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正確把握對孩子的期望?父母做好5點降低期望值,欲速則不達

2021-01-11 可馨育兒

每一個家庭,都希望孩子將來能有一番作為。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希望孩子的成績在班裡能名列前茅,並以此為榮。家長除了工作以外,談論最多的也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了。孩子有出色的成績時,他們揚眉吐氣;孩子成績不理想時,他們一臉陰沉。感覺在其他家長面前抬不起頭。簡而言之,在多數家長的心裡,孩子的成績就是父母的面子。

但是,教育家警告,不要讓孩子去做他不願做也無法做到的事情,不可留給孩子太大的壓力,無論何事,超過了「度」就會引起質變,結果事與願違。父母對孩子的過度期望,極有可能會毀掉這個孩子的前途,這並非道聽塗說。

一項調查得出結論,在我國北上廣的上海市,父母有57.8%會要求孩子每個領域都能拿到第一。因此,存一個普遍現象,父母均對孩子期望比較高。我們在此並不否認,父母這樣做是出於父母之愛,對孩子有這樣的期望也人之常情。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要有一定標準,不可脫離社會的需要和孩子自己身心發展的規律,不要讓孩子感覺到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否則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性格進展。

在我們的生活中,給孩子設定過高的目標的例子比比皆是: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事情,父母對孩子說:「你如果考不好,我就不想活了。」「你如果拿不了第一,別回來見我。」這些極端的例子,可能一方面父母確實花了很大的心血。當個性活潑的孩子考入重點學校時,父母樂開了花,對孩子更是疼愛有加,認為孩子為他們羸回了面子。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不會停留在一個標準上,這個基準線不斷地水漲船高,孩子就像後面被鞭子抽一樣,拼命地橫衝真撞與同行者一爭高下。他們忽略了一點,孩子生性活潑的個性變得鬱鬱寡歡,焦躁不安,他沒有達到父母「量身定製」的目標。父母之前威脅的話語在他腦海裡盤旋,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於是,他想了很久,「叛逆」的個性最終決定離家出走,離開這個「是非之地」,脫離父母的管控。

有的孩子因為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感受到自卑、難受、無能,他們無法正視父母焦急期盼的目光,也不知道怎麼做才能達到父母的期望。有時候,特別討厭看書和學習,想一氣之下把書全部撕碎。有報導顯示,在我國未滿17歲的青少年,存在心理障礙的數字在逐年上升,主要原因是,父母制定過高的期望值,而孩子無法滿足這個目標。

由於父母拿期望值作為參考系,對孩子的優秀與不足的評判也會出現失衡,往往以偏面的追求智力發展來評判一個孩子的好壞。無視體能、德育、社交能力、待人接物、溝通表達等綜合能力的培養。

孩子本來百花齊放的各種潛能、興趣愛好,因與父母的期望不一致,孩子的個性發展與父母的目標便產生了差距。有些孩子的發展卻與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馳。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因為是父母給了他過高的目標和要求,而自己完成起來太吃力,有的孩子失去自己的個性和潛能「光環」,有的孩子奮鬥反抗。

怎么正確把握對孩子的期望?父母降低期望值,心態放平,欲速則不達

過高的期望值的負面作用:

一、過高的期望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我們會發現很典型的一個例子,父母會利於身邊的所有關係,不惜花重金,為孩子擇校,有的為了選擇學區房,不惜全家出動,買房,又是租房,又是找關係。他們固執地以為,孩子只要進了好的學校,就會有一個好的未來。可是,他們並不是十分了解,可能孩子的能力並沒有父母想像的那麼高,選擇不適合的學校,學習積極性也會下降,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

二、父母的要求不是給孩子量身定製,是為自己定製

如果父母不考慮孩子的智力水準、年齡特徵,漫無目的地給孩子制定過高的預期,孩子經過努力仍不能完成,孩子會感覺到非常失望,懷疑自己的能力,並產生自卑心理。

但是,我們不否認,有時候父母的期望會轉化為孩子奮進的目標。相反,過高的目標,也會給孩子造成沉重的負擔。因此,父母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和目標一定要掌握好「度」。

父母怎么正確把握對孩子的期望呢?做好5點降低期望值

1、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每個人都有自己夢想和理想,孩子也不例外。父母不能把孩子當成自己前半生的延續,也不能視為自己的簡單重複,還不能看作是父母的人生1.0升級後的2.0版本,而是一個獨立新生命的開始。萬不可讓孩子完成你年輕時未曾達成的願望,用孩子幼小的身軀當作堵住你人生的「窟窿」的工具,事事要求孩子為你爭取面子。

父母應配合學校教育,從孩子素質、綜合能力發展的角度,重視孩子的個性差異,培養孩子完整的個性。父母要多花費時間尋找孩子的興趣和專長,對孩子進行綜合分析,有效評估,對孩子的整體水平有一個全面的解讀。並在此基礎上,再給孩子提出他能達到的合理要求和目標,這樣孩子就會感受到親情和生活的溫情,以此培育孩子良好的品性和性格。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2、不以考試成敗定調

身為父母,不能以是否考取高分數,定性孩子的好與壞。孩子考試失利並不是一方面因素造成的,也不能說明孩子的整體情況,父母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孩子的一次考試不理想而垂頭喪氣。父母可以對孩子進行鼓勵和表示理解,父母做好合理引導,讓他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退一萬步講,即使學習非常優秀的孩子,也不一定就能證明孩子就會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學習成績不是決定孩子未來的唯一要素。

3、學會鼓勵孩子進步

追求完美的父母,由於對孩子太高的期望,批評多,讚美少;挑毛病多,尋找優點少。父母一邊給孩子制定過高的目標,一邊吹毛求疵,這樣無疑是對孩子的無情打擊,讓孩子失去勇氣和信心。父母忘卻了孩子身上細小的、積極的行為表現,對孩子過於苛求,無視孩子的權利。這樣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如果孩子能取一點進步,父母適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孩子就會充滿活力和自信,並對所做的事情充滿興趣。

4、激發孩子的動機

如果父母想把自己對孩子的期望變成現實,就要想方設法把這種期望變成孩子內驅動力。現代教育成長下的孩子,都受到家人諸多呵護,孩子有時候會形成被動局面,習慣於聽從安排和指使。孩子就會缺少源自於內心自發的動機,孩子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就會被削弱。父母如果不能很好處理,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聰明的父母知道如何去激發孩子的動機,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5、設置積極合適的期待

父母給孩子合理提要求和目標是非常有必要的。孩子沒有比較強的自我約束能力,需要大人幫他們去制定目標並督促完成。比如,孩子一直看電視,不捨得關掉,媽媽已經給他講過,只能看一個小時,可他卻看了一上午,父母要關電視,孩子不依不饒。這樣的情況,就需要父母給孩子制定要求了,否則對孩子的視力、自控力和習慣都沒有什麼好處。父母給孩子制定切合實際的目標,不要定得過高。如果孩子感覺你定的目標,每一次都完不成,他就會喪失信心,不再有欲望去追求你的目標,甚至出現逆反心理。給孩子定目標和給公司員工定考核績效是同樣的道理,讓他們「跳一跳就能夠得著」,否則,他們會認為反正我是完不成,你定你的,我做我的,你畫的永遠是一個「大餅」。目標可以分階段來定,完成一個小目標後,再給孩子定一個能完成的稍大一點的目標。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教育心理學家說,對孩子提出恰當的期待和要求,這更容易產生良好的「期待效應」。

可馨育兒說

可憐天下父母心。每一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他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順利成長和成才。因此,父母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對孩子抱以過高的期望值,減少孩子的心理壓力,結合孩子自身特點和實際需求,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奮鬥目標。只有這樣,才會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促進家庭和諧、溫馨的氛圍和共同的凝聚力。

你給孩子在制定目標和提出要求時,有什麼好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給大家。可馨育兒,一個有溫度的自媒體。喜歡我們的內容,記得收藏關注分享哦,你的關注,是我們持續創作的動力!圖片來源網絡,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降低期望值,保持平常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徐玉芹         6月24日,山東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院長助理陳光輝做客「老徐話高招」,支招高考生及其家長的考前心理調適。陳光輝說,高考固然重要,但過高的期待會造成強烈的焦慮感,反而會影響考試發揮,最好的辦法便是保持平常心。
  • 為什麼孩子越大,父母對孩子期望越低?因為普通人總是大多數
    註:數據源於網絡從幼兒園的天才智商、改變世界,到畢業後期待兒女平安一輩子,雖然有點誇張,但也符合實際的整體的趨勢: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低說得通俗點,就是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幾斤幾兩,逐漸接受了孩子是個普通人,甚至平庸一生的事實。哲學家盧梭在《愛彌兒》中寫道:每個知道孩子有可能是神童的父母都相信她的孩子就是一個神童。
  • 降低期望值,是維持關係和保全自己最好的方式
    有個高贊回答說道:降低期望值,不要把別人對你的好都當作理所當然,包括身邊最親的人。的確如此,過分要求、得寸進尺,往往是毀掉一段感情最快的捷徑。電視劇《獨生子》裡,有這樣一個片段:李奧急用錢卻發現存摺裡的20多萬,如今只剩下了一萬元,於是便去詢問妻子林小音。林小音坦誠錢被自己用了,但卻支支吾吾不願告知錢的去處。
  • 正確設置「期望值」
    初入軍營,新戰士大都豪情滿懷,對美好未來設定自己的「期望值」。比如,有的渴望在部隊學到一技之長,將來退伍後在社會上多一分競爭力;有的想在部隊考軍校或轉士官,為強軍事業添磚加瓦;還有的期盼自己能早日加入黨組織,不負家人的囑託和期望……這些想法和願望合情合理,有大有小,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期望值」。期望值,顧名思義,即人們在心理上對人或事所寄予希望的大小程度。
  • 學會降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期望值
    這種現象背後最本質的規律,和一個詞有關:期望值。我也叫它對比值,這些印象值的落差和攀升,都與前後的對比有關。如果一個人一直做壞事,忽然有一天幡然醒悟、良心發現,就會很容易地獲得他人的原諒,因為大家剛開始對他的期望值也不是很高,基本已經停留在「麻煩」和「壞人」的狀態,不做壞事已經是皆大歡喜,這個時候還有多出來的驚喜,自然就在人們心中形成了很強的扭轉力。
  • 婚姻幸福的秘訣是,適當降低期望值
    愛情這種令人嚮往罕見的東西,一旦發生了,就是一份美好的禮物,一個暖心的問候,或是一個心儀的禮物,都是我們期望的美好。可期望太高,往往事與願違,達不到我們預期的美好。個人認為婚姻裡期望值越低,越容易滿足。我們志願者小隊裡有個女強人,所有人都覺得她是我們志願者小隊裡面最幸福的女人。
  • 幸福指數:之所以不幸福,是因為「欲望」和「期望值」太高了
    「落差值」變得正向,幸福的前置條件就是「不斷付出」,當你在公司做的好了,GMV提升了,獎金也會高。「落差值」變得負向,欲望就會迫使自己不快樂,而這一切不快樂的根基在於「自己期望過高,索取太多」,行動力不足,最後「結果不滿意」。一個人喪到極致的表現便是「無欲之求」。
  • 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是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捷徑
    適當的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是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捷徑!這時,可能有的小夥伴就會說,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是會拉低生活品質麼?難道是推崇將就?都不是!這裡說的降低期望值,不是為了拉低生活品質,更不是讓你去將就。而是讓你去正確認識你自己,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控制自己的欲望!
  • 深恩成仇:如何做好期望值管理
    大概每個人心裡都有個期望值,也在給別人各種期望,雖然看不見,但卻真實存在。所謂「輕諾必寡信」,承諾就是在給對方期望,如果做到了,那是應該的,如果沒做到或者打了折扣,就是欠債不還,只有超過承諾的,才是驚喜。人性如此,我們不能改變人性,只能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期望值。如何做好期望值管理呢?1.自我管理。
  • 控制好期望值,讓人生驚喜不斷!
    期望值,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具有神奇的力量,控制好自己的期望值,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至少不會失望吧,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期望,我理解為我們對已知或者未知的人或者物的一種希望和期許,不要去管這個理解是否與詞彙釋義相符,因為這是我的理解。
  • 降低內心對別人的期望值,也就剔除了容易憤怒的源頭
    當你吼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你是否早已在內心劃好了扛扛?比喻必須98分以上,或全班前十名等等,達不到這個標準,你便產生了失望情緒,繼而抱怨,生氣,憤怒便如洪水般直衝腦門,必須向目標發洩一番,才能罷休。當夫妻兩人吵架時,男方常喜歡掛在嘴邊的話是:你看你現在的樣子,不修飾,不化妝,成天穿個睡衣晃來晃去,晃得我心煩,你看那誰誰誰,成天打扮得多光鮮,能不能多跟人家學學!
  • 對客戶有求必應卻遭投訴:職場上,期望值管理比高情商更重要
    對於經常得100分的某些孩子父母來說,期望值就是100分,即使結果只差一分,也是莫大的失望;而對於一直考55分的孩子父母來說,61分,也是歷史性的進步,畢竟及格了,還有可能變得更好,自然喜出望外。 在職場上也是一樣的道理。
  • 需求判定的第三種方式:需求的期望值
    如果我們對需求對期望是讓日活數據增長10%,那麼,A需求能讓日活增長10%,就會被採納作為可實施的需求,但若是將期望值設置成增長30%,A需求就會被排除在外,因為不符合我們的期望。從業者可以通過設置較高的期望值,過濾掉不符合期望的需求,迫使自己持續的進行需求挖掘,直到獲得能滿足高期望值的需求,這樣就可以有效提升輸出需求的質量。這個方法正被許多高級產品經理所使用,我們將其視為需求判定的第三種方式。第三種需求判定方式早期網際網路產品, 是通過用戶痛點對需求進行判定,能夠解決用戶痛點的需求,會被判定為有價值的需求。
  • 想得到別人的認可:降低對方的期望值
    你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得先降低別人的期望值。如果你想給一名下屬加薪,薪金數雖然不高,但怕影響他的積極性。你可以先對他說一個稍低的數字,然後話風一轉,說出想要給的薪金。並且表示相較於其他人而言已經很高了,最後表示一定想方設法把薪金髮給他。
  • Michael Wu:從「期望值」與「零和博弈」看比特幣的長期投資
    「期望值」與「零和博弈」期望值(EV,即Expected Value)是指假設重複做同一個行為(交易行為、投資行為、或者其他行為)理論上應該得到的平均結果。比如,我花2塊錢買一張彩票,50%概率中10塊錢,50%概率不中,那麼我買這張彩票的期望值就是5塊錢,去除成本2塊,我這次「投資」(也可以認為是一筆「交易」)的期望值就是3塊錢,是正回報的行為,理應多做。
  • MichaelWu:從「期望值」與「零和博弈」看比特幣的長期投資
    「期望值」與「零和博弈」期望值(EV,即ExpectedValue)是指假設重複做同一個行為(交易行為、投資行為、或者其他行為)理論上應該得到的平均結果。比如,我花2塊錢買一張彩票,50%概率中10塊錢,50%概率不中,那麼我買這張彩票的期望值就是5塊錢,去除成本2塊,我這次「投資」(也可以認為是一筆「交易」)的期望值就是3塊錢,是正回報的行為,理應多做。
  • 因智力低下,小學被勸退的愛迪生:母親的期望激發了學習的潛力
    鄰居群裡有位媽媽發了一張圖片,仔細一看,原來是父母為了激勵孩子而籤的三方協議,協議內容主要針對疫情防控期間,關於孩子晨讀的獎懲。晨讀時間為7點30分到7點50分,晨讀的聲音要讓父母聽到為準,完成這兩點孩子就能拿到10元獎勵,孩子晨讀時間每提前5分鐘父母再獎勵2元。周六周日如果自願晨讀,獎勵翻倍。
  • 鞏固愛情:在婚姻裡,需要縮小期望值,增加現實值
    鞏固愛情:在婚姻裡,需要縮小期望值,增加現實值有這麼一對。戀愛時,各自對對方十分滿意。一下了班就待在一起,分別時總是難捨難分。幾日不見,如隔三秋,不發一封信,也得撥幾個電……他們感到,誰也離不開誰,在一起時,簡直就是一首詩。終於結婚了。
  • 從大衣哥家門被踹到周某某「不可能打工」走紅看期望值管理
    什麼叫期望值?用公式來表示就是:滿意度=現實-期望。那麼如何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呢?兩個辦法,一個是你玩命地提升服務質量,讓客戶一直無可挑剔,另一個就是降低客戶的期望值,讓他覺得你的服務和之前比、和他人比已經非常好了。這兩個辦法同樣有效,內服外敷效果更佳。
  • 概率分析中的期望值法
    概率分析中的期望值法:  (一)期望值法的步驟  採用期望值法進行概率分析,一般需要遵循以下步驟:  (1)選用淨現值作為分析對象,並分析選定與之有關的主要不確定性因素。  (2)按照窮舉互斥原則,確定各不確定性因素可能發生的狀態或變化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