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怕孩子冷,給娃穿了6件衣服,她說:這是中醫的26度穿衣法則

2020-12-05 jason媽咪有辦法

小雅媽媽搖著頭對我嘆息著:我媽這趁我不在,又使勁給我閨女增加衣服了。我這齣差剛回來去接閨女放學,閨女一上車就和我吐槽說,媽媽,姥姥給我今兒穿了6件衣服。

小雅媽媽聽著閨女一件一件地數著,貼身穿的內衣一件,小襯衫一件,毛線馬甲一件,校服一件,薄款大外衣一件,再加上羽絨服,可不就6件了。

小雅媽媽說,這可真是親姥姥,生怕外孫女凍著,可咋整,只要我不在家,出差,我媽一來照顧我閨女,每次一定穿得跟個小熊一樣,還好我閨女瘦點,不然真就包成熊了。

我說,老人本身新陳代謝慢,她自己覺得冷,就想著孩子也會冷,也是一片好心。

小雅媽媽說:也不全是,我媽在朋友圈裡發現了一個26度穿衣法則,還自己寫了一張紙,上面寫著,穿什麼衣服代表多少度,然後我媽就一邊給我閨女找衣服,一邊念念叨叨地,一直要加到26度,說是最合理的穿衣方法。

26度穿衣法則,我之前也有聽說過,據說,是一位中醫多年給自己女兒穿衣服總結出來的方法:就是把每種衣服都定義為一種溫度,總共穿起來的衣服溫度加上外界溫度要達到26度。

具體方式是這樣的:

薄款羽絨服相當於6℃;比較厚的羽絨服相當於9℃;

稍厚的彈力絮棉衣是5℃;

厚羊毛衫是4℃;棉背心4℃;

抓絨衣服、薄外套是3℃;

厚的棉毛衫2℃;薄的棉毛衫是1℃。

按照這個標準來看,今天的溫度外邊是4度,那麼一件羽絨服9度,加上一件內衣1度,再加上一件厚羊毛衫4度,再加上一個棉背心4度,加起來是4+9+1+4+4=22度,還需要再增加一個抓絨衣服或者彈力棉衣,這樣加起來,才差不多正好是26度,數一數已經有5件衣服了。

這種穿衣法,更多的一種理想狀態穿衣法,實際上,穿衣其實和很多方面相關:

環境就算同樣的溫度,颳風天就會比不颳風天體感更冷些,陰霾天氣下,空氣不怎麼擴散,就明顯暖和一些。

而一個人在靜坐或者一直站在室外,也和一直運動不一樣。

衣服的款式材質同樣是毛衣,高領的毛衣會比低領的更容易保證溫度;

羊毛衫會比普通毛衣更暖和,質量好的會比質量不好,針腳稀疏的更暖和

體質成人和孩子的體質就不一樣,越小的孩子,新陳代謝很快,喜歡跑跑跳跳,往往不怕冷,穿得多了,經常一運動就是一身汗。

我有個朋友,生老大時沒經驗,孩子生下來就體質很差,很熱的天氣裡還是穿得很多,但是老二身體就很好,穿得少也不容易感冒。

所以,26度穿衣法,只能作為參考,並不能作為標準。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臺原創籤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

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讚並轉發!

相關焦點

  • 「26度穿衣法則」不靠譜,「三層穿衣法」讓孩子溫暖舒適過寒冬
    那位寶媽很不以為然的、帶著幾分得意地說:我這是「26度穿衣法則」,這是讓人體感覺最舒適的穿衣法則。今天西安最高氣溫是14度,這會兒大概才10度左右,所以... ...那位寶媽的話還沒說完,他家孩子又摔倒了,而且這次似乎摔得還比較嚴重,孩子半天自己爬不起來,那位寶媽也就顧不上繼續跟我「科普」了,跑過去把孩子扶起來,好在孩子沒什麼事。
  • 刷爆屏的26度穿衣法則,真的有用嗎?
    春季溫差大,給孩子增減衣服是媽媽一直很頭疼的問題,孩子的冷熱程度很難拿捏。網上有一個非常熱門的「26度穿衣法則」被許多家長當做是穿衣參照表,根據不同衣服對應的溫度,加上環境溫度等於26度,給孩子增添衣服,讓孩子處在26度的溫度中。
  • 穿太多反而容易生病:寶寶最佳「穿衣公式」來了!
    這幾天,我國自北向南都出現了大風降溫天氣,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0℃以上。小夥伴們,你們有沒有感到一絲涼意呢?寒潮來襲,育姐其實不太擔心孩子們沒做好防寒保暖措施而受涼(畢竟給娃捂好是家長的本能!),反而想提醒各位家長朋友不要過於緊張,給孩子穿太多,反而生病了。天氣漸冷,寶寶應該比大人們穿厚些,這是常見誤區。
  • 「26℃穿衣法則」科學嗎? 醫生:每個人體感不一(組圖)
    「26℃穿衣法則」概述:較厚羽絨服相當於9℃,薄款羽絨服是6℃,稍厚棉外套5℃,厚羊毛衫加棉背心4℃,抓絨衣、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是1℃等。衣服溫度與天氣溫度相加等於26℃為最適宜的穿衣方式。例如若外部溫度為22℃,那麼給孩子穿一件短袖T恤加一件薄外套即22+1+3=26就可以了。
  • 一件厚衣服和幾件薄衣服,哪個更保暖?別穿錯了
    一大清早,寧寧就跟媽媽因為孩子穿衣服的問題吵起來了。寧寧覺得,現在給孩子穿一層小背心和一層薄毛衫,再加一件薄棉外套就夠了;姥姥堅持讓孩子穿上厚毛衣和羽絨服,還說「十層單不如一層棉」,批評寧寧那樣子給孩子穿,會把孩子凍病的!
  • 量化衣服保暖溫度「穿衣法則」未必靠譜
    專家建議選擇衣服須根據具體地點溫度溼度而定近日天氣越來越冷,一則量化衣服保暖溫度的「穿衣法則」在微博上盛傳,該微博分別註明了多種質地服裝的溫度,通過相加與當日天氣溫度平衡來選擇應穿衣物,受到不少網友的追捧。不過,廣州市纖維產品檢測院的專家向本報記者表示,該法則沒有科學根據。
  • 穿衣溫度法則 衣服都有度數真的靠譜嗎?
    15度穿衣法則  微博  計算衣服溫度,穿到26℃  比較厚的羽絨服相當於9℃,薄款羽絨服相當於6℃,稍厚的彈力絮棉衣是5℃,厚羊毛衫是4℃,棉背心4℃,抓絨衣服、薄外套是3℃,厚的棉毛衫是2℃,薄的棉毛衫是1℃等,若溫度為22℃,那麼穿一件短袖加一件薄外套就可以:22+1+3=26,控制在26℃就可以。
  • 「26度穿衣公式」折射了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
    「26度穿衣公式」折射了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時間:2019-11-25 10:49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26度穿衣公式折射了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 最近,26度穿衣公式火爆網絡,不少家長也以這公式為依據給孩子穿衣服。
  • 寶寶穿7件衣服上學 因太熱向老師求助 網友稱:可能在炫富 爸媽營
    畢竟孩子一定不能凍著啊!前幾天在貼吧上就看到了一件非常搞笑的事情:一個小男孩去上幼兒園之前,爸媽怕他凍感冒,就給他裡裡外外穿了7件外套。是的,整整7件!這還沒到最冷的時候呢!千萬不要以為這只是個個例,護犢心切一不小心就護過了頭不只是爸媽,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在這一點上絕對不甘落後,像下面這樣穿8件,光是翻翻就需要不少時間啊要說歷史,每一個被大人們用生命來愛的孩子,都是從小寶寶這麼過來的。而他們在在當小寶寶階段,穿的蓋的只能更多,沒有少的!
  • 天氣降溫,牢記寶寶穿衣法,「三暖二涼」,防止孩子感冒
    不過話雖如此,疼愛寶寶的家長們在寶寶外出時還是總怕寶寶冷到的。正因為家長有顆拳拳愛子之心,所以才有了廣大網友的調侃,「世界上有一種冷叫時你媽覺得你冷」,乃至升級版的「有一種冷是你奶奶覺得你冷」。後來詢問了專業的育嬰師,首要原因就是給寶寶穿得太多。她說小孩天生純陽體,保護好小肚子就行,一般家裡這個溫度就給孩子穿個小上衣就可以,不用太厚。如果沒法判斷就用手摸摸孩子的後頸部感受下溫度,如果不涼孩子就不會冷。
  • 天氣寒冷,給孩子穿衣服有技巧,學會這幾點,孩子舒適不感冒
    一樣,給娃穿什麼,同樣也是個難題。一位媽媽,她家寶寶在上幼兒園了。現在天氣漸冷,早晚溫差大,她說每天比吃什麼更令她發愁的是,該給寶寶穿什麼?早晨的時候冷,穿多了又怕孩子熱,晚上的時候氣溫又下降,穿少了又怕孩子冷。也見過幾次她和她的孩子,明明這位媽媽只加了一件外套,卻每次把自己的孩子裹得像個「粽子」,裡三層外三層的套著。
  • 冬天帶孩子不是穿多就是穿少,如何給娃穿衣服?應遵循這4項原則
    朋友剛給我抱怨說:今天接孩子放學,被告知孩子又穿多了,說室內溫度25℃,不需要穿加棉的衛衣,然而,我朋友說,這麼冷的天,當然要多穿,凍著了可咋辦?我趕緊寬慰她,孩子火力大,衣服穿多了或者穿少了,都是同樣的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生長。
  • 二十多度穿什麼衣服合適?二十多度可以穿衛衣嗎
    ­  20多度穿什麼衣服合適? ­  黑白色簡單款搭配­  每個姑娘的衣櫃裡都有黑白色的基本款吧?長款的短款的,寬鬆的修身的,不管怎麼搭都能出彩。將風衣綁起來也極度時髦有型,裡面穿什麼、好不好看也都不重要了!­  二十多度天氣穿衣搭配技巧 ­  連衣裙+褲子­  雖然春季搭配連衣裙足夠使你優雅唯美,但是時不時的春寒會冰凍你的雙腿。
  • 「若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新生寶寶夏季穿衣攻略分享
    她自己穿件薄長袖睡衣,也給孩子穿著涼爽的小紗布衫。但最近因為穿衣服的問題和姥姥起了爭執。姥姥覺得小寶寶剛出生,非常脆弱,當然要穿得厚一點,而且家裡能不開窗就不開窗,連睡覺時都要給娃穿上襪子。媽媽認為寶寶已經穿的夠多了,而且生娃前也總聽朋友說起,新生寶寶怕熱。似乎兩方都有道理,那麼新生寶寶到底是怕冷還是怕熱呢?
  • 有種冷叫「爺爺覺得你冷」,怕孫子受凍,爺爺將娃裹成「小企鵝」
    這類話題一般都是說自家老媽或是奶奶,因為管孩子吃穿的,大多都是家中女性,可這個冬天,爺爺也不甘示弱地參賽了。有種冷叫「爺爺覺得你冷」,將娃裹成「小企鵝」前段時間,一位爺爺因為怕凍著自己的孫子,將孫子裹成一團的一組照片,悄然在網上走紅,而這位爺爺,也被網友們封為「保暖爺爺」。
  • 「穿衣法則」盛行微博 服裝協會批評法則不嚴謹
    晨報訊(實習記者 劉洋)「比較厚的羽絨服相當於9℃,厚羊絨衫是4℃……」一條名為「穿衣法則」的微博最近在網絡上被頻繁轉發,吸引了許多愛美白領的注意,衣服被量化的保暖性似乎能讓穿衣變成一件簡單又時髦的事。衣服真的有溫度嗎?天冷了,到底穿多少合適?
  • 「穿衣公式」熱傳 衣服保暖度也能量化?
    原標題:「穿衣公式」熱傳 衣服保暖度也能量化?   「厚羽絨服保暖度為9℃,厚羊毛衫保暖度為4℃,薄外套保暖度為3℃,短袖T恤保暖度為1℃……搭配衣服時,控制在26℃即可。例如,若當日氣溫為22℃,那麼只需穿一件短袖T恤加一件薄外套(22+1+3=26)。」
  • 秋天如何判斷孩子穿衣多少,摸一個部位就夠了
    入秋了,天氣轉涼,靜靜媽在孩子穿衣問題上又犯了難,不管穿多少衣服,孩子小手摸起來總是涼涼的,明明都裹得嚴嚴實實的了,難不成還要加衣?每到換季,家長就開始給孩子上演「亂穿衣」,本著寧可多一件也不能凍著的原則,把孩子能裹成一個球。
  • 秋冬適用的穿衣公式,你get到了嗎?
    ,穿多了怕孩子熱,穿少了怕孩子冷。尤其是小孩子,抵抗力又特別差,穿的過多,或太少都容易生病。  很多新手父母,由於缺乏照顧孩子的經驗,不知道怎麼給孩子穿衣服最好。現在已經過了立冬,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已經來了,也是一年中最難給孩子穿衣服的季節。而且現在屬於秋季,向冬季的過渡階段,氣候變化還有點大,早晚溫差也不小,怎麼給孩子穿衣服,還真的有講究呢!
  • 娃易感冒咳嗽?記住1個穿蓋公式,不冷不熱不生病!
    氣溫起伏不定,也就導致了街頭出現這一「怪象」:來源:人民日報笑歸笑,但一到「亂穿衣」的時節爸媽們可就為難了,總會在兩種說法中糾結:春捂秋凍,秋天不能給娃穿太多!一換季娃就著涼感冒,必須多穿!到底哪一種說法才是「育兒真理」呢?秋天給娃穿多少、夜裡蓋什麼才能既舒適又不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