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街頭,有些市民已經換上薄外套、羊毛衫,有些還裹著厚厚的羽絨服。對於網絡熱傳「穿衣公式」,工作人員指出,每個人體質不同,室內室外情況也有不同,公式借鑑意義並不是很大。
俗話說,二八月,亂穿衣。如今農曆二月還未正式到來,迅速回升的氣溫讓人大大感受一把春天的氣息。走在街頭,有些市民已經換上薄外套、羊毛衫,有些還裹著厚厚的羽絨服。不少網友感慨,每天早晨都為穿什麼而發愁。
與此同時,一則名為「穿衣公式」的微博在網上熱傳,意在指導大家早春時節如何穿衣。用數字算出穿什麼,著實讓不少人高興一番。這個公式是否真的可以幫我們決定穿什麼?對此,記者採訪我市氣象臺工作人員。
「穿衣公式」出爐 衣服帶來的溫度加一起26℃最適宜
這則講述」穿衣公式「的微博為各類衣物打出溫度,如比較厚的羽絨服相當於9℃,薄款羽絨服6℃,稍厚的彈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絨衣服、薄外套3℃,厚的棉毛衫2℃,薄的棉毛衫1℃等。
這則微博最初發明者——杭州桂曉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因為溫度為26℃時,穿一件T恤剛剛好。以這個為基準,如果溫度下降3℃,加一件薄外套就剛剛好;下降4℃,加一件厚羊毛衫就行。這就意味著,薄外套代表3℃、厚羊毛衫是4℃,這樣類推出來的。
對於這則穿衣公式,不少網友表示推崇。有網友表示,因為室內常有暖氣、空調等,與室外溫差很大。很多時候看到當天溫度,也難以決定該穿什麼。以後可以根據公式增減衣物。也有網友表示質疑,有時溫度雖高,可是風大、沒太陽,按公式穿一定不行,更有網友直接提問,如果溫度超過26℃,是不是就要裸奔?
市氣象局:不能僅以溫度衡量穿衣指數
市氣象局工作人員表示,不同地區氣候特徵不同。即便是同一地區,因為光照、溼度、風力等的影響,即便溫度相同,體感溫度也會存在差別。緊靠簡單計算決定穿衣,恐對身體健康不利。
「我市處於內陸地區,屬於半乾旱大陸性氣候。氣象部門每天發布的穿衣指數、晨練指數、體感指數等,都是由軟體經過計算得出。雖然目前我市氣象臺尚未公布穿衣指數,春季溫差大,易有冷空氣,建議市民春捂。」工作人員介紹,「因為近日接連有冷空氣到來,市民應當著重做好下半身保暖。」
對於網絡熱傳「穿衣公式」,工作人員指出,每個人體質不同,室內室外情況也有不同,公式借鑑意義並不是很大。(記者 王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