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校北京大學因為未名湖而更顯靈氣。在美國波士頓,多所高校在一條河流的滋養下,成為世界最負盛名的高校。這條河流有一個富有詩意而響亮的名字——Charlse River(查理士河,簡稱CR),而圍繞在這條河兩岸的便是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大學等16所大學。
這些高校的名字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從這些高校中走出的中國名人太多了。就拿哈佛來說吧。文學大家林語堂先生畢業於哈佛大學的文學系,我國現代氣象學的奠基人竺可楨是哈佛大學的氣象學博士,而國民黨四大家族代表之一的宋子文曾是哈佛大學經濟系的高材生,在臺灣政壇名噪一時的馬英九也是哈佛大學的博士。
另外,還有些名人在哈佛念過書沒有畢業,例如文學家梁實秋,建築學家梁思成等。至於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的名人,一數也是一大串:物理學家錢學森,物理學家謝希德,化工專家張克忠,自控專家林士諤,搜狐總裁張朝陽。
這些人都是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閃亮的明星。他們在黃河、長江的哺育下成人,在異國他鄉學習深造之時,都受到了查理士河的滋養。在美留學的那段日子,查理士河成了他們共同的記憶,以至於畢業多年之後,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還會提到查理士河的名字。更多學子留下的,則是在查理士河邊和同學散步、討論,或者獨自思索的記憶。
1992年以博士學位畢業於哈佛大學的著名社會學家丁學良,2005年在福州大學演講時,曾這樣介紹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大家都知道有一條查理士河,河的這邊是麻省理工學院——全世界最好的工科大學,河的對面是哈佛大學。記者問麻省理工學院一年級的學生,你們有什麼最值得驕傲的?學生回答說,我們能造世界上最好的設備,我們能成為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師、科學家,那不是很牛嗎?然後記者轉過來問哈佛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哈佛大學的學生說,我們學校是培養管理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師、科學家的人。這就是區別!」
承載著300年歷史
在波士頓居民眼中,查理士河很安靜地流淌著,波瀾不興,寵辱不驚。查理士河就像其他有著歷史淵源的眾多城市裡的河流一般,灌溉著人們生活著的土地,承載著300多年來發生在這裡的種種往事:
自1620年「五月花號」船從英國載來第一代移民,波士頓就成為美國歷史上的重要角色:既是美國的第一座城市,也是掀起美國獨立戰爭的地方。查理士河南岸的波士頓老城區,保留著一條曲折延伸3公裡長的街道——「自由的足跡」。
街道沿途是17、18世紀的房舍、教堂和獨立戰爭遺址。當年的英國移民為了反抗國內宗教的壓迫,遠涉重洋,來到波士頓這片自由的土地。
後來,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的移民一批一批湧來。歐洲文明和美洲大陸的價值觀融合,逐漸形成了美國「獨立、民主、平等、自由」的核心價值觀,影響著美國本土,也影響了來這裡求學的各國精英。
查理士河的盛會:哈佛耶魯賽艇對抗
當然,查理士河也有喧囂的時候,那就是一年一度的查理士河賽艇大會。美國各個高校都成立了賽艇隊,哈佛大學賽艇隊和耶魯大學賽艇隊最負盛名。兩校的賽艇隊幾乎每年都在查理士河舉辦賽艇對抗賽,如今已經成功舉辦了100多屆。 如今的查理士河賽艇大會已經發展成國際賽事了,並成功舉辦了43屆。中國的清華大學賽艇隊,於2007年10月參加了查理士國際賽艇錦標賽,獲得了第27名的好成績。這時候的查理士河,年輕學子青春的激情、夢想在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