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太多反而容易生病:寶寶最佳「穿衣公式」來了!

2020-12-05 寶寶知道

這幾天,我國自北向南都出現了大風降溫天氣,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0℃以上。小夥伴們,你們有沒有感到一絲涼意呢?

寒潮來襲,育姐其實不太擔心孩子們沒做好防寒保暖措施而受涼(畢竟給娃捂好是家長的本能!),反而想提醒各位家長朋友不要過於緊張,給孩子穿太多,反而生病了。

天氣漸冷,寶寶應該比大人們穿厚些,這是常見誤區。

尤其在奶奶、姥姥帶娃的家庭裡,老一輩喜歡給寶寶捂著,因為總是以自己感受到的冷來給娃穿衣服,生怕凍壞了寶寶,誰知這樣反而帶來了問題。

近幾日兒科門診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捂得太厚引起的,有的一歲以下患兒甚至患上了「捂熱綜合症」,其典型症狀是高熱、脫水、抽搐、昏迷,甚至腦部受損導致患兒智障。

杭州市一醫院兒科馮梅副主任醫師出了半天門診,看了45個患兒,其中有5個孩子馮醫師看了一眼就覺得穿太多了。

發燒39.5℃

居然還穿了三件棉襖一件毛衣

男嬰兒,6個月大,發燒39.5℃。上身穿厚棉內衣+毛線衫+棉背心+絲棉襖,下身是厚棉長褲+毛褲,全身又套了一件彈力絮連體棉襖。孩子精神不大好,趴在奶奶背上一動不動。

醫師摸摸孩子後背,全是汗,便趕緊讓奶奶把孩子的絲棉襖脫掉和彈力絮連體棉襖脫掉,散散熱。

發燒接近40℃

棉毛衫+毛線衫+絲棉襖+羽絨服

女嬰兒,10個月大,發燒接近40℃,臉蛋紅撲撲的。孩子上身穿棉毛衫+毛線衫+絲棉襖+羽絨服,下身是厚棉長褲+毛線褲+絲綿褲。

外婆說,早上喝完牛奶,孩子就開始發脾氣、哭吵,怎麼哄都不行。

馮醫師叫外婆捏捏孩子的內衣,外婆驚得叫來,「怎麼溼透啦」,慌慌張張地從包裡翻出一塊毛巾,塞進孩子的衣服裡吸汗。

醫師說,這兩個孩子都穿了兩件棉襖,在這樣的天氣,一件棉襖就夠了。一般來說,棉背心也不用穿。孩子的穿衣原則和大人一樣即可。

分割線

怎樣判斷孩子穿衣夠不夠?

1歲以下的新生寶寶,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還沒有健全,在過冷或過熱時不能自動調節,對外界氣溫的適應能力很差。

尤其是5個月內的寶寶,他們喝奶容易流汗,產熱量很大,出汗散熱又比較緩慢,如果爸爸媽媽把寶寶包裹得很嚴實,就很容易產生高熱的環境,導致寶寶中暑。

以下兩種辦法幫你判斷寶寶衣服是否穿得多:

第一,摸孩子的鎖骨。如果鎖骨是溫熱的,說明衣服穿得剛剛好;

第二,摸後背。如果後背有汗,甚至衣服都已經溼了,說明衣服穿太多了,應該及時減衣。

分割線

適合中國人的「穿衣公式」

氣溫+衣服增加的溫度= 26℃

兩歲以上小孩,穿衣法則最好與大人一致,對於運動量大的寶寶甚至要比大人少穿一件。

而秋冬交替正是氣溫多變的時節,街上一看,大人們也是各憑感受亂穿衣,孩子穿得少容易遇寒受涼,穿得多容易受熱生病,究竟有沒有準確的參考呢?

答案是:有!

杭州市中醫院中內科桂曉春醫師以自己女兒為實驗對象,用了三個月時間,總結出小孩「穿衣公式」。

她說女兒2012年讀大班時,也是三天兩頭感冒,所以她想搞清楚小孩穿多少衣服是最舒適的。從2012年9月份起,桂醫師隨身帶一個溫度計,記錄當天氣溫幾度、女兒感冒時穿了什麼衣服、出汗時穿了什麼衣服、室內溫度多少、室外溫度多少。

經過3個月的實踐總結,桂醫師得出結論:氣溫加上衣服所能增加的溫度,控制在26℃,是孩子最舒服的穿衣狀況,不會著涼打噴嚏,也不會動一動就出汗。

根據醫師的測量,每件衣服能增加的溫度:厚羽絨服9℃,薄款羽絨服6℃,稍厚彈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絨衣服3℃,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是1℃。

學會了公式,記住衣服的溫度,接下來就是簡單的算數問題了!

例如:白天戶外氣溫12℃左右,孩子需要:厚羊毛衫4℃+抓絨衣服3℃+厚羽絨服9℃,即可達到舒適的26℃。進入室內後根據溫度脫掉外套。

分割線

小件衣物怎麼考慮?

要不要戴帽子

在冬天的室外,偶爾白天的陽光還比較強烈,戴上帽子既可以遮陽,又可避免寶貝的頭部受涼。特別是小寶寶,囟門尚未閉合,頭頂部非常薄弱,更易受涼而引起傷風感冒。

其它大多數情況下,戴帽子並不是必須的。

大腦是發育最迅速、血供最豐富、代謝最旺盛的器官,還有厚厚的頭皮和骨性結構包裹,頭皮的血供也非常豐富,因此理論上寶寶的頭部是不怕冷的,裸露的頭部還會很有效地調節全身的溫度!其實寶寶戴帽子往往會影響他頭部的活動、聽音以及散熱等。

要不要戴手套

即使在炎熱的夏季,許多寶寶小手小腳很涼,這是正常現象,家長不用過度緊張。

但是冬天外出還是做好手部保暖,但如果寶寶年齡過小可選袖子較長的外套,手套不是最佳選擇。因為寶寶經常動彈,喜歡抹臉,也愛吃手,往往會把手套上的棉毛屑吞下去。

一些家長用繩子或橡皮筋把手套捆在寶寶手上,這樣也有危險,手腕上的橡皮筋如果纏繞過緊,或者手套內部脫落的線頭纏住小指頭,寶寶的小手還有可能缺血、腫脹甚至壞死!

要不要穿襪子

冬天寶寶的腳步保暖也是非常重要的,寶媽要記得給小腳丫保暖,穿上襪子是第一步哦。

當然夏天完全沒有必要,跟小手一樣,孩子也通過小腳,感受身體和外在的世界。

要不要戴圍巾

不一定要戴圍巾,但家長帶個圍巾或者圍巾或毯子倒是不錯的選擇,冷的時候可以給寶寶裹上,非常方便。

圖文轉自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媛媛公主的萌媽)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根據寶寶穿衣公式巧過冬季
    要知道,寶寶舒適的外在溫度是26℃,我們把衣服的類型和保暖溫度做個大致歸類,根據「穿衣溫度=26℃-室溫」的公式,媽媽就可以隨時掌握寶寶的穿衣法則了。,寶寶身上已經穿上了好多層衣服。
  • 90%的人都搞錯了,難怪孩子愛生病!'
    ,怕寶寶小腳丫踹出來,著涼生病;穿吧,聽說會有礙血液循環,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還怕孩子不舒服。家長如果盲目地給寶寶穿上厚厚的襪子,寶寶反而會因為燥熱或不舒服出現踢被、蹭襪、睡不安穩等問題。建議家長應根據具體情況以及寶寶的自身需求,來決定該不該給寶寶穿襪子才最科學。
  • 冬季穿衣有講究,家長做到這5點,幼兒寶寶健康過冬季
    特別是對於上幼兒園的寶寶來說,更是一種考驗。稍不留意就會著涼感冒。小編有一個當幼師的朋友,她說每年這個臨近冬季放假前一個月,基本上每天都是寶寶因為生病請假!寶寶較小,身體抵抗力不強;再加上天氣寒冷。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出現感冒發燒的情況。很多家長都比較納悶,給寶寶穿著很多,怎麼就會感冒呢?兒科醫生表示,寶寶冬季容易感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穿衣不當導致的!
  • 寶寶這樣來穿衣,寶媽別擔心
    在這春暖花開溫度剛剛回升的季節,很多人是穿多了熱,穿少了怕生病。新手寶媽們,沒有太多的經驗來帶娃,有的人會參考育兒書,有的人還會參考家裡老人的帶娃經驗。那麼在這個疫情當前的時期到底如何正確地給寶寶們穿衣呢?春捂秋凍這個說法是否正確春捂秋凍這個說法就是這樣一代代人流傳到現在,那麼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嗎?
  • 記住1個穿蓋公式,不冷不熱不生病!
    氣溫起伏不定,也就導致了街頭出現這一「怪象」:來源:人民日報笑歸笑,但一到「亂穿衣」的時節爸媽們可就為難了,總會在兩種說法中糾結:春捂秋凍,秋天不能給娃穿太多!一換季娃就著涼感冒,必須多穿!到底哪一種說法才是「育兒真理」呢?秋天給娃穿多少、夜裡蓋什麼才能既舒適又不生病?
  • 寶寶穿7件衣服上學 因太熱向老師求助 網友稱:可能在炫富 爸媽營
    千萬不要以為這只是個個例,護犢心切一不小心就護過了頭不只是爸媽,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在這一點上絕對不甘落後,像下面這樣穿8件,光是翻翻就需要不少時間啊要說歷史,每一個被大人們用生命來愛的孩子,都是從小寶寶這麼過來的。而他們在在當小寶寶階段,穿的蓋的只能更多,沒有少的!
  • 秋冬適用的穿衣公式,你get到了嗎?
    ,穿少了怕孩子冷。尤其是小孩子,抵抗力又特別差,穿的過多,或太少都容易生病。  很多新手父母,由於缺乏照顧孩子的經驗,不知道怎麼給孩子穿衣服最好。現在已經過了立冬,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已經來了,也是一年中最難給孩子穿衣服的季節。而且現在屬於秋季,向冬季的過渡階段,氣候變化還有點大,早晚溫差也不小,怎麼給孩子穿衣服,還真的有講究呢!
  • 孩子穿太多衣服有危害,醫師總結了一個「著裝公式」
    因為在身上穿厚厚的保暖內衣會使出汗時穿脫很不方便,如果不能及時排出汗水並保持身體乾燥,當遇到冷空氣以後體溫驟降時就很容易生病。」所以,孩子穿太多衣服是具有危害性的。那麼在寒冷的季節如何正確穿著?讓我們來看看吧!給孩子穿太多衣服有什麼危害?成人通常根據自己的衣服決定孩子的穿衣服數量。有時,因為天氣變冷因為擔心孩子感冒還會使孩子多穿一些。
  • 冬天睡覺不穿襪子寶寶容易著涼?錯!只要這5種情況下才需要穿襪!
    「冬天寶寶睡覺要不要穿襪子」的問題,可困擾了不少家長。不穿吧,擔心寶寶著涼生病。穿吧,寶寶抗拒,大人們也擔心孩子難受。(圖片來源:pexels.com)一般來說,冬天寶寶睡覺是不用穿襪子的。因為寶寶新陳代謝旺盛,體溫本就比成人高一些,而且特別容易出汗。家長如果盲目地給寶寶穿上厚厚的襪子,寶寶反而會因為燥熱或不舒服出現踢被、蹭襪、因睡不安穩影響睡眠質量等問題。而且,寶寶的小腳丫長時間被汗溼的襪子包裹著,非常容易滋生細菌,誘髮腳部疾病。
  • 記住1個穿蓋公式,不冷不熱不生病
    氣溫起伏不定,也就導致了街頭出現這一「怪象」:來源:人民日報笑歸笑,但一到「亂穿衣」的時節爸媽們可就為難了,總會在兩種說法中糾結:春捂秋凍,秋天不能給娃穿太多!一換季娃就著涼感冒,必須多穿!到底哪一種說法才是「育兒真理」呢?
  • 寶寶秋褲什麼時候穿?你大概給孩子穿錯了
    因此,我穿一條秋褲,饅頭就必須穿兩條;我穿外套,饅頭必須穿毛衣。或許是這份母愛嚴重超重,她居然生病了,還是感冒???感冒不是著涼才會得嗎?難道我給饅頭穿的還是太少?大部分都是因為穿太多了,有的發燒,有的感冒。你們當媽的老覺得孩子冷,就給孩子穿很多,但不知道小孩子的新陳代謝快,血液循環也快,體內熱量高,體溫也比大人高。而孩子幾乎是一刻也不得閒的動,運動量大就很容易出汗,一出汗,裡面的小衣服就溼了,等到安靜下來後,衣服就變涼了,這種天氣風又大,讓它一吹著涼感冒就很容易得上了。」
  • 寶寶動不動就感冒?一份實用的穿衣指南送給你
    剛剛喝完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馬上就準備穿上第一件毛衣了。現在在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三種不同穿衣風格的人群,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有人穿T恤、有人穿夾克,甚至還有人穿羽絨服。大人尚且把握不好穿衣的節奏,小孩可怎麼辦呢?
  • 冬季寒冷易感冒,父母護理寶寶記住「三暖一涼」口訣,孩子少生病
    冬季寒冷易感冒,父母護理寶寶記住「三暖一涼」口訣,孩子少生病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覺得寶寶太小,抗寒能力肯定低,必須穿厚點。事實上呢,寶寶新陳代謝比大人快,而且活動多,不太容易冷。孩子穿的過厚,不但無法幫助孩子避免感冒,反而影響孩子活動。冬季保溫要適度,別讓寶寶「冬眠」。
  • 90%的人都搞錯了,難怪孩子愛生病!
    不穿吧,怕寶寶小腳丫踹出來,著涼生病;穿吧,天氣那麼熱,又擔心孩子不舒服,從而影響睡眠。其實,如果室內溫度適宜的話,即便寶寶光腳睡覺也是不會輕易著涼的(這裡的光腳睡覺,指的是在蓋被子的基礎上,不穿襪子)。因為寶寶新陳代謝旺盛,體溫本就比成人高一些,而且特別容易出汗。
  • 冬天怕冷給寶寶裹成棉球?孩子冷不冷,不能用衣物多少來衡量
    悶熱症候群每年冬季都會有孩子因為穿得太多而「中暑」,學術名叫做「悶熱症候群」,主要是由於家長給孩子穿的太多,導致其體溫上升,出現中暑反應,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呼吸衰竭、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影響孩子活動孩子喜歡蹦蹦跳跳,但是穿得衣服過多,會限制孩子的運動,影響他們活動,還容易發生危險。引發皮膚疾病孩子活潑好動,穿衣服太多,容易出汗,因為熱量不能及時散去,所以很容易捂出痱子,引發溼疹等皮膚疾病。
  • 「超暖和爺爺」上線,看到孫子穿的衣服跪服:奶奶們甘拜下風
    02給孩子穿太多,孩子反而容易生病一到冬天,這些小寶寶們個頂個地「武裝」到位,而抵抗寒冷的方法似乎也只有給孩子多穿衣服給孩子多穿衣服沒有錯,可是穿太多就不是好事了。很多時候,孩子穿得太多,反而會容易生病。1、穿太多不愛活動孩子穿太多衣服,身體就會變得很笨重,自然就減少了活動的欲望。
  • 秋冬季節,寶寶衣服應該怎麼穿?不同年齡段有講究
    那麼問題來了,寶寶冬天衣服到底應該怎麼穿?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寶寶冬天穿衣的原則吧!什麼樣的寶寶需要多穿一點?一個月以內的寶寶還屬於「新生兒」,他的體溫調節能力還處於「新手村」階段,幾乎無法靠自身去進行體溫調節。
  • 貓咪並不需要衣服來保暖,強行為愛貓穿衣,反而會妨礙它們的行動
    這不是在愛貓咪,反而會害了它。很多鏟屎官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冬天快要到了,我給貓咪穿衣服是為了它們好,讓它們能夠保暖,怎麼還會害了它們呢?貓咪真的不需要靠穿衣服來保暖!(無毛貓或某些老年、生病的貓咪除外)一、貓咪需要靠穿衣服來保暖?天然皮草了解一下。
  • 「若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新生寶寶夏季穿衣攻略分享
    她自己穿件薄長袖睡衣,也給孩子穿著涼爽的小紗布衫。但最近因為穿衣服的問題和姥姥起了爭執。姥姥覺得小寶寶剛出生,非常脆弱,當然要穿得厚一點,而且家裡能不開窗就不開窗,連睡覺時都要給娃穿上襪子。媽媽認為寶寶已經穿的夠多了,而且生娃前也總聽朋友說起,新生寶寶怕熱。似乎兩方都有道理,那麼新生寶寶到底是怕冷還是怕熱呢?
  • 網上熱傳「穿衣公式」,靠譜嗎?
    近日,網上流傳一條「穿衣公式」,公式中明確量化了羽絨服、棉衣、羊毛衫等衣服的溫度,指導人們通過衣物溫度和當日氣溫的簡單相加來選擇應穿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