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很多人習慣早晨上班路上買一杯熱咖啡或熱豆漿,既提神醒腦又能讓身體暖和下來。然而,一項新研究發現:長期用一次性紙杯喝熱咖啡或熱飲會損害健康。
《生命時報》結合該研究採訪專家,列舉微塑料是如何傷害人體的,並幫你揪出身邊看不見「微塑料」。
受訪專家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水環境工程中心副主任 吳辰熙
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總工程師 季君暉
民間環保機構擺脫塑縛總幹事 鄭 雪
紙杯裝熱飲
15分鐘釋放數萬個有害物質
發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危險材料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印度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一次性紙杯中的熱咖啡或其他熱飲,在15分鐘內會向飲料中釋放數萬個潛在的有害物質,即塑料顆粒。
研究人員將超純水倒入溫度在85到90攝氏度之間的一次性紙杯中,然後靜置15分鐘。研究人員隨後在螢光顯微鏡下分析了熱液體,還分別檢查了塑料襯裡的物理、化學和機械性能的變化。
研究人員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確認了微塑料顆粒被釋放到超純水中。一個一次性紙杯暴露在熱液體中15分鐘將會產生大約102億個亞微米大小的顆粒。
靜置15分鐘後,在20倍螢光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微塑料↓↓
研究通訊作者、印度理工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Sudha Goel博士說:「盛有熱咖啡或熱茶的紙杯在15分鐘內,杯內的微塑料層就會降解。它會將25000個微米大小的顆粒釋放到熱飲中。一個普通人每天用一次性紙杯喝三杯茶或咖啡,將會攝入75000個肉眼看不見的塑料微粒。」
很多隱形塑料悄悄進了身體
除了我們直觀看到的這些塑料品外,有些塑料隱藏在人們意想不到的地方。經常使用這些含有隱形塑料的物品,無形中也會增加身體的負擔:
茶包
塑料隱藏在茶袋裡的兩個地方。一個是袋子本身可能添加了少量的塑料,這些塑料可以幫助它們在沸水中保持原有的形狀。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科研人員發現,在加熱到95℃的水中浸泡一個茶袋,可能會在杯子裡釋放出大約116億個微塑料顆粒。二是單獨包裝茶包的包裝裡也可能含有塑料襯裡。
建議:購買散裝茶葉,用可重複使用的泡茶器,這樣就能減少對塑料和紙張的浪費。
一次性溼巾
一次性溼巾的種類多樣,包括嬰兒溼巾、個人衛生溼巾、抗菌溼巾和卸妝溼巾等,使用起來很方便。除塑料包裝外,溼巾本身也含有塑料成分,最終被扔進垃圾桶或被衝洗都會將塑料釋放到環境中去。溼巾含有無法被生物降解的塑料纖維,因而會堵塞下水道;而進入海洋的溼巾會被海龜等海洋生物當作食物誤食。
建議:非必需時不要使用一次性溼巾,即使用了一次性溼巾,也要把它們扔到垃圾桶中,不要隨意丟進馬桶。
搖粒絨服裝
搖粒絨通常是由回收塑料製成的,因此搖粒絨服裝中含有大量的塑料微纖維成分。每次清洗搖粒絨面料時,數萬個塑料微纖維就會被釋放到環境中。如果這些微纖維進入飲用水或海洋,就不可避免地會進入人類和海洋生物的身體中。
建議:為減少微纖維汙染,不購買搖粒絨服裝是最佳的選擇。在洗衣機裡放入除毛洗衣球也能減少塑料微纖維的釋放。
菸頭
菸頭是最普遍的人為汙染物。當人們把菸頭扔在地上時,它們最終會進入排水溝。一根菸頭就會汙染近3.8升水,其中部分汙染來自於塑料(用於製造香菸的過濾嘴)。
建議:戒菸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你吸菸,不要把菸頭扔到地上或水裡,而是要把它們扔在垃圾桶或菸灰缸裡。
微塑料如何威脅人類健康?
目前,超過690種生物被發現攝入了微塑料。
這些攝入的微塑料會對生物的消化道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影響某些生物的繁殖率和體內的酶活性,環境中的微塑料還能影響生物群落組成和氮循環。
更重要的是,微塑料能吸附其他汙染物,例如能致癌的多氯聯苯和多溴聯苯醚等汙染物,被生物攝入後再釋放到它們體內,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微塑料的危害還不止於此。有研究表明,吸入或攝入微塑料可能改變人體肺部和胃腸道內的微生物結構,從而對人體健康產生連鎖反應。
微塑料原則上可以通過人類的胃腸系統轉移到淋巴循環系統,通過胎盤被未出生的嬰兒吸收,並且可以通過肺部被人體吸收,最終造成免疫系統的反應,影響身體細胞健康。
但在目前,微塑料研究仍處於萌芽階段,不確定因素和知識斷層令我們難以就其危害給出定論。但鄭雪認為,在找到絕對答案之前,我們應採取預警性原則,防患未然。▲
本期編輯:鄧玉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