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天下丨行情丨八英寸晶圓上半年產能緊張,看多世界先進(VIS)

2021-01-07 OFweek維科網

前言:

由於受到5G基礎建設布建及高效能運算應用的強勁需求,加上4K/8K大尺英寸電視需求回升,2020年以來8英寸晶圓代工供給吃緊。

5G帶來的旺盛市場需求

雖然武漢肺炎導致終端市場需求陷入觀望,但5G商用已是今年不可逆的大趨勢,5G智慧型手機規格升級。

其中包括超薄屏下指紋辨識、飛時測距及CMOS影像感測器、電源管理IC及金氧半場效電晶體、無線充電或有線快充控制IC等相關晶片,仍需求大量採用8寸廠成熟製程量產。

同時,東京奧運前的4K/8K超高畫質電視面板驅動IC及電源管理IC需求湧現,又吃掉不少8寸晶圓代工產能。

設備業者指出,國際半導體設備廠多已停止或減少8寸廠設備生產,二手設備也無法真正湊齊完整的8寸晶圓生產線,因此要擴充產能只能靠著提高晶圓廠生產效率,或是透過製程微縮來增加晶片產出。

但包括指紋辨識或CIS元件、電源管理IC、MOSFET功率半導體等,因物理限制要進行製程微縮難度太高。

由此來看,今年半導體市場上真正可量產的8寸晶圓廠產能增幅十分有限,8寸晶圓代工市場上半年產能吃緊,下半年看來仍是供不應求。

市場需求造成8英寸晶圓產吃緊

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市場對模擬晶片的需求量一直在提升,電源管理、功率器件、CMOS圖像傳感器、MEMS傳感器、RF收發器、PA、濾波器,ADC、DAC等等,大都投產在8英寸晶圓產線裡。

5G供應鏈積極進行晶片備貨,除了基站的電源管理IC及功率元件訂單已經湧向8英寸晶圓代工廠,智慧型手機更改規格,加入ToF功能及增加超薄屏下光學指紋辨識技術,也帶動500萬及200萬畫素CIS感測器大幅增加在8英寸廠投片量。

因為CIS傳感器晶片尺寸較大,所以明顯去化過剩的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並造成8英寸廠產能供不應求。

晶圓代工大廠臺積電和聯電發布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吃緊的消息後,預計今年上半年8寸晶圓代工產能將供不應求。

預計2019—2022年,全球8英寸晶圓產量將增加70萬片,增加幅度為14%,其中,MEMS和傳感器相關產能約增加25%,功率器件產能預估將提高23%。據SEMI統計,2019年的15個新晶圓廠建設計劃中,約有一半是8英寸的。

汽車和工業應用對功率器件需求強勁

此外,市場對功率器件的需求相當強勁,而這也給了8英寸晶圓更多的商業機遇。

據Gartner統計,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工業應用和汽車電子的增速最快,而工業應用和汽車電子的應用增量主要來自於功率半導體。

在功率半導體年出貨量方面,2016—2021的年複合增長率為5.2%。2017年,功率分立器件銷售額同比增長10.4%。受益於汽車和工業應用驅動,預計未來3年功率分立器件市場仍將保持5%左右的增速。

功率分立器件約佔8英寸晶圓應用的16%。由於8英寸晶圓設備短缺,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增長率僅為1—2%, 低於功率半導體和功率分立器件的增速。

因此,汽車電子和工業應用對功率半導體需求大於供給導致功率半導體漲價,而功率半導體對8英寸晶圓產能需求大於供給,導致8英寸晶圓漲價。

世界先進被業內人士看好

世界先進2019年第四季受惠面板驅動IC、5G相關電源管理IC等急單增加,2019年12月合併營收月增14.9%達新臺幣26.08億元,年成長0.5%。

2019年第四季合併營收季增2.9%達新臺幣73.34億元,年減4.8%。2019年合併營收新臺幣282.86億元,年減2.2%。

業內人士看好8寸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上半年接單全滿,新加坡廠正式加入營運且滿載投片,第一季營收可望創下歷史新高。

世界先進去年11月開始看到訂單明顯回流,去年12月合併營收月增14.9%達26.08億元,並為單月營收歷史第三高。去年合併營收282.86億元,較前年小幅減少2.2%。

世界先進向格芯買下的新加坡8寸廠已正式加入營運,由於今年以來8寸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法人預估世界先進元月營收有機會上看30億元並創新高,第一季營收亦將改寫歷史新高。

世界先進2019年第四季中開始,8英寸晶圓代工訂單回溫,其中,隨著東京奧運在今年登場並以4K/8K視訊轉播,經過長達一年庫存去化的大尺英寸電視面板,已在第一季回溫,其中又以4K/8K電視需求最強勁。

世界先進在上次法說會上指出,由於供應鏈庫存水位仍高,保守看待需求,估第4 季營收將介於68-72 億元間,約季減4.6% 至季增1%。

不過,近幾個月來,美中貿易戰有趨緩跡象,加上5G 趨勢確立,對半導體需求相當大,客戶訂單回溫,本季營收表現可望落在財測中、高標區間。

整體來看,由於大尺英寸面板驅動IC、面板及5G相關PMIC、ToF及光學指紋識別的CIS元件等8英寸晶圓代工需求強勁,世界先進第一季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全滿,第二季也將維持滿載投片。

由於上遊客戶需求強勁,近期又追加CIS元件、金氧半場效電晶體(等訂單,業界認為部分嚴重吃緊的產能有機會調漲晶圓代工價格。

世界先進今年上半年的布局情況

隨新加坡廠加入,公司有望會有新一波大幅成長。業內人士預期,在新廠產能挹注下,世界先進營收有望突破300億元新臺幣關卡,改寫歷史新高紀錄,成長力道將優於半導體業水平。

世界先進正考慮跨足晶圓薄化業務,主要樂觀薄化作為晶圓製造至後段封裝之間一項重要工程,世界先進擁有相關技術,可藉此優化對客戶服務、強化合作關係,具有垂直整合優勢。

對於未來將持續投入資源的領域,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表示,除驅動 IC、電源管理 IC、分離式組件與傳感器等,加入新加坡廠後,也將積極開發微機電系統市場。

另一方面,世界先進也將持續投資新材料,在氮化鎵材料上已投資 4 年多,將持續開發,不過,由於 GaN 屬於新材料,效能、可靠度等,均需要長時間驗證,目前 GaN 晶圓量產時間仍無法確定,量產時間最大變量在於材料開發的難度,預計明年將小量樣品送樣。

由於 GaN 在 5G 高頻功率組件中,扮演重要角色,被看好未來將大量應用於車聯網、電動車、5G 基地臺供電模塊等領域,世界先進也因此積極布局 GaN 材料。方略指出,GaN 應用包括電源、射頻 (RF) 等,目前策略是先做電源,未來再考慮走向射頻。

8英寸晶圓的優勢暫無替代

按照尺寸分類,目前行業應用的晶圓主要有6英寸、8英寸和12英寸這3種,其中8英寸和12英寸的應用量最大。

首先,8英寸晶圓已具備了成熟的特種工藝,而特種工藝技術能夠使尺寸較小的晶粒包含較多的模擬內容,或支持較高電壓。

特種工藝技術包括高精度模擬CMOS、射頻CMOS、嵌入式存儲器CMOS、CIS、高壓CMOS、 BiCMOS和BCDMOS。這些特種技術對晶圓代工廠的工藝參數有較為嚴格的容差限制,常用的DC-DC轉換器、馬達驅動器、電池充電器IC一般都使用8英寸晶圓生產。

其次,大部分8英寸晶圓廠設備已折舊完畢,固定成本較低。8英寸晶圓廠的產能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提升,大部分晶圓廠現已完全折舊完畢,因此,8英寸晶圓產品在經營成本上極具競爭力。

雖然當前設備供應商不再製造8英寸晶圓廠所用的新設備,但他們通常會與8英寸晶圓廠進一步合作,以極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使舊設備壽命延長10—15年。

結尾:

目前8英寸晶圓需求最強勁的主要為電源管理IC、面板驅動IC與感測器,在5G需求推升下,市場回溫速度優於預期,8英寸供給吃緊情況已提早發生。

相關焦點

  • 世界先進再次尋求通過收購來擴大8英寸晶圓產能
    世界先進再次尋求通過收購來擴大8英寸晶圓產能 半導體行業觀察 發表於 2021-01-08 14:31:48 據臺媒Digitimes 報導,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VIS)再次尋求通過收購來擴大其8英寸晶圓的產能
  • 關於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的幾點不同認識
    最近,有不少報導反映了半導體行業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的情況。其中有一些觀點,或者值得更深入的探討,或者略有偏頗,甚至有一定的誤區。筆者在此做些許補充和探討如下。一、8英寸晶圓產能是從今年開始出現緊張狀況,並將持續到2021年4月到5月。
  • 中芯的8英寸晶圓產能是世界最高的而臺積電的12英寸產能是最高的
    眾所周知,臺積電是世界上最強的晶片代工廠,贏得了世界晶片代工廠訂單的55%+。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晶片企業,目前製造技術5nm。另一方面,中芯是中國大陸最強的晶片代工企業,全球份額只有5%左右,但也是世界第五,製造技術14nm。
  • 8英寸晶圓產能為何緊缺?
    至於,8英寸晶圓產能跟不上市場需求成長,導致供需失衡的原因,日前也有研究調查機構認為,其關鍵因素就在於一直以來8英寸晶圓廠投資不足所造成。 事實上,過去的幾十年來,晶圓代工廠商一直在提升標準晶圓的尺寸,從4英寸到6英寸,再到8英寸,以致到當前最新進的12英寸。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無解題」
    8英寸產能緊缺早已不是新鮮話題,今年卻著實引發不少奇觀。難怪有業內人士直呼——缺貨到不可思議。漲聲一片整體來看,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供給約九成。產能吃緊下,自然引發接連漲價效應。目前多家晶圓代工廠商已上調報價,聯電、世界先進等公司在第四季度,將價格提高約10%~15%。
  • 特殊集成電路製造商VIS預計公司產能明年依舊緊張
    據國外媒體報導,今年眾多行業都受到了影響,但半導體行業的影響並不明顯,集成電路製造商的業績還有明顯提升,特殊集成電路製造商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世界先進,VIS)日前就預計,由於需求提升,他們的產能在明年會依舊緊張。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題,有解嗎?
    8英寸產能緊缺早已不是新鮮話題,今年卻著實引發不少奇觀。難怪有業內人士直呼——缺貨到不可思議。漲聲一片整體來看,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供給約九成。產能吃緊下,自然引發接連漲價效應。目前多家晶圓代工廠商已上調報價,聯電、世界先進等公司在第四季度,將價格提高約10%~15%。有消息稱2021年漲幅20%起跳,急單將達到40%。
  • 臺積電12英寸晶圓代工商的產能緊張,8英寸晶圓廠也處在滿負荷運營中
    打開APP 臺積電12英寸晶圓代工商的產能緊張,8英寸晶圓廠也處在滿負荷運營中 TechWeb 發表於 2020-11-27 17:05:22
  • 1990—2023年8英寸晶圓的前世與未來
    打開APP 1990—2023年8英寸晶圓的前世與未來 AI芯天下 發表於 2020-12-10 13:35:14 前言:
  • 8英寸晶圓價格明年或將大漲40%
    8英寸晶圓被認為是落後產線,然而,就是這一比12英寸晶圓「古老」多年的產品,目前其產能依然很緊張。業內消息人士稱,受益於居家辦公趨勢和5G熱潮帶動的強勁需求,大多數晶片公司都將2021年8英寸晶圓的價格提高了至少20%,緊急訂單最多甚至提價40%。
  • 晶片廠商稱聯華電子已提高12英寸晶圓代工報價,因產能緊張!
    1月6日消息,在此前的報導中,已出現了晶片代工報價上漲由8英寸晶圓延伸到12英寸晶圓的趨勢
  • 市場形勢變了,8寸晶圓代工產能吃緊
    打開APP 市場形勢變了,8寸晶圓代工產能吃緊 中國半導體論壇 發表於 2020-11-19 15:22:50 然而最近市場形勢變了,8寸晶圓代工產能吃緊,除了臺積電明確不漲價之外,聯電等公司紛紛上調晶片代工價格。 據報導,最近一段時間,雖然華為被制裁、中芯國際也被傳上了美國黑名單,但是這種波動反而加速了業界備貨,再加上5G、Wi-Fi、車載電子等市場升溫,這些晶片並不需要最先進的12寸晶圓產能,所以8寸晶圓產能已經吃緊了。
  • 一周概念股:8英寸晶圓產能奇缺問題難解,VCM馬達行業湧現資本熱浪
    與此同時,在半導體行業,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和漲價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向全行業傳導:設計廠商等不到產能或面臨客戶流失風險,該如何自救?上遊的產能緊缺和漲價對下遊的代理、模組、終端廠商影響幾何?相關話題的熱度在本周仍在持續發酵。8英寸晶圓產能奇缺難題何解?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從2018年起CIS、電源晶片持續緊缺便可見端倪。
  • 2019年全球晶圓代工企業動向:中芯國際(00981)12nm工藝開發進入...
    二、產能擴張篇1、中芯國際1.1中芯南方(12英寸14納米) 2019年中芯南方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12英寸14納米生產線正式投產,標誌著中國大陸集成電路生產工藝向前推進一步,順利完成《推進綱要》的目標。2019年第一季度,中芯南方FinFET工廠首臺光刻機搬入,開始產能布建,已經具備月產能3500片規模。
  • 關於八吋晶圓的性能分析和應用介紹
    最近兩年,產能吃緊和漲價已經成為了半導體業的永恆話題。而在前些年,還被很多人看不上眼,覺得營收能力有限的8英寸晶圓代工產線,最近一年一躍成為了香餑餑,產能供不應求,營收能力大漲,重新回到了行業視野的中心點。 就在前幾天,8英寸晶圓代工產業龍頭世界先進和聯電同時爆出產能全滿的消息。
  • 外媒:即使東芝出售工廠 也難以緩解8英寸晶圓代工商產能緊張狀況
    【TechWeb】11月27日消息,據英文媒體報導,本月中旬,曾有媒體報導東芝正與尋求提高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的聯華電子,洽談出售兩座8英寸晶圓代工廠,但很快東芝就表示,他們尚未作出出售的決定。雖然東芝是否出售兩座8英寸晶圓廠尚無定論,但英文媒體在最新的報導中表示,即使東芝出售兩座8英寸晶圓代工廠,晶片代工商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張的狀況,也不太可能就因此緩解。東芝與聯華電子洽談出售兩座8英寸晶圓代工廠的消息,是在本月中旬出現的。
  • 中國最先進12英寸晶圓工廠在哪裡 臺聯電向人們宣布了答案
    所謂晶圓,是指半導體廠商生產矽半導體集成電路所用矽晶片。而人們通常所說晶圓,多是單晶矽圓片。人們根據晶圓直徑大小,將晶圓劃分為4英寸、5英寸、6英寸、8英寸、12英寸甚至更大規格晶圓。晶圓規格尺寸越大,同一晶圓片便可產出更多晶片,從而利於晶片成本進一步降低。
  • 英文媒體報導:世界先進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代工廠
    據英文媒體報導,在聯華電子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提高產能之後,另一家晶片代工商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 據英文媒體報導,在聯華電子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提高產能之後,另一家晶片代工商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尋求收購8英寸晶圓廠。
  • 「產能緊缺專題」產能奇缺,8英寸晶圓市場為何會有價無市?
    今年二季度開始多個終端市場需求快速成長以及恐慌性導致供需失配,8英寸產能連連告急,晶圓廠產能利用率基本都在90%以上,聯電更是在第二季度達到滿載。第三季度產能緊張進一步加劇,華虹半導體、華潤微的8英寸線也紛紛滿載。
  • 「芯調查」「產能緊缺專題」之二 MOSFET缺貨/漲價 全是8英寸產能...
    【編者按】 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和漲價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向全行業傳導:設計廠商等不到產能或面臨客戶流失風險,該如何自救?上遊的產能緊缺和漲價對下遊的代理、模組、終端廠商影響幾何?為此,集微網特推出晶圓代工的「多米諾骨牌」系列專題報導,邀請業界知名專家、分析師和企業代表,對此進行全方位的解讀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