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臺積電、聯電、華虹密集擴產,「晶圓荒」釋放蝴蝶效應

2021-01-08 產業嘚啵嘚

近期,我國半導體材料領域傳來佳音:聞泰科技12英寸車用級半導體晶圓製造中心項目日前開工,據悉,該項目預計年產晶圓40萬片;同日,新昇半導體公司新增30萬片/月300mm(12英寸)高端矽片研發與製造項目也開工了,預計實現100萬片/月的大矽片產能,事實上,新昇半導體一期項目已經建設完成,可實現15萬片/月產能。一個是12英寸晶圓廠,用於生產晶片;另一個是12英寸大矽片,是晶圓製造的基礎原材料。這兩個重要項目的開工,為國內半導體產業注入一針興奮劑!

01晶圓產能緊缺或將持續至明年下半年

毋庸置疑,「缺貨」是近期半導體供應鏈的熱詞!

近年來,在5G、AI、大數據等技術發展趨勢下,受物聯網、汽車電子等終端需求市場的推動,目前國際上主要的8英寸晶圓代工廠已處於產能滿載狀態。

圖片來源網絡

尤其是2020年由於疫情,遠程辦公及教學所帶來的機遇,加之5G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等,對半導體產業的需求激增。晶圓代工產能緊缺所帶來的「蝴蝶效應」正在半導體產業持續發酵,代工費、封測、晶片等漲價的消息甚囂塵上。

根據集邦諮詢發布的調查顯示,預估2020年全球晶圓代工產值年增長將高達23.8%,突破近10年高峰。在此之前,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也曾表示,「目前晶圓產能已緊張到不可思議,客戶對產能的需求已達恐慌程度,預估明年下半年到2022年下半年。」

02晶圓大廠密集擴產

面對產能緊缺的情況,晶圓大廠均有持續擴產的計劃,努力增加產能,以此搶佔市場。

據臺媒報導,半導體巨頭臺積電應中國大陸客戶需求,依計劃擴增南京廠產能,月產能已由1.5萬片擴增至2萬片;聯電則是一邊擴充臺南12英寸廠28/22nm產能,一邊對廈門聯芯28nm產能進行擴充,預計今年上半年就要完成擴充任務,產能提升大約在20%左右。

事實上,中芯國際也於2020年7月與北京開發區管委會共同立並籤署《合作框架協議》,將共同成立合資企業,從事生產28納米及以上集成電路項目,據悉,項目首期計劃達成每月約10萬片的12英寸晶圓產能。

據媒體報導,國內另一大晶圓代工廠華虹在無錫建有1座12英寸晶圓廠,處於產能爬坡中,目標2020年底~2021年初達到4萬片/月12英寸晶圓產能。

圖片來源網絡

此外,在矽片價格不斷攀升和供應缺口影響下,行業也開始高度關注晶圓再生業務。據悉,目前再生晶圓產能主要為日本和臺灣地區企業控制,而國內自主再生晶圓量產目前處於空白階段,成為我國半導體產業鏈上緊缺的一環。

作為全球領先的一站式智慧綜合能源系統集成商,國內協鑫集成早已就瞄準半導體材料等前沿科技領域,將再生晶圓確立為公司未來發展的第二主業。2020年8月,協鑫集成募集資金用於投資「大尺寸再生晶圓半導體項目」,預計建設期12個月,年產8英寸再生晶圓60萬片、12英寸再生晶圓300萬片,這將補齊我國在再生晶圓這一細分領域的短板。

目前,晶圓產能緊張已經傳導至晶片設計、封裝等上下遊產業鏈。在供應鏈無法滿足晶片需求、終端廠商拓展供應鏈渠道的情況下,國內企業若能抓住機遇,獲得終端廠商青睞,爭取更多的接單機會,國產芯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美恐「制裁」中芯國際,外資看好臺積電、聯電轉單效應
    集微網消息(文/holly),據臺媒中央社報導,此前消息稱美國商務部或將「制裁」中芯國際,現一家亞系外資認為晶圓代工廠臺積電將獲得轉單,聯電也有望受惠,皆給予「買進」評級,目標價設在新臺幣600元與29元(下同)。
  • 2019年全球晶圓代工企業動向:中芯國際(00981)12nm工藝開發進入...
    要聞 2019年全球晶圓代工企業動向:中芯國際(00981)12nm工藝開發進入客戶導入階段 2020年1月20日 10:15:40 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晶片思想」。3、武漢新芯2019年武漢新芯二期擴產項目已經順利投產,若順利達產,武漢新芯月產能將達到5萬片。
  • 聯電科技傳來一聲巨響,或把8 英寸晶圓市場「炸」了!
    一家晶圓代工,昨天傳來了一聲巨響!這一聲巨響可謂是意味深長,放在往年都還好說,但是當下這個環境就不一樣了,因為在8 英寸晶圓市場吃緊的情況下,很多企業甚至因為拿不到產能老總都給人家下跪,這一聲巨響,可以說是把8 英寸晶圓市場"炸"了!
  • 12寸晶圓價格變化趨勢_12寸晶圓能產多少晶片
    另外,由於臺積電、聯電、美光、中芯等半導體大廠正在極力擴大產能,半導體矽晶圓市場供給持續吃緊,上遊的晶圓供應商要求漲價籤訂新合約價格。   臺積電也於日前的股東大會中鬆口指出矽晶圓的確已調漲價格。消息顯示,全球矽晶圓市場第一季度合約價平均漲幅約達10%,20納米以下先進位程矽晶圓更是大漲10美元,一次性激活整個上遊晶圓供應鏈。
  • 8寸晶圓代工既不會死也不會凋零,只會穩穩的收鈔!
    另外華為在9.15禁令生效之前,大量下單各類晶片,進一步加劇了原本就供不應求的8寸晶圓產能缺貨現象。廠商層面來看,除了臺系廠商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各家8寸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早已漲價外,大陸的主要幾家廠商也幾近滿載運行。華潤微10月份表示,第三季度以來,8寸晶圓產線滿載,整體產能利用率超過90%。華虹半導體則表示8寸晶圓產線全部滿負荷運行。
  • |晶片|中芯國際|華虹...
    晶圓廠迎來一波建設浪潮,2000年後,天津摩託羅拉投資14億美元建成月產2.5萬片的8英寸工廠,上海中芯國際投資15億美元建成月產4.2萬片的8英寸工廠。到2003年,國內出現一批晶圓代工企業,如上海宏力、蘇州和艦(聯電)、上海貝嶺、上海先進(飛利浦),北京中芯環球等。第三階段為2014-2030,以2014年發展綱要頒布為起點的15年,進入跨越式發展推進階段。
  • 「競標風」吹向晶圓代工!8吋擴到12吋,晶圓代工短缺成啥樣?
    近期晶圓代工產能(特別是8吋產能)緊缺問題已經引發了整個半導體產業的普遍關注,因為其已經引發了下遊眾多的相關晶片的缺貨、漲價問題,比如電源管理IC、面板驅動IC、CMOS圖像傳感器、部分功率器件及MCU缺貨和漲價問題都非常嚴重,甚至部分車廠因缺「芯」而遭遇了停產危機,足見事態之嚴重。
  • 中芯對比臺積電:中芯8寸晶圓產能全球最高,臺積電12寸最高
    眾所周知,臺積電是全球最強的晶片代工廠,目前拿下了全球55%+的晶片代工訂單,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晶片企業,目前的掌握的製造技術是5nm。而中芯國際則是中國大陸最強的晶片代工企業,在全球範圍內雖然只有5%左右的份額,但也排名全球第5名,目前掌握的製造技術是14nm。
  • 傳中芯國際獲美國成熟工藝許可,梁孟松仍任聯合CEO
    在履新中芯國際之前,他曾在臺積電研發部門任職17年,戰功赫赫。業內人對他的印象是「技術過硬」、「學霸」。2017年10月,梁孟松在中芯國際股東力邀之下進入公司,與原CEO趙海軍共同作為聯合CEO,併兼執行董事。在其加入後,中芯國際持續向14納米、N+1、7納米等先進工藝突破。
  • 全球8英寸晶圓緊缺,臺積電也宣布決定,這或許是國產廠商的機會
    供應商提價,8英寸晶圓緊缺在晶片代工界,臺積電,三星代工之前都需要獲得一項重要資源,那就是晶圓。晶圓是晶片製造最初的材料,沒有晶圓的話,根本造不了晶片。按照以往,晶片界都會開始準備來年的晶圓訂單,包括聯繫客戶,敲定訂單。但是2020年的晶片界發生了很多大事,每一件大事都可以影響晶片界的正常運行。
  • 缺貨潮引發的「蝴蝶效應」,正在半導體產業持續發酵
    缺貨潮引發的「蝴蝶效應」,正在半導體產業持續發酵 半導體投資聯盟 發表於 2020-12-03 16:23:55 集微網消息,缺貨潮引發的「蝴蝶效應」,正在半導體產業持續發酵
  • 目前中國這些晶圓廠不適宜進口設備!是否有備胎可尋?
    FKREETC-電子工程專輯二、中芯集成電路(寧波)有限公司FKREETC-電子工程專輯2018年第三季度,中芯寧波8吋特種工藝N1產線生產設備進廠,2018年11月2日正式投產。同日,N2產線開工建設。
  • 晶圓產能供需緊俏,聯發科買設備租給下遊代工廠保產能
    聯發科作為IC設計公司,沒有自己的晶圓廠,此次竟然自掏腰包買設備放在晶圓廠確保產能,在業界實屬罕見,足以凸顯今年8寸晶圓代工產能緊缺有多嚴重了。聯發科的特殊目的據了解,聯發科此次設備出租的對象為晶圓代工廠力積電,根據調研機構數據顯示,力積電前3季營收排名全球十大晶圓代工第7名。
  • 網傳美國最大兩家半導體設備廠商對中芯等啟動「無限追溯」機制...
    突發:傳美國將對中國晶圓代工廠啟動半導體「無限追溯」   5月12日晚間,據《科創板日報》援引供應鏈信息爆料稱:美國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泛林半導體、應用材料公司等公司發出信函,要求中國國內從事軍民融合或為軍品供應集成電路的企業(如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等),不得用美國清單廠商半導體設備代工生產軍用集成電路,同時「無限追溯」
  • 中芯國際將一8寸晶圓廠轉賣給錫錫產微芯半導體
    6月29日,根據中芯國際在港股發布德公告顯示,中芯國際將以1.13億美元出售一座位於義大利的8寸晶圓廠給無錫錫產微芯半導體有限公司2016年6月,中芯國際出資4900萬歐元,收購LFoundry 70%的股份。
  • 海思退位,博通反超高通重奪晶片設計全球第一(附全球十大晶圓代工)
    azPednc當前主要的晶片公司可大概分為三類,無晶圓廠純設計,晶圓代工和晶圓廠、設計綜合,第二類的代表是臺積電、格芯、中芯國際等,第三類的代表是Intel、三星等。 第一類廠商數量最多,因為它們只需要做好晶片設計,再交由臺積電等使用成熟工藝生產即可。azPednc
  • 臺積電、聯電45nm技術實力愈來愈接近?
    臺灣《電子時報》今天報導,臺灣半導體晶片代工雙雄臺積電、聯電將在明年下半年雙雙邁進45nm工藝大門:臺積電、聯電技術實力愈來愈接近?聯電預估,2007年下半45nm製程低耗電製程晶片投入試產,並於2008年推出泛用型製程,臺積電也規劃2007年第三季45nm製程投產,使得2家公司極可能在45nm製程世代面對面競爭。
  • 一片晶圓到底可以切割出多少晶片?(附30強晶圓代工廠)
    與Fabless相對應的是Foundry(晶圓代工廠)和封測廠,主要承接Fabless的生產和封裝測試任務,典型的Foundry(晶圓代工廠)如臺積電、格羅方德、中芯國際、臺聯電等,封測廠有日月光,江蘇長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