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衛星導航:終端市場放量,迎新一輪爆發機遇

2020-10-03 樂晴智庫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和重要空間基礎設施,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GALILEO是國際公認的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美國GPS系統是第一個全球範圍內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已經部署完成並提供全球服務。

基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於20世紀後期開始探索並逐步形成了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的三步走發展戰略。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旨在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的高精度定位、導航、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北鬥發展的初衷是建成中國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北鬥發展的定位也是全面對標GPS成為全球的北鬥。預計2020年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達到2400億元,2015~2020年複合增長率達47%。

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從1994年啟動開始,至今已經發展至第三代。2017-2020年,北鬥三號系統進行超高密度發射,這一階段發射衛星32顆。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標誌著北鬥三號系統全面建成。

相比於北鬥一號和二號,北鬥三號在原子鐘和星間鏈路兩個方面實現了技術突破,使北鬥系統的定位精度實現了由10米量級向米級的跨越。

從產業端來看,在北鬥三號建設階段(2009年-2020年),北鬥產業先降後升,波動發展。2014年,民用高精度定位市場開啟價格戰,中海達等公司業績2015年顯著下滑。隨後2015年軍改大幕開啟,海格通信、振芯科技等公司16、17年業績持續下降,北鬥板塊開始進入漫漫熊市。

2018年開始,我國以驕人的速度發射北鬥三號導航衛星,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正式開啟,產業整體表現開始回暖。

近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發布《北鬥三號民用基礎產品推薦名錄(1.0版)》。名錄收錄5類24款產品,為用戶提供具備導航定位、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組合導航等功能的基礎產品,滿足手機、可穿戴式設備等大眾消費類或行業應用需求。合眾思壯、中海達旗下廣州市中海達測繪儀器有限公司、北鬥星通旗下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上榜。

隨著北鬥系統落成,帶動民用市場持續滲透,下遊企業有望進一步受益。

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20)》顯示,中國衛星導航產業產值近10年增長近6倍,年複合增長率為21.2%,北鬥產業發展快速,近年來增速趨於穩定,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

其中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包括晶片、器件、算法、軟體、導航數據、終端設備、基礎設施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達1166億元,佔總產值的33.8%,北鬥對產業的核心產值貢獻率超過80%,由衛星導航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達到2284億元,同比增長17.3%。

高精度和國產化是北鬥導航產業發展的核心需求,上遊核心器件是驅動北鬥系統的元功能模塊,是整個產業發展的基礎,是終端集成、系統集成等環節的重要支撐。而目前我國的產品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存在一定的技術差距,因此國產元器件的技術突破將直接帶動整個北鬥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進一步打開國產替代化市場。

2020北鬥系統完成全球組網,牽引下遊市場快速發展。當前北鬥應用與產業化發展已經全面進入技術融合、應用融合、產業融合的新階段。

《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在交通領域、農林漁牧和電力能源等傳統領域,和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車聯網等新興領域,北鬥融合應用不斷深入,規模持續擴大。在自動駕駛、自動泊車、自動物流等領域,北鬥融合應用創新較快。

同時,在「十三五」期間,單兵設備有望迎來十年一次的換裝機遇,北鬥三號的升級也會推動相關設備的升級換代。

加之近期國際環境趨於緊張,疫情的爆發使得國際形勢更加惡化,加快布局自主可控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需求更加迫切,國防開支將呈增長趨勢,北鬥的軍用市場也有望恢復增長,並在長期持續擴大規模。

隨著北鬥系統的全面落地,將催生大量「北鬥+」市場,市場迎來新一輪的爆發機遇。

相關焦點

  • 從GPS到GNSS 北鬥衛星導航有望進入更多終端領域
    上周筆者了解到,這樣的預測完全可能,隨著衛星定位從單一的GPS到多系統混合定位GNSS的發展,北鬥迎來了向多終端中布局的快速增長期。  此前,意法TesseoII已經開始在國內的汽車導航市場處在領先地位,而加入了對於北鬥支持的TesseoIII系列,將會使得北鬥進入了消費類汽車導航市場當中。該系列晶片可以使用兩個並行射頻通道來同時處理多個衛星系統,從而不僅僅是以往的GPS+北鬥,還能實現GPS+Galileo+北鬥的三個系統的共同定位。
  • 衛星導航高增長 北鬥全產業鏈受益
    隨著政府、商業、軍事、工業領域對精確定位導航的衛星導航解決方案日益重視,支持衛星導航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快速發展,都促進著北鬥導航的全球市場增長。萬聯證券指出,在受到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形勢低迷的背景下,衛星導航是少數受影響較小的產業,且有長期增長的潛力,凸顯配置價值。
  • 地球觀測與導航領域戰略研究啟動 北鬥概念望爆發
    對此,中國衛星(600118)導航定位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苗前軍近日指出,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產業目前呈現出大北鬥、大應用、大優勢、大產業、大格局五大態勢。  就產業而言,北鬥引領激活了很多剛性需求,不同領域和不同行業應用北鬥出現了新的產業格局,是當之無愧的戰略新興企業的旗艦。苗前軍表示,中國大力推動北鬥發展,大力推廣應用北鬥終端,引領了整個產業格局發展。
  • 北鬥三號正式入網,衛星導航概念迎機遇(名單)
    消息面據消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使用測距碼編號61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北鬥三號系統的服務能力較北鬥二號系統拓展了10倍,將在通信、電力、金融、測繪交通、漁業、農業、林業等領域提供普惠服務。
  • 商業化前期的北鬥導航往哪走?業內人士稱需求爆發是關鍵
    11月23日上午,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成都開幕。在這場年會上,業內對北鬥導航下遊應用展開討論。儘管現在還處於北鬥應用的商業化初期,但在智能穿戴、無人駕駛等領域已有需求爆發的可能。海格通信北鬥產業集團常務副總經理鍾世廣、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執行長陳金培均提到,北鬥技術可以撬動巨大的產業,關鍵是需求和技術該如何結合。
  • 北鬥導航在多少國家超過美國GPS?日本媒體公布驚人答案
    在圓夢月球的同時,中國航天在地球觀測方面也有重大進展——北鬥導航系統成功組網。眾所周知,北鬥導航系統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同時也是繼美國GPS系統,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以及歐盟的伽利略系統之後第4個發展成熟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成為聯合國認定的全球定位供應商。今年7月,我國利用長徵火箭將北鬥導航系統組網完成,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宣布全面建成。
  • 交通運輸領域新基建推動5G、北鬥應用 2020北鬥導航產業發展趨勢
    2020年6月23日上午,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 北鬥領航: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產業鏈賦能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衛星總設計師王平說。在北鬥三號系統中,短報文通信的能力顯著提升, 信息發送能力從最初一次120個漢字提升到1200個漢字, 廣泛用於遠洋漁業、搶險救災、全球搜救等多個領域。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於賢成介紹,目前全國7萬餘艘漁船和執法船安裝了北鬥終端,累計救助1萬餘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9年...
    自1試運營以來,北鬥系統已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得到了應用,在定位、導航、授時、通信等各個方面都已形成一定的市場規模。從產品角度來看,截至**應用北鬥系統的高精度測量儀器、定位終端、授時終端、車載娛樂導航系統、平板電腦等均已面世,一批優秀企業也已掌握了北鬥晶片核心技術,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北鬥晶片已進入實用化階段。
  • 日媒驚嘆:165個國家,中國北鬥導航精度已超過美國GPS
    北鬥將撬動3000億導航市場2020年上半年,30顆北鬥衛星全部就位,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完成部署,隨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開通,我國長達20年的北鬥項目完美收官。北鬥衛星全球導航系統的開通,意味著我國全面打破GPS的壟斷,影響之深遠可想而知。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產業鏈賦能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衛星總設計師王平說。在北鬥三號系統中,短報文通信的能力顯著提升, 信息發送能力從最初一次120個漢字提升到1200個漢字,廣泛用於遠洋漁業、搶險救災、全球搜救等多個領域。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於賢成介紹,目前全國7萬餘艘漁船和執法船安裝了北鬥終端,累計救助1萬餘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
  • 北鬥導航2.0發布,精度升級應用鋪開,千億級市場待釋放
    財聯社10月16日,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高峰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北鬥定位2.0版),將民用應用的手機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這意味著車道級定位得以實現。信通院研究員劉旭解釋,「我們用開車導航時,手機經常分不清在主路還是輔路,這是因為傳統定位精度不高。」
  • 2020版中國衛星導航市場調研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進入發射組網階段,系統建設穩步推進。**年**月**日,我國成功將 第五顆北鬥導航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這是我國**年連續發射的第3顆北鬥導航系統組網衛星。這標誌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 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於**年前具備亞太地區區域服務能力,**年左右,建成由30多顆衛星、地面段和各類用戶終端構成 的、覆蓋全球的大型航天系統。
  • 中國北鬥導航市場調研與行業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加速形成從晶片、模塊、終端到運營服務的北鬥產業鏈;推動北鬥與地理信息、移動通信、網際網路、物聯網等融合發展,構建以北鬥位置信息為核心的綜合位置服務體系;加快北鬥在社會服務、智慧城市、旅遊出行等大眾市場普及,推動北鬥系統成為車載和智能終端的標準配置。四是有序推進國際化應用,積極參與衛星導航領域的國際合作。
  • 北鬥衛星導航行業深度研究報告2020
    衛星導航市場廣闊空間:2018 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016 億元,較 2017 年增長 18.3%,其中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包括晶片、器件、算法、軟體、導航數據、終端 設備、基礎設施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達 1069 億元,佔總產值的 35.44%,北鬥對產業的核心產值貢獻 率達 80%,由衛星導航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達 1947
  • 夜空中最亮的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產業鏈解析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衛星正式組網並舉行建成暨開通儀式:7月29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使用測距碼編號61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該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於2020年6月23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另據央視新聞報導,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7月31日上午在北京舉行。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背後的經濟帳
    我國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誌著我們在全球衛星導航領域,徹底擺脫了美國的GPS訛詐。在當下國際經濟戰和貿易戰風雲詭譎的背景下,全球衛星導航領域無疑也是各國經濟戰中的制高點之一。說其是大國重器,一點兒也不為過!
  • 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市場調查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進入發射組網階段,系統建設穩步推進。**年**月**日,我國成功將 第五顆北鬥導航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這是我國**年連續發射的第3顆北鬥導航系統組網衛星。這標誌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 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於**年前具備亞太地區區域服務能力,**年左右,建成由30多顆衛星、地面段和各類用戶終端構成 的、覆蓋全球的大型航天系統。
  • 「應用只受想像力限制」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服務全球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衛星總設計師王平說。在北鬥三號系統中,短報文通信的能力顯著提升, 信息發送能力從最初一次120個漢字提升到1200個漢字, 廣泛用於遠洋漁業、搶險救災、全球搜救等多個領域。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於賢成介紹,目前全國7萬餘艘漁船和執法船安裝了北鬥終端,累計救助1萬餘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
  • 衛星導航原理,北鬥導航到底如何?
    ①1994年,中國決定啟動北鬥一號工程,進行試驗探索,該階段以2000年成功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為結束。北鬥一號也稱為北鬥衛星導航試驗系統,採用的是比較落後的有源區域衛星定位系統。該系統在進行定位解算時需要用戶發送請求給衛星,然後由地面控制中心完成全部的計算任務,將用戶需要的數據傳回給用戶。北鬥一號共4顆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