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又陌生的李克特量表

2021-02-19 大樹紅不讓

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是量表界最為喜聞樂見的形式,這名字你可能沒聽過,但你絕對見過,還回答過,甚至使用過。

李克特問題的例子:是不是很熟悉



1,李克特量表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Rensis Likert於1932年發明的

該量表由多個題目組成,用戶需要對某一話題的同意程度進行評分,比如客戶滿意度,易用性,產品忠誠度。每一題選項的標準措辭是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中間會有個中立選項: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

李克特先生

2,李克特量表是一種評分加總式量表

李克特量表在數據分析時,一般會給每一題的選項選擇賦值,非常不同意=1,不同意=2,一般=3,同意=4,非常同意=5,當然要賦值0-4也是可以的。

按照應用統計學,李克特量表數據的類型是順序數據,統計上應該用中位數和眾數進行分析,而不能使用平均數,也有不少學者認為可以使用平均數,這一點還存有爭議。我本人認可對李克特量表使用平均數和參數檢驗:在應用領域做決策,我們只需知道哪個更好就行了,其採用參數檢驗帶來的統計誤差也很小,很多時候可以忽略不計。

3,李克特問題選項數通常是5個

一般而言我們會採用標準的五點式量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共5個選項,有時候也會使用7點評分,6點評分(沒有中立選項,強迫表態),只是在後期處理數據上會非常麻煩罷了。

只有一道題目的量表不叫李克特量表,李克特量表是多個題目的加總。

4,李克特量表產生的是順序數據

李克特數據是離散數據,但平時大家會默許他是連續數據,以計算平均數,標準差,置信區間。

這裡插播一段統計數據類型的介紹哦

在統計學中,數據主要分為四種類型:稱名數據,順序數據,等距數據,等比數據。不同的數據類型適用不同的統計分析方法。

稱名數據(Nominal):名義級數據,數據的最低級,表示個體在屬性上的特徵或類別上不同,沒有次序關係,僅僅是一種區分不同類別的標籤。比如:人的性別可以分為男和女,我們在編碼上用1代表男,2代表女,這個1和2就是稱名數據,拿來加減乘除是沒有意義的。

順序數據(Ordinal):用數字表示個體在某個有序狀態中所處的位置,不能做四則運算。我們這裡的李克特量表數據就是順序數據,其他例子包括學歷:如果1代表初中,2代表高中,3代表學士,4代表碩士,這裡的1,2,3,4隻代表碩士比高中教育程度高,但他們之間沒有精確的差值,4-2不代表任何的意義

等距數據(Interval):具有間距特徵的變量,有單位,沒有絕對零點,可以做加減運算,不能做乘除運算。例如,溫度。你可以說36℃比18℃高了18℃,但不能說36℃是18℃的兩倍。

等比數據(Ratio):數據的最高級,既有測量單位,也有絕對零點,例如存款,身高等,數據既有單位,也能進行加減乘除。我們可以說大樹點了10杯半玖拾,萬裡點了2杯,大樹點的數量是萬裡的5倍。

在分析李克特量表數據時,使用了平均數也沒什麼不妥,因為很多學者也是這麼分析的,但是在下結論的時候避免這樣的陳述:「客戶滿意度提升了兩倍」,因為這個數據並非是等比數據。有時候我們會使用Rasch模型,logit轉換,將順序數據轉換成等距數據,這樣就可以使用統計檢驗力更高的參數檢驗了。

5,Likert的發音

Likert的正確發音是LICK-ert(李克特),但好多老外都喜歡念成LIKE-ert(萊克特),因為念起來好像更有意思,LIKE,喜歡啊,這個量表就是測量用戶喜不喜歡嘛,所以很多人都任性的稱他為LIKE-ert。


是lick還是like,你們問過ert的感受嗎?

李克特量表因其設計方便,可以測量態度等複雜心理,被廣泛應用於市場研究中,實際應用的量表信度也非常不錯。

李克特量表常被用於了解不同態度間誰高誰低,但無法涉及態度的結構差異。

相關焦點

  • 新傳名詞解釋全整理:量表法/總加量表/李克特量表/累積量表/社會距離量表/語義差異量表
    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4.累積量表5.社會距離量表6.量表法量表是社會科學研究中廣泛運用的一種測量工具,其主要作用在於測量複雜的概念,由於社會研究者所希望研究的許多概念不可能只用一個單獨的指標來測量,因而人們創造出各種量表來達到測量的目的。量表可以分為調查量表和測驗量表,分別用於問卷調查和測驗中。 2.
  • 玩轉量表:量表設計與分析實戰
    李克特量表是最常用的量表形式之一,題幹是一個陳述句,選項是對陳述內容的贊同程度,通常由五個等級組成,即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當然,有的量表為了避免填答者傾向於選擇「不一定」等中間選項,也會使用偶數等級量表,如6級量表。
  • 特殊問卷-量表「信度」的檢驗(SPSS:克隆巴赫α信度係數)
    「李克特量表」當作一臺測試儀器,只不過這臺儀器用於測量我們的心理特徵。而且幾乎所有比較成熟的「李克特量表」都可以在網上找到,同時還可以找到使用說明(就像儀器的操作手冊)。比如要了解你對女朋友的喜愛程度。可以問以下幾個問題:(1)你愛她嗎?(2)你喜歡她嗎?(3)你願意天天和她待在一起嗎?選項都是1、2、3、4、5分,分數越高,喜愛程度就越高。
  • 品讀 | 在熟悉的地方生活,在陌生的地方休憩
    越來越喜歡陌生的地方,確切說,是越來越喜歡在陌生的人群中待著。
  • 農民日報孟德才:在熟悉與陌生之間感受故鄉
    今年的「新春走基層」活動,我將採寫對象對準了我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故鄉。    說它熟悉,是因為生長於斯,許多景物和人事,或多或少能勾起我童年的點滴回憶;說它陌生,是因為雖然從小在農村長大,但常年在城市求學、工作和生活,實際上已經脫離了鄉土的環境,鄉土社會的一些新變化已經在我切身感知的視野之外了。於是,每年春節假期,成了我重新感受故鄉脈搏的絕佳時刻。
  • 兩犬之間——「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星」系列之十一
    往期回顧:金牛的眼睛心隨羚躍--「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星」系列之二說不出全球第二高峰沒關係,我們來認識全天第二亮恆星--「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星」系列之三——「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星」系列之四五彩斑斕的夏夜星空--「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星」系列之五天空調色板--「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星」系列之六冥思永恆--「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星」系列之七穿越天頂--「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星」
  • 量表,多少級的刻度合適?
    由於問卷實際需求的不同,關於量表的刻度級別其實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最優數值。在一些經典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2、3、4、5、7、9、10、11甚至101級等各類量表。總的來說,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5級、7級、10級和11級的量表,比如下面是一個我們熟悉的5級量表:您是否同意為了保護我國經濟而限制外國產品進口?1. 非常同意2. 比較同意3. 既不同意也不反對4.
  • 棒球,中國人最熟悉的陌生運動
    作為最熟悉的陌生運動,棒球依然在等待一個中國面孔改變現狀。2月27日這天,MLB在中國舉行的發布會,除了宣布籤約,還在宣布了聯盟在中國的後續戰略,一句話概括的話,就是運動潮流兩開花。與運動部分還在死磕青訓不同,MLB在在潮流部分早就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了。
  • 自閉症量表到底該怎麼選?該怎麼看?
    之前在刻板行為與興趣狹隘的章節我沒詳細說過這個詞,這裡深度解釋下:可控偏好,這是我的原創詞,用以描述刻板行為與興趣狹隘的底層邏輯,意思是自閉特質喜歡熟悉、重複循環的、有規律的東西;而這個詞的背面是厭惡與害怕不熟悉、沒有規律的東西。
  • 智力測驗(一:比奈量表和韋氏量表)
    目前,在我國較為流行的個別智力測驗是比奈量表和韋氏量表。1、比奈一西蒙量表這是由法國心理學家A.比奈首創的一種測量人類智力的標準工具。由比奈和T.西蒙合作制定。1905年出版了第一個比奈-西蒙量表。它是一種個別測驗式的量表,包括30個測量一般智力的項目,其中既有對較低級的感知覺方面的測量,也有對較高級的判斷、推理、理解等方面的測量。
  • 「千言」流年太快,我們匆匆走過,不過是將熟悉,帶到陌生的地方
    I have my inborn sadness, you have your joking free and easy, noisy out of place, or my silence, or your unruly ………以前的我以為,熟悉和陌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覺,現在我才發現,它們或許沒什麼區別,至少,熟悉和陌生,都不會長久,都是自己看待事物的感官,主體,始終是自己……In
  • 冬季星空的多種打開方式——「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星」系列之九
    (本文選自《天空與望遠鏡》雜誌2019年第1期)金牛的眼睛心隨羚躍--「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星」系列之二說不出全球第二高峰沒關係,我們來認識全天第二亮恆星--「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星」系列之三船頭?船尾?——「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星」系列之四五彩斑斕的夏夜星空--「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星」系列之五天空調色板--「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星」系列之六冥思永恆--「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星」系列之七穿越天頂--「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星」系列之八
  • 每個人身上都發生過侯世達法則,從陌生到熟悉需要花費時間
    因為大多數人在執行任務之前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步驟,那就是分辨任務的屬性——它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如果問你什麼路,你最熟悉,你肯定不假思索的回答是回家的路。如果你是一個在本地工廠上班的工人,每天就是在工廠、家,兩點之間往復,對於工廠和家之間的路,熟悉程度肯定會令人咋舌。
  • 量表寶庫:【9】無法忍受不確定性量表
    其中,2007 年,Carleton 等在無法忍受不確定性量表(IUS)的基礎上編制了12個條目的簡短版IUS(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Scale-12,IUS-12) 。IUS-12包含預期性焦慮(7個條目)和抑制性焦慮(5個條目)這2個維度。其後,吳莉娟等人引進IUS-12並在中學生樣本中進行修訂,最終得到了12個條目的IU-12中文版。
  • 韋氏智力量表
    今天帶大家學習智力測驗中較有特色的韋克斯勒智力量表,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韋氏智力量表通常以客觀題形式出現,大多為識記類題目。韋克斯勒智力量表分為三個分量表:韋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適合16-74歲成年人;韋氏兒童智力量表(WISC),適合6-16歲少年兒童;韋氏學前兒童智力量表(WPPSI),適合測4-6歲半兒童的智力。
  •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的數值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根據你的情況來看,你最好還是帶小孩到正規的醫院做檢查。因為韋氏智力量表必須是在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測試,每一個測試智商的量表根據不同的地區還需要進行修正。你自己在家裡進行,你測出的結果不一定是準確的,這個你需要多注意啊。
  • 意識障礙評估量表
    這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的意識障礙評估量表,從最初的用於顱腦外傷後昏迷的評估到各種原因導致的各個學科的意識障礙。GCS也成為此後諸多量表的模板。,但是GCS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評估者的有限經驗和缺乏訓練等使得得分偏低;如果患者採用氣管切開或插管輔助通氣則言語評定受限;患者失語對言語的影響;眼睛損傷、眼周水腫、面部損傷、第VII顱神經損傷對睜眼的評定影響。
  •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2歲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從你的情況來看,你小孩才3歲了,這個韋氏兒童智力測試應用於6-16歲兒童智力發育水平綜合評估700。而這個韋氏幼兒智力測試應用於4.5-6歲兒童智力發育水平綜合評估500。而你小孩在這個年齡可以做以下的測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