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的太空巨艦,可在地球-月球間運送物資,一次送5萬人上月球

2020-09-07 123觀察室

&34;是俄羅斯的第一臺海上浮動型核反應堆,俄羅斯為了建造它已經設計製造了許多年,後來它從聖彼得堡起航,一路行進至西伯利亞。從現有信息中可以得知,它有著&34;的稱號,它的供電規模大概在十萬人口所組成的城鎮那樣龐大。

可是有人卻因此而聯想到了車諾比事件,環保人士對它做出批判,聲稱如若有事故發生,北極地區的海洋生態會被嚴重破壞,這種危害甚至會威脅到全世界。雖然被一些環保人士輕蔑,但是想要解決遠東與北極地區人員用電難的問題,它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方法。

要知道像這樣的環境,每年有四分之三的時間都處於零度以下,大部分時間土地都是被冰凍的狀態,不去利用不會熄滅的核能,還要利用什麼呢?其實早在五十多年前,美國就曾有過類似的設想,要在海上建設一個規模超大的核動力怪物,但與俄羅斯不同,它不是為了發電。

1959年,美國的馬丁公司就曾提出過驚人的計劃,即核動力脈衝推動船&34;,據悉這艘&34;長有300米,淨重量在5萬噸以上,長的特別奇怪,其推進方式不是螺旋槳也不是噴水,而是核反應堆的反應熱加熱介質,就從龐大的尾管裡噴發出來。

想來已經有人能明白了,其實&34;的實質更像是一枚火箭彈,它的用途當然不只是在海上航行那麼簡單,馬丁公司對它抱有超高的期待,即讓它實現從地球與月球之間定期運貨的任務。

1960年代早期,Dandridge-Cole曾預計在不遠的1990年代會有很多人致力於開發人類軌道-月球,所以開發一款巨型太空飛行器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要讓這款太空飛行器的單次運送能力在一萬噸以上,這才是&34;出現的真正原因。

馬丁公司已經計算過,&34;單次投送物資到低地球軌道的能力在2.7萬噸,它也可以運載1萬噸物資直接著陸於月球,據悉它還可以開設五萬人從地球-月球間的往返航班。馬丁公司的野心昭然若揭,&34;確實在某段時間內可以被人理解為&34;,只不過往返對象不是大洋兩岸,而是地球與月球。

但是&34;忽視了一個條件,需求與技術互相匹配的定論是不可以被打破的,縱使五六十年代曾掀起過猛烈的航天熱潮,但它總有淡化的一天,更何況高昂的成本也會讓美國知難而退。

相關焦點

  • 100萬人移民火星先從太空快遞開始:月球版順豐要打造第二個王衛
    NASA與SpaceX籤署了第一份合同:向月球空間站運送貨物,SpaceX也學順豐模式,試圖打造第二個王衛,專注於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快遞業務,為100萬人移民火星奠定基礎。2015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美商業太空發射競爭法案》,為私人公司涉足航天業務奠定了基礎。在重返月球的任務中,NASA計劃在2028年至2030年建立人類第四座宇宙空間站:月球軌道空間站(月球深空棲息地),讓太空人快速在月球軌道和月球表面進行轉移。NASA為了扶持私人航天企業,將國際空間站的人員轉換、物資補給交給了波音和SpaceX兩家公司。
  • SpaceX擬將兩名旅客送上月球 專家站出來說話了
    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近日宣布將於2018年將兩名旅客送上月球。不過,這註定是一次艱辛的旅程,乘員可能會不停嘔吐、面部腫脹、尿急尿頻。他們將搭乘SpaceX公司的「龍飛船」。經過改良之後的龍飛船可在深空中與地球保持聯繫,且大部分時間中都可自動駕駛。不過乘員仍需經受訓練,以應對緊急情況。
  • 馬斯克如何徵服火星:發射1000艘飛船,運送10萬人抵達火星!
    每次火星-地球同步軌道大約26個月一次,未來在該時間窗口發射1000艘星際飛船,就能運載10萬人前往火星。以上數據加起來就是馬斯克經常提到的「黃金數字」——100萬人,他認為,要使地球人類在火星表面人口可持續性發展,並且與地球發展截然不同,就需要有至少100萬人生活在火星。
  • 馬斯克如何徵服火星:發射1000艘飛船,運送10萬人抵達火星
    每次火星-地球同步軌道大約26個月一次,未來在該時間窗口發射1000艘星際飛船,就能運載10萬人前往火星。以上數據加起來就是馬斯克經常提到的「黃金數字」——100萬人,他認為,要使地球人類在火星表面人口可持續性發展,並且與地球發展截然不同,就需要有至少100萬人生活在火星。
  • 登月50年:月球君,我們又回來了,而且不走了喲
    1969年,人類首次成功登陸月球,並在接下來的3年裡,將12人成功送上了月球,你們出生得太晚,錯過了人類與月球首次親密接觸的事件。但下一次,你們將不會錯過,因為,5年後,即2024年,美國宇航局將再次將人類送上月球;再過大約10年,中國也將進行載人登月。
  • 未來10年科技預測之七-人類重返月球
    第三階段阿耳特彌斯任務將是一次技術測試,可能用於未來的火星任務,使太空人能夠在非地球表面建造住所、生活和研究。首先在月球上這樣做的好處是,如果出了問題,太空人回地球只需三天。 SLS是自美國月球登陸以來最大的火箭,甚至將超越傳奇的土星五號。SLS火箭的製造目的是將美國太空人和最大的有效載荷運送到月球和深空目的地。
  • 馬斯克說6年後送100萬人去火星殖民?
    有人問:馬斯克說6年後要送100萬人去殖民火星,你們覺得真有可能嗎? 馬斯克從沒說過6年後送100萬人去殖民火星,題主顯然在詞語上耍了個小聰明,但這樣黑馬斯克多沒意思啊
  • 新太空競賽?NASA計劃2024年送首位女性上月球 今年就開始「備戰」
    新太空競賽?NASA計劃2024年送首位女性上月球 今年就開始「備戰」  黃琨 • 2020-09-23 15:54:36 來源:前瞻網
  • 馬斯克計劃到2050年運送100萬人上火星
    近日,馬斯克透露了他計劃到2050年在火星上建造一座擁有100萬人口的城市的新細節。 他希望在10年內建造1000艘星際飛船,每年100艘。並且目標是每天平均發射三艘星際飛船,讓任何人能夠前往火星。
  • NASA要重返月球,它的飛船卻沒有登陸月球功能,該如何降落
    NASA近日更新了「阿爾忒彌斯計劃」,預計將於2024年將首位女性太空人和一位男性太空人送上月球。運送太空人的火箭為太空發射系統(SLS),飛船為獵戶座飛船,都在研發之中。但是運送太空人的獵戶座飛船卻不能直接登陸月球,那NASA該怎麼把太空人送上月球呢?
  • NASA要重返月球,它的飛船卻沒有登陸月球功能,該如何降落
    NASA近日更新了「阿爾忒彌斯計劃」,預計將於2024年將首位女性太空人和一位男性太空人送上月球。運送太空人的火箭為太空發射系統(SLS),飛船為獵戶座飛船,都在研發之中。但是運送太空人的獵戶座飛船卻不能直接登陸月球,那NASA該怎麼把太空人送上月球呢?
  • NASA計劃2024年送首位女性上月球
    據國內媒體報導,21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項280億美元的計劃,預計在2024年將美國首位女性太空人和另一位男性太空人送上月球。屆時,這位女性太空人將成為全球首個登陸月球的女性。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說,太空人正在「重返月球」,「以尋求科學探索、經濟利益和對新一代探險家的激勵」。根據計劃,太空人將使用NASA強大的新型火箭、太空發射系統和「獵戶座」飛船到達月球表面,2020年秋天將對其進行一系列重要測試。
  • 5名科學家提議炸掉月球,送6000萬噸級的核彈上去
    當然從這裡我們也看得出來,在冷戰時期有科學家有這個思想,居然在如今的社會之中還有人有這樣的思維,真的是令人比較驚訝,「摧毀月球」相當於是在改變太陽系之中的自然法則,為什麼俄羅斯科學家要實施太空引爆核彈事件?根據這5位科學家的描述情況來看,他們的理由十分的簡單,在太空引爆核彈,那就是為了改變月球,月球強大的引力導致地球自然災害不斷,所以需要將月球踢出與地球之間的關係才行。
  • 重返月球!NASA將計劃送女太空人上月球 最快2024年實現
    這項計劃總價值280億美元,主要的目標是美國要重返月球。其中,他們希望能夠把首位女太空人送上月球,最快將會在2024年實現。佛羅裡達州奧蘭多/美國-2013年4月10日:甘迺迪航天中心博物館美國宇航局背景上有火箭的標誌OrlNASA計劃送女太空人上月球
  • 太空人可在太空烤餅乾 將被送回地球分析
    11月2日,美國軌道科學公司(Orbital ATK)的天鵝號(Cygnus)宇宙飛船成功發射,並載著重達3 7噸的物資前往國際空間站。有意思的是,這次運送 11月2日,美國軌道科學公司(Orbital ATK)的「天鵝號」(Cygnus)宇宙飛船成功發射,並載著重達3.7噸的物資前往國際空間站。
  • 18年後可上月球住半年-(圖)
    美欲建月球永久基地,地點鎖定月球南極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12月5日公布了其探索太空的又一重大舉措:送人類重返月球並建立永久基地,為登上火星作準備。  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官方網站公布的消息,他們計劃於2020年用載人飛船將4名太空人送上月球。太空人將花4年時間在月球建立基地,到2024年,普通遊客將有機會登月居住。  首先登月的4名太空人每次只能在月球上停留一個星期開展建築工作,會不斷有太空人輪換接替他們。預計到2024年,月球基地將基本完工,屆時人們可在月球居住長達6個月時間。
  • NASA280億美元登月計劃:2024年送首位女性上月球
    中新網9月23日消息,據美國中文網報導,21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一項280億美元的計劃,預計在2024年將美國首位女性太空人和另一位男性太空人送上月球。當地時間9月5日,哥倫比亞卡利市,月球和火星同框。
  • 大家丨重返月球,殖民火星:今天的人類能重啟太空時代嗎
    在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半個世紀後的今天,僅僅登陸月球或者把人類送上月球,已經不再能被稱之為「登月項目」 第二,重返月球,到底為什麼? 返回月球,如果僅僅是證明有能力把人類送上月球,那不具備開創性。重返月球,最需要回答的問題是為什麼? 這個為什麼可能是為了檢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也可能是看誰能更便宜更安全地把人送上月球,更可能是通過重返月球為更為宏偉的星際探索目標做準備。
  • 下一個登上月球的將會是誰
    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競相成為第一個宣稱本國公民在月球表面行走的國家,推動了將太空旅行者送上月球的願望。如今,登月的目的已經有所不同。我們現在知道月球上有充足的氦-3,氦-3是一種原子同位素,可以為我們地球上的居民提供豐富、安全的能源。不像地球受磁場保護,月球受到太陽風的轟擊。
  • NASA公布280億美元登月計劃 2024年送首位女性上月球
    中新網9月23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21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一項280億美元的計劃,預計在2024年將美國首位女性太空人和另一位男性太空人送上月球。當地時間9月5日,哥倫比亞卡利市,月球和火星同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