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概述
近日,柯潔上清華的事情頻頻上了各大新聞媒體的頭條,接下來,容我簡單的介紹一下柯潔,柯潔,圍棋第一人,第二屆百靈杯世界圍棋公開賽冠軍,第二十、二十一屆三星杯世界圍棋大師賽冠軍,第二屆夢百合杯世界圍棋公開賽冠軍以及若干國內冠軍。
2017年5月,他與人工智慧機器人AlphaGo的三盤大戰,更是引起全世界矚目。截至目前,柯潔不僅圍棋等級分第一,且手握七座世界冠軍獎盃,成為圍棋歷史上最年輕的「七冠王」。但是,我們今天不是講柯潔,而是講他的職業——圍棋。
圍棋,最早源於中國,古代稱為弈,相傳已有4000年的歷史,可謂棋之鼻祖。圍棋的起源尚無定論。最古老的說法是晉朝張華的《博物志》中記載:「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還提到,舜覺得兒子商不甚聰慧,也曾制棋教子,啟發才智。相比堯造圍棋的說法,「河圖」「洛書說"更為流行。般認為「河圖」 的圓象徵著天,古人認為星星是圓的,故引申出棋子的圓形:「洛書」的方象徵著地,九州是方的,故圍棋盤也是方形。圍棋的起源,表現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文化觀念。
圍棋從萌發到完善,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圍棋盤由小到大,奇數遞增,曾採用過11x11道、13x13道、15x15道、17x17道、19x19道的方形棋盤。據考證,現在流行的19x19道的正方形棋盤,東漢時期已經開始使用,唐宋以後流行。據《孟子》記載,戰國初期的弈秋是最早的一位棋手,而且是「通國之善奔者」的高手,《弈旦評》推崇其為圍棋棋鼻祖。
圍棋之道
古代的圍棋並不是一門簡單的體閒娛樂技藝,其中包含著人生修養、品行培養的大道理,元代圍棋有理論著作《玄玄棋經》取名於《道德經》的「玄之義玄,眾妙之門」,用來象徵圍棋招法的精妙。在古人看來,棋盤就是世界,棋子就是一個個流動的話的生命.故圍棋需要注入人生的智慧。所以,文人用棋子演繹人生,使其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澱了厚重的文化。
圍棋到了宋代成為國粹,朝廷保留著唐代的"棋待詔」的官職。歐陽修自號「六一居士」,以藏書一萬卷、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一老翁為趣,可見圍棋在當時文人生活中具有相當高的地位。
元代之時,大多數讀書人的地位十分低下,又對社會政治厭倦,所以文人多在深山或者市井歸隱,賞玩琴棋書畫,追求任情適意,在大自然中尋求慰藉。關漢卿散曲《不伏老》中的「我也會圍棋」,簡單一句話道出了一種個人修養和當時社會的時尚。
松下閒坐,石上圍棋,花間酌酒,為人生快事。圍棋體現著深層次的文化。奕棋也是文人士大夫的一種閒情逸緻。文士從變化無常的棋局中體會到寵辱窮達的人生際遇。在文人看來,小小自棋盤如同方濃縮的天地,在這方極為有限的空間中卻蘊含著無窮的數理變化,也容納著人的種種無奈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