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朋友問我,他看了一篇文章講的是: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核能電池,這種電池可以用三萬年也不用更換。問我靠譜不,真的能行?
這當然是靠譜的,也是真的能行的,它用的核能不是像太陽一樣的聚變反應得到的能量,聚變現在也無法變小體積,同時也還沒有實現可控核聚變。它是使用的核衰變,咱們地球這幾十億年以來,核心一直是熱熔的狀態,不是因為有什麼神秘的外來能量讓核心一直熱著,那是因為地核有元素在一直衰變,而衰變會放出能量,這就是地球熱了這麼久的原因。上個世紀美國發射的旅行者一號二號太空探測器,就是用的核動力的,它現在還在工作著。地球上面,大型的軍用艇艦也早就用上了核衰變(裂變是其中一種方式)動力。
今天朋友告訴我的是,利用一種叫碳14的碳的放射性同位素來製作電池,碳14經常用來檢測時間千年以內的物體的年齡,也叫碳14測年法,就是利用了碳14核不穩定,其中一個中子會放出一個電子從而生成穩定的氮14,這樣,我們就得到了可以利用的電子,這就是原理。原本地球上只存在極少的碳14,因為這些碳14都是高能宇宙射線轟擊氮原子產生的,要是用這極少的碳14來做電池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收集就非常困難。
不過,現在碳14卻是可以很容易得到了,因為現在世界上有大量的核裂變電站,它要使用一種碳的同位素--石墨做為減速劑,當做為碳12的石墨吸收兩個中子的話,就變成了碳14了,這些用過的石墨,以前會變成核廢料被封藏,難以利用。
現在,科學家想辦法從核廢料中提煉出這些碳14,然後把這些碳14封裝在可以捕獲衰變電子的裝置裡,就做成了電池,由於是核衰變放出的電子,所以能量還是蠻巨大的,要是不封裝好,就可以對近距離接觸的人造成核輻射,從而可能得癌症或者其它輻射病。好在,這樣的封裝技術科學家已經解決了,只是目前不可能做到放手裡的那樣輕薄,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種電池的能量密度現在不會很大,也就是講用它來驅動需要大能量的設備不太可能。不過這些技術是能夠提升的,也許會有一天能量密度可以達到大功率設備可以使用了呢,那個時候,就是手機這些行動裝置的福音了,想想就美吧,永遠也不用充電了,而且一塊電池還可以傳百代,嘿嘿。
想完美好的事情,我們再來看看它的不利之處呢。
當這些放射元素在封裝好的電池裡面的確不會造成對人的傷害,但是,這樣的小東西,也很容易被破壞,拿出裡面的放射性物質,要是「壞人」也能夠輕易的得到這些電池,那麼這些放射性物質,被放到想傷害的人身邊,這就可怕了,不是嗎。人心這種東西,就是連刀這樣的東西都不能夠隨身拿著,讓這些人隨時帶著極易傷人的核放射性物質上街,就像有人拿著槍上街,只是他關了保險一樣,但是,只要他願意,打開保險也是秒秒鐘的事情,不是嗎。
所以,等到老百姓都高尚了,不會隨意拿這些東西危險其它的時候,這樣的電池就可以民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