶圓。晶圓規格尺寸越大,同一晶圓片便可產出更多晶片,從而利於晶片成本進一步降低。
-
Ai芯天下丨行情丨八英寸晶圓上半年產能緊張,看多世界先進(VIS)
5G供應鏈積極進行晶片備貨,除了基站的電源管理IC及功率元件訂單已經湧向8英寸晶圓代工廠,智慧型手機更改規格,加入ToF功能及增加超薄屏下光學指紋辨識技術,也帶動500萬及200萬畫素CIS感測器大幅增加在8英寸廠投片量。因為CIS傳感器晶片尺寸較大,所以明顯去化過剩的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並造成8英寸廠產能供不應求。
-
8英寸晶圓價格明年或將大漲40%
8英寸晶圓被認為是落後產線,然而,就是這一比12英寸晶圓「古老」多年的產品,目前其產能依然很緊張。業內消息人士稱,受益於居家辦公趨勢和5G熱潮帶動的強勁需求,大多數晶片公司都將2021年8英寸晶圓的價格提高了至少20%,緊急訂單最多甚至提價40%。
-
一片晶圓到底可以切割出多少晶片?(附30強晶圓代工廠)
一般分為6英寸、8英寸、12英寸規格不等,晶片就是基於這個wafer上生產出來的。Wafer上的一個小塊,就是一個晶片晶圓體,學名die,封裝後就成為一個顆粒。一片載有Nand Flash晶圓的wafer,wafer首先經過切割,然後測試,將完好的、穩定的、足容量的die取下,封裝形成日常所見的Nand Flash晶片。
-
聯華電子將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產能 主要是28nm工藝產能
12月18日消息,據英文媒體報導,在第一大晶片代工商臺積電取消2021年12英寸晶圓代工折扣,晶片代工產能緊張狀況有從8英寸晶圓廠延伸到12英寸晶圓廠的趨勢的消息出現之後,也有代工商在謀劃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的產能。
-
1990—2023年8英寸晶圓的前世與未來
然而,就是這一比12英寸晶圓「古老」多年的產品,目前其產能依然很緊張。 供不應求的8英寸晶圓與逐年下滑的生產線 目前全球代工廠產能爆滿,臺積電、三星、聯電、世界先進、中芯國際等純代工廠稼動率保持高水位。 IDM廠商如華潤微、士蘭微等8寸及8寸以下亦滿載。產業鏈訂單溢出,展望Q4仍然供不應求。
-
「產能緊缺專題」產能奇缺,8英寸晶圓市場為何會有價無市?
在緊張的供求關係推動下,8英寸晶圓價格上漲,據統計,除三星、臺積電外,2020年第四季度聯電、格芯和世界先進等公司價格提高了約10%~15%, 預計2021年漲幅可能接近20%,急單甚至達到40%;韓國媒體報導,韓國東部決定將在2021年將合同價格至少提高10%,最高20%,SK海力士和三星也計劃跟進漲價。臺積電則在近日取消了12英寸的部分折扣。
-
晶片廠商稱聯華電子已提高12英寸晶圓代工報價,因產能緊張!
1月6日消息,在此前的報導中,已出現了晶片代工報價上漲由8英寸晶圓延伸到12英寸晶圓的趨勢
-
臺積電12英寸晶圓代工商的產能緊張,8英寸晶圓廠也處在滿負荷運營中
打開APP 臺積電12英寸晶圓代工商的產能緊張,8英寸晶圓廠也處在滿負荷運營中 TechWeb 發表於 2020-11-27 17:05:22
-
8寸晶圓代工既不會死也不會凋零,只會穩穩的收鈔!
近期8寸晶圓代工產能話題火熱,現有8寸晶圓廠產能均已持續滿載,代工價格上漲已無法避免,上遊成本增加已滲透至下遊,多個領域的晶片產品已經調漲報價。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上晶圓代工報價似乎並沒有趨緩之勢,第四季度的急單以及2021年報價漲勢將超過10%以上。
-
建成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11年前卻被迫離職
作為國內最大最先進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SMIC在疫情期間依然沒有停產,同時還在擴大14nm等先進工藝產能。4月7日下午,根據中芯國際發布的公告,中芯國際一季度收入增長指引由原來的0%至2%上調為6%至8%,毛利率指引由原來的21%至23%上調為25%至27%。這樣上調業績指引,中芯國際仿佛在毫無保留地展示自己的自信,然而它的自信並不是盲目的。
-
從代工價格上漲看8寸晶圓的供需關係和競爭優勢
競爭 近期,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三大代工廠將8英寸晶圓線代工價格調高10-20%,主要原因是模擬晶片和功率器件需求提升導致8英寸晶圓線產能利用率維持高位,三大晶圓廠針對
-
晶圓產能供需緊俏,聯發科買設備租給下遊代工廠保產能
都在說晶圓產能供需非常緊俏,那麼到底有多誇張呢?聯發科真是帶我們長見識了。10月30日,IC設計大廠聯發科發布公告,以16.2億元新臺幣從科林研發(Lam Research)、佳能株式會社、東京威力科創三家公司採購了一批設備,買來的半導體設備主要用於出租給下遊代工廠使用。
-
關於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的幾點不同認識
我們目前看到的這一輪產能緊張狀況,實際上早在2015年末就已現端倪。當年產業出現了對200mm(即8英寸)晶圓廠晶片的超額需求,IC供應鏈開始緊張,導致2016年和2017年8英寸產能短缺。根據Semico Research製造總經理Joanne Itow的數據,2017年200 mm晶圓需求增長了9.2%。而到2018年,8英寸全年產能在年初就早早被預訂完畢。
-
晶圓代工交期超半年,MOSFET廠商發布漲價通知
晶圓代工交期延長至半年以上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除大陸晶圓代工產能全開外,臺灣地區晶圓代工廠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產能也都很滿。有晶圓代工廠直言,目前在和客戶洽談新的代工訂單與價格時,情勢對於晶圓代工方較為有利,但會在追求獲利及客戶長期合作關係之間取平衡點。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無解題」
史無前例的賣方市場情境下,8英寸產能有多緊俏?產能緊缺從晶圓代工傳導至封測、設計、晶圓、再到模組供應商、下遊終端廠商等,捎帶著6英寸和12英寸晶圓,一路缺貨到明年。不久前,市場傳出臺灣地區IC設計龍頭聯發科決定購買設備出租給力積電使用的罕事。近日業界又傳出,某老牌晶圓代工廠以「片」為單位,提前競標出售明年二季度的8英寸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