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調查」「產能緊缺專題」之二 MOSFET缺貨/漲價 全是8英寸產能...

2020-12-04 愛集微APP

【編者按】 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和漲價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向全行業傳導:設計廠商等不到產能或面臨客戶流失風險,該如何自救?上遊的產能緊缺和漲價對下遊的代理、模組、終端廠商影響幾何?為此,集微網特推出晶圓代工的「多米諾骨牌」系列專題報導,邀請業界知名專家、分析師和企業代表,對此進行全方位的解讀與報導。

集微網報導 國內半導體市場的缺貨之風已成一個普遍現象,除去各種MCU、電源管理晶片等,MOSFET也已淪為「重災區」。

MOSFET本是電力電子裝置的必備,周期性相對較弱,行業整體增長穩健,但是今年初的疫情破壞了正常供應節奏,打破了正常的供需平衡。

供應鏈本預期疫情穩定之後,情況會有好轉,但是缺貨漲價的情況卻越發嚴重。

缺貨與漲價齊飛

「近期國外品牌都缺貨,尤以英飛凌最為嚴重,國產品牌則全部都缺。」一位經銷商告訴集微網,現在市場上的MOSFET價格普遍上漲,幅度在10-20%之間。

集微網此前曾有報導,在9月中旬,包括富滿電子、德瑞普、金譽半導體在內的三家深圳MOSFET廠商就陸續向下遊客戶發布漲價通知。

10月13日,富滿電子再次發布調價通知稱,由於晶圓價格大幅上漲,將針對8205系列產品出貨單價在原價基礎上,再上調0.05元。

類似的情況亦出現在多家國內功率器件廠商身上,據集微網了解,有些企業雖然沒有明確地表示要漲價,但都會根據市場行情做相應的調整。

如果僅是漲價,下遊廠商還勉強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有錢也難以購買,則讓廠商面臨捉襟見肘之困境。

一位國內充電樁企業的負責人就表示,公司所需要的MOSFET,無論國外或國內,基本都存在缺貨現象。「今年什麼都缺,太不容易了。」

除去漲價之外,交期延長就是缺貨最明顯的表現。功率器件巨頭英飛凌在今年4月時曾表示,某些產品的交貨時間可能超過26周,訂單確認頁面最長可達52周,訂單交貨時間大大增加。目前看來,情況並沒有緩解。

安森美、意法半導體(ST)等也有同樣的狀況,這些IDM大廠的主力產能皆位於東南亞國家,年中時出現了供應不足、交期延長的情況,至今也未全面恢復。

根據IHS的統計,2019年全球MOSFET市場規模為76億美元,國內市場佔比達到39%。而從MOSFET市場格局來看,英飛凌、安森美、東芝、ST以及瑞薩合計佔據了61%的國內市場份額。國際大廠供應不足,自然會使得缺貨的現象表現明顯。

供需差距拉大

缺貨就是供需失衡的重要表現。一方面是需求急劇增長,一方面是產能嚴重短缺。

深圳尚陽通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王彬表示,疫情平穩之後,行業產能雖然在Q2時候有一些恢復,但是仍然積壓了一大部分的需求,尤其是電腦、家電、快充這種在上半年被壓抑的需求,到將近Q4這個階段開始集中爆發。

「另外一方面是受到中美貿易戰這種國際關係的影響,國內的廠家都在進行國產器件的替換和備貨,也造成了需求的集中釋放。」王彬補充道。

這種快速爆發的市場需求,個人電腦是一個縮影。由於新冠疫情帶來的遠程辦公/教育商機,個人電腦的需求從第二季度開始一路上衝。結合疫情和市場供需的情況,供應鏈認為出貨態勢將至少有望持續到2021年第一季,未來甚至有望變成新常態。

這波商機拉動下,MOSFET需求也水漲船高。供應鏈原來的預期是,這波去庫存化要延續到2020年底。但是個人電腦從第二季度提前步入旺季,加上需求延續到下半年,使MOSFET庫存水位迅速在年中就降至健康水位,再疊加產能不足,使得MOSFET市場已經面臨供需失衡。

從供給端來看,MOSFET主要依靠8英寸及6英寸晶圓代工,而這正是產能短缺的重災區。

華安證券近期在發布的研報中指出,從供給方面看,2019年至今,指紋識別、攝像頭個數增加等應用興起帶動指紋識別晶片以及CIS需求大幅增加,上述晶片佔用大量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

這當中還沒有計算用量更大的MCU、電源管理 IC、傳感器、射頻晶片等產品,這些晶片大多採用8英寸晶圓製造。據統計,汽車、移動終端及可穿戴設備中超過70%的晶片是在不大於8英寸的晶圓上製造的。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由於中國對疫情控制有力,率先進入復工復產狀態,使得全球市場的很多訂單都轉移到中國內地,這就包括了手機、家電、電腦等產品。這些領域的產品也正是晶圓廠的產能消耗大戶,所以中國內地的8英寸晶圓產品缺貨最為嚴重。

當前,各大晶圓代工廠的8英寸產能已經爆滿,如國內8英寸代工廠如華虹、華潤微產能利用率均接近滿載,聯電的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更是滿載到2021年下半年。

這波產能緊張傳到至下遊,還會使得國內很多採用 Fabless模式的MOSFET廠商,面臨晶圓代工環節成本增加的壓力。

根據中信建投在今年9月28日披露的研報中指出,最近部分設計和分銷廠商對MOS產品提價20%,應對上遊晶圓代工環節的成本增加,主要是階段性補庫存需求,及8英寸晶圓產能瓶頸所致。

此外,還有一種看法是由於電源管理IC及大尺寸面板驅動IC需求旺盛,且同步在8英寸晶圓代工廠量產情況下,毛利相對低的MOSFET產能自然受到擠壓。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在全球範圍內確實有這種現象,但是中國大陸的晶圓代工廠對功率器件和其他IC的產線劃分還是比較明晰的,產能排擠的事較少發生,最大的問題還在於供需失衡。

前景與困境

作為成熟的功率器件,MOSFET 工作頻率高、開關損耗小的特點決定了其有著最廣泛的需求。根據Yole統計,MOSFET 已經是功率器件中最大品類,約佔到整個功率器件市場的40%。

隨著電子整機、消費類電子產品等產業鏈下遊行業市場份額的擴張,MOSFET市場規模仍有可觀的發展空間。汽車電氣化給MOSFET 帶來巨大的增量,下遊電子整機對節能環保的需求在拉動其需求量增長的同時,也帶動了產品結構的快速升級。同時,5G 商用化進程的開始,推動MOSFET的需求量成倍增長。

王彬告訴集微網,除了快充這種迅速爆發的領域,其他MOSFET的應用市場都有穩定的增長,特別是在國家新基建政策的引領下,充電樁、5G基站都有很大的成長。

王彬所在的尚陽通公司是國內功率器件器件的領軍品牌,特別是在充電樁電源和5G通訊電源領域,這些市場在今年成長了20-30%。

充電樁是整個電動車生態中的一環,而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1 年的電動車銷量預估成長36.7%,佔全球新車銷售量近4%,將是MOSFET重點發展的領域。

同時,5G 基站所採用的MOSFET數量將是4G基站的4倍以上,且隨著建設速度越來越快,市場對功率組件需求正明顯的快速增加。

面對如此洶湧的需求增長,現有的晶圓產能早已千瘡百孔。為此,不少MOSFET廠商已經開始將產品從8英寸線轉移到12英寸線上。

這一信息也得到了國內某晶圓廠內部人士的確認。這位人士告訴記者,MOSFET轉向12英寸線,從年初就開始了,現在產能也經滿了。

他還告訴記者,用12英寸線做MOSFET,理論上成本更低,只是現在還有新廠折舊在計,還不能體現。

這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思路,也是未來MOSFET發展的趨勢。不過總體來看,擴充產能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只是遠水不解近渴,即使中國大陸新投產的晶圓廠佔全球的40%,也未必能一下子填平這個差距。

所以,MOSFET的供需失衡還將與行業的高速發展共存一段時間。(校對/Kelven)

相關焦點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無解題」
    史無前例的賣方市場情境下,8英寸產能有多緊俏?產能緊缺從晶圓代工傳導至封測、設計、晶圓、再到模組供應商、下遊終端廠商等,捎帶著6英寸和12英寸晶圓,一路缺貨到明年。不久前,市場傳出臺灣地區IC設計龍頭聯發科決定購買設備出租給力積電使用的罕事。近日業界又傳出,某老牌晶圓代工廠以「片」為單位,提前競標出售明年二季度的8英寸產能。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題,有解嗎?
    史無前例的賣方市場情境下,8英寸產能有多緊俏?產能緊缺從晶圓代工傳導至封測、設計、晶圓、再到模組供應商、下遊終端廠商等,捎帶著6英寸和12英寸晶圓,一路缺貨到明年。不久前,市場傳出臺灣地區IC設計龍頭聯發科決定購買設備出租給力積電使用的罕事。近日業界又傳出,某老牌晶圓代工廠以「片」為單位,提前競標出售明年二季度的8英寸產能。
  • 「產能緊缺專題」產能奇缺,8英寸晶圓市場為何會有價無市?
    【編者按】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和漲價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向全行業傳導:設計廠商等不到產能或面臨客戶流失風險,該如何自救?上遊的產能緊缺和漲價對下遊的代理、模組、終端廠商影響幾何?(集微網報導)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 從2018年起CIS、電源晶片持續緊缺便可見端倪。
  • 「機會挖掘」TWS耳機晶片缺貨嚴重 關注8英寸晶圓產能相關公司(附股)
    來源:證券時報網業內人士稱TWS耳機晶片缺貨嚴重,深圳市芯聯銳創科技有限公司CEO宋朔表示:「不單單是藍牙主晶片缺貨,諸如NOR Flash還有各類耳機觸控壓力傳感器晶片也都缺貨,所以說這個缺貨情況是普遍而全面的。」
  • 聯電8寸晶圓廠跳電,險些失火!8吋產能雪上加霜,有漲價理由了?
    1月9日下午,產能僅次於臺積電的晶圓代工「二哥」$聯電(UMC.US)$位於我國臺灣竹科市廠區傳出爆炸響聲。下午1點多聯電竹科廠區傳出疑似失火,有民眾目睹聯電8C廠出現濃濃白煙,而緊急報案,消防員獲報後到場,發現是虛驚一場、沒有人員傷亡,疑似因為設備跳電,導致現場煙霧瀰漫。
  • 8英寸晶圓產能為何緊缺?
    8英寸晶圓產能為何緊缺? Atkinson 發表於 2021-01-01 09:46:00 近來,隨著5G的大力推廣,5G智慧型手機的滲透率提升,使得其中許多元件需求大幅提升。
  • TWS晶片為何缺貨嚴重?
    Kelven 發表於 2020-12-01 15:52:18 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和漲價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向全行業傳導:設計廠商等不到產能或面臨客戶流失風險,該如何自救?
  • 中芯的8英寸晶圓產能是世界最高的而臺積電的12英寸產能是最高的
    另一方面,中芯是中國大陸最強的晶片代工企業,全球份額只有5%左右,但也是世界第五,製造技術14nm。臺積電和中芯在網上有很多比較,比如市值、營收、利潤、技術等等。其實一句籠統的話就可以概括兩者的區別,就是臺積電主要靠先進技術賺錢。目前,7納米、16納米和5納米技術是中芯賺錢的三駕馬車,佔其收入的60%以上。
  • 全球8英寸晶圓緊缺,臺積電也宣布決定,這或許是國產廠商的機會
    供應商提價,8英寸晶圓緊缺在晶片代工界,臺積電,三星代工之前都需要獲得一項重要資源,那就是晶圓。晶圓是晶片製造最初的材料,沒有晶圓的話,根本造不了晶片。按照以往,晶片界都會開始準備來年的晶圓訂單,包括聯繫客戶,敲定訂單。但是2020年的晶片界發生了很多大事,每一件大事都可以影響晶片界的正常運行。
  • 世界先進再次尋求通過收購來擴大8英寸晶圓產能
    世界先進再次尋求通過收購來擴大8英寸晶圓產能 半導體行業觀察 發表於 2021-01-08 14:31:48 據臺媒Digitimes 報導,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VIS)再次尋求通過收購來擴大其8英寸晶圓的產能
  • 安防晶片、MOS、驅動IC頻傳缺貨漲價?真相是...
    6OFesmc不過,據數家代理商表示,海思目前全系列晶片都處於缺貨狀態,長期供應的可能性非常小,認為市場的漲價現象是「有價無市」,建議業者保持理智,不宜盲目跟風。6OFesmc「手上有貨的那些人,今年是賺是虧全看這次了。」
  • 上遊晶圓廠產能不足致快充晶片嚴重缺貨
    一、快充晶片為何缺貨?晶片缺貨這個詞一般很少出現在消費類電源領域,即使出現,也可能只是某一家的某幾顆晶片出現短時缺貨。因為對於電源晶片而言,可替代的競品較多,一般缺貨都可以通過更換物料緩解,並不會演變成如今這樣的群發性行業事件。為什麼今年的快充晶片會異常緊缺呢?
  • IGBT產能持續緊缺,兩大IDM廠商加入分拆上市熱潮
    集微網消息,長期以來,IGBT市場一直被英飛凌、三菱、富士電機、安森美等少數供應商所壟斷,缺貨漲價更是持續了較長時間,業內甚至一度傳出IGBT供貨周期延長至產能不足隨著國外IGBT產品供應不足,交期一再拉長,國內客戶除了下全款訂單等待產品的同時,也正在逐步接受國產IGBT,培養二供,給國內IGBT廠商一個「試錯」機會。業內人士表示,受疫情影響,原本採用進口IGBT的廠商也因為供貨不足,逐漸導入斯達半導、比亞迪半導體等國產供應商。
  • 一周概念股:8英寸晶圓產能奇缺問題難解,VCM馬達行業湧現資本熱浪
    與此同時,在半導體行業,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和漲價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向全行業傳導:設計廠商等不到產能或面臨客戶流失風險,該如何自救?上遊的產能緊缺和漲價對下遊的代理、模組、終端廠商影響幾何?相關話題的熱度在本周仍在持續發酵。8英寸晶圓產能奇缺難題何解?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從2018年起CIS、電源晶片持續緊缺便可見端倪。
  • 矽晶圓報價呈現續漲走勢 國內12英寸、8英寸矽片產能現狀
    其中,臺積電先前曾表示,因已籤定年度合約,2017年受矽晶圓漲價影響較小,約影響毛利率0.2個百分點,但2018年價格續漲,影響可能擴大至0.5~1個百分點。市場預期,一線大廠因籤年度長約,目前漲價影響較小,但2019年重新議價後,毛利率減損恐會擴大,而二線廠GlobalFoundries、世界先進、聯電、中芯,以及大陸長江存儲等多家廠商受創程度恐超乎預期。
  • 8英寸晶圓短缺、電源管理晶片漲價,國產晶片廠商的機會來了
    對近半年的半導體行業來講,缺貨和提價頻頻成為了「關鍵字」,更為關鍵的是,目前這種趨勢似乎並沒有絲毫的緩解。從晶片代工廠商、晶片設計廠商、晶片晶圓廠商到整個晶片產業鏈上所有企業似乎都陷入了缺貨的提價的循環。
  • 傳中芯成熟製程「解禁」有望,8吋產能吃緊有解?
    bTZesmc當時有分析認為,中芯國際下一步將重點發展成熟工藝,因為它不像10nm、7nm及以下工藝那樣受限那麼嚴重。如今,若中芯國際獲取相關成熟工藝許可為真,那麼後續產品、設備、技術以及提供代工服務等,都可能在此次許可之列。bTZesmc在中芯官網,14nm被標記為先進邏輯技術,而28nm、40nm、55/65nm、90nm等都歸屬在成熟邏輯技術類別下。
  • 中芯國際、臺積電、聯電、華虹密集擴產,「晶圓荒」釋放蝴蝶效應
    一個是12英寸晶圓廠,用於生產晶片;另一個是12英寸大矽片,是晶圓製造的基礎原材料。這兩個重要項目的開工,為國內半導體產業注入一針興奮劑!01晶圓產能緊缺或將持續至明年下半年毋庸置疑,「缺貨」是近期半導體供應鏈的熱詞!
  • LG 18650電芯漲價:充電寶出貨受影響
    充電頭網從供應鏈了解到:受原材料持續上漲影響,LG電芯缺貨漲價,充電寶成本將上升,多家充電寶品牌出貨受影響。LG 18650全系電芯漲價近日,充電頭網獲悉:由於原材料持續上漲,有公司接到LG原廠通知,2018年2月起LG 18650全系列電芯價格將在原基礎上上漲15%-20%。至於具體漲價金額,LG 3350mAh單節電芯原售價13RMB左右,漲價後或將突破15元。
  • MOSFET的缺貨、漲價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MOSFET的缺貨、漲價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MOSFET的缺貨從2016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一直持續至今,主要由於上遊晶圓代工廠產能有限,加之需求市場火爆,引發缺貨潮。2017年下半年,長電科技先後三次提價,部分產品累計漲價幅度或超50%;長電之後,包括大中、尼克森、富鼎在內的臺系MOSFET供貨商也跟著漲價。MOSFET價格同比上漲30%,交期延長到10-20周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