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花草樹木沒有人聰明?不,其實人類應該向植物學習

2021-01-17 歐醬說

01

近幾年,我越來越感覺到大自然所帶來的輕盈與滋養。

秋分那天,我去了世博園,偌大的園區遊客寥寥,走著走著,沒有了其他人的蹤影。

只剩下我和周圍的樹木花草,佇立於天地之間,各自問好。

突然覺得自己好幸運,能夠享有如此靜謐的時刻。

已經是秋天了,我看著周圍的植物們,有的葉子開始變黃了,有的仍然綠油油的,有的開始結出果實,有的開著點點小花……不管有沒有人,它們都在靜靜地綻放著。

有幾隻蝴蝶在我腳下翩翩起舞,蜻蜓從我身邊搖曳著飛過,旁邊的一棵樹上,傳來了陣陣蟬鳴,還有遠處清脆的鳥啼聲,令人心曠神怡。

我深深地感到,這些數不清的生命們,正在創造著和諧。

它們在天地之間,在一種看不見的秩序中,共存且共生,和諧且繁榮。

反而,我,作為當時那裡唯一的人類,似乎闖入了它們的世界裡。

但是,我並沒有被它們拒絕在外。

02

有沒有想過,自己被成千上萬的生命所接納、等待、歡迎的感覺?

在這裡,我真切地感覺到,

每一棵樹,每一棵草,每一片葉子,每一隻昆蟲,每一個小動物,小植物,每一個小生命,都在靜靜地等待著我,仿佛我就是它們的客人一樣。

它們都在無條件地向我敞開著,綻放著自己的光彩,歡迎著我:

沒有一朵花兒,因為我的到來而合攏;

沒有一片樹葉,因為我的到來而停止搖曳;

沒有一隻鳥兒,因為我的到來而停止歌唱;

沒有一隻蝴蝶、一隻蜻蜓,因為我的到來而停止起舞。

這是一種非常神奇又美妙的感覺。

感覺到自己被無數的生命,無條件的接納和擁抱著。

這也是自然界,願意貢獻給人類的最好的禮物——純粹的愛與給予。

令我驚嘆的是,不管植物們,正處於生命中的哪個階段,開花、變色、結果、落葉,

它們時刻以自己真實存在的狀態,無條件地歡迎人類。

當我來到這裡的時候,它們釋放出的氧氣、能量與歡迎,不會比任何一個其他人來而釋放的更多,或者更少。

它們不會因為我做了什麼、現在是什麼而拒絕我,或者不讓我看到它們的美麗。

它們時刻遵循著自己的生命進程,把自己最真實的模樣展示給我,展示給這個世界。

這就是大自然中的植物們,最令人讚嘆的地方。

它們實在是太偉大了。

它們為人類貢獻的,遠遠超乎我們所能想像的。

我從它們身上,學到的,遠遠超乎現在語言所能形容的。

它們不在乎哪棵樹長得更茂密;

不在乎哪朵花更漂亮;

不在乎哪只毛毛蟲,會變成更漂亮的蝴蝶;

它們不在乎什麼人來到跟前;

不在乎人們對它做了什麼……

只要有一線生機,它們仍然努力地紮根,生長,向外界釋放著氧氣與能量。

做它們該做的一切,去成為,

成為它們本來如是的樣子。

成為一棵草、一棵樹、一隻花兒……

向外界,呈現出它們的真實存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只是純粹地成為,讓生命通過自己展示出來。

我想,這是人類,最需要向植物們,學習的地方。

03

人們往往忽略了大自然的奉獻,很少去關注、去思考,植物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仿佛我們能夠存活在天地之間,是一個理所應當的現象。

仿佛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可以被人類所用,所改變,所傷害。

然而,當空氣開始汙染,當天空開始灰暗,當河水開始汙濁……

人類並不以為然。

當人類開始生病,當更多人開始生病,甚至離開時,

人類才開始想,究竟發生了什麼。

一直以來,人們很少去關註腳底下踩踏的土地、在土地裡生活的生物們,以及土地裡正在發生著的變化。

人們很少去在意身邊經過的一棵樹,一片花,一棵草,

甚至很少人會向問候朋友那樣地向它們打招呼「Hi,葉子,Hi大樹……」

但是它們卻和我們的生活如此緊密,無法分割。

沒有這片土地,沒有這片土地上生長的植物們、昆蟲們以及其他的生命,就沒有現在的我們。

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在默默地為我們做著貢獻。

想到這裡,我覺得它們實在是太偉大了。

我想跟每一片綠葉說「你好」,每一株植物、每一朵花、每一棵樹、每一棵草,每隻昆蟲,每個小生命,說「你好,謝謝」。

還有我們的地球母親,它實在太偉大了。

它送給我們人類的,遠遠超乎我們以為的擁有。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了無限生命力的美麗星球上,

這個星球對我們,充滿了無條件的愛與給予。

謝謝地球。

04

我想,

有時候人類之所以有太多的煩惱,

就在於人類用太多的標準,創造出了一層又一層的束縛,把自己局限在狹小的空間裡。

如果我們能向大自然學習一下呢?如果我們能向植物們學習一下呢?

想像一下,

如果我們像植物那樣,

不因為任何人而存在著,只是因為自己存在,而存在著;

沒有任何期待地存在著,只是遵從生長的周期,而存在著;

毫無比較地存在著,不因為與其他生命的不同而隱藏、遮擋或者放棄生長,

只是因為自己的獨特,而存在著,

靜靜地紮根,生長,向著光的方向,

那會怎樣?

如果我們像植物那樣,

只是靜靜地成為自己,

無條件地歡迎每一個來到生命中的過客,

一視同仁地給予自己所能給予的最好,

那會怎樣?

原創作者:歐醬,內在成長探索者 & 催眠師 用我踩過的坑,照亮你前行的路

本文系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人與自然#

今日話題:

你喜歡什麼樣的自然環境?

在留言區分享你的心聲,世界和我在傾聽 !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歐醬說

相關焦點

  • 了解花草樹木的生長,品味綠色生命的奇蹟,孩子們擁有自然之美
    對於孩子們來說,最關切、最重要也是最初啟蒙的學術性詞語應該就是「大自然」了,孩子們應該熱愛大自然,向大自然學習,並要養成保護大自然的意識。通俗來說,大自然是與人類社會相區別的物質世界。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
  • 萬物存在都有其規律,泥土為了滋潤花草的生長,那麼人類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大自然的規律,從最沒有思想的植物開始,地球上但凡能夠行走的地方,就有泥土的存在,那麼泥土是為了滋潤花草的生長,是為了人類行走的方便,它沒有思想,植物同樣也沒有思想,可是地球上不能沒有泥土,同樣也不能沒有植物,不管是人類還是動物都需要呼吸氧氣,如果地球上沒有一棵花草樹木的話,人類就無法正常的供氧,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會逐漸的滅亡!
  • 養過鳥的朋友都知道,其實鳥類並不笨,反而很聰明
    人類會使用工具,動物不曾使用工具是證明人類比動物聰明時常被提出的證據。我們的生活周圍確實充斥著各種先進的工業製品,然而就使用工具這一點而言,並非只有人類才會使用工具。大家都知道黑猩猩會使用石頭或木棍做為工具獲取食物,也有大猩猩懂得使用石頭打開貝殼。在日本國內還流傳一個知名故事,烏鴉懂得利用腳踏車壓破核桃殼,取出核桃食用。
  • 樹木正在集體「搬家」
    當災難來臨時,動物會逃跑,人類會發明各種技術減少損害,那麼,不會「走」也不會「跑」的樹木,會怎麼做呢?這些樹種通常是由北美針葉樹構成的裸子植物(種子植物中,胚珠在開放的孢子葉上邊緣或葉面的植物);而分布在美國東部森林中的約3/4的開花樹中,如白橡樹、糖楓樹、冬青屬植物,自1980年以來,則以每10年15.4千米的速度向西移動。幾乎沒有哪一種樹向南或東移動。當然,樹是不會像動物那樣,可以隨意「走動」的,但樹木也有自己的「搬家」方式。
  • 在窗前種梅花,鄰居見後直擺手;栽種花草樹木有什麼講究
    見有梅花,就問:「你要種梅花嗎?」我說:「是啊」。在我心中,梅花是一種不畏嚴寒,凌霜獨立的高潔之花。如果,在白雪皚皚的冬天,能看到盛開的梅花,那該是多美的一幅畫啊。可鄰居對我擺擺手,說:「很多人都不知道家裡養梅花是會不吉利,會敗風水的。你在家門前栽種梅花也同樣不好」。這樣的傳統名花種在家中或家門前不好?」為什麼呀」,我問。
  • 校園樹木維護倡議書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當你漫步入校園綠樹成蔭的林蔭小道,當你駐足於綠草如茵、鳥語花香的花園,你是否感到有一種充盈著生命活力與激情的色彩在舞動。那就是需要我們用愛心和行動去呵護的、綠色的花草樹木。
  • 詩經裡的植物|狗尾草,不讀詩經,不知花草情
    詩經裡的植物|狗尾草,不讀詩經,不知花草情詩經,是我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其最大的成就是在詩歌創作上建立了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面向生活,反映現實,顯現出鮮明的現實主義創作特色,詩經裡出現的150多種植物,是研究植物文化起源的瑰寶,其所採用賦
  • 以植物為尺度,對生命做一些沉思
    植物、生命、生活、信念,你所關注的關鍵詞但凡有這四個,你也會與我一樣被本片深深打動。人類之前,地球上就已經有了生命;人類之後,地球上也會有生命。大自然從來都不需要人類,是人類需要大自然。其實人類和動物們的生存時間是短暫的,只有植物的生命漫長且孤單,在植物生長的三十幾億年時光中,見證了地球無數次滄海桑田,板塊變動,氣候突變,生命消亡。植物,是這個地球上最強大的生命體。
  • 【花草】屋裡養綠色植物 有些誤區你應該注意
    但最近他發現,在辦公桌邊的金錢樹葉子開始脫落,而且最中間的葉芯部分新葉發黃,剛開始以為是水不夠,後來猛「補水」,可結果卻於事無補。後來詢問花店老闆王師傅,才知道養植物也有誤區。原來小軍經常喝茶,習慣把喝剩的茶用來澆花,以為即能給花澆水還能做肥料,日復一日,植物就因為缺氧死掉了。
  • 詩經中的這一種植物,多數人連名字都不會讀,其實很普通
    在以往的古典文學課堂上,我給學生講《詩經·豳風·七月》,作為一個略有植物素養的人,我以為自己早就把裡面所有的果蔬花草弄得門兒清了,但是,每每講到這句「六月食薁」時便犯了尷尬。這裡面的「薁」,到底是哪一種植物的果實呢?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我竟然被卡在了「解惑」這一條上,何其羞愧! 愧情難當,隨後成了一種求知的動力。
  • 別傻了,其實魚可能比你都聰明
    魚類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在距今約五億年前,地球上第一批脊椎動物出現了,這是地球生物史上一次質變,而這次質變的產物就是最早魚形動物,在五億年的時間裡,這些魚形動物進化出了各種各樣的分支,地球上幾乎所有動物都是從魚形動物進化而來的,我們人類的胚胎在最開始的幾個月裡還有著魚的形態,
  • 農村這些常見花草,你能叫出幾個名字?它們各有各的功效!
    農村這些常見花草,你能叫出幾個名字?它們各有各的功效!農村常見的花草樹木,你都見過哪些?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幾種農村和生活中常見的幾種花草樹木,很有可能你都見過哦,但是你們知道它們叫什麼名字嗎?又知道它們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嗎?
  • 你以為的聰明其實並非如此,科學真相來了
    有一部電影叫做《戲夢巴黎》,在這部電影中,最經典的一句臺詞就是:我從來都不相信有上帝,如果真的有上帝的話,那上帝我猜他一定是個左撇子的黑人吉他手。之前,也有很多研究者進行了相關的研究,研究的內容就是判斷左撇子和高智商之間的相關度到底有多少。但實際上,這僅僅是一個謠傳。說左撇子更加聰明,其實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 狗狗真的很聰明嗎?在動物界中,只排第七名,你說聰不聰明?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普遍就會認為「狗狗是很聰明的動物」。但智力不僅限於特定的能力,而是具有廣泛的概念,主要是通過有計劃的邏輯思考、觀察和模仿、解決問題、掌握想法、記住語言、學會學習等,所以指的是諸如此類的智力活動。狗狗能理解對方的表情和言行,能從過去發生的事情中學習,並且據說狗狗擁有人類大約3對兒童的智力。
  • 常見的有毒植物圖文介紹 教授認為是妖魔化美麗植物
    看到這樣的描述,陳濤說,含羞草本身就不想外界觸碰它,還長了刺,只是人類自作多情而已。  植物暴露在大自然,會以一種阻滯生長的方式來回應各種觸碰。猶如生長在山脊的樹木,常常會通過限制枝條發育、長得短而粗,來迎接各種狂風暴雨。當人們觸碰含羞草時,它所作出的「假死」狀態正是對入侵行為的反抗。  實際上,我們身邊的花草或多或少都有些「小毒」。
  • 你為什麼種不好花草?科學家發現人類周圍的植物正在快速滅絕
    如果你是那種養啥植物都蔫黃的人,那麼你並不孤單,根據最新發表在《自然生態學與演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跟人類相處的植物正在快速滅絕。在分析了全世界超過330000個種子植物(Spermatophyta)的種群後,研究作者發現,自1900年以來,每年約有3種植物在地球上滅絕,大約是這些類型植物自然滅絕率的500倍。不出所料,人類在大多數樹木、花卉和結果植物的滅絕災難中起著關鍵作用。
  • 能夠吃羊的植物,比捕蠅草食人花還恐怖,你絕對不敢相信!
    在農村可以看見很多的花草樹木,在人們眼中樹木都是最無害,就是立在那裡靜靜的待著,但我們今天要說的這種植物,卻十分特殊。它就是「食羊樹」。能夠吃羊的植物,比捕蠅草食人花還恐怖,你絕對不敢相信!
  • 天津新建橋園公園緣何植物死亡很多
    中國園林網4月25日消息:河東區衛昆橋下的橋園公園於2008年建成,然而僅時隔三年,公園內的植物死亡很多,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附近居民多有不解,紛紛向本報反映。牛先生是本市一家企業的退休工人,幾乎每天都到橋園逛逛,看到公園內不少植物死亡,很是痛心。牛先生說:「橋園公園佔地面積22公頃,投資上億元,是萬新村這一帶唯一一個大型公園,是我們老年人活動的重要場所。公園內各種樹木、花草達幾十種,剛建成時由園林工人負責管理,按時澆水除草,管理很到位。
  • 你知道除人類以外最聰明的十種動物是什麼嘛
    在這個地球上,有很多聰明的動物,除了人類總是以「最聰明動物」自居以外,其實自然界中有些其他動物也是很聰明的,只不過普通人們並不是很認同,即使已經被科學家證實
  • 中國唯一沒有樹木的城市,環境卻非常乾淨,植物很難在這裡存活
    其實,只要綠化程度高,舒適的環境就能夠隨之而來。一個讓人感到舒適的城市,幾乎都擁有很多綠化植物,不管是在小區裡面,還是大家共同的公園裡面,都能夠看到很多樹木和花草。有的樹木價格不菲,但人們依然願意種下來,讓自己居住的環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