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從古至今,
人們對月亮總是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2018年1月31日晚,
也就是明天!
天空中將會上演一場萬眾矚目的月全食。
「超級月亮+藍月亮+血月」
記住時間:
31日晚19:48-23:12,
叫上小夥伴,一起來看月全食啦!
「超級月亮」、「藍月亮」、「血月」分別是什麼?
所謂「超級月亮」,是指月亮在距離地球最近的點,這時候我們看到的月亮要比以往的月亮大很多。月亮一年內要繞地球轉12圈多,每個月都會經過近地點,所以這一現象比較常見。
而「藍月亮」並不是說月亮顯現藍色,而是指月亮在同一個月份之內第二次滿月,肉眼觀看,其實和平常的滿月沒有區別。一年12個月,除了2月是28天,其他每月的天數為30或31天,而兩次滿月之間相隔29.5天左右,這就導致了一個時間差。長期以往,平均每過32個月,在一個公曆月中就會出現第二次滿月,相對罕見,因此被西方人稱作「藍月亮」,用來隱喻不常出現甚至不可能實現的事。
而這場「三期疊加」的天文奇觀中
最值得觀賞的是月全食。
2018年1月31日
太陽、地球、月球三者處於一條直線
整個月亮全部走進地球的影子中
月全食正式上演
▼
▲月全食示意圖,圖片源自@NASA。
因為沒有太陽直射
只有地球大氣層中的紅色光
被折射到月球表面
使得月亮呈現出明顯的暗紅色
是為血月
▼
▲2014年4月15日的月全食,攝/@D.Schreiner和S.Degezelle、歐洲南方天文臺。
血月當空
從升至落、極為夢幻
▼
▲2017年8月7日拍攝於歐洲南方天文臺德國總部,非全食,使用多張照片合成,攝/@P.Horálek 歐洲南方天文臺。
月全食的五個階段
31日晚上,中國乃至亞洲、大洋洲和北美洲等地可觀賞到月全食(紅月亮),其中,中國東部地區比西部地區觀測效果更好。
月全食可分為五個階段:初虧19時48分(月亮剛接觸地球本影);食既20時51分(月亮恰好全部進入地球本影);食甚21時30分(月亮中心和地影中心相距最近);生光22時08分(月亮從地球本影冒出的剎那);復圓23時12分(月亮完全脫離地球本影)。
▲1月31日月全食全過程。
整個月食,持續時間長達3小時24分鐘(從初虧至復圓)。
對於我國來說這次月食的可見時間集中在前半夜,尤其是最精彩的全食階段是在晚上九點前後。既能欣賞到壯觀天象還無須熬夜,實在是很幸福。
為何會發生「月全食」
專家解釋,當太陽、地球和月亮排成近似一條直線時(望月),就有可能發生月食。但由於月亮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白道)與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黃道)不在同一個平面上,而是有一個5度9分的夾角。
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望月在地球黑影的上面或下面經過,因而不會出現月食。只有太陽、地球和月亮三者排成真正的一條直線時,才會發生月全食。
為何月全食會出現「血月」
月全食期間,月亮進入地球的本影,大家可看到古銅色的月亮,又稱紅月亮。
原來,月亮全部進入地球的黑影后,由於地球有著厚厚的大氣層,可折射和散射太陽光。太陽光中有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光線,其中以紅光的波長最長,紅光折射和散射到月面上的最多,因而出現了「紅月亮」。
如何賞月
天文專家表示,相比於日全食,月全食觀測起來相對容易得多,只要天氣晴朗,能看得見月亮的地方,就都可以欣賞到「大紅月亮高高掛」的獨特景象。
特別提醒,愛好天文攝影的同學不妨提前準備好相機,數碼或膠片的都可以,來一張與「紅月亮」的合影。如能選取一些有特色的背景物,比如高塔、古建築等,將更有觀賞效果和價值。
太美了,我的月!
看完這些美圖是不是迫不及待啦~
大家到時候多拍些美圖發給小編
我們組織發個作品精選如何?
如果因天氣不佳而看不到月全食,那也不必惋惜。
據說今年7月28日的凌晨,還可目睹到今年第二次月全食,到時候還可以看哦。時間是:初虧2時24分,食既3時30分,食甚4時22分,生光5時14分,復圓6時19分。
-中國科大研究生會-
圖文來源 | 中山畫刊、AHTV第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