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長十一黃金周、國慶中秋八天長假即將到來,國內旅遊業紛紛對此假期磨刀霍霍。今年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旅遊業,最慘的除了有旅行社中間商,還有一眾航司。此前網上就有流傳一張《南航集團經營極度困難應對方案宣貫會》的指示圖片,連國內最大的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尚且如此,其他航司的情況也就不難猜想了。
但自從國內疫情受控後,國內客運情況開始在逐步改善。日前,日前,據民航局數據顯示,8月份國內航空客運市場達到今年以來的月度最高值,民航完成旅客運輸量4553.9萬人次,同比下降25.6%,環比上升8.5%,接近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三。
國內客運方面,各大航司紛紛於3月開始不斷推出超大力度的價格以吸引客戶,維持現金流。比如,東方航空就推出了一個售價3322元的「周末隨心飛」套餐,購買了這個套餐的客戶可以在2020年內的任意周末,無限次乘坐東方航空(經濟艙)出行。此後,包括海南航空、春秋航空、四川航空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紛紛仿效推出「隨心飛」套餐。
航空公司的這些價格戰、套餐式銷售模式,主要客源對象還是因私出行的群體。公商務出行群體一般對價格不敏感,加上國內疫情防控需要,部分企業仍然採取在家辦公的政策,佔航司利潤最高的客源群體 - 公商務出行仍待覆蘇。
儘管8月的數據已經漸見喜訊,但據國泰君安介紹,國內客收同比降幅仍然超三成。
國際客運市場就沒有國內客運市場這麼樂觀了。
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目前從部分指定地區入境的旅客仍然需要採取隔離措施,這樣就使得整個旅程時間成本增加了很多;加上目前國外市場上,疫情情況對比國內要遜色,人們主觀上更願意在此刻留在國內。如果要大規模恢復旅客對國外出行的信心,至少得等到疫苗上市並大規模接種。
航空公司最貴的資產就是各個飛機,但這些飛機儘管不飛也得有巨額的維護費。現在航空公司只能寄望國內市場來消化國際市場過剩的運力。
據國泰君安統計,9月行業國內運力(ASK)已同比恢復,預計四季度將同比正增長,2021年或將較2019年增長10%-15%。若國內需求較2019年無法強勁增長,預計2021年國內市場座收率將無法回升且供給過剩。
國際市場指望不上,國內市場就是各大航空公司的救命稻草。
國內知名的機票預訂平臺去哪兒網的機票預訂數據顯示,今年「十一」假期國內民航客流預計同比增長10%,創下歷史新高。人們被壓抑的出遊及消費欲望開始釋放。
「中秋、國慶雙節的到來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航空公司恢復一些增長,有不少人會在8天假期時間內選擇乘坐飛機出行,這對於航空公司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改善機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教授告訴《證券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