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熱詞」中的防災減災知識 你get到了嗎?

2020-12-05 中國天氣網

當「灰犀牛」一詞在金融界大熱時,人們猛然發覺,這個「高大上」的概念原來與氣候變化如此吻合;用金融界的「黑天鵝」來描述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也再恰當不過;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引發的「羊群效應」擔憂,也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氣候談判;由氣象學家提出的「蝴蝶效應」,則有助於更好地理解氣象預報……

「熱詞」透露哪些氣象玄機?又蘊含怎樣的防災減災知識?在第十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去挖掘、分析這些「熱詞」背後的故事,並理解氣象科學,增強防災減災意識。

預報vs實況:「蝴蝶效應」的美麗誤會

中國氣象報記者崔國輝

圖片來源網絡

「蝴蝶效應」的概念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洛倫茲於1963年提出的,現如今或許是氣象界提出的最廣為公眾所知的一個「熱詞」。

一隻亞馬遜熱帶雨林中的蝴蝶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是廣為大眾所知的「蝴蝶效應」案例。不過,回溯「蝴蝶效應」的起源,其本意並非指示因果關係,亞馬遜的這隻蝴蝶或許只是個「背鍋俠」。

為了預報天氣,洛倫茲用計算機求解仿真地球大氣的13個方程式,試圖利用計算機的高速運算來提高長期天氣預報的準確性。在進行一次科學計算時,洛倫茲對初始輸入數據的小數點後第四位進行了四捨五入處理。他驚訝地發現,前後計算結果相差非常大,得到了兩條完全不一樣的曲線。

隨後,洛倫茲完成了仿真地球大氣方程式的求解,並模擬出了不同條件下的圖解,因圖解非常像一隻張開翅膀的蝴蝶,結合之前發現的結論——一個微小的誤差隨著一個個周期的推移將造成巨大的偏差,洛倫茲提出了「蝴蝶效應」。

在許多場合中,洛倫茲都使用了「亞馬遜熱帶雨林的蝴蝶輕輕拍動翅膀」來做比喻。不過,一直以來都被大家誤會的是,這個形象的比喻為的是說明預報誤差是會隨著時間累加,而不是蝴蝶與風暴之間的因果關係。「蝴蝶輕拍翅膀」所指的是在天氣預報模型的第一個預報周期中那個小誤差,而「德克薩斯州的龍捲風」指的是經過多個預報周期累加而造成的巨大誤差。

回溯「蝴蝶效應」起源,公眾可以對氣象預報進行重新認識。在氣象預報模型中,氣象學家用複雜而繁多的公式來模擬大氣運動。氣象預報就如同在上帝的「黑箱」中摸索大氣規律,理論上永遠都不可能完全摸清其中的狀況。且不論城市熱島效應、工業排放所產生的溫室效應,僅是錯綜複雜的地形地貌就會對天氣產生決定性影響,而且植被、水體等都無時不刻地發生微妙變化。

因此,預報誤差難免存在。小的誤差在前幾個預報周期或許還不起眼,但幾個周期後,誤差就會非常大。對於公眾而言,暫且不要對超長期預報的精準度抱有太高期望,正如洛倫茲所說的那樣,「由於不可避免的預報誤差,以及不完整的觀測數據支持,超長期的天氣預報,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同時,在災害來臨之前,越臨近的預報,以及預警,越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其誤差也越小。尤其在預估有災害發生的情況下,更要不斷刷新最新的預測,以便採取更為及時有效的防範措施。

氣候談判:來自「羊群效應」的虛驚

中國氣象報記者簡菊芳

在一群羊前面橫放一根木棍,第一隻羊跳了過去,第二隻、第三隻也會跟著跳過去。這時,把那根棍子拿走,後面的羊也會向上跳一下,儘管攔路的棍子已經不在了,這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也稱「從眾心理」。

2011年12月,加拿大環境部長肯特宣布加拿大退出《京都議定書》。而此前,美國也拒絕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

對此,環境問題專家擔心,美國、加拿大的做法可能引發「羊群效應」。

不過,「羊群效應」畢竟是一種盲目的、消極的行為,稍加理性判斷,或者有誠實表達自己意志的勇敢個體站出來發聲,就可扭轉不理性的從眾行為。

實際上,美國和加拿大因為國內短期利益退出《京都議定書》,並沒有形成大規模的「羊群效應」。相反,國際社會一片譁然,認為美國和加拿大政府應遵守規則,承擔起主動減排的義務。在加拿大國內,除了環保組織嚴厲譴責政府以外,外交部門也認為此舉無異自絕於國際社會。

2017年6月,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此舉立即遭到國際社會廣泛批評。

從《京都議定書》生效到《巴黎協定》達成,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氣候變化即將帶來的嚴重後果,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從未停止。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積極承擔與自身發展階段、應負責任和實際能力相符的國際義務,在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的作用。在敦促發達國家提高資金支持水平、制定切實的路線圖的同時,中國始終堅定地履行發展中國家減排責任。非政府組織與國際智庫也更多地採納了中國節能減排目標的建議,包括二氧化碳強度目標、能源總量限制和碳交易試點等,都成為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亮點。

全球氣候變化:世界上最大的「灰犀牛」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格苗

圖片來源新華網

在非洲大草原上,兩位遊客遠離了隊伍和嚮導,他們在太陽下曬了幾天,終於看到了期盼已久的灰犀牛。滿心激動的他們,忘了嚮導的建議,漸漸靠近小犀牛,而這時附近的母犀牛被激怒了,兩人的生命危在旦夕。

這是美國學者米歇爾·渥克在《灰犀牛》一書的開頭描寫的故事,她也是首次提出「灰犀牛」概念的人。與「黑天鵝」用來比喻影響巨大、難以預知且罕見的事件不同,「灰犀牛」則是用來比喻概率極大、衝擊力極強卻被人忽視、最終可能釀成大禍的風險。一個我們應該意識到的風險,就像是一頭兩噸重的犀牛,把牛角對準我們全速奔來。

按照米歇爾·渥克的說法,「灰犀牛」不是隨機的突發事件,而是已經在一系列預警和明顯徵兆之後暴發出來的問題。很多時候,這一概念被用來形容影子銀行、房地產泡沫、國有企業高槓桿等金融風險,但事實上,氣候變化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灰犀牛」,因為它決定了地球的未來。

為什麼在「灰犀牛」襲擊我們之前,一系列預警和明顯徵兆無法讓我們警醒?就像超強颶風、暴雪、洪水等極端天氣事件頻發重發,卻依然無法使人類團結一心,共同應對。更有世界大國在氣候變化的「灰犀牛」不斷逼近我們的時候,帶頭退出《巴黎協定》。

米歇爾·渥克在書中揭示了原因,她把氣候變化歸入「不願面對的真相」危機種類。這類危機的特徵恰恰是,很多人都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但行動的阻力非常大,或是人為地牴觸和否認問題的存在,或是問題的解決成本太高,或是沒有「一擊即中」的解決方案,或是危害影響不均衡。很顯然,氣候變化問題「全中」。

無論何種原因所致,要應對「灰犀牛」,最關鍵的是要承認它的存在,並定義「灰犀牛」風險的性質,不要在衝擊面前僵在原地,要從災難中吸取教訓;要站在順風處,眼睛緊緊盯住遠方,準確預測遠處看似遙遠的風險,摒除猶疑心態,優化決策和行動過程。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儘管美國退出,仍有很多國家和政府在努力。中國與各方不懈努力,在2017年波恩氣候大會上通過了名為「斐濟實施動力」的一系列成果。英國和加拿大牽頭的超越煤電聯盟吸引了比利時、丹麥、法國以及美國加州等25個國家和地方政府參與其中,承諾將於2030年前徹底淘汰煤電……

在「灰犀牛」靠近之前,願我們還來得及採取措施。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猝不及防的「黑天鵝」?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敬濤

圖片來源新華網

17世紀前,在還沒有發現澳大利亞黑天鵝的時候,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但隨著第一隻黑天鵝的出現,這個曾經不可動搖的信念崩塌了。

黑天鵝寓意不可預測的重大事件,無論在對股市的預期,還是政府的決策,亦或是普通人日常簡單的抉擇中,「黑天鵝」事件都廣泛存在。

一般來說,「黑天鵝」事件有三個特點,具有意外性、極大衝擊性、解釋為事後可預測。前兩個比較好理解,而「解釋為事後可預測」意思是雖然具有意外性,但本性讓人們在事後為它的發生編造理由,並使它變得可解釋和可預期。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剛好符合這三個特點。

最典型的「黑天鵝」事件是2008年年初我國南方大範圍雨雪冰凍災害。上海、江蘇、浙江等20個省(直轄市)均不同程度受到影響,受災人口超過1億,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516.5億元。

許多我們預期不太可能發生的「黑天鵝」事件,都在不經意間發生了,並造成重大損失。那麼,面對氣象、氣候領域的「黑天鵝」,我們能採取哪些策略?

儘量嘗試去收集「黑天鵝」事件。氣象、氣候科學家可以利用衛星、探空氣球、雷達、地面觀測站等儘可能詳盡地掌握大氣真實情況,推演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因果關係,找到大氣運動規律,從而捕捉「黑天鵝」事件的發生。

預測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何時發生有時非常困難,但換個角度,判斷「黑天鵝」出現後,特定主體在面對該事件衝擊時是否具有脆弱性則比較容易,增強災害應對能力也更為有效。

此外,還可以通過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製造一定的波動來減少「黑天鵝」影響。作家塔勒布在《反脆弱》一書中指出,生活過於規律未必是好事,這將會增加特定主體的脆弱性。如果一個地區幾乎沒有出現過大暴雨,那裡的排水設施未必能承受應對暴雨所需的排水量;如果沒有相應的應急演練,政府、公眾的災害應對能力也就比較欠缺。這就要求在城市建設規劃初期就應當把各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考慮在內,並提高建設標準;在日常管理中開展應急演練和科普宣傳,也能讓公眾學到應對「黑天鵝」的防災減災知識。

相關焦點

  • 防災減災宣傳周丨防震減災小知識,你get到了嗎?
    防災減災宣傳周丨防震減災小知識,你get到了嗎?> 文章推薦進賢縣「在彰顯省會擔當中,
  • 「防災減災日」防震減災,你我同行,這些知識跟著柳北一起學~
    區住建局和其他工作人員在活動現場宣傳人防知識在做好活動現場疫情防護安全措施的前提下,本次宣傳活動以「5.12防災減災日·戰時防空抗毀,平時搶險救災」「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為主題,通過「進社區」「進學校」的方式,對居民和學生進行了人民防空知識、居民防空防災應急技能、防災減災知識等知識的宣傳。
  • 【防災減災安全知識】地震時如何自救?
    【防災減災安全知識】地震時如何自救?5月9日至15日為2020年防災減災宣傳周。防災減災日設立目的 1989年,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將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確定為「國際減災日」,旨在喚起國際社會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敦促各國政府把減輕自然災害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 國家「防災減災日」:記住這些順口溜 防災減災有幫助
    國家「防災減災日」:記住這些順口溜 防災減災有幫助 2014年05月12日 00時00分 來源: 四川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
  • 5·12防災減災日:你身邊的建築抗震嗎?散布不實地震謠言將面臨怎樣...
    5·12防災減災日:你身邊的建築抗震嗎?散布不實地震謠言將面臨怎樣的處罰?今年的5月12日我們迎來了第十二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你身邊的建築抗震嗎?地震造謠將面臨怎樣的處罰?......
  • 2018年5.12防災減災日宣傳標語大全 關於防災減災的內容口號
    5.12防災減災日宣傳標語、口號  1、警鐘長鳴抓防範 積極防災保平安  2、防災減災靠大家 和諧平安你我他  3、災害無小事 預防要及時  4、開展防災減災活動 增強防災減災意識  5、全民攜手 防災減災  6、防災減災 從我做起  7、群策群力防災減災 同心同德共建和諧  8、防災減災系萬家 關愛生命靠大家  9、普及防災減災意識 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10、防災事關你我他 減災利國又利家
  • 杭州:創新方法手段 趣味化宣傳防災減災知識
    這場模擬救援演練正式拉開了杭州在第十二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的宣傳活動。本次宣傳活動杭州市創新多種方法,將防災減災趣味化、通俗化,更接地氣的進行宣傳,不僅僅是流於表面口號、紙面知識。     這樣的演練杭州市在活動期間還將組織多支專業和社會公益救援隊,在建德、西湖、桐廬等區縣進行防臺防汛等多項專業演練。
  • 安全知識順口溜——512防災減災日
    為進一步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推動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水平,經國務院批准,從2009年開始,每年的5月12日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2020年5月12日是中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 2019全國防災減災日是哪一天 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什麼
    全國防災減災日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而設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順應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 青島人 事關防災減災 這些事情您應該知道
    青島新聞網5月11日訊(記者 陳志偉)今天,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通報2020年青島市防災減災工作情況及「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安排。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十二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青島市將今年5月9日至15日定為「全市防災減災宣傳周」。
  • 全國防災減災日,這10張安全知識圖和孩子一起學|安全公開課
    安全公開課5月12日是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熟悉掌握防災減災知識,關鍵時刻能夠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今天,跟隨教育小微一起來學習日常生活中的防災減災知識↓↓↓應急避險小貼士火災、山火、滑坡、地震、埋壓……當遇到這些災害時你都知道怎麼應對嗎?
  • 「5·12」防災減災小知識,快來看看~
    「5·12」防災減災小知識,快來看看~ 2020-05-13 0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珍愛生命,防災減災小知識學起來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環境和氣候特點,我國自然災害時有發生,給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及安寧的生活造成了威脅,我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近幾年來已經對防範各類災害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部署,有效減輕了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
  • 防災減災小貼士!遇到強對流天氣,你要這樣防範→
    防災減災小貼士!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 「防災減災宣傳專列」亮相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
    來源標題:「防災減災宣傳專列」亮相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 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應急管理局獲悉,「防災減災宣傳專列」正式亮相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
  • 生活中這些節能小知識你get到了嗎?
    生活中這些節能小知識你get到了嗎?生活中又有哪些節能小知識?婦聯小姐姐把知道的統統告訴你快劃重點啦!你不得不知的節能小知識0110個節約好習慣⏩ 充電後及時拔掉充電器,減少對電的浪費。⏩ 採用節能燈,夏天將空調調到26℃,這樣可以大大節約能源。⏩ 用便攜環保餐具自帶午餐,不用一次性餐具。
  • 「512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走進企業(圖)
    中國江西網/撫州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陶詩清報導: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撫州市減災辦、市應急管理局在防災減災周期間組織了一系列的防災減災知識宣教五進(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活動。
  • 防災減災周之自然災害發生時我們該怎麼辦?
    及早掌握防災知識 關鍵時刻能救命!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 2.在溝谷內逗留火災活動時: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轉移到安全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者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3.泥石流來襲時:千萬不要順溝方向往上遊或下遊跑,向與泥石流方向垂直的兩邊山坡上面爬,且不要停留在凹坡處。千萬不要在泥石流中橫渡。
  • 2019中小學(幼兒園)512防災減災安全教育知識問答題目答案大全
    2019年512防災減災安全教育活動已經開始了,相信很多學校老師都布置了學生回家觀看安全教育視頻,以及完成知識問答,以下為小編整理的知識問答題目及答案大全。  幼兒園小學生防災減災知識問答題目及答案大全  第1題:豆豆正在幼兒園上課,突然教室搖晃了起來,如果你是豆豆會怎麼做呢?
  • 防震減災 珍愛生命 致敬英雄——合肥市六安路小學翠微分校512防災...
    六安路小學翠微分校的中隊輔導員們在疫情與複課這一背景下,為孩子們精心設計了一堂「防災減災」的少先隊活動課,意在使孩子們認識防災減災日,掌握防護自救的技巧,對生命產生敬畏意識,樹立「生命第一,健康第一」的價值觀,珍惜生命,關愛健康。知識連結2008年5月12日,一場有著巨大破壞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發生,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