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大謠言:美國用顯微鏡看見空氣中的病毒?

2020-11-28 手機鳳凰網

微信朋友圈堪稱新時代的謠言溫床,各種駭人聽聞的說法層出不窮,當然微信官方也從未放鬆,一直都走在闢謠的路上,而且每個月都會集中總結當月謠言TOP10。

尤其是這幾個月,新冠疫情持續,國內形勢雖然大為好轉,但國外依然嚴峻,朋友圈裡也已一直在流傳各種吸引眼球的說法:「針對新冠病毒的防治藥物已經出現」、「廣州上千名外籍人員核酸檢測呈陽性」、「美國疫情致海水汙染,連累我國供鹽緊張」……

這些都是真的嗎?

01、國家不再對新冠肺炎病人免費治療

據稱:「3月25日起,國家不再承擔新增新冠肺炎患者的醫療費用,患者需自行承擔」。

真相: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對於新冠肺炎患者(包括確診和疑似患者)發生的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後,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

點評:造謠者,你在憑空想像,憑空捏造。

02、有人穿防疫服上門搶劫,千萬不要開門

近日,多地流傳「有劫匪假冒防疫人員入室作案」的信息,有網友警告:「看到穿防護衣說上門消毒的千萬不要開門」。

真相:

此案發生在今年2月的江蘇南京,公安司法部門已介入處理。但上海、泉州、廣東等流言傳播地區實際並未發生此類案件,各地公安已陸續闢謠。

點評:提高防範意識是好事,但也不必如此杯弓蛇影

03、柳絮會傳播新冠病毒

有傳聞稱:「病毒粘在柳絮上活的時間更長,飄到眼鼻口裡就會感染」。

真相:

除非是在非常嚴重的疫區,柳絮通過病人咳嗽飛沫或許會有些汙染。由於現在不存在疫區,因此柳絮並不是一個重要的傳染源。

點評:柳絮風評受害。

04、美國用顯微鏡看到空氣中的病毒

網傳圖片「顯微鏡裡看到的病毒」↓↓↓

真相:

新冠病毒的大小是納米級別的,需要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而目前電子顯微鏡根本無法做到透視空氣成份,圖中病毒的大小也明顯不合比例,顯然經過人工合成。

點評:就這?電影都不敢這麼拍。

05、目前已有專門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藥物

網上有消息稱:「專門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藥物已經研發麵世。」

真相:

迄今為止,COVID-19(即新冠肺炎)還沒有特定的疫苗或藥物,都還在開發或者臨床試驗中。

點評:特效藥的進展怎麼會以小道消息的形式發布呢?大家還是等「官宣」吧。

06、美國疫情致海水汙染,國內供鹽緊張

近日,一則「美國因為疫情死了很多人,屍體漂浮在太平洋,汙染了海水,鹽巴受到汙染不能吃」的信息在網上流傳。

真相:

「屍體漂浮在太平洋」本就是謠言,由此衍生出的「汙染海水」、「引發鹽生產緊張」更是無稽之談。中國的海鹽不會拿美國的海水來生產,更別說市場上還有礦鹽等其他品種鹽。

點評:疫情期間還開這種國際玩笑,要是食鹽能張嘴,想必也會對造謠者說一句:你冷酷!你無情!你無理取鬧!

07、鄂爾多斯某醫院患者因H7N9死亡

有網友轉發「鄂爾多斯有患者因 H7N9 死亡」的信息,同時提醒大家「近期不要食用家禽肉類」。

真相:

經與鄂爾多斯中心醫院和東勝衛健委核實,鄂爾多斯並無此事,純屬謠言。

點評:圍繞H7N9病毒的地方謠言近年層出不窮,各地多次闢謠卻還是有民眾誤信,咱可長點心吧

08、廣州1000多外籍人員核酸檢測陽性

4月11日,網傳消息稱:「白雲區三元裡、越秀區礦泉街對1000多名外籍人員核酸檢測為陽性,正在實施隔離中,大量的外籍人員逃離。」

真相:

截至4月28日24時,廣州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27例,並未突破1000例。而發布該信息的戈某也承認自己當時並未核實信息真偽,導致謠言擴散。目前,警方已對相關人員進行了法制教育。

點評:三人成虎,未經核實的信息一次也不應該發布或轉發

09、哈爾濱即將封城封路

聽說「哈爾濱要封城了」,周圍的「高速公路全部禁止通行」?

真相:

目前哈市周邊所有高速公路,除個別路段因維修擴建的需要採取臨時管制措施外均處於正常運行狀態。

點評:捕「封」捉影。

10、私人包機載客回中國

近日,美東地區僑胞微信群中多次流傳「私人租用商業包機載客赴中國」的信息,有的據說還是「由總領館發起的」。

真相:

已證實是不法分子散布的廣告推銷,假借總領館名義招攬私人包機售票。有關信息均系不實傳言。

點評:越是歸心似箭,越要警惕謠言。另外,專家建議疫情期間儘量減少乘坐飛機等密閉式交通工具,不流動才是最大的安全呀

五一假期來了,還是要提醒大家:雖然疫情已經受控,但日常出行還是不要放鬆警惕,防疫的同時也要注意「防謠」,通過官方渠道了解疫情信息,不信謠、不傳謠。

相關焦點

  • 美國用最先進顯微鏡看到空氣中全是病毒?
    【流言】美國用最先進顯微鏡看到了空氣中的病毒,高樓林立的商業街區,從地面到高空到處都已被病毒佔領,尤其街區地面幾乎被病毒全部包圍。【真相】首先,理論上講,任何顯微鏡都無法直接看清「空氣中」的東西,顯微鏡只能觀看製作好的樣品。
  • 每日一問 | 美國用最先進顯微鏡看到空氣中全是病毒?
    【流言】美國用最先進顯微鏡看到了空氣中的病毒,高樓林立的商業街區,從地面到高空到處都已被病毒佔領,尤其街區地面幾乎被病毒全部包圍。【真相】首先,理論上講,任何顯微鏡都無法直接看清「空氣中」的東西,顯微鏡只能觀看製作好的樣品。顯微鏡按照顯微原理可分為光學顯微鏡與電子顯微鏡,傳統光學顯微鏡僅能觀察到亞細胞結構的水平,也就是在亞微米的尺度上;現代光學顯微鏡解析度已大大提高,但也不足以看到病毒。
  • 看見病毒:顯微鏡的百年曆程
    肉眼看不到的病毒作為一個物種,很可能從地球生命誕生之初就已經存在,而人類從意識到有病毒存在→看到病毒的模樣→弄清病毒的內部結構成分卻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病毒在19世紀末已被證實肯定存在,但因「阿貝極限」使光學顯微鏡無法達到更高的解析度,始終看不到病毒的蹤影。
  • 微信公布朋友圈9月十大謠言 包括新型手機病毒出現等
    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日前,微信官方對外公布了九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新型手機病毒出現、颳風下雨會加速新冠病毒的傳播以及吹風機熱風可以治鼻炎等。
  • 喝茶會導致貧血 柳絮傳播新冠病毒?這些謠言勿信!
    空氣中全是病毒、柳絮和5G能傳播新冠病毒、喝茶會導致貧血,這些是真的嗎?4月「科學」流言榜揭開真相。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5種看見病毒的方法|細胞|螢光|顯微鏡|感染_網易訂閱
    病毒通常被稱為「看不見的敵人」,我們無法用肉眼看見它們,甚至在標準光學顯微鏡下也無法看見它們。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要如何才能知曉它們的存在?了解它們的特徵與樣貌呢?  一些生物化學方法會通過尋找病毒的遺傳物質來確認病毒的存在,比如現在用來確認是否感染了所使用的就是這種方法。但除此之外,生物學家和醫學家在實驗室中還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可用來「看見」病毒。  要了解這些方法,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病毒究竟有多小。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十大謠言榜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類謠言及其熱度,騰訊新聞較真平臺與騰訊指數、騰訊公益聯合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十大謠言榜」。面對疫情,不信謠不傳謠,科學防控,從你我做起。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人心,社會各界紛紛投入到了抗擊疫情的行動中,然而各種「據說」「網傳」的不實信息也在此時趁虛而入,刺激著大家的緊張情緒。
  • 2020年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蚊蠅可以傳播新冠病毒等
    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日前,微信官方對外公布了2020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大蒜水、白酒可以殺滅新型冠狀病毒以及蚊蠅可以傳播新冠病毒等。
  • 家用空氣淨化器有用嗎?負離子空氣淨化器十大品牌
    空氣嚴重受到了甲醛、細菌、病毒、異味、過敏原等汙染物,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而孩子鼻腔短、鼻毛少、呼吸道纖毛少、肺泡彈性不足,因此對空氣汙染顆粒的過濾能力不到成年人的四分之一,從而免疫力特別不好,需要特別的保護。空氣淨化器由此誕生,那麼空氣淨化器哪個牌子好呢?
  • 5種看見病毒的方法
    病毒通常被稱為「看不見的敵人」,我們無法用肉眼看見它們,甚至在標準光學顯微鏡下也無法看見它們。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要如何才能知曉它們的存在?了解它們的特徵與樣貌呢?一些生物化學方法會通過尋找病毒的遺傳物質來確認病毒的存在,比如現在用來確認是否感染了SARS-CoV-2(COVID-19的致病病毒)所使用的就是這種方法。但除此之外,生物學家和醫學家在實驗室中還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可用來「看見」病毒。要了解這些方法,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病毒究竟有多小。
  • 5種看見病毒的方法
    ,我們無法用肉眼看見它們,甚至在標準光學顯微鏡下也無法看見它們。| 圖片來源:Grace C Roberts 用螢光分子來標記病毒,是一種使病毒可視化的間接方法。當病毒吸收特定的輻射時,就會發出螢光。我們甚至可以用不同的顏色來標記多個對象,比如病毒和細胞成分,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同時追蹤多個部分。
  • ...並有意釋放」、該病毒是「美國製造的基因武器」等謠言。據美國...
    美國動手了!新冠肺炎由人類設計並有意釋放?白宮要求科學家徹查自從出現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以來,各種錯誤不實信息在網上不斷傳播。其中,就包括新冠病毒由「科學家製造,並有意釋放」、該病毒是「美國製造的基因武器」等謠言。
  • 四月十日剛果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如果登陸大城市,後果不堪設想
    這病毒雖然一經發現,立即引起了專家的高度重視,但傳染性很強,而且死亡率奇高,在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九十左右。染上伊波拉之後,會引起心肌梗塞以及多個器官衰竭,從而致死。正因為其極高的病死率,也被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列為「生物恐怖襲擊武器」,而且是最高級別!
  • 微信年度十大謠言盤點 最愛用致癌致死嚇人
    早報訊 近日,微信謠言過濾器、微信安全中心發布報告盤點2015年度十大謠言,「微信朋友圈降權」、「打隱翅蟲會致命」、「倒著輸入銀行卡密碼能自動報警」等謠言上榜。而「兒童牛奶飲料致病」這條謠言排名健康類謠言榜首,「小龍蝦處理屍體」連續上榜多年。
  • 華大基因CEO尹燁權威闢謠:關於新冠狀病毒的十大謠言
    吹口罩更不行,我們常用的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最關鍵的是中間層的空氣過濾材料,它能幫助阻擋空氣中可能攜帶病毒的飛沫和微粒。如果用吹風機吹口罩,很有可能會對過濾材料的結構造成破壞,「殺毒」不成,反而可能會導致口罩出現防病毒的「漏洞」,這時如果人二次使用該口罩,是非常危險的。
  • 第一例新冠來自於病毒研究所,謠言?
    空氣淨化器可以過濾病毒謠言目前市場上常用的空氣淨化器由風機和過濾裝置組成,這種空氣淨化器主要適用於去除汙染物,產品標準裡沒有對病毒殺滅率的要求,所以空氣淨化器不一定能適用過濾病毒,建議大家每天對室內換氣,同時應注意室內外溫差大引起感冒的風險。
  • 4月朋友圈最大的謠言,第一條就中招了!
    大家好,四月馬上就要過去了。小編為大家總結出四月朋友圈十大謠言,方便大家能在這個假期,邊玩邊科普,大家一起看看吧~朋友圈十大謠言1要求轉發5個群才能觀看的視頻含有木馬病毒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另外,上述視頻中使用的是色母片,色母片並不是普通的紙巾,它是一種新型洗衣用品,吸附能力很強,不論對於天然色素還是人工色素,都有極強的吸附作用。用色母片吸附飲料顏色,以此說明飲料色素超標,這種實驗並不科學。
  • 謠言比病毒更可怕!全球媒體啟動「謠言粉碎機」
    大疫當前,謠言比病毒更可怕。全球媒體紛紛開啟「謠言粉碎機」(#RumorBuster),有力回擊了一批甚囂塵上、罔顧事實的謠言,為廣大民眾澄清事實,以正視聽,獲得廣泛支持與點讚。謠言一:新冠病毒起源於實驗室?一段時間以來,所謂「新冠病毒人造論」「新冠病毒起源於實驗室」等陰謀論在海外媒體和社交網絡上廣為流傳,伴以諸多毫無科學依據的想像與猜測。而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
  • 謠言熱榜 | 六月朋友圈十大謠言新鮮出爐!
    上半年的最後一個月,舊謠言和夏天如約而至,新謠言緊跟疫情編故事:「伏天喝熱水逼出深入骨髓的寒氣」、「國外包裹是新冠肺炎汙染物」、「發往北京的快遞停運」……這些都是真的嗎?今天小編為大家梳理了六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在朋友圈看到過幾個呢?你又看到過幾次呢?
  • 2016年朋友圈十大謠言:SB250病毒亮了
    2016年即將過去,微信安全中心從年度熱傳的朋友圈謠言中,選取了流傳最廣、影響最惡劣、最需要大家特別注意的TOP10。它們或以一類謠言的形式出現,或是某個具有代表性的個案。一起來看看吧。點評:今年「被去世」的名人中,還有李連杰、六小齡童、阿寶。這類謠言層出不窮而且大多數都是老舊謠言重複被翻炒。這些別有用心的惡意造謠者,我們這些吃瓜群眾對他們的套路實在有點難懂,不知道明年又是哪位躺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