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期望值?用公式來表示就是:滿意度=現實-期望。
那麼如何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呢?兩個辦法,一個是你玩命地提升服務質量,讓客戶一直無可挑剔,另一個就是降低客戶的期望值,讓他覺得你的服務和之前比、和他人比已經非常好了。這兩個辦法同樣有效,內服外敷效果更佳。
4月17日,一條是家門被踹後大衣哥出來強顏歡笑地與圍觀者合影的短視頻引發熱議,第二天,「不可能打工」的周某某出獄,竟然有30多家公向其拋出「橄欖枝」,有的蹲守在他家裡,有的則直接開著豪車來看守所堵人,等著周某某出獄後進行籤約,並且還開出了200萬籤約待遇,想要把周立齊打造成一個「網紅」。
一個是與人為善,不斷的面對著別人苛刻的要求,一個是4次入獄,初心不改,實現了一部分人嚮往中的傳奇人生。在不同的期望值標準下,大家對兩個人的評價出現了一道巨大的分水嶺。
這兩件事情,背後都是利益驅動的結果。
直播大衣哥已經變成了村民的日常收入的一部分,根據赫茲伯格雙因素理論,這件事已經變成了保健因素,就像公司給員工每個月按時發工資的一樣,發了是你應該做的,多發是我工作優秀,但是不要說不發,少發或者晚幾天發都可能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後果。
而周某某把自己變成了激勵因素,他在被採訪折射出的價值觀就像那句「阿姨,我不想努力了」一樣,在網絡或共鳴或獵奇的傳播中,已經變成了巨大的流量。在這點來說,自帶流量的周某某才是真正的老闆,那些想捧他的網紅孵化公司才會紛紛表態:小周,你要合同不要?只要你開金口,我等會兒你送來……
所以期望值管理,實際上是成本與收益的博弈,如果你不能帶給對方越來越高的收益,就要考慮增加一下對方的成本,甚至是風險。才能讓事情重新回到一個正常的軌道上。
我們在工作中生活中,都需要能夠有意識地管理自己與他人的期望值,就像父母溺愛孩子一樣,無限制的付出只能培養出認為自己是世界中心的巨嬰,會被殘酷的現實狠狠的教育,付出巨大的代價。這個巨嬰的身份我們肯定不會認為自己是,更不會希望身邊的別人是。
有句話叫一出國就愛國,就是因為沒有出過國的人把現有的安定生活當成了保健因素,在外國文化的宣傳下產生外國的月亮更圓的臆想;但是到國外看到了真正的現實,才知道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尤其在全球疫情的形勢下,這種觀感愈加明顯。
所幸,文章開頭的兩件事情都有了新一步走向正常軌道的發展:大衣哥表示「不能認為我沒有底線、沒有知覺」。
4月21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信息:一位刑滿釋放人員因其曾經在面對媒體採訪時,對法律蔑視、對勞動者不屑,對社會規則嘲弄的種種言論火爆網絡,吸引眾多網紅經紀公司無視公序良俗、道德底線,惡意進行流量炒作。引發社會輿論和流量「狂歡」,給網紅群體和直播行業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對於以此為噱頭炒作「搞事情」的網紅經紀公司,行業堅決予以抵制,對這些無視行業道德底線,破壞行業健康生態的網絡經紀公司,納入負面清單。
總之,光靠道德的綁架或約束只能約束道德感強的群體,對於道德感缺失的群體是無用的,一定要通過風險與收益的方式去管理他。想鼓勵的事情,就讓這件事變得風險低收益高,想反對的事情,就讓這件事情變得風險高收益低甚至沒有(就像美原油期貨跌至負值一樣)。
這裡的風險和收益都是針對當事人來講的,因為在收益足夠的前提下,總有不斷突破底線的人覺得風險可以接受,一旦僥倖成功,可能就會讓一些跟風者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