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研究橡膠材料黏彈性17年 解釋輪胎如何又強又彈

2020-11-27 求是新聞網

每一隻奔馳在路上的輪胎,都藏著一個柔軟的橡膠如何化身成為強彈大力士的秘密。這個秘密伴隨輪胎產業存在100多年,一直沒有完美的理論解釋。浙江大學高分子系一課題組對橡膠補強持續研究17年,提出了被國際同行命名為「Two phase model of Song and Zheng」( 宋-鄭兩相模型 )的理論解釋。20169月,課題組受邀撰寫的綜述文章在著名期刊《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進展》)發表。

在文章的摘要部分,作者提出:是時候重新考慮橡膠的流變行為對於輪胎整體性能的影響了。宋-鄭兩相模型終結了以往理論模型相互矛盾、無法有效指導生產的局面,有望對橡膠材料生產產生重要影響。

輪胎裡的「項鍊」與「葡萄」

課題組主要成員之一,宋義虎教授的辦公室放著一塊透明的「橡皮泥」,他告訴記者,這是造輪胎所必需的生橡膠。「橡膠是高分子材料中分子量最大的。」宋義虎說,如果把橡膠分子比喻成一串分子項鍊,那幾百萬顆『珍珠』串在一起才形成一個橡膠分子。長長的分子項鍊相互糾纏,形成項鍊網絡。項鍊越長,彈性越好。」

輪胎之所以不是透明的,是因為它還有一種叫炭黑的物質。蠟燭燃燒時產生的黑煙,就是黑乎乎的炭黑。炭黑是輪胎產業發展100多年來檢驗最好的填料。炭黑是碳元素的一種存在形式,結構就像一串串的葡萄,而每一粒「葡萄」是直徑20納米左右的碳粒子。肉眼能辨別的一粒菸灰,就是100納米(0.01毫米)左右的「葡萄串」。

一個輪胎的胎面膠中,橡膠佔比大約佔比50%,炭黑佔比40%以上。在50多種助劑的作用下,兩者在混煉工藝中相互融合,經硫化後就成為堅固耐磨的輪胎胎面膠。

「項鍊」與「葡萄串」的組合,為輪胎提供了強有力的力學性能。課題組主要成員鄭強教授說,「許許多多炭黑『葡萄串』形成一個三維的網狀結構,而橡膠分子『項鍊』纏繞其間,經硫化,它們之間形成了死結,成了一團解不開的『亂麻』,我們稱為『交聯』。就像生雞蛋煮熟,蛋白質發生了變性。」

既要強度高,又要彈性好,這是一個好輪胎特別是重型卡車輪胎的基本要求。不同的使用場合,又對輪胎提出不同的要求。「尤其是上礦山的大卡車,當輪胎碾過尖利的石頭,要保證胎面不被刺穿。」鄭強說,十餘年的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最感興趣的就是 「炭黑網絡與橡膠網絡是怎麼相互作用的,填料(炭黑)是怎麼影響橡膠網絡的粘彈性的。」

100多年的「偏見」

「教科書上,論文裡,我們看到過不下100個理論模型。」宋義虎、鄭強在分析梳理了700餘篇文獻後說。100多年來,國際上針對橡膠模量至少出現了五大理論流派,但是模型之間相互矛盾,或與已有研究結果之間矛盾。工業界和學術界之間你說你的,我做我的。這種脫節,使得高級輪胎製造仍屬於各大輪胎廠的工藝「秘方」,誰能「試」出來誰賺錢。

「國際上對於炭黑形成三維網絡,並提供力學支撐是有共識的,我們也通過實驗證實了這一點。」宋義虎說,令他們比較迷茫的是,所有的理論模型都只關注炭黑網絡,並沒有考慮橡膠分子在其中的作用。這些模型過於簡化,造成了對事實的偏見。「工業上輪胎要用橡膠來做基礎,但沒有哪一個理論能夠表達出橡膠在裡面起什麼作用。所以我們一邊工作一遍思考,如果理論模型沒有一個參數能夠表示橡膠對材料彈性的影響,那這個理論肯定是不成熟的。」

從學術上來歸類,這一研究屬於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黏彈性的範疇。世界上最早研究這一體系的據說是愛因斯坦。他於1911年左右發表過幾篇關於懸浮液黏度的論文,分析了混入粒子之後,液體流場的變化。雖然之後的研究輪胎所用的材料體系變了,但最成功、應用最為廣泛的黏度預測理論仍然屬於對愛因斯坦方程的修正與改進。

「一個基本的問題,為什麼一定要用填料填充的橡膠來製造輪胎,而不用水懸浮體系中製備輪胎。所以橡膠對材料性能的影響不能忽略。」宋義虎說,該重新審視這個持續了100多年的「偏見」。

國際命名的「宋-鄭」模型

課題組採用溶劑浸泡的方法,從未硫化的混煉膠材料中抽提出橡膠,得到了完整的炭黑網絡結構。這個網絡有強度,有彈性。課題組採用高溫燒蝕的方法,也得到了完整的炭黑網絡結構。記者見到了燒蝕法得到的塊狀炭黑網絡樣品,伸手輕輕一碰,炭黑網絡立刻像華夫餅乾一樣碎了。宋義虎告訴記者,炭黑顆粒的表面有吸附作用,當長長的橡膠分子靠近,炭黑就吸附住鏈條上的其中一點,形成非常穩定的界面結構。「即使你把個別沒被吸附的『項鍊』抽出來,這個結構也崩塌不了。」但是,高溫燒蝕的炭黑網絡不存在橡膠分子『項鍊』,是不穩定的,脆性的。

以往的模型只考慮了炭黑網絡,但實驗證據不強。我們提出的兩相模型則考慮了橡膠的因素。」宋義虎說,這一模型可以為輪胎滾動生熱提供新的理論解釋:發熱的不是炭黑而是橡膠分子。

夏天的高速公路邊,我們常常會看到重型卡車的司機提著水桶給輪胎澆水降溫。如果不降溫,輪胎會加速老化。傳統的觀點認為,是輪胎中的炭黑顆粒相互摩擦而產生熱量。「我們的實驗結論則相反,是長長的橡膠分子的相互摩擦而產生熱量。炭黑顆粒只是加速了它們之間的摩擦。」

鄭強介紹,兩相模型關鍵的是重新定位了炭黑和橡膠對輪胎性能的影響,解釋了輪胎補強的機理:炭黑等填料粒子形成網絡結構,它們讓橡膠分子鏈活動減慢,從而提高了輪胎胎面膠的彈性。

課題組還利用包括白炭黑等在內的其他填料來製備混煉膠材料,其流變學表現都符合兩相模型。這一模型體系五年前發表後,即有同行科學家將其命名為「宋-鄭兩相模型」。「我不敢說我們的理論終結了已有的爭論,但有一點可以看到的是,國際上沿用之前模型的研究已在慢慢變少,而引用我們的理論的論文在逐年增多。」宋義虎說,課題組接下來還將做一些實驗,探索如何減少高分子鏈之間的摩擦。「我們期待我們的理論能用於指導實際生產,製造出強度高彈性好生熱小的高效輪胎。」

(周煒)

相關焦點

  • 【博士講堂】天然橡膠的黏彈性之三——線性黏彈性
    就是無限小應變張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說「材料在應變較小時滿足線性粘彈性」,所謂「較小」具體就如上述。線性黏彈性具有不同於線彈性(如彈簧)的特徵:應變對應力具有時間依賴性;應變取決於應力史,即應變史是各個獨立應力史產生的應變史的加合。同樣,天然橡膠的黏彈性也分為線性和非線性兩大類,在一定的條件下,若其黏彈性能(力學行為)表現為理想彈性體(線彈體如彈簧)和理想黏性體(如漿糊)的線性組合,則稱為線性黏彈性。
  • 【博士講堂】天然橡膠的黏彈性之一—基礎知識
    天然橡膠的力學行為往往介於上述彈性固體和黏性液體之間,如在加工過程中有很好的塑性,可以進行塑煉,混煉,壓延、壓出操作,硫化後的成品又表現出優良的彈性。天然橡膠既有黏性又有彈性的特點稱之為黏彈性。2時-溫等效(Time-temperature Equivalence and Superposition)天然橡膠的黏彈性具有高分子材料的典型特點:黏彈性與溫度有關,也與外力作用時間有關,且溫度與時間具有相同效果,即通常所說的「時-溫等效」。
  • 一種橡膠類阻尼材料黏彈性動態力學參數的測算方法
    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橡膠類阻尼材料黏彈性動態力學參數的測算方法,屬於噪聲控制技術領域。含圓柱空腔橡膠類阻尼材料覆蓋層的反射係數與材料的縱波聲速和剪切波聲速具有明確的解析關係;通過測量含圓柱空腔橡膠類阻尼材料覆蓋層在兩種不同聲學背襯條件下的反射係數,與兩種不同聲學背襯條件下的反射係數計算值相對應,可分別建立兩個方程;利用牛頓迭代法求解方程組獲得橡膠類阻尼材料的縱波聲速和剪切波聲速,根據本構關係計算彈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等黏彈性動態力學參數。
  • 研究人員用廉價工業廢料製成新型橡膠材料
    據外媒消息,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型的橡膠與催化劑並用能製造出包括汽車輪胎在內的柔性、可修復、可持續的物件,同時能耗也較低。此發現刊登在近期出版的國際性刊物《化學科學》上。據悉,這種新型橡膠材料是由廉價且豐富的工業廢料硫黃、菜籽油和煉化產物雙環戊二烯(DCPD)製成的,即便在室溫下也可用胺催化劑完全修復並在幾分鐘內恢復原先的強度。
  • 橡膠製品中骨架材料的性能及應用特點
    橡膠製品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橡膠與骨架材料複合而成的產品。骨架材料的作用是承受橡膠製品內部和外部的作用力,提高製品的強度,並限制其變形量,保持尺寸穩定,延長製品的使用壽命。橡膠製品中常用的骨架材料有纖維、鋼絲等,下面介紹不同骨架材料的性能及應用。
  • 重慶:用廢舊輪胎生產橡膠瀝青鋪路
    廢舊輪胎再利用一直是個難題,有關專家表示,橡膠瀝青為廢舊輪胎再利用提供了全新途徑。瑞典籍華裔科學家曾華洋博士在重慶表示,近年來,發達國家將廢舊輪胎用於生產橡膠瀝青道路工程材料,已經成為廢舊輪胎再利用的全新途徑。
  • 橡膠之父-固特異:為了研究硫化橡膠,4次入獄,一子夭折,一子餓死
    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時,就看見三五成群的印第安人在玩一種球類遊戲,這些球很是奇怪,不僅彈性十足,也不會被水浸溼。此後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徵服美洲大陸的過程中,橡膠也被陸續帶到了歐洲。印第安人的橡膠球遊戲而後約有200多年,橡膠並沒有得到重視。直到19世紀初,英國漢考克發明了降低天然橡膠彈性、提高塑性的機械方法,使橡膠更便於加工。
  • 新加坡利用廢棄輪胎製成橡膠氣凝膠 可用於汽車隔音隔熱解決方案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的一組研究人員實現了一項重大技術突破,成功將廢棄的橡膠輪胎轉變成擁有廣泛應用的超輕氣凝膠,這也是首次用廢棄橡膠輪胎製成氣凝膠。
  • 聯科科技專注橡膠輪胎領域,優質客戶規模穩定
    公司產品主要用於輪胎和工業橡膠製品、電纜屏蔽料、色母料及飼料和日化行業等領域。2021年1月14日,聯科科技將進行首發上會審核。在橡膠工業中,其中輪胎用二氧化矽佔比為50%左右。近年來我國汽車行業發展較快,汽車保有量和產量的穩定增長保證了我國新車配套輪胎和替換輪胎市場巨大需求,為輪胎用二氧化矽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提供有力的保障。
  • 日本宣布未來不再生產橡膠輪胎
    現代高性能輪胎,是由眾多原材料和添加劑複合製成的。其中一大類是天然橡膠、植物性纖維等非化石系的天然材料(一般佔輪胎總重量的40%左右),另一大類是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的化石系材料(一般佔輪胎總重量的60%左右)。
  • 山東橡膠行業協會:我國橡膠生產需求及發展前景
    輪胎的骨架材料先後經歷了棉簾線、人造絲、尼龍、鋼簾線、芳綸等不同階段,1948年,法國米其林公司試製成功了用鋼絲帘布作骨架材料的輪胎,這是目前全球輪胎應用量最大的骨架材料。所生產的產品即是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全鋼子午胎和半鋼子午胎。鋼絲簾線具有強力高、熱穩定好,散熱性能好的優點,因此得到了全球輪胎業的廣泛認同。 輪胎的發展與汽車工業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
  • 歐洲研究者用蒲公英橡膠製成輪胎—新聞—科學網
    據新華社電 荷蘭瓦赫寧根大學9月11日發布公報稱,歐洲研究者開發出一款從蒲公英根部提取的天然橡膠製成的自行車輪胎原型,
  • 百年橡膠改變生活
    2007年全球共消費約1360萬噸合成橡膠,從當年的拜耳公司獨立出來的朗盛公司的橡膠產品和橡膠化學品在這一年的銷售額也超過5億歐元。當時的化學家們已經發現,構成這種彈性材料的鏈分子實際上是由一排排的組分構成的,他們將之稱為橡膠基質。由於這種物質很難製取,霍夫曼轉而研製具有類似化學結構的物質。霍夫曼把這種物質放到很多錫罐中加熱,並耐心等待了數周乃至數月。
  • 輪胎上的科學
    輪胎化學,神奇的樹脂和沙子來看看這個通體黑色的傢伙,體內有哪些成分。首先自然是橡膠,橡膠分為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天然橡膠主要來源於三葉橡膠樹,它是一種有彈性的碳氫化合物異戊二烯聚合物。不過,現在世界上超過60%的橡膠製品,都是通過石油化學工業人工合成的。
  • 世界首創橡膠新材料在青發布
    活動上,軟控股份發布了2個橡膠裝備新產品、智能橡膠裝備研發平臺2.0、「橡鏈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以及世界首創的EVEC橡膠新材料等項目,將帶動橡膠行業在製造工藝、產品質量、經營模式等方面實現質的飛躍;軟控機電工程總部建設同步在膠州啟動,預計到2025年園區產值將達50億元。    軟控股份發布的「橡鏈雲」是依託軟控在橡膠輪胎行業20年的技術積累及智能化實踐能力推出的橡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 「小科普」放久的橡皮筋,怎麼會黏黏的?!
    便宜、實用、堅固的橡皮筋常用於許多地方,像是綁便當、固定信件跟用途,但為什麼橡皮筋放久了卻會沒彈性,甚至還會帶有黏感呢?橡皮筋(Rubber band)主要是以橡膠與油脂、穩定劑等原料混合後製造的。若要提到橡膠,就不能帶大家認識一種名為巴西橡膠樹(Hevea braziliensis),它又被稱為「會哭泣的樹」,它是目前天然橡膠最主要來源,只要輕輕切開樹皮即會有天然的乳白色的汁液流下。
  • 橡膠與TPE、TPR材料的區別介紹
    注塑橡膠料英文全拼是(Injection molding Rubber),指的是可用注塑機直接注塑成型無需硫化的具有橡膠特性的橡塑材料
  • 日本各大輪胎企業加速開發天然橡膠及合成橡膠的替代原料
    現代高性能輪胎,是由眾多原材料和添加劑複合製成的。其中一大類是天然橡膠、植物性纖維等非化石系的天然材料(一般佔輪胎總重量的40%左右),另一大類是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的化石系材料(一般佔輪胎總重量的60%左右)。
  • 廢輪胎神奇變身橡膠軟化油
    9月10日,由石家莊瑞威橡膠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科技大學開發的利用廢輪胎膠粉生產環保型橡膠軟化油技術通過了專家組的驗收與鑑定。專家鑑定認為,該技術是國內首個將廢輪胎膠粉生產成為環保型橡膠軟化油的技術,為廢輪胎回收再利用開闢了新途徑。
  • 輪胎系列導購十三:優科豪馬輪胎導購
    網易汽車7月10日報導 優科豪馬原名橫濱輪胎,是日本著名的輪胎企業之一。於1917年10月由橫濱電線製造株式會社及美國B.F. Goodrich合資創立。前稱橫濱護謨製造株式會社,1963年改為橫濱橡膠株式會社。於1969年進軍美國,2005年進軍中國,在08年其在中國的名稱正式更改為優科豪馬,也是其英文名稱YOKOHAMA的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