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2月4日訊 龍醒淮海 風行九州——百年徐州藝專師生書畫聯袂展,經過10天的展出,於今日在徐州美術館(藝術館)閉幕。此次展覽以書畫作品、文獻資料、珍藏實物等形式展現了百年徐州藝專的璀璨光輝。李可染、蕭龍士、王繼述等一批名家作品迎來數千觀眾參觀,感受徐州美術的輝煌,以及那個時代徐州藝術人的情懷。
1924年,徐州藝專由閻詠百、王琴舫、王繼述、蕭龍士、王子云、王壽仁、張金石人發起成立。藝專名師薈萃,有李可染、蕭龍士、閻詠百、王琴舫、王繼述、張金石、王肇民、王子云等,學生多來自徐屬八縣,在名師的悉心指導下,大都成為德藝雙馨的棟梁之材。
抗戰爆發後,藝專師生以美術作為武器參與抗日救亡宣傳活動。1938年5月徐州淪陷,藝專被迫停辦。雖然只走過短暫的14年,卻在造就藝壇新人方面成果斐然。500多名畢業生中較出名的有:上海電影製片廠名導演徐韜、上影美術設計師魏鐵錚、中央戲劇學院院長趙鴻模、北京青年藝術劇院導演範景宇、女畫家李畹和許克書、武夷畫院院長鄭斯文、版畫家王寄舟、鄉村畫家馬南圃、臺灣畫家段天白等。
一周多以來,每日前來藝術館觀展的市民絡繹不絕。「能夠觀賞到這麼高規格的展覽,一次欣賞到這麼多大家的作品,真是難得。」書畫愛好者吳先生說,徐州自古書畫名家輩出,尤其是近現代書畫名家之多、成就之高,令世人矚目。此次畫展中的畫家,或從徐州走出去,或至今仍生活、居住在徐州,都與徐州有密切關聯。他們既得益於徐州濃厚的傳統文化滋潤,又在中國畫創作的潮流中,在各自的藝術追求和創作實踐中,取得了令畫壇和世人矚目的成就,是不同時代徐州畫家群體的中堅力量。
市民劉娜女士非常激動,她說,作為徐州人,她一直為徐州這所培養藝術人才的搖籃所震撼,也萌生出收集資料並作進一步了解的念頭。徐州美術館的這次展出鮮活而立體,讓人激動。作為一座城市藝術館,徐州美術館不僅通過經常、連續性地舉辦各類藝展活動,吸引公眾的廣泛參與,提升市民的品位和素養,形成整個社會崇尚文化藝術的風氣和氛圍,同時,它也經常對本地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家的佳作進行展覽、收藏、保存,體現了一個藝術場館的主要功能。尤其是這次的藝專師生展,讓世人了解到我們徐州藝術史的深厚底蘊。
這次展出,李可染啟蒙老師錢食芝的孫女錢雲、徐州藝專曾經的校長王繼述的孫子王恩達兩位年過80歲的老人,坐著輪椅前來。觀看展出時不禁老淚縱橫。這眼淚不僅是在緬懷,更是為祖輩們的貢獻沒有被遺忘的喜悅。他們說:「徐州的寶貴文化還有很多沒有挖掘出來,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我們可以繼續承辦藝專學校,儘管徐州藝專現在已經默默無聞,但相信大家能夠繼續發揚藝專精神,培養人才!」
這次展出期間,徐州美術館還舉行了「世紀緬懷 時代超越」——追尋百年徐州藝專的文化精神座談會。會上,田秉鍔、王華超、朱天傑、孫越仁、李庭貴、王廣華、縱曉林、侯偉華等眾多文化藝術界的專家學者,紛紛暢談徐州藝專的文化精神。
徐州美術館館長鄭敏芝表示,此次藝專百年展及座談會系列活動首先是對老藝術家們的一種緬懷,他們在當年創辦藝專,就是一種時代的超越、領先,在當下我們也應當有這樣一種精神對待文化藝術。她表示,今後將繼續收集徐州藝專的資料,爭取在一到兩年的時間裡辦一場更加全面的文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