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周之自然災害發生時我們該怎麼辦?

2020-12-02 騰訊網

當地震發生時應如何躲避?

受到洪水威脅怎樣逃生?

颱風入境前如何防範?

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

及早掌握防災知識

關鍵時刻能救命!

地震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

1.在室內:迅速關閉電源,燃氣源,以防發生火災。選擇開間小的地方躲避,並用枕頭、被子等保護頭部,以免受傷。

2.在室外:選擇空曠地帶避難,遠離樓房、高壓線杆以及大型廣告牌等。

3.在郊外:遠離山崖、高壓線等危險地帶;

4.被困廢墟:注意保持冷靜理性,保護自己,適時發出求救信號,如敲擊物體,有規律的呼喊求救等。

颱風

1.颱風來臨前:檢查門窗是否牢固,要及時關好門窗,同時將放在陽臺的重物及時收起,加固戶外易搖晃的物體。

2.颱風到來時:切勿在玻璃門窗、危房、臨時工棚以及戶外大型廣告牌等建築物下逗留;避免在靠近河、湖、江、海等危險地帶停留,以防發生危險。

3.颱風過境後:不去地質災害點。災後出門要先了解路段情況,選擇正確的出行路線、要及時處理颱風過境時留下的垃圾等,並對住房以及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和衛生處理。

洪水

1.洪水來臨前:有組織,有紀律的提前向山頂或高地等高處轉移。

2.遭遇山洪襲擊時:選擇就近安全的路線沿山坡橫向跑開,千萬不要順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遊跑。

3.被洪水圍困時:來回揮動顏色鮮豔的物品,吸引救援人員的注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利用船隻、木排等漂流物,在水上轉移。

泥石流

1.泥石流多發地區:隨時注意暴雨預警預報,選好躲避路線。留心周圍的壞境,積極做好防範泥石流的準備。

2.在溝谷內逗留火災活動時: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轉移到安全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者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3.泥石流來襲時:千萬不要順溝方向往上遊或下遊跑,向與泥石流方向垂直的兩邊山坡上面爬,且不要停留在凹坡處。千萬不要在泥石流中橫渡。

山體滑坡

1.識別山體滑坡前兆:斷流多年的泉水「復活」或出現泉(井)水突然乾涸、井水位突變等異常現象;滑坡體前沿坡腳處土體出現凸起現象;有巖石開裂或被剪切擠壓的聲音。出現動物驚恐異常、植物變形等現象。

2.發生滑坡後:保護好頭部,向兩側逃離,切不可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不要停留在凹坡處。

火災

1.公共場所:迅速撥打119報警,按照疏散指示標有序逃生,切忌乘坐電梯;穿過濃煙時,用溼毛巾捂住口鼻,儘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和牆邊,彎腰或匍匐前進。

2.高層建築物:如被困於高層呼救無效時,可在窗前揮動被單、毛巾等物,吸引別人注意;當下層樓梯被大火封堵時,不要強行下逃,到天台等安全地點等待救援。

3.森林、草原:迅速向植物稀少、地勢平坦的地帶轉移;穿越火線時用衣服蒙住頭部,快速逆風衝過。

消防溫馨提醒:

遇到災難時,要保持冷靜理智,第一時間避險,同時開展自救和互救。

防災減災日小科普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國家設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順應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相關焦點

  • 【防災減災安全知識】地震時如何自救?
    【防災減災安全知識】地震時如何自救?5月9日至15日為2020年防災減災宣傳周。防災減災日設立目的 1989年,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將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確定為「國際減災日」,旨在喚起國際社會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敦促各國政府把減輕自然災害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 ...北鬥+防災減災」應用趨於成熟 湖南舉行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
    12月17日,在長沙舉行的湖南省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產需對接會(第二場)上,省工信廳、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省應急廳、省交通運輸廳、省住建廳、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與湖南北鬥微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湖南聯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北雲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現場對接,推動北鬥安全監測預警技術裝備應用
  • 全國防災減災周:專家帶你一起識災避災
    人民網北京5月13日電(丁亦鑫)今年5月9日至15日是全國防災減災宣傳周,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為「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原野指出,海嘯災害有三個特點,一是突發性,現代科學研究還無法有效的預測海底地震的發生;第二是海嘯波傳播時間快,留給政府和公眾的響應時間很多;三是由於其突發性,往往會在沿岸引發次生災害。自然災害監測預警面臨兩大考題自然災害往往對人們生產生活產生巨大影響,災害防治就顯得格外重要。那麼,災害到來之前有哪些信號?該如何收取這些信號,從而對災害的防範有所準備呢?
  • 國家「防災減災日」:記住這些順口溜 防災減災有幫助
    國家「防災減災日」:記住這些順口溜 防災減災有幫助 中 小】   今天是5月12日,是每一個中國人刻骨銘心的日子,也是第六個國家「防災減災日
  • 2019全國防災減災日是哪一天 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什麼
    導讀:在今年,發生了很多災害,給我們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其中最讓人痛心的莫過於今年的涼山火災事件,讓我們失去了很多消防戰士和救火英雄,所以在即將到來的全國防災減災日,我們要積極參與其中。那麼,2019全國防災減災日是哪一天?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什麼呢?和萬年曆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防災減災救災交流發言材料
    今年,防災減災救災職能劃轉我局後,為增強應對和防範自然災害的能力,xx縣應急管理局採取措施,紮實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一是加強災害風險監測預警。成立了xx縣減災委員會,作為全縣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協調指揮機構,根據減災救災工作實際,將有關單位納入成員單位,更好地發揮在全縣性防災減災救災特別是災情會商、救災應急指揮等方面的組織協調作用。
  • 夯實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三道防線」丨閃電評論
    今年5月12日是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這個特殊的紀念日旨在順應國民對於我國防災減災工作的訴求,並表達對災害遇難者的追思,同時提醒全體人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增強全民憂患意識,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從而使全社會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工作,努力減少災難發生,最大程度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不利影響
  • 【防災減災那些事兒】第2講——洪水來了怎麼辦?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9日至15日為第12個防災減災宣傳周,本周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這個日子我們應停下腳步,多多反思與學習。災難機率雖然小,但防災意識應人人具備。
  • 防災減災小貼士!遇到強對流天氣,你要這樣防範→
    防災減災小貼士!,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5月9日—5月15日是防災減災宣傳周,自即日起,南海發布將推出系列科普報導,敬請留意極端天氣應對知多D據中國應急管理部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今年以來全國共發生9次強降水,平均降水量7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1%。此外,全國發生過4次大範圍強對流天氣過程,給部分地區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等不良影響。
  • 許志琴代表:健全和完善科學的防災減災體系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 伍曉陽)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志琴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說,應加快健全和完善科學的災害評價、監測預警、防治預報和應急體系。    許志琴介紹,各種自然災害如地質災害、地震災害、氣象災害和旱澇災害,都是相互關聯的,是地球系統科學的表現。
  • 「512防災減災日」12年,我們從未忘記
    今天是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2周年之日,也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全國防災減災日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而設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 牢築防線守福祉——「十三五」期間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綜述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氣象災害佔各類自然災害的70%以上。氣象防災減災關係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民安全福祉,是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
  • 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如何提升基層應急能力 保護人民群眾生命...
    央廣網北京5月12日消息(記者李思默 王偉 李竟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連日來,各地根據疫情防控的不同情況,創新舉措,紮實開展防災減災活動。
  • 珍愛生命,防災減災小知識學起來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環境和氣候特點,我國自然災害時有發生,給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及安寧的生活造成了威脅,我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近幾年來已經對防範各類災害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部署,有效減輕了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
  • 關於《安徽自然災害救助辦法》政策解讀——南譙區科技局防震減災...
    答:自然災害信息員主要承擔災害預警預報信息接收和傳遞、災情信息收集和報告、災害應急救助、防災減災知識宣傳等職責任務,是解決災害預警信息傳遞「最後一公裡」瓶頸問題和確保災情信息及時準確上報的關鍵力量。 問:自然災害預警響應和應急響應有什麼區別?
  • 習近平:同自然災害抗爭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恆課題
    7月28日,習近平到唐山考察時指出:「同自然災害抗爭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恆課題。要更加自覺地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係,正確處理防災減災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不斷從抵禦各種自然災害的實踐中總結經驗,落實責任、完善體系、整合資源、統籌力量,提高全民防災抗災意識,全面提高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 2018年5.12防災減災日宣傳標語大全 關於防災減災的內容口號
    今年(2018年)的5月12日是全國第十個防災減災日,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關於5.12防災減災日的宣傳標語大全。  3、災害無小事 預防要及時  4、開展防災減災活動 增強防災減災意識  5、全民攜手 防災減災  6、防災減災 從我做起  7、群策群力防災減災 同心同德共建和諧  8、防災減災系萬家 關愛生命靠大家  9、普及防災減災意識 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10、防災事關你我他 減災利國又利家
  • 2019中小學(幼兒園)512防災減災安全教育知識問答題目答案大全
    2019年512防災減災安全教育活動已經開始了,相信很多學校老師都布置了學生回家觀看安全教育視頻,以及完成知識問答,以下為小編整理的知識問答題目及答案大全。  幼兒園小學生防災減災知識問答題目及答案大全  第1題:豆豆正在幼兒園上課,突然教室搖晃了起來,如果你是豆豆會怎麼做呢?
  • 地震發生時該怎麼辦才能正確逃生 記住這些保命順口溜
    據地震臺網中心和四川地震局等單位的專家緊急會商後認為,震區近幾日仍存在發生6級左右餘震的可能。   昨晚九寨溝地震發生時,九寨千古風情區正在表演汶川地震的實景劇,突發地震時,很多觀眾都以為是特效,目前有一位女演員不幸遇難。   大災面前見人間真情。
  • 國家林草局與中國鐵塔合作利用通信塔等資源防災減災
    ,進一步提升森林草原資源保護及防災減災治理能力。根據協議,國家林草局將綜合利用中國鐵塔現有通信塔杆、電力、維護服務等資源,著眼建立全國林業和草原防災減災網絡體系,共同建設基於視頻監控、監測等技術為基礎的數據採集系統,分級部署智能化監控平臺,為林業和草原災害管理提供實時、準確、連續的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