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刷爆屏的26度穿衣法則,真的有用嗎?
網上有一個非常熱門的「26度穿衣法則」被許多家長當做是穿衣參照表,根據不同衣服對應的溫度,加上環境溫度等於26度,給孩子增添衣服,讓孩子處在26度的溫度中。那麼,什麼是「26度穿衣法則」呢?這個法則是杭州中醫院內科醫生提出來的,根據醫學上人體最舒適的環境溫度是26度,這樣這位醫生以保證人體穿衣處在26度作為標準,再根據自己給女兒多年的穿衣經驗總結而來,得出公式。這個法則一出,便被許多年輕媽媽當做參照。「26度穿衣法則」的標準是什麼?
-
父母對孩子過度掌控?了解「刺蝟效應」,讓親子關係保持親疏得當
但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對孩子掌控過度。曾經有一則這樣的新聞報導:一個未滿十歲的孩子突然離家出走,急壞了父母。後來找到孩子,詢問孩子為何離家出走,孩子說,自己沒有一點自由,所有的事情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就像無時無刻有兩雙眼睛盯著自己,都快要喘不過氣了。原來,是孩子父母的掌控過度讓孩子想要逃離。
-
看似實用的26℃「穿衣公式」 其實並不靠譜
最近,有微友在朋友圈裡分享了一則在網上熱傳的「穿衣公式」,該公式將衣物分為不同類別,各自量化成相應的溫度數值,然後只要用「最佳舒適度」26℃減去當日溫度,就能計算出當天需要什麼樣的搭配。那麼,這個公式到底靠不靠譜呢?
-
「穿衣公式」熱傳 衣服保暖度也能量化?
原標題:「穿衣公式」熱傳 衣服保暖度也能量化? 「厚羽絨服保暖度為9℃,厚羊毛衫保暖度為4℃,薄外套保暖度為3℃,短袖T恤保暖度為1℃……搭配衣服時,控制在26℃即可。例如,若當日氣溫為22℃,那麼只需穿一件短袖T恤加一件薄外套(22+1+3=26)。」
-
「26度穿衣法則」不靠譜,「三層穿衣法」讓孩子溫暖舒適過寒冬
那位寶媽很不以為然的、帶著幾分得意地說:我這是「26度穿衣法則」,這是讓人體感覺最舒適的穿衣法則。今天西安最高氣溫是14度,這會兒大概才10度左右,所以... ...那位寶媽的話還沒說完,他家孩子又摔倒了,而且這次似乎摔得還比較嚴重,孩子半天自己爬不起來,那位寶媽也就顧不上繼續跟我「科普」了,跑過去把孩子扶起來,好在孩子沒什麼事。
-
秋冬適用的穿衣公式,你get到了嗎?
很多新手父母,由於缺乏照顧孩子的經驗,不知道怎麼給孩子穿衣服最好。現在已經過了立冬,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已經來了,也是一年中最難給孩子穿衣服的季節。而且現在屬於秋季,向冬季的過渡階段,氣候變化還有點大,早晚溫差也不小,怎麼給孩子穿衣服,還真的有講究呢!
-
網上熱傳「穿衣公式」 德州專家:不能生搬硬套
日前一則「穿衣公式」在網絡上走紅,這個公式將衣物分成不同類別,各自量化成相應的溫度數值,然後只要用「最佳舒適度」26℃減去當日氣溫,就能「算」出當天需要什麼樣的搭配。 根據「穿衣公式法則」,各種衣物的保暖情況如下:比較厚的羽絨服相當於9℃,薄款羽絨服相當於6℃,稍厚的彈力絮棉衣是5℃,厚羊毛衫是4℃,棉背心4℃,抓絨衣服、薄外套是3℃,厚的棉毛衫2℃,薄的棉毛衫是1℃,短T恤衫等小於1℃。
-
網上熱傳「穿衣公式」,靠譜嗎?
近日,網上流傳一條「穿衣公式」,公式中明確量化了羽絨服、棉衣、羊毛衫等衣服的溫度,指導人們通過衣物溫度和當日氣溫的簡單相加來選擇應穿衣物
-
根據寶寶穿衣公式巧過冬季
要知道,寶寶舒適的外在溫度是26℃,我們把衣服的類型和保暖溫度做個大致歸類,根據「穿衣溫度=26℃-室溫」的公式,媽媽就可以隨時掌握寶寶的穿衣法則了。怎麼才能巧穿衣呢?穿衣溫度對照:較厚羽絨服相當於9℃,薄款羽絨服是6℃,稍厚彈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絨衣服、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是1℃。
-
[聊城]「穿衣公式」網絡熱傳 氣象臺:借鑑意義不大
與此同時,一則名為「穿衣公式」的微博在網上熱傳,意在指導大家早春時節如何穿衣。用數字算出穿什麼,著實讓不少人高興一番。這個公式是否真的可以幫我們決定穿什麼?對此,記者採訪我市氣象臺工作人員。 「穿衣公式」出爐 衣服帶來的溫度加一起26℃最適宜 這則講述」穿衣公式「的微博為各類衣物打出溫度,如比較厚的羽絨服相當於9℃,薄款羽絨服6℃,稍厚的彈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絨衣服、薄外套3℃,厚的棉毛衫2℃,薄的棉毛衫1℃等。
-
網上熱傳「穿衣公式」 受訪者認為不靠譜(組圖)
日前一則「穿衣公式」在網絡上走紅,這個公式將衣物分成不同類別,各自量化成相應的溫度數值,然後只要用「最佳舒適度」26℃減去當日氣溫,就能「算」出當天需要什麼樣的搭配。這條公式靠譜嗎?本報「記者求證」欄目記者進行了體驗。
-
「低頭族」父母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低頭族」父母對孩子影響有多大?中國的很多爸爸媽媽都是手機黨,身處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變身「低頭族」是很多年輕父母的通病。下面我們看看做低頭父母對孩子的危害,作為父母可不要給孩子起不好的帶頭作用哦。無論是在家裡、在家外,抱著手機、平板,聊聊微信、刷刷微博已經成為一種日常。
-
穿太多反而容易生病:寶寶最佳「穿衣公式」來了!
分割線適合中國人的「穿衣公式」氣溫+衣服增加的溫度= 26℃兩歲以上小孩,穿衣法則最好與大人一致,對於運動量大的寶寶甚至要比大人少穿一件。而秋冬交替正是氣溫多變的時節,街上一看,大人們也是各憑感受亂穿衣,孩子穿得少容易遇寒受涼,穿得多容易受熱生病,究竟有沒有準確的參考呢?答案是:有!
-
姥姥怕孩子冷,給娃穿了6件衣服,她說:這是中醫的26度穿衣法則
小雅媽媽說:也不全是,我媽在朋友圈裡發現了一個26度穿衣法則,還自己寫了一張紙,上面寫著,穿什麼衣服代表多少度,然後我媽就一邊給我閨女找衣服,一邊念念叨叨地,一直要加到26度,說是最合理的穿衣方法。26度穿衣法則,我之前也有聽說過,據說,是一位中醫多年給自己女兒穿衣服總結出來的方法:就是把每種衣服都定義為一種溫度,總共穿起來的衣服溫度加上外界溫度要達到26度。
-
「絕不能讓孩子碰遊戲」:父母的自以為是的保護,對孩子只有傷害
一、表面上的保護,可能是變相的傷害 這幾年的新聞中,我們總能看到因為孩子沉迷遊戲而與家長造成衝突 家長們自以為是的保護,對孩子造成的可能是傷害。對於孩子沉迷遊戲現象的反思,才是其中的重點。
-
一份實用的穿衣指南送給你
現在在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三種不同穿衣風格的人群,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有人穿T恤、有人穿夾克,甚至還有人穿羽絨服。大人尚且把握不好穿衣的節奏,小孩可怎麼辦呢?在家長群裡,對於給孩子加衣服,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
「26℃穿衣法則」科學嗎? 醫生:每個人體感不一(組圖)
「26℃穿衣法則」概述:較厚羽絨服相當於9℃,薄款羽絨服是6℃,稍厚棉外套5℃,厚羊毛衫加棉背心4℃,抓絨衣、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是1℃等。衣服溫度與天氣溫度相加等於26℃為最適宜的穿衣方式。例如若外部溫度為22℃,那麼給孩子穿一件短袖T恤加一件薄外套即22+1+3=26就可以了。
-
孩子穿太多衣服有危害,醫師總結了一個「著裝公式」
3:過度穿戴→大便乾燥→肛裂,便秘,腹脹,消化不良過多的穿著和大量出汗,如果不能再保證飲用水了,會導致大便乾燥和排便困難。如果兩三天沒有排便,就會出現腹脹和食欲不振。4:多穿→大便乾燥→發燒和咳嗽糞便乾燥不僅會引起消化道症狀,而且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
-
怎么正確把握對孩子的期望?父母做好5點降低期望值,欲速則不達
簡而言之,在多數家長的心裡,孩子的成績就是父母的面子。但是,教育家警告,不要讓孩子去做他不願做也無法做到的事情,不可留給孩子太大的壓力,無論何事,超過了「度」就會引起質變,結果事與願違。父母對孩子的過度期望,極有可能會毀掉這個孩子的前途,這並非道聽塗說。一項調查得出結論,在我國北上廣的上海市,父母有57.8%會要求孩子每個領域都能拿到第一。
-
脫口秀女王:「媽媽離婚5次」|父母身上,折射出孩子未來的婚姻
家長慕課做過一個小調查:#父母的婚姻對孩子影響有多大?#隨後,收到了一些網友的留言:「原生家庭的自卑和不自信,終其一生都在治癒。」「家庭是否和睦影響孩子一輩子,很少有人能從裡面走出來。」「享受著一個普通人所能擁有的全部安穩與快樂,也承受著一個普通人不得不笑納的平凡與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