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問 | 美國用最先進顯微鏡看到空氣中全是病毒?

2020-05-09 藥事健康
每日一問 | 美國用最先進顯微鏡看到空氣中全是病毒?

—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藥師集團,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成員單位。來藥事網,加入超過5000位醫院藥師和醫生的實名制社群。

【流言】

美國用最先進顯微鏡看到了空氣中的病毒,高樓林立的商業街區,從地面到高空到處都已被病毒佔領,尤其街區地面幾乎被病毒全部包圍。

每日一問 | 美國用最先進顯微鏡看到空氣中全是病毒?

【真相】

首先,理論上講,任何顯微鏡都無法直接看清「空氣中」的東西,顯微鏡只能觀看製作好的樣品。

顯微鏡按照顯微原理可分為光學顯微鏡與電子顯微鏡,傳統光學顯微鏡僅能觀察到亞細胞結構的水平,也就是在亞微米的尺度上;現代光學顯微鏡解析度已大大提高,但也不足以看到病毒。電子顯微鏡不僅能夠看到病毒和病毒的內部結構,甚至能夠看到蛋白質分子的具體三維結構。但電子顯微鏡是一個龐大的設備,其觀察的樣品往往需要抽真空,也就是說,電子顯微鏡從原理上就不可能用於觀看「空氣中」的東西。而放大鏡、望遠鏡,雖能直接看清「空氣中」的東西,但遠遠達不到病毒的納米尺度,甚至連細胞都看不見。

其次,病毒並不會直接飄在空氣中。比如新冠病毒需要依附在飛沫中,才能進入空氣。而大部分飛沫沉降很快,基本都在地面上。能夠飄在空氣中的都是顆粒特別小、微米級的飛沫,可以稱為氣溶膠。而這些能飄浮在空中的帶有病毒的氣溶膠,在開放空間是不可能達到很高密度的,也就不具備感染的危險性。

最重要的是,這張圖片的比例尺根本不對。病毒在納米級別,而街道建築是米的級別,兩者相差十億倍,如果真的把病毒跟街道呈現在一起,病毒連一個像素都佔不到。因此,這明顯是一張合成出來的圖片,沒有任何實際的價值。

來源:北京科技記協-每月科學流言榜

《甲鈷胺能不能長期服用?》

《每天喝咖啡,可以長壽嗎?》

《女性生育的最晚年齡是多少?》

《花崗巖能預防新冠肺炎感染?》

《眾多止咳的中成藥該如何選擇?》

《新冠病毒出了家庭版自測試劑盒?》

《4.36元,被「靈魂砍價」的究竟是什麼藥?》

《2塊錢和98塊錢的維生素C,有什麼區別?》

《接觸到新冠肺炎患者的汗水就會感染病毒?》

關愛女性用藥專區

《"早關大門,塗上膠水"老司機們注意啦,此激素非彼激素》

《一文讀懂複方短效避孕藥(COC)和緊急避孕藥,不再傻傻分不清!》

《避孕助孕兩不誤,複方短效避孕藥(COC)在保護生育方面也大有所為!》

專區

《60年空白!高鉀血症新藥倍利卓在中國獲批》

《新型口服降鉀藥物環矽酸鋯鈉散 革新高鉀血症藥物治療》

《院士同連聲,武漢零距離|關注新型冠狀病毒的腎臟損傷》

《與首席研究者和主編面對面: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國重要臨床研究暨羅沙司他中國III期臨床研究進展分享會現場實錄》

較真闢謠專區精選

《抗糖化產品都是智商稅?》

《美國糖酵母能治療糖尿病?》

《長期服用維D和鈣片會致癌?》

《適量飲酒真的會有益健康嗎?》

《歐美女明星打的維他命點滴到底有啥用?》

《明星追捧的網紅透明乳膏真的有祛痘神效嗎》

《軟骨素、普天登這些新興的保健「神藥」靠譜嗎?》

《清理毒素?改善睡眠?這些新興的保健「神藥」靠譜嗎?》

慢病安全用藥系列講題

《長處方下慢病安全用藥系列講座全集》

《第一期內容課程實錄(音、視頻+文字)》

《第二期內容課程實錄(音、視頻+文字)》

《第三期內容課程實錄(音、視頻+文字)》

《第四期內容課程實錄(音、視頻+文字)》

《第五期內容課程實錄(音、視頻+文字)》

《第六期內容課程實錄(音、視頻+文字)》

《第七期內容課程實錄(音、視頻+文字)》

《第八期內容課程實錄(音、視頻+文字)》

《第九期內容課程實錄(音、視頻+文字)》

藥事網轉載文章 | 盡情分享朋友圈 | 轉載請聯繫授權

《醫療機構藥學服務規範》

《2019年超說明書用藥目錄》

《2019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中國藥學會醫院用藥監測報告》

《抗菌藥物超說明書用法專家共識》

《北京地區基層醫療機構中成藥處方點評共識報告》

《預防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及處方精簡專家指導意見》

《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和扣分原則》

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藥師集團

每日一問 | 美國用最先進顯微鏡看到空氣中全是病毒?

相關焦點

  • 美國用最先進顯微鏡看到空氣中全是病毒?
    【流言】美國用最先進顯微鏡看到了空氣中的病毒,高樓林立的商業街區,從地面到高空到處都已被病毒佔領,尤其街區地面幾乎被病毒全部包圍。【真相】首先,理論上講,任何顯微鏡都無法直接看清「空氣中」的東西,顯微鏡只能觀看製作好的樣品。
  • 四月十大謠言:美國用顯微鏡看見空氣中的病毒?
    尤其是這幾個月,新冠疫情持續,國內形勢雖然大為好轉,但國外依然嚴峻,朋友圈裡也已一直在流傳各種吸引眼球的說法:「針對新冠病毒的防治藥物已經出現」、「廣州上千名外籍人員核酸檢測呈陽性」、「美國疫情致海水汙染,連累我國供鹽緊張」……這些都是真的嗎?
  • 看見病毒:顯微鏡的百年曆程
    肉眼看不到的病毒作為一個物種,很可能從地球生命誕生之初就已經存在,而人類從意識到有病毒存在→看到病毒的模樣→弄清病毒的內部結構成分卻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病毒在19世紀末已被證實肯定存在,但因「阿貝極限」使光學顯微鏡無法達到更高的解析度,始終看不到病毒的蹤影。
  • 喝茶會導致貧血 柳絮傳播新冠病毒?這些謠言勿信!
    空氣中全是病毒、柳絮和5G能傳播新冠病毒、喝茶會導致貧血,這些是真的嗎?4月「科學」流言榜揭開真相。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少年科學粉每日一題丨顯微鏡都變顯「納」鏡了,一般的光學顯微鏡為什麼還沒淘汰?
    Hell),以及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威廉 • 莫厄納(William Esco Moerner)三人,表揚他們將光學顯微鏡帶到納米世界的貢獻。1873 年,恩斯特•阿貝(Ernst Abbe)證明了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只能達到光波長的1/2左右,稱為阿貝極限。而人類所能看到的光波長在400納米(1納米= 10 -9 米)到700納米左右,因此200納米或 0.2 微米一直是一般光學顯微鏡解析度無法突破的瓶頸。
  • 「美麗」的病毒,顯微鏡下的新型冠狀病毒形象
    2020年春節期間最響亮的名字,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莫屬了,一夜之間吸引了世界的關注。截止2月16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造成六萬多人被感染,一千六百多人死亡,波及二十多個國家。引起該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毫無疑問的成為病毒中的名星。
  • 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到原子核,電子顯微鏡能看到多小的粒子?
    只有0.01mm,也就是百分之一毫米,10個微米。人的眼睛能夠看到最小的張角約0.07毫米,看到的這個原子核還是在人肉眼分辨極限以下,更別說看到內部了。如果看到的這個原子核有1毫米大,理論上應該能夠計算出裡面最簡單原子核裡面的質子和中子了,如氫、氦、鋰、鈹、硼、碳等,裡面的質子只有1~6個,這些元素如果中子與質子相當還可能能夠看出,複雜一點的同位素或重原子核根本無法看清楚。
  • 電子顯微鏡的發明使病毒這種可怕的隱形殺手無處藏身!
    這個拉丁名「Virus"後來人們就把它稱為「病毒」。那時,顯微鏡早已問世,最早的顯微鏡是由一個叫詹森的眼鏡製造匠人於 1590 年前後發明的。這個顯微鏡是用一個凹鏡和一個凸鏡做成的,製作水平還很低。詹森雖然是發明顯微鏡的第一人,卻並沒有發現顯微鏡的真正價值。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詹森的發明並沒有引起世人的重視。
  • 把使用過的口罩放在顯微鏡下,你會看到……
    把使用過的口罩放在顯微鏡下,你會看到…… 2020-04-13 18: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到原子核,電子顯微鏡能看到多小的粒子?
    只有0.01mm,也就是百分之一毫米,10個微米。人的眼睛能夠看到最小的張角約0.07毫米,看到的這個原子核還是在人肉眼分辨極限以下,更別說看到內部了。現在的光學顯微鏡,就是那種經典傳統看細菌的望遠鏡,放大倍數最高只能達到1600~2000倍,不要說看原子,就是看病毒也無法看到。因為光學望遠鏡的解析度只有200~300nm,一般病毒大小在幾十到100nm之間;而原子尺寸在0.1nm,就更看不到了。
  • 史上最小的「冰箱」:小到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
    科學家創造了世界上最小的「冰箱」,小到只能通過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如圖所示電子顯微鏡圖像顯示的冷卻器「冰箱」的兩個半導體:一片是碲化鉍,一片是銻-碲化鉍,在中間的黑暗區域重疊,這裡是大部分冷卻發生的地方。這些小「點」是銦納米粒子,科學家用作溫度計。
  • 原子力拉曼顯微鏡,幾乎能夠探測單個原子!天上地下都在用
    一條DNA鏈,一股空氣中的有毒汙染物,一件無價藝術品的繪畫樣品,火星隕石的薄片,這只是科學家們能夠用新顯微鏡(原子力拉曼顯微鏡)觀測的一小部分,現在被安置在德拉瓦大學的Lammot du Pont實驗室。負責研究、學術和創新的副總裁Charles G.Riordan說:德拉瓦大學很高興將這一重要和最先進新工具添加到我們的儀器套件中,用於以高解析度檢查材料。
  • 家用空氣淨化器有用嗎?負離子空氣淨化器十大品牌
    空氣嚴重受到了甲醛、細菌、病毒、異味、過敏原等汙染物,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而孩子鼻腔短、鼻毛少、呼吸道纖毛少、肺泡彈性不足,因此對空氣汙染顆粒的過濾能力不到成年人的四分之一,從而免疫力特別不好,需要特別的保護。空氣淨化器由此誕生,那麼空氣淨化器哪個牌子好呢?
  • 低溫電子顯微鏡成像技術有望精確鎖定和成像病毒體
    現在,科學家們已經用它以前所未有的細節對高潛力的致癌病毒進行成像,現在讓他們思考如何通過基因改造來更好地完成這項工作。 根據去年宣布的諾貝爾獎,低溫電子顯微鏡使科學家能夠「開始想像他們以前從未見過的過程」。
  • 科技日曆|43年前,「非洲死神」伊波拉病毒首次在電子顯微鏡下被發現
    Murphy)從顯微鏡裡看到了他稱之為「黑暗之美——恐怖」的東西。這就是伊波拉病毒——直到那一刻才被發現。就在這一事件的幾天前,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從薩伊送來了一箱標本,當時薩伊正在爆發馬爾堡病毒疫情。
  • 世界最好顯微鏡問世 可用肉眼看到單個原子
    在2個金晶體相遇處,是通過複雜的原子排列連接在一起的       【搜狐科學消息】 據美國《科學日報》今日報導,世界最強大的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已經在美國勞倫斯
  • 諾貝爾低溫電子顯微鏡成像技術有望精確鎖定和成像病毒體
    去年,一種名為低溫電子顯微鏡的尖端科學成像技術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該委員會稱其為「生物化學革命」。這項技術使科學家們第一次能夠在自然狀態下可視化生物分子,而一年之後,這項技術就已經開闢了一些激動人心的可能性。現在,科學家們已經用它以前所未有的細節對高潛力的致癌病毒進行成像,現在讓他們思考如何通過基因改造來更好地完成這項工作。
  • 專家用顯微鏡看到兵馬俑上的白色「花朵」,為何立馬叫停挖掘工作
    再者說,與其功績相比,這點過錯不值一提,嬴政滅六國形成大一統之勢,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統一,這是歷史上最偉大的貢獻之一。 此外,秦始皇下令修建長城,抵禦匈奴,也取得了不朽的成績。而至今,長城更是成為了我國瑰寶,是最寶貴的財富。除了秦始皇的功過被後人關注之外,人們對他的帝王陵墓也非常好奇,不知道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墓中究竟有多奢華。
  • 黑科技顯微鏡,幫你看到身邊的怪獸
    僅用顯微鏡無法揭示莫納恩科娃想要研究的東西。但是一項相對較新的技術,使用非常強大的X光,最終證明是正確的。利用美國能源部的先進光子源,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科學辦公室用戶設施,Monaenkova和其他研究人員能夠拍攝到生活內部的高解析度視頻。在過去的十年裡,APS一直是專門從事昆蟲生物力學研究的科學家們的家。
  • 美媒:揭開病毒傳染性的奧秘
    參考消息網1月12日報導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月8日報導,研究人員首次發現脊髓灰質炎病毒和普通感冒病毒等是如何「包裝」它們的遺傳密碼、使它們能夠感染細胞的方式。這一發現為研發能阻止此類感染的藥物或抗病毒藥物提供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