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裡撈到的野生娃娃魚
5月21日,六盤水市紅橋新區4名小夥子在當地一條小河裡撒網捕魚時,撈到了一條巨型野生娃娃魚。當晚,他們將這條娃娃魚送到六盤水動物園安置。
當日21時,記者在六盤水動物園兩棲動物館裡看到,這條被送入該園的娃娃魚體型十分肥碩,顏色較人工飼養的深了許多。經動物園工作人員測量,這條娃娃魚長達1米、重15斤。「如此大的體型,在野外至少已生長了20多年。」一名專家說。
據送娃娃魚到動物園安置的張繼鵬、餘志林、楊義富、陳可元4人介紹,當天18時許,他們相約到離家不遠的紅橋新區石橋小河裡撈魚玩,剛把背簍、漁網放下水不久,就見水面濺起較大的浪花,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在水草裡翻滾。
「哇,撈到大魚了!」見狀,張繼鵬喊了一聲,幾人連忙跳下水抓捕。餘志林說,他首先抓到這條魚,但感覺粘乎乎的,身上像糊了一層泥,還以為遇到了「怪物」,他嚇得連忙放手。隨即,幾人用網將這「怪物」網出水面洗乾淨,才發現這魚長了四條腿,與眾不同。
「因為河裡有小鯢,我們以前也偶爾打撈到,樣子和這個差不多,遂確定是娃娃魚。」張繼鵬說,雖然他們四人均只有20來歲,但由於從小生活在河邊,知道野生娃娃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便拒絕了他人賣掉或吃掉的建議,將其裝入一個大盆,開車運到六盤水動物園安置。
據介紹,在離張繼鵬等人打撈到娃娃魚的石橋河上遊數百米,有一個山洞,洞裡有暗河,還冒出一股流量較大的清泉,每逢漲水,洞裡就會衝出魚、小鯢等水生物。
「半個月前,當地降了一場大雨,洞裡河水翻滾出來,估計這條娃娃魚是暗河漲水後,誤遊到地上河中的。」張繼鵬猜測。
對此,動物園一名專家稱,因為野生娃娃魚對生存的環境、水質等要求非常高,而該小河地處城郊接合部,近年來生態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娃娃魚要想在該河裡長這麼大,幾乎不可能,所以說從暗河裡遊上來的推理較為準確。
據河岸邊上了年紀的老人說,這條河裡在幾十年前娃娃魚很常見,但體型都比較小,從沒見過這麼大的。(本報記者 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