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領域新基建推動5G、北鬥應用 2020北鬥導航產業發展趨勢

2020-08-23 中研網

 交通運輸領域新基建推動5G、北鬥應用

  今日(8月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近期要加快成熟技術在交通基礎設施重點領域的深化應用,具體來看,要深化ETC的應用,研製智能型高速動車組,並推進5G技術、北鬥系統、區塊鏈技術在交通行業內的應用。

  2020年6月23日上午,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藉由此次發射,中國的衛星導航和位置服務順利在全球壟斷市場中鑿開了一個口子,實現了中國的又一個全面技術自主。軍事領域的精確制導、自動駕駛技術、精密農業、民航飛機高精度起飛降落自主導航、超大工程定位……衛星導航和位置服務系統作為資訊時代的「基礎設施」,隨著北鬥系統的逐漸完善,一個千億級市場正待爆發。

  2020年全面建成北鬥三號系統,2035年前還將建設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在北鬥系統定位精度不斷提升以及晶片性能價格進一步穩定的背景下,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車聯網和低碳經濟等新技術和新經濟模式的進一步發展,在相關政策引導下,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工農機械、無人系統等應用領域的細分市場已經顯現出新一輪快速增長態勢。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的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北鬥導航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可行性評估報告》分析

  2020北鬥導航產業發展趨勢及前景分析

  一、2019-2025年中國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數量預測

  2019年我國將再發射6至8顆北鬥三號衛星,2020年計劃發射2至4顆,至2020年底全面完成北鬥三號系統建設。

  二、2019-2025年國產北鬥終端產品應用規模預測

  圖表:2019-2025年國產北鬥終端產品累計應用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隨著北鬥導航系統的完善,未來國產北鬥終端產品需求量將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其應用規模將逐年上升。

  三、2019-2025年採用北鬥兼容晶片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預測

  圖表:2019-2025年採用北鬥兼容晶片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預計2021年,採用北鬥兼容晶片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將突破10億臺/套。

  更多關於北鬥導航行業詳情可點擊查看中研產業研究院的研究報告《》。

相關焦點

  • 交通運輸部:北鬥成為新基建重要落腳點,產業進入全民應用新階段
    這是繼衛星網際網路之後,官方首次明確將北鬥納入新基建範疇。交通運輸行業是北鬥應用的核心領域之一。2005年,幾乎與北鬥二號系統啟動建設同時,交通運輸部成立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工作領導小組」。2017年11月北鬥三號衛星首次發射,兩周後,交通運輸部印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交通運輸行業應用專項規劃》。該項規劃的目標是,到2020年,在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郵政等交通運輸全領域實現北鬥系統應用,其中重點和關鍵領域實現衛星導航系統自主可控。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交通運輸行業應用專項規劃(公開版)
    「十二五」至「十三五」期,國家相繼印發《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關於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等重要文件,大力推動北鬥系統應用,並將交通運輸行業作為北鬥系統應用的重要領域,對行業北鬥系統應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 北鬥成為新基建重要落腳點 馭凡學堂
    23日,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孫文劍公開表示,北鬥系統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新基建的重要落腳點。這是繼衛星網際網路之後,官方首次明確將北鬥納入新基建範疇。交通運輸行業是北鬥應用的核心領域之一。2005年,幾乎與北鬥二號系統啟動建設同時,交通運輸部成立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工作領導小組」。
  • 智匯八方,依迅協辦2020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助力北鬥產業升級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秘書處承辦,武漢依迅北鬥時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協辦,以「推進北鬥應用、壯大新興產業」為主題。邀請了北鬥領域諸多知名院士、專家及企業家,將分享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的前沿科技、創新應用、政策解讀、產業發展趨勢分析等最新研究成果。
  • 「北鬥+」「+北鬥」雙向發力:北鬥產業化應用正提速
    武漢市政協委員、武漢依迅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付誠就表示,隨著北鬥應用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北鬥已不是單純的導航系統,而是一種強大的時間、空間工具,可以跟其他許多產業實現融合發展。加號的位置從後到前,將是北鬥產業鏈的一個轉折點。以前是為了推動北鬥發展,而現在是讓北鬥深入到每一個行業中,提供惠民利民的實際應用。
  • 「北鬥+」融合創新與「+北鬥」時空應用
    從相關產業調研和統計分析來看,這主要是源於近幾年來,北鬥創新應用已經深入融合到許多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之中,其他行業如汽車、高鐵、能源、礦產、郵政、移動通信、交通物流、網際網路服務等領域的骨幹企業,主動推動「+北鬥」發展,逐步開拓形成企業新增業務,成為產業新生力量,從而極大促進了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整體發展,對總體產值的貢獻正在顯著提高。
  • 天地融合,北鬥衛星「智」領交通再升級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孫文劍在6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北鬥系統在我國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現狀,他表示,下一步北鬥系統建設將與交通行業發展實現「同頻共振」,為交通運輸行業用戶提供更加廣泛、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定位導航服務,讓北鬥系統為交通強國建設注入強勁動能。在過去一段時期中,GPS幾乎成為了「導航定位」的代名詞,在智慧型手機應用大量普及的今天,一個龐大、完整、成熟的GPS商業生態圈已經形成。
  • 作為中國北鬥技術的發源地之一 武漢亟待打造5G+北鬥產業聯盟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劍軍作為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11月21日舉行的「5G+北鬥」專題分享會上,武漢市相關政府官員、院士專家、行業領軍人物、企業精英等政產學研用眾多嘉賓,共同探討行業當前熱點話題和未來發展趨勢,並為武漢及湖北「5G+北鬥」應用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 2020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在武漢開幕
    本屆大會以"推進北鬥應用、壯大新興產業"為主題,以貫徹"新產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導向,以"科創中國"為抓手,促進導航、遙感、通信等衛星系統的技術和應用領域進行深入交流,推動衛星數據的共享和綜合利用,以及衛星應用產業結構升級、改造,拓展北鬥融合應用新領域,培育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北鬥特色,營造開放、自主、兼容、漸進的北鬥應用發展環境。
  • 重磅|《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與發展》報告全文
    北鬥系統已全面服務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救災減災、農林牧漁、城市治理等行業,融入電力、金融、通信等基礎設施,廣泛進入大眾消費、共享經濟和民生領域,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產生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 從太空到街頭,北鬥應用產業4000億版圖跨越「基礎時代」
    曹衝介紹,按照正常的發展,晶片與元組件產業應該佔有總產值的不足20%,而系統集成產值不足30%,最多的貢獻應該來自於服務,應該超過50%才符合發展方向。在中國北鬥應用產業中,政策推動的市場需求像是推動產業正循環的一個初動力,特別是在諸如交通運輸等行業的深度應用中。
  • 從太空到街頭 北鬥應用產業4000億版圖跨越基礎時代
    曹衝介紹,按照正常的發展,晶片與元組件產業應該佔有總產值的不足20%,而系統集成產值不足30%,最多的貢獻應該來自於服務,應該超過50%才符合發展方向。在中國北鬥應用產業中,政策推動的市場需求像是推動產業正循環的一個初動力,特別是在諸如交通運輸等行業的深度應用中。
  • 中國北鬥導航市場調研與行業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實施目標為逐步建立以應用為導向、用戶為龍頭、企業為主體的北鬥導航產業發展模式,到**年北鬥應用終端總量超過3000萬臺套,實現從百萬量級到千萬量級的突破,重要領域智能化應用水平顯著提升,自主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其中,**年重大應用示範發展專項已於**月份啟動。專項將重點支持位置服務基礎平臺、行業示範應用和城市綜合應用示範。
  • 中國北鬥登上世界舞臺!新基建如何發力?
    3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紹,北鬥已是聯合國認可的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之一,相關產品已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向億級以上用戶提供服務。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消息,北鬥系統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新基建的重要落腳點。這是繼衛星網際網路之後,官方首次明確將北鬥納入新基建範疇。當「新基建」遇到北鬥,相關產業將迎來哪些新機遇?
  • 中國北鬥應用大會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九屆年會在武漢開幕
    據介紹,本屆大會以「推進北鬥應用、壯大新興產業」為主題,以貫徹「新產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導向,以「科創中國」為抓手,促進導航、遙感、通信等衛星系統的技術和應用領域進行深入交流,推動衛星數據的共享和綜合利用,以及衛星應用產業結構升級、改造,拓展北鬥融合應用新領域,培育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北鬥特色,營造開放、自主、兼容、漸進的北鬥應用發展環境。
  • 北鬥三號系統全面建成給北鬥產業帶來什麼
    光明日報記者 袁於飛7月31日,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時代。衛星上天,重在落地應用。近年來我國北鬥產業的規模有多大?在哪些領域有應用?北鬥三號系統全面建成給北鬥產業帶來什麼?31日,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於賢成。
  • 北鬥導航正式服務 四大細分領域受益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預計到2020年左右,形成全球覆蓋能力。數據顯示,今年衛星導航產業已經超過1200億元,對於到2020年實現全球導航目標預計的總投入,冉承其介紹,大概在四五百億以上。這意味著航天航空行業將迎來行業的春天。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近況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優勢 在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中,美國的GPS技術成熟,且免費對民用領域開放,因而得到了廣泛應用。在這樣的背景下,北鬥系統的建設有哪些意義?與GPS系統相比,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有哪些特點及優勢? 安全性無疑是最主要的因素。衛星導航廣泛應用於軍事、國防領域以及交通、農林、漁業、等重要民用領域,自主可控應該是衛星導航系統的首要條件。
  • 國際應用加速落地 全面建成的北鬥將開啟多大市場
    據統計,近10年來,中國衛星導航產業產值年均增長約20%,2019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人民幣,下同),2020年將有望超過4000億元。外界對北鬥應用頗為關注,全面建成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又將開啟多大的市場?
  • 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全面開通:千億產業化落地疾行
    壽命長達12-14年的北鬥系統已在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氣象預報、救災減災等領域產生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預計到2025年,北鬥衛星導航產值規模有望達6440億元。2020年對於整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產業鏈而言,都是一個有歷史性意義的年份。2020年6月23日,伴隨最後一顆靜止軌道衛星(GEO)成功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