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熱傳「穿衣公式」,靠譜嗎?

2021-01-20 南陽日報

近日,網上流傳一條「穿衣公式」,公式中明確量化了羽絨服、棉衣、羊毛衫等衣服的溫度,指導人們通過衣物溫度和當日氣溫的簡單相加來選擇應穿衣物。此公式是否可靠?記者進行了求證。


這條「穿衣公式」對各種衣物的保暖溫度都明確量化:「比較厚的羽絨服相當於9℃,薄款羽絨服相當於6℃,稍厚的彈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絨衣服、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1℃。若溫度為22℃,那麼穿一件薄棉毛衫加一件薄外套,即22+1+3=26,控制在26℃就可以了。」


不少市民對「穿衣公式」很追捧。因工作關係需經常出差的市民孫先生說,不同地區的氣溫不同,他常常在出門前為該帶哪些衣物發愁,現在有公式作指導,方便多了;市民肖女士說,她的寶寶一歲半,平時穿衣多少很難掌握,有了「穿衣公式」,省心多了。


這條「穿衣公式」究竟科學嗎?記者就此諮詢了市中心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高華。高華表示,人體體溫和環境之間的溫差不同,人體散熱情況就不同,單憑感覺估量衣物的保溫程度肯定是不靠譜的。因為天氣溫度是不斷變化的,每個人體質也不同,不同年齡的人身體對溫度的調節機制更不一樣,所以,應根據個人年齡、體質、活動量等情況加減衣物,如果只依賴「穿衣公式」,顯然是不科學的。

南陽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王陳

—— —— —— —— —— ——

電話:0377-63131339
郵箱:nyrbxmt@163.com

—— —— —— —— —— ——

相關焦點

  • 網上熱傳「穿衣公式」 受訪者認為不靠譜(組圖)
    日前一則「穿衣公式」在網絡上走紅,這個公式將衣物分成不同類別,各自量化成相應的溫度數值,然後只要用「最佳舒適度」26℃減去當日氣溫,就能「算」出當天需要什麼樣的搭配。這條公式靠譜嗎?本報「記者求證」欄目記者進行了體驗。
  • 「穿衣公式」熱傳 衣服保暖度也能量化?
    原標題:「穿衣公式」熱傳 衣服保暖度也能量化?   「厚羽絨服保暖度為9℃,厚羊毛衫保暖度為4℃,薄外套保暖度為3℃,短袖T恤保暖度為1℃……搭配衣服時,控制在26℃即可。例如,若當日氣溫為22℃,那麼只需穿一件短袖T恤加一件薄外套(22+1+3=26)。」
  • 網上熱傳「穿衣公式」 德州專家:不能生搬硬套
    日前一則「穿衣公式」在網絡上走紅,這個公式將衣物分成不同類別,各自量化成相應的溫度數值,然後只要用「最佳舒適度」26℃減去當日氣溫,就能「算」出當天需要什麼樣的搭配。  根據「穿衣公式法則」,各種衣物的保暖情況如下:比較厚的羽絨服相當於9℃,薄款羽絨服相當於6℃,稍厚的彈力絮棉衣是5℃,厚羊毛衫是4℃,棉背心4℃,抓絨衣服、薄外套是3℃,厚的棉毛衫2℃,薄的棉毛衫是1℃,短T恤衫等小於1℃。
  • 看似實用的26℃「穿衣公式」 其實並不靠譜
    最近,有微友在朋友圈裡分享了一則在網上熱傳的「穿衣公式」,該公式將衣物分為不同類別,各自量化成相應的溫度數值,然後只要用「最佳舒適度」26℃減去當日溫度,就能計算出當天需要什麼樣的搭配。那麼,這個公式到底靠不靠譜呢?
  • [聊城]「穿衣公式」網絡熱傳 氣象臺:借鑑意義不大
    對於網絡熱傳「穿衣公式」,工作人員指出,每個人體質不同,室內室外情況也有不同,公式借鑑意義並不是很大。  俗話說,二八月,亂穿衣。如今農曆二月還未正式到來,迅速回升的氣溫讓人大大感受一把春天的氣息。走在街頭,有些市民已經換上薄外套、羊毛衫,有些還裹著厚厚的羽絨服。不少網友感慨,每天早晨都為穿什麼而發愁。
  • 「26度穿衣公式」折射了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
    「26度穿衣公式」折射了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時間:2019-11-25 10:49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26度穿衣公式折射了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 最近,26度穿衣公式火爆網絡,不少家長也以這公式為依據給孩子穿衣服。
  • 量化衣服保暖溫度「穿衣法則」未必靠譜
    專家建議選擇衣服須根據具體地點溫度溼度而定近日天氣越來越冷,一則量化衣服保暖溫度的「穿衣法則」在微博上盛傳,該微博分別註明了多種質地服裝的溫度,通過相加與當日天氣溫度平衡來選擇應穿衣物,受到不少網友的追捧。不過,廣州市纖維產品檢測院的專家向本報記者表示,該法則沒有科學根據。
  • 刷爆屏的26度穿衣法則,真的有用嗎?
    網上有一個非常熱門的「26度穿衣法則」被許多家長當做是穿衣參照表,根據不同衣服對應的溫度,加上環境溫度等於26度,給孩子增添衣服,讓孩子處在26度的溫度中。那麼,什麼是「26度穿衣法則」呢?這個法則是杭州中醫院內科醫生提出來的,根據醫學上人體最舒適的環境溫度是26度,這樣這位醫生以保證人體穿衣處在26度作為標準,再根據自己給女兒多年的穿衣經驗總結而來,得出公式。這個法則一出,便被許多年輕媽媽當做參照。「26度穿衣法則」的標準是什麼?
  • 「26度穿衣法則」不靠譜,「三層穿衣法」讓孩子溫暖舒適過寒冬
    風靡網絡的「26度穿衣法」,其實根本不靠譜寒冷的冬季,如何給寶貝穿衣服可是一門學問。那位寶媽口中的曾經風靡一時的「26度穿衣法則」,即:將當天的最低氣溫加上各類衣服的對照溫度,得出26度,這樣穿就可以達到身體的理想溫度。
  • 「土豪資格」公式熱傳 網民自嘲只是土沒有豪
    楚天金報訊 @楚天金報:【網傳「土豪資格」計算公式,來算一下!】某招聘網站日前給出了一個答案,「體面指數」高於0.7的人就算土豪。這家網站還專門提供了一個「體面指數公式」,該公式為「體面指數=1-體面開支/收入」。
  • 穿衣溫度法則 衣服都有度數真的靠譜嗎?
    @茄子求過360:我想知道,如果夏天37℃,按這個法則的意思是要扒皮嗎?如果氣溫正好是26℃,是說要裸奔嗎?  @小丸子哩哩哩:我這冬天零下20多攝氏度,按照他這個26℃的算法,我得穿46攝氏度,9+6+5+4×2+4+3×2+2×3+1×2=46,誰能告訴我,怎麼穿到身上?  @何小肚:此帖兩處致命傷!
  • 秋冬適用的穿衣公式,你get到了嗎?
    來源: 一隻小佳子兒 舉報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給孩子穿衣服是一件頭疼的事,穿多了怕孩子熱,
  • 根據寶寶穿衣公式巧過冬季
    要知道,寶寶舒適的外在溫度是26℃,我們把衣服的類型和保暖溫度做個大致歸類,根據「穿衣溫度=26℃-室溫」的公式,媽媽就可以隨時掌握寶寶的穿衣法則了。怎麼才能巧穿衣呢?穿衣溫度對照:較厚羽絨服相當於9℃,薄款羽絨服是6℃,稍厚彈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絨衣服、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是1℃。
  • 網傳用肉眼鑑別胎壓的辦法靠譜嗎?修車工親測給你看,這才是真相
    網傳用肉眼鑑別胎壓的辦法靠譜嗎?修車工親測給你看,這才是真相。現在有很多所謂的老司機會告訴大家一個很不靠譜的說法,就是什麼呢?我們可以用肉眼去鑑別一下胎壓的辦法。修車工個人建議你可以備一個胎壓計,或者備一個充氣泵。網上那些說法,一點都不靠譜。
  • 《一問一答》在網上買水果靠譜嗎?
    隨著網絡的普及,在網上購物成為了很多人的習慣,因為網上購物,不僅方便快捷,還可以讓自己足不出戶就可以收到貨物,相對來說,還比實體店的東西便宜一點,這也是很多人熱衷的原因之一。有很多購物平臺,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等,賺足了回頭客,讓人們流連忘返,我也不例外。
  • 「26℃穿衣法則」科學嗎? 醫生:每個人體感不一(組圖)
    「26℃穿衣法則」概述:較厚羽絨服相當於9℃,薄款羽絨服是6℃,稍厚棉外套5℃,厚羊毛衫加棉背心4℃,抓絨衣、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是1℃等。衣服溫度與天氣溫度相加等於26℃為最適宜的穿衣方式。例如若外部溫度為22℃,那麼給孩子穿一件短袖T恤加一件薄外套即22+1+3=26就可以了。
  • 網上買靠譜嗎專家這樣建議雷射打標機廠家
    網上買靠譜嗎專家這樣建議雷射打標機廠家 ,「12wf0qq」   無錫一網雷射設備有限公司專業生產銷售光纖雷射打標機,二氧化碳雷射打標機,紫外雷射打標機。性能穩定,高性能,低價格,節省人力成本,如有需要,歡迎隨時來電諮詢!
  • 穿太多反而容易生病:寶寶最佳「穿衣公式」來了!
    近幾日兒科門診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捂得太厚引起的,有的一歲以下患兒甚至患上了「捂熱綜合症」,其典型症狀是高熱、脫水、抽搐、昏迷,甚至腦部受損導致患兒智障。杭州市一醫院兒科馮梅副主任醫師出了半天門診,看了45個患兒,其中有5個孩子馮醫師看了一眼就覺得穿太多了。
  • 網傳「酒店雙面鏡事件」被證是烏龍,手指驗證雙面鏡靠譜嗎?
    近日,網上熱傳南京某酒店的「雙面鏡事件」,從網友發帖曝光,到酒店報警,再到警方實地調查後闢謠,可謂一波三折。而該事件中的雙面鏡,因其特有的偷窺功能,再度進入公眾的視野,並一度成為網絡熱詞。疑似雙面鏡,只是普通抽屜的不鏽鋼裝飾板11月12日晚間,微博上熱傳南京一家酒店疑似安裝具有偷窺作用的雙面鏡。所謂的雙面鏡,其實是一種光學玻璃,從一面看,是一面普通鏡子,看不見鏡後景物。從另一面看,則是透明玻璃,可以清楚地看見對面景物。最近熱播的刑偵劇《法醫秦明》中,也提到了這種特殊的偷窺鏡。
  • 微信熱傳「人體排毒周期表」被指不靠譜
    最近,「人體排毒周期表」在微信上熱傳,讓不少夜班族和喜歡熬夜的人感到恐慌。「人體排毒周期表」靠譜嗎?  網傳  「人體排毒周期表」  9:00-11:00脾臟排毒時間,這段時間吃冰食最傷脾臟,會影響發育及生育。  11:00-13:00心臟工作巔峰時期,也是人體能量最強的時刻,此時心跳快速,次數最多。  13:00-15:00小腸吸收養分的時間,過了這個時刻,腸胃功能減弱,故養生之道有過午不食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