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個全體量被動房建築社區,每年可減少400餘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2020-12-05 瀟湘晨報

「國樾天晟」項目位於密雲區,總建築面積67272.24平方米,是北京市首個授牌的「超低能耗建築示範社區」,也是按照德國PHI認證標準建設的被動式社區。項目不僅實現了室內一年四季可達到恆溫、恆溼、恆氧、低噪、健康的舒適居住環境,同時建築節能率達到92%以上,能耗僅為現有普通節能住宅產品的三分之一左右,有利於保護生態系統,減少室內空氣汙染及對土壤、水資源和作物的危害,減緩氣候變化。該項目比普通參照建築每年多節約300多噸標煤,減少約400多噸二氧化碳排放量。(首開集團)

【來源:首開集團】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安裝160平方太陽能集熱器每年給地球減少CO2排放量達到30噸
    去年剛完工的一個10噸太陽能熱水工程項目,甲方要求我們出具一個碳排放的計算數據,把數據計算出來發現安裝160平方太陽能集熱器每年給地球減少CO2排放量達到30噸,而正常太陽能熱水工程系統使用壽命能達到15年,也就是說在這套太陽能熱水工程系統正常壽命期,可以給地球減少二氧化碳CO2竟然可達到450
  •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幅放緩但仍未下降,減排可與防治空氣汙染同行
    近日,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發布的報告顯示,21世紀初,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增加超過3%;2010年以來增加趨勢有所放緩,增長率保持在年均0.9%;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增幅為0.6%,低於2017年的1.5%、2018年的2.1%,增速趨緩。但目前的氣候和能源政策太弱,還不足以扭轉全球排放總量不斷增加的趨勢。
  • 杜祥琬:我國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六噸 逼近歐洲
    杜祥琬:我國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六噸 逼近歐洲 2015-02-06 15:28:43責任編輯:史建磊   中新網2月6日電(能源頻道 史建磊)「中國單位GDP的能耗排放比世界平均值要高,能耗強度高出將近一倍,現在每人年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達到了六噸
  •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幅放緩但仍未下降
    近日,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發布的報告顯示,21世紀初,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增加超過3%;2010年以來增加趨勢有所放緩,增長率保持在年均0.9%;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增幅為0.6%,低於2017年的1.5%、2018年的2.1%,增速趨緩。
  • 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85%以上
    此舉可減少貨輪二氧化碳排放量85%以上,第一艘貨輪已於11月中旬首次使用生物燃料。作為參考,大眾汽車集團在歐洲地區共有兩艘貨輪承擔奧迪、大眾、斯柯達、西雅特等乘用車及商用車的運輸工作。他們每年運輸累計超過50次,每次可運輸超過3500輛新車。據悉,兩艘貨輪長180米,由柴油發動機驅動,最大功率超過19000馬力。
  • 奧帆中心零碳社區建成後每年將直接減少碳排放...
    據悉,此項目為山東省首個「零碳社區」項目,佔地45公頃,建築面積22.71萬平方米,由青島能源集團與青島旅遊集團攜手共建,通過智慧能源系統深度利用,作為排頭兵率先實現零碳目標,擬3年達標。順應趨勢打造零碳社區對於很多人來說,低碳一詞早已不再陌生,而現在除了低碳外,「零碳」也已經開始走進大眾視野。
  • 全球各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較排行 美國第一中國第二
    中國是唯一在排放上最接近於美國的國家,不過,中國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僅為2噸,而每個美國人每年排放二氧化碳不少於9噸。而總排放量位居全球第7名的澳大利亞實際人均排放二氧化碳為11噸,為世界首位。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的電力公司排放的二氧化碳十分驚人,此外其牲畜的排放也是一個主要因素。
  • 被動房概念 被動房是什麼
    被動房概念從學術的角度,目前人們對「被動房」或者「被動式建築」比較流行的解釋是:不通過傳統的採暖方式和主動的空調形式來實現舒適的冬季和夏季室內環境的建築。實際上,「被動房」三個字是從德語「Passivhaus」直譯過來的,也有人將其翻譯為「被動式住宅」、「被動式建築」以及「被動式房屋」。
  • 治理「溫室氣體之首」試點成功 將向全國推廣
    治理「溫室氣體之首」試點成功  試點期間碳中和量相當於50餘個北京植物園 下一步將向全國推廣  在昌平區內崔村鎮附近的冀北電力檢修分公司500千伏變電站內,一大片鋼筋水泥的輸變電線路中,約1人高的橙紅色的「回收裝置車」分外醒目。  「可別小看這個裝置!
  • 德國被動房與中國氣候帶
    目前在中國只有個別的被動房實例。2016年,PHI發布《被動房在中國氣候帶》的研究報告,為中國所有氣候區提供了系統性的被動房設計基礎。結果顯示,被動房可以建造於中國的任何地方。《報告》基於一個十層的住宅樓,分別從覆蓋中國的所有氣候區的九個地點進行被動房原理的進一步細化。
  • 世界「被動房之父」沃爾夫岡·費斯特到北京住總訪問
    作為傳統建築行業轉型的積極倡導者和推動者,北京住總早在2008年便開始關注「被動房」技術並著手開展調研和基礎研究工作。曾多次組織技術人員赴德國學習前沿技術。通過嚴格培訓,北京住總集團先後有5人通過了德國被動房研究所組織的被動房技術諮詢師資格考試,取得國際認可的被動房諮詢師證書。
  • 2018回顧: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新高
    科技日報 北京12月9日電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近日報導,儘管氣候科學家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不斷呼籲,要求各國採取措施削減二氧化碳(CO2)排放,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將在2018年創下歷史新高。《自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和《環境研究快報》雜誌5日在線發表的《全球碳預算》報告(使用截至今年11月初的數據來預測全年的排放量)稱,預計2018年全球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CO2將比2017年增加2.7%。去年,化石燃料燃燒將9.9億噸碳排放進了大氣層。
  • 【麥當勞中國宣布逐步停用塑料吸管 每年減少400噸塑料用量】6月30...
    【麥當勞中國宣布逐步停用塑料吸管 每年減少400噸塑料用量】6月30日麥當勞中國宣布,將逐步停用塑料吸管,同時無吸管新杯蓋首發亮相。據悉,這是繼今年5月發布全新品牌理念「因為熱愛,盡善而行」之後,麥當勞宣布這一理念下的首項環保舉措。
  • 【圖解】世界被動房大會落定河北高碑店 什麼是被動房你知道嗎?
    日前,河北副省長張古江到高碑店調研被動房示範建設工作,實地考察國家超低能耗建築產業基地、國家綠色智慧建築示範中心和列車新城等項目。他指出,要以承辦第23屆世界被動房大會為契機,對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加快推進被動房產業高質量發展。
  • GCP公開2020年版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數據
    GCP利用全球眾多研究人員的觀測結果及數值模擬等數據進行了全面分析,由此得出的2019年地球整體的二氧化碳收支如下:人為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1.5±0.9GtC yr-1,大氣中的積累量為5.4±0.2GtC yr-1,海洋的二氧化碳淨吸收量為2.6±0.6GtC yr-1,陸地的二氧化碳淨吸收量為3.1±1.2GtC yr-1※1。
  • IEA: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停滯
    IEA: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停滯 發布時間: 2020-02-17   來源:電纜網  作者:本站編輯
  • 北京八寶山將再裝8臺新式火化爐,每年可減排10噸粉塵
    據悉,八寶山目前已經改造好的11臺新式火化爐,每年可減少10噸的粉塵排放,投入使用後附近居民的投訴也基本消失。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在八寶山殯儀館探訪發現,在該殯儀館服務大樓的東側共有南北兩個火化室,北側火化室內共有11臺新型環保火化爐,目前處於正常運轉狀態。而與之相鄰的南火化室目前正在裝修改造,部分外牆搭著腳手架和防護網,北門還堆放著一些建築材料。
  • 中國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
    新華社上海1月6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李苑)記者5日從生態環境部舉辦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政策媒體吹風會上獲悉,從1月1日起,全國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首個履約周期截止到今年12月31日,涉及2225家發電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
  • 國際能源署報告: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31.43億噸 創歷史新高
    國際能源署報告: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31.43億噸 創歷史新高   據《日本經濟新聞》3月26日報導,國際能源署(IEA)當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這是該數字連續兩年打破歷史記錄
  • 國際能源署報告 :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31.43億噸,創歷史新高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屈騰飛】據《日本經濟新聞》3月26日報導,國際能源署(IEA)當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這是該數字連續兩年打破歷史記錄。報導稱,雖然可再生能源不斷發展,但為了實現經濟增長,新興國家對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上升,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隨之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