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3 04:2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芮氏8.0級特大地震。這場大地震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
今年的5月12日
我們迎來了第十二個防災減災日
今年的主題是
「提升基層應急能力,
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你身邊的建築抗震嗎?
地震造謠將面臨怎樣的處罰?
......
一起來看
本期《法治佛山》5·12防災減災特別節目
漲知識吧!
本期節目聚焦與地震有關的一些犯罪行為,我國建築抗震設防的要求,以及地震災害發生後,如何逃生幾個話題做重點討論和分析。
目前我國在防震減災的過程中,主要的違法行為就是對於地震監測設施的侵佔和損毀。
知識點①
破壞地震監測設備,必須由《防震減災法》的行政處罰來進行規範:
單位處2萬到20萬的罰款,個人處2000元罰款,並受治安處罰,情節輕微,五日以下拘留,情節嚴重,五日到十日拘留。
公旭明主任還表示,我國的地震預報是由國家統一進行發布的,涉及全國的由國務院發布,涉及廣東省的由廣東省政府進行發布。
知識點②
散布不實地震謠言,也將受到處罰。
《治安處罰法》第25條規定,惡意散布謠言,對謊報疫情,謊報險情的,情節輕微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罰款500元;如果情節嚴重,處五到十日的拘留並處罰款500元。
有關房屋建築的抗震設防這個概念,大部分市民可能會感到陌生,但是說到房子如何抗震,市民都認為鋼架結構的建築可能會更結實一點。
其實,廣大市民所使用或居住建築,只要是經過正規的設計、報建、施工和驗收的工程,都會達到國家相應規範標準所要求的抗震設防水平,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居住。
至於抗震設防沒有達到要求的建築,《防震減災法》中也規定,必須進行限期整改,並視情況給予罰款。
知識點③
地震災害發生之後,如何快速逃生?
對於這個問題,公旭明主任給出大家的回答是:國家對於不同的災害,都有應急預案,這些應急預案中包括了快速逃生通告。發生了災害,怎樣能最大限度的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作為市民,最簡單就是要參加社區,單位組織的一些應急演練。這個演練會告訴你自救,互救的技巧,碰到一些極端情況下,如何處理最有效。
知識點④
有關抗震防震,大部分市民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 佛山市發生過多少次有感地震?總共有多少個地震監測臺站?都分布在哪裡?
更多精彩內容請戳視頻
在我們《防震減災法》裡,對於學校、醫院這些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都有一個條文明確規定,它們要高於當地的房屋建築抗震設防要求進行設計和施工,廣大市民只要我們所使用或居住建築是經過正規的設計、報建、施工和驗收的工程都會達到我們國家,相應規範標準所要求的抗震設防的水平。
最後,
小普給大家分享十張
防災減災日主題海報
全面了解防災減災知識!
▽
有一些新朋友就會問,
《法治佛山》是一檔什麼樣的節目?
簡單說~
就是佛山人自己的普法電視欄目!
《法治佛山》是由佛山市司法局聯合佛山電視臺創辦的專題普法品牌欄目,是一檔記錄和宣傳佛山法治建設進程,普及法律知識的電視欄目,旨在通過該欄目推進普法平臺陣地建設。
該欄目的播出時間為每周六晚的20:00,在佛山公共頻道首播。欄目包含三個板塊:《法治頭條》、《法治連線》和《法治速讀》。其中,《法治頭條》從專業角度解讀具有故事性、關注度高的典型案例;《法治連線》選取每周話題,以法律熱線的形式,邀請權威人士和專業人士現場解疑答惑;《法治速讀》則播發法治信息,展現政法戰線的新舉措和新成就。
自2017年6月開播以來,《法治佛山》欄目收視率一直名列前茅,在騰訊視頻、廣東司法行政微信平臺傳播廣受好評。
《法治佛山》欄目往期推薦
●
●
●
● 學生出了安全問題,誰之責?——中小學生安全指南
● 人工養殖的野生動物可以吃嗎?聽聽律師怎麼說
●
● 疫情期間「不可抗力」是拒絕履行合同的一張王牌?這份指南請收好
來源 佛山市司法局 佛山電視臺
原標題:《5·12防災減災日:你身邊的建築抗震嗎?散布不實地震謠言將面臨怎樣的處罰?》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