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玉芹
6月24日,山東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院長助理陳光輝做客「老徐話高招」,支招高考生及其家長的考前心理調適。陳光輝說,高考固然重要,但過高的期待會造成強烈的焦慮感,反而會影響考試發揮,最好的辦法便是保持平常心。
有家長在留言中表示,距離高考越來越近,感覺孩子壓力很大,經常嘆氣,甚至害怕考砸了以至於會復讀。也有的家長表示,孩子老擔心自己發揮不好,對考試十分恐懼。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該怎樣幫助孩子調整心態。
陳光輝解釋說,高考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件大事,適度緊張可以理解,但過分緊張,說明孩子把這件事看得太重。「內心越希望做好,往往越緊張,越患得患失,這樣反而會出現一些不該有的失誤,成績達不到預期。」陳光輝表示,心理學研究發現,過高的期待會造成強烈的焦慮感,從而影響考試發揮。「這種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降低期望值,保持平常心。」他說,不要強求完美甚至是超常發揮。保持情緒穩定,能發揮出正常水平就是最好的結果。
面對即將到來的高考,家長們的焦慮一點兒也不比孩子差。有的家長甚至焦慮到不知道該怎樣和孩子溝通,不知怎麼跟孩子說話才不會刺激到他,才不會給孩子壓力。對此,陳光輝的建議同樣是「平常心」。他不建議家長跟孩子說「只要你努力了,考不好我們也不怪你」這樣的話,他認為這樣對孩子是一種消極暗示,對有些孩子來說會認為家長不信任自己。
他還建議家長不要總是問孩子「複習的咋樣了」。「這個問題孩子沒法回答你,因為沒有人是『複習完了』才去考試的。」陳光輝說,如果孩子實事求是地回答,反而會強化自己內心的不安,會增加自己的壓力。
此外,陳光輝建議家長學會放鬆自己,不要一天到晚圍著孩子轉。對考生而言,保證睡眠時間和作息有規律,學習中注意勞逸結合。如果孩子感覺到內心焦慮,學習沒有效率,應當提醒孩子適當休息,「找到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有家長詢問孩子想繡十字繡,會不會太浪費時間,陳光輝表示,這恰恰是孩子的一种放松方式,家長不必過分擔心。
關於「老徐話高招」更多
精彩內容,掃碼可觀看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
齊魯晚報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