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預計北鬥導航產值規模有望6000多億元 不知怎麼算出來的

2021-01-08 騰訊網

運營商財經網 八卦叨/文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無疑是中國最值得驕傲的高科技產品之一,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不過,最近有消息稱,預計到2025年,北鬥衛星導航產值規模有望達6000億元。這個怎麼算出來的呢?有何依據呢?

首先, 應該承認,擁有我們自己國家的衛星導航系統太重要了。當年的銀河號事件就是慘痛的教訓,1993年7月23日,美國宣稱駛往伊朗阿巴斯港的中國「銀河」號貨船載有製造化學武器的前體化學品,要求我們立即採取禁止措施,否則將按國內法制裁我們。並且,由於美國關閉了GPS的導航系統,導致直到該年9月4日,確認「銀河號」沒有違禁化學品,在海上漂泊了幾十天、沒法補給淡水、食品、幾乎彈盡糧絕的銀河號才被放行。所以,這段屈辱的歷史,讓我們認識到了自有導航系統的重要性。

其次,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目前全球範圍內已經有137個國家與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籤下了合作協議,不過,北鬥導航系統的產業鏈到底有多大,是不好計算的。主要是北鬥衛星導航並非組建一個公司來收費,所有的錢都交給一家公司,所以,這種產業鏈規模是很難估算的,因為間接產值規模很大。

所以,這種產值規模的數字有點像對5G產值的估算,有的人預計在2020年到2025年期間5G直接和間接拉動的經濟產出超過35萬億元人民幣 ,高通預計2035年5G將創造12萬億美元產值。而現實是,中國三大運營商2020年的5G資本開支是1803億人民幣。

(責任編輯:韓麗)

相關焦點

  • 產值有多大?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背後的經濟帳
    習主席宣布&34;正式開通那麼北鬥導航系統的正式建成到底會對我們的國民經濟產生哪些影響呢?先來看一組數字,我國在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2018年,達到了3016億元人民幣;2019年,這一數字達到了4059億元人民幣;而預計2020年,我國在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將超過4700億元人民幣;需要注意的是,北鬥系統的產值佔據其中的絕大多數,2020年,北鬥產值有望增長至400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20%。
  • 北鬥預計2020年服務覆蓋全球
    (觀察者網訊)據深圳商報4月15日報導,4月14日,第二屆「北鬥之星」創新創業大賽在深圳啟動,北鬥產業服務生態高峰論壇同期舉行。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張全德在論壇分享了「北鬥產業發展報告」。
  • 龍頭三連板,北鬥導航板塊飆漲,預測未來5年產業規模增至7000億
    來源:財聯社今日早盤,北鬥導航板塊走強,板塊內37隻上漲,北鬥星通、北方導航雙雙三連板,富臨運業漲停,亞光科技、波導股份接近漲停。龍頭北鬥星通近6個交易日漲幅超60%。消息面上,7月29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於近日正式入網工作。8月3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新聞發布會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據發布會介紹,10年來,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2019年達到3450億元,2020年有望超過4000億元。
  • 北鬥導航花了700億,而帶動的產值每年就能達到4000億,真值
    為了保證衛星發射萬無一失,北鬥三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衛星於23日上午成功升空,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為全球用戶提供精確的全球位置導航及授時服務。,共花費了700億左右的資金用來發射衛星,實現全球導航系統組網。
  • 2020年全面建成北鬥全球系統 中國衛星導航產值規模有多大?(圖)
    中商情報網訊:日前,據人民日報消息稱,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況下,北鬥工程全線有序復工,確保發射任務按時推進。3月、5月將組織最後兩次北鬥三號衛星發射,2020年將全面建成北鬥全球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近年來,衛星導航產業持續擴大,產值穩步增長,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 北鬥衛星總設計師楊長風衛星導航產值將達4000億元
    26日,2020世界5G大會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出現在現場,立即成為眾人爭相追捧的對象,衛星導航產值將達4000億元。楊長風告訴記者,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工程正在推進立項,依靠北鬥與5G的融合創新,在不遠的未來,能夠通信的地方就能夠導航,能夠導航的地方就能夠通信,中國正在大踏步邁向智能資訊時代。今年7月,北鬥三號衛星正式開通。
  • 北鬥導航產業鏈深度報告:百分百自主可控,能否晉升導航頭牌
    北鬥應用產業的發展將首先帶動基礎產業的發展,產業鏈價值再由基礎產業向下遊轉移,隨北鬥系統落成,下遊產值有望進一步擴大。2019 年每臺衛星導航設備搭載國產北鬥晶片的比例為 21.74%,考慮到國產晶片技術提升、成本較低及自主可控、國產替代等因素,未來佔比將有所提升,但由於手機、汽車等終端產品銷量下降等因素,終端增加量下降,國產晶片銷量增速將有所放緩,整體規模仍呈上升趨勢,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 2025 年將達到 1.30 億片,且終端產商對晶片價格不敏感,晶片產商議價能力有望提升,毛利率有望提升。
  • 北鬥衛星導航行業深度研究報告2020
    其中絕大多數是價格低於5 歐 元的接收設備,佔比超過 90%,其主要被用於手機和可穿戴設備中;價格區間在 5 歐元到 150 歐元的 GNSS 接收設備出貨量預計將以 6%的年增長率的速度快速增長,這類接收設備主要應用於道路交通和 無人機等領域;高端接收設備定價在 150 歐元以上,在全球出貨量裡僅佔不到 3%,高端接收設備用於 專業領域,預計未來十年高端接收設備年出貨量將大約達到 3 億歐元。
  • 夜空中最亮的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產業鏈解析
    2020年5月18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在京發布《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較2018年增長14.4%,預計2020年達到4000億元。二、軍用市場面臨終端更新升級,北鬥相關產業鏈有望受益。
  • 北鬥「引路」激活4000億導航市場
    「10年來,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2019年達到3450億元,2020年有望超過4000億元。」「10年來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2019年達到3450億元,2020年有望超過4000億元。」他說。中國IDC圈市場顧問鬱向飛表示,衛星導航能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車聯網等等新一代的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為交通、農業、智慧城市、航天、航海等提供保障。「北鬥導航在中國的漁船、航天方面的應用相對來說已經非常成熟了。」他說。
  • 2020年全球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市場規模與前景分析 市場規模...
    定位、授時、以及通信(北鬥導航)等功能得到廣泛的應用,全球衛星導航產業市場規模也呈現迅猛增長的局面。  根據《GNSS Market Report》,2019年全球衛星導航產業市場規模為1507億歐元,預計2029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244億歐元,2019-2029年複合增速為8%。
  • 北鬥衛星導航:終端市場放量,迎新一輪爆發機遇
    北鬥發展的初衷是建成中國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北鬥發展的定位也是全面對標GPS成為全球的北鬥。預計2020年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達到2400億元,2015~2020年複合增長率達47%。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從1994年啟動開始,至今已經發展至第三代。
  • 北鬥導航系統明年全面建成,我國 2020 年衛星導航產值將超 4000 億
    IT之家9月11日消息 據央視網報導,日前,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於賢成表示,我國北鬥導航系統到2020年將全面建成,並提供全球服務。同時,這也促進了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4000億元。
  • 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全面開通:千億產業化落地疾行
    壽命長達12-14年的北鬥系統已在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氣象預報、救災減災等領域產生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預計到2025年,北鬥衛星導航產值規模有望達6440億元。2020年對於整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產業鏈而言,都是一個有歷史性意義的年份。2020年6月23日,伴隨最後一顆靜止軌道衛星(GEO)成功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
  • 北鬥資訊_楊長風總設計師:進入全球化新時代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要把時間算出來,把位置算出來以後,我們就可以精確的知道這個位置在什麼地方。這是我們的定位原理,實際上很簡單。下面講一下工程建設情況,這裡面有一段話:一是要建設世界一流的北鬥系統;二是要在2020年要有產值4000億,這是原來在16個重大專項裡面明確的。
  • 衛星導航正處於大爆發的前夜,北鬥將逆風翻盤
    直到最終中國自己研發成功,北鬥二號首次發射衛星的時間已經是07年4月13日,在07年4月17號晚上8點發出了頻段信號。在最後一天,中國在國際電聯規定申請有效期內完成了目標。晚了伽利略1年多。中國北鬥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今年實現了全球覆蓋。北鬥還有2035計劃,目標是建設一個綜合時空服務體系。2015年俄羅斯國內的衛星導航產值66億美元,而維護費用一年都得花好幾億。俄羅斯的格洛納斯除了彰顯大國風範,保證軍事上的領先,並不能給俄羅斯帶來多少實實在在的經濟價值,同期的中國就算北鬥離全球覆蓋還差一大截,產值也有300億美元。
  • 厲害了我的北鬥!不止手機汽車導航,還能預警地質災害
    2017年11月,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一箭雙星」發射了北鬥三號第一、二顆組網衛星,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正式拉開序幕。 過了短短不到3年,2020年,已經有30多顆衛星閃耀在天空,組成了北鬥三號衛星組網,覆蓋全球提供服務!
  • 北鬥三號系統全面建成給北鬥產業帶來什麼
    光明日報記者 袁於飛7月31日,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時代。衛星上天,重在落地應用。近年來我國北鬥產業的規模有多大?在哪些領域有應用?北鬥三號系統全面建成給北鬥產業帶來什麼?31日,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於賢成。
  • 國防軍工行業:北鬥三號系統正式開通,產業有望迎來新一輪增長
    北鬥副總師楊元喜表示:「北鬥在服務功能上最強大,在亞太地區定位性能略優於GPS」。以北鬥主網為核心,到2035年我國還將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  下遊逐漸成為增長主要拉動力量,預期十四五北鬥產值有望達到6440億元。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9年...
    自1試運營以來,北鬥系統已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得到了應用,在定位、導航、授時、通信等各個方面都已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從產品角度來看,截至**應用北鬥系統的高精度測量儀器、定位終端、授時終端、車載娛樂導航系統、平板電腦等均已面世,一批優秀企業也已掌握了北鬥晶片核心技術,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北鬥晶片已進入實用化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