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醜」,無論父母怎樣,貧窮或是沒文化,做子女的都不應該嫌棄他們。如果遇到這樣的孩子,我們會不客氣的貼上「忘本」「不孝」等的標籤。
可不可否認,有時父母一切不恰當的做法,確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寶媽參加家長會時穿工作服,女兒羞紅了臉:「穿成這樣,太丟人」
前些天,大寶的學校開家長會,家長們早早就在教室門口等待。畢竟是孩子的事情,每個人都衣著光鮮,希望能給老師和其他家長留下好的印象。
很快,教室的門打開,孩子一窩蜂地湧出來,把自己的父母帶入座位。沒多久,人差不多就齊了。
我注意到,旁邊的一個小女孩,孤零零地坐在椅子上,家長一直沒到。
就在老師開始點名的時候,一位穿著服務員工作服的母親敲門走了進來,衣服上還有些汙漬。
這位媽媽的到來,讓安靜的教室頓時有些喧囂,家長們小聲地議論:
「這是誰的家長,怎麼穿這樣就來了。」
「也不收拾一下,當這是什麼場合,太不尊重人了。」
那位媽媽有些尷尬,走到旁邊那個小女孩身邊。小女孩默默地讓了座位,卻始終低著頭一言不發,羞紅了臉,眼圈有些微微泛紅。
家長會結束後,我注意到那對母女似乎鬧了矛盾,隱約聽見小女孩說「別人怎麼看我」、「穿成這樣,太丟人了」之類的話。
可能有人認為,小女孩太過分,就算媽媽穿的不得體,做女兒的也不應該嫌棄。
可筆者不這樣認為,來參加孩子的家長,卻不顧外表的得體,這種行為本身就是沒有考慮過孩子的自尊心。
誠然,孩子不應嫌棄父母,但父母也應該在乎孩子的處境。畢竟,他們的自尊心,遠比我們想的還要強烈。
作為父母,得體的穿衣打扮有多重要?
小孩的自尊心,常被父母們遺忘甚至忽略。就像很多人認為,小孩哪需要好看不好看,只要學習好就是最重要的,可事實並非如此。
在孩子2、3歲的時候,就開始逐漸認識自我,會隨著時間的發展,不知不覺產生強烈的自尊。
他們希望能得到尊重、讚美,不願被父母當眾批評……
尤其是爸爸媽媽,做為自己最親近的人,他們更希望能從別人眼中,看到對自己羨慕的目光。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幼兒園的小朋友,總是攀比誰的媽媽更漂亮的原因。
如果父母不修邊幅的就出現在大家面前,還有其他家長做對比,孩子也可能因此被其他同學嘲笑、可憐、歧視。
孩子呢?則可能因為不能調節心態,開始變得自卑、不合群。造成這個現象的,也不是貧窮,而是父母的不重視。
毛姆曾說過:「自尊心是一種美德,是使一個人不斷向上發展的一種原動力。」
所以,我們雖不提倡攀比名牌,但也不要用這種稍加注意的小事,去傷害孩子寶貴的自尊心。
參加孩子的家長會,怎樣打扮才合適呢?
1.避免「奇裝異服」。
父母在家裡的時候怎麼穿都可以,但是去參加孩子的家長會,就要注意穿得是不是適合。畢竟,家長會也屬於公眾場合,是家長與老師溝通的場所。
所以,類似睡衣、工作服、或是袒胸露背這種不恰當的衣著,必須要避免。這既是為了維護孩子的自尊心,也是一種表達對老師和他人尊重的方式。
2.不要穿金戴銀。
有些人的家庭條件很好,衣服包包都是各大名牌,但是在參加家長會的時候,還是應該低調些。
不然,很容易給人留下「暴發戶」、「沒內涵」這樣的印象,還容易影響孩子,讓他們產生「金錢至上」的觀點。
所以,就算所有衣物都是名牌,也儘量挑選一些LOGO較小,不是那麼「閃耀奪目」的去穿戴。
3.得體是關鍵。
那麼,到底應該怎樣穿呢?其實,比平時服飾再莊重一點的衣物,就可以。比如,可以穿到公司去上班的打扮,就是比較恰當的。
媽媽可以穿連衣裙、風衣等,只要不是過於豔麗、誇張。爸爸的衣服就簡單一些,西裝、襯衫、夾克等,幾乎都不會出錯。
父母們千萬不要小瞧了這件事,要知道,其實我們每天的一舉一動,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
真的為孩子好,就一定要多做自我審視,並且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才是合格的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