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交換色譜法介紹

2021-01-08 吉至試劑

固定相是離子交換樹脂,常用苯乙烯與二乙烯交聯形成的聚合物骨架,在表面未端芳環上接上羧基、磺酸基(稱陽離子交換樹脂)或季氨基(陰離子交換樹脂)。被分離組分在色譜柱上分離原理是樹脂上可電離離子與流動相中具有相同電荷的離子及被測組分的離子進行可逆交換,根據各離子與離子交換基團具有不同的電荷吸引力而分離。

緩衝液常用作離子交換色譜的流動相。被分離組分在離子交換柱中的保留時間除跟組分離子與樹脂上的離子交換基團作用強弱有關外,它還受流動相的pH值和離子強度影響。pH值可改變化合物的解離程度,進而影響其與固定相的作用。流動相的鹽濃度大,則離子強度高,不利於樣品的解離,導致樣品較快流出。

離子交換色譜法主要用於分析有機酸、胺基酸、多肽及核酸。

相關焦點

  • 離子交換色譜法檢測食品添加劑富馬酸中馬來酸
    建立離子交換色譜法檢測食品添加劑富馬酸中雜質馬來酸。方法:樣品用流動相溶解定容後,採用LC–SCX離子交換色譜柱(25cm×4.6mm,5μm) 分離,以0.005mol?L-1硫酸水溶液–乙腈(60∶40)為流動相,流速0.3mL?min-1,檢測波長208nm。結果:樣品中富馬酸與馬來 酸分離度達到3.1,在0.1~5.0mg?
  • 陽離子交換色譜法:抑制or非抑制?
    離子色譜法測定陽離子雖然不像測定陰離子那樣優勢明顯,但由於可以同時測定多種金屬離子、銨和有機胺、醇胺等也存在一定的應用空間。陽離子交換色譜通常使用甲烷磺酸、硫酸等強酸做流動相,其電導檢測存在兩種方式:抑制與非抑制。
  • 2分鐘高清視頻看懂離子交換色譜,必收藏!!!
    視頻:離子交換色譜法原理由於正負離子互相吸引,不同離子間結合力不同,離子交換層析既是利用這一原理進行物質分離陰離子交換基質結合帶有負電荷的蛋白質,所以這類蛋白質被留在柱子上,然後通過提高洗脫液中的鹽濃度等措施,將吸附在柱子上的蛋白質洗脫下來,結合較弱的蛋白質首先被洗脫下來,從而達到分離提純的作用。離子交換色譜法也叫離子交換層析(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是利用離子交換原理和液相色譜技術的結合來測定溶液中陽離子和陰離子的一種分離分析方法。
  • 高效液相色譜法分離蛋白質
    高效液相色譜法蛋白質混合物分離固定相材料和硬體可利用率的改善,大大提高了液相色譜系統在蛋白質純化中的性能表現。儘管完整蛋白質的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還不是蛋白質組學分析中最常用的技術,但它非常適用於在初始階段分離蛋白質混合物。有多種色譜分離法可供選擇,包括反相色譜法、陰陽離子交換法、尺寸排除法和親和色譜法。後者作為一種從複雜混合物中提取蛋白質子集的方法,應用廣泛。在將蛋白質混合物分離這個步驟中,高效液相色譜法與製備型等電聚焦電泳法(IEF)一樣有用。
  • 第一章 離子色譜法基本原理 第一節 離子色譜系統
    第一章  離子色譜法基本原理第一節 離子色譜系統離子色譜儀器一般由淋洗液輸運系統、進樣系統、分離系統、抑制或衍生系統、檢測系統及數據處理系統等幾部分組成,其結構與常規的高效液相色譜極為相似,但離子色譜與常規高效液相色譜最明顯的差異在於,(1)離子色譜由於其淋洗液採用酸或鹼,流路一般採用Peek材料,(2)離子色譜在檢測器之前一般帶有抑制器。其基本構造如圖1-1所示。
  • 高效液相色譜法及其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
    下面介紹高效液相色譜法的有關知識,新的方法和技術以及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  一、分類  高效液相色譜法按分離機理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吸附色譜法(adsorptionchromatography)以吸附劑為固定相的色譜方法稱為吸附色譜法。使用最多的吸附色譜固定相是矽膠,流動相一般使用一種或多種有機溶劑的混合溶劑。
  • 色譜法有哪些?怎樣分類?
    色譜儀色譜法的分類按兩相的物理狀態可分為:氣相色譜法(GC)和液相色譜法(LC)。氣相色譜法適用於分離揮發性化合物。GC根據固定相不同又可分為氣固色譜法(GSC)和氣液色譜法(GLC),其中以GLC應用最廣。液相色譜法適用於分離低揮發性或非揮發性、熱穩定性差的物質。LC同樣可分為液固色譜法(LSC)和液液色譜法(LLC)。
  • 離子交換色譜的原理介紹和實際操作
    離子交換色譜是蛋白純化技術中常用的一種純化方法,其原理是指被分離物質所帶的電荷可與離子交換劑所帶的相反電荷結合,這種帶電分子與固定相之間的結合作用是可逆的,在改變pH 或者用逐漸增加離子強度的緩衝液洗脫時,離子交換劑上結合的物質可與洗脫液中的離子發生交換而被洗脫到溶液中。由於不同物質的電荷不同,其與離子交換劑的結合能力也不同,所以被洗脫到溶液中的順序也不同,從而被分離出來。
  • 離子色譜法基本原理
    離子色譜是高效液相色譜的一種,故又稱高效離子色譜(HPIC)或現代離子色譜。
  • 離子交換層析的應用
    離子交換層析法是根據電荷特性分離生物分子的一種蛋白純化方法,由於該法操作簡易,解析度高且通量大,迅速成為蛋白質、多肽、核酸及大部分發酵產物分離純化的一種重要方法。本文介紹了離子交換層析的原理,介質以及常見問題解析。
  • 離子交換樹脂的結構及交換原理
    離子交換的選擇性定義為離子交換劑對於某些離子顯示優先活性的性質。離子交換樹脂吸附各種離子的能力不一,有些離子易被交換樹脂吸附,但吸著後要把它置換下來就比較困難;而另一些離子很難被吸著,但被置換下來卻比較容易,這種性能稱為離子交換的選擇性。離子交換樹脂對水中不同離子的選擇性與樹脂的交聯度、交換基團、可交換離子的性質、水中離子的濃度和水的溫度等因素有關。
  • 漂萊特離子交換樹脂維護手冊
    漂萊特離子交換樹脂在水處理中經常會用到,一些高端的漂萊特離子交換樹脂,價格還是比較高的,漂萊特離子交換樹脂保質期一般有3年左右,比較長,但是前提是進行規範的維護和使用。因此,如果要想節約成本,包裝漂萊特離子交換樹脂有效期,適當的維護是很有必要的。
  • ASTM發布離子色譜法測量總氮、凱氏氮和總磷新標準
    2016年8月,ASTM正式發布標準ASTM D8001,即《離子色譜法測定水和廢水中總氮、凱氏氮和總磷的標準方法》,此方法正式確立了離子色譜在測定水中氮、磷方面的法定地位,也為廣大用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 離子交換的基本原理
    水處理中主要採用離子交換樹脂和磺化煤用於離子交換。其中離子交換樹脂應用廣泛,種類多,而磺化煤為兼有強酸型和弱酸型交換基團的陽離子交換劑。離子交換樹脂按結構特徵,分為:凝膠型、大孔型和等孔型; 按樹脂母體種類,分為:苯乙烯系、酚醛系和丙烯酸系等; 按其交換基團性質,分為:強酸型、弱酸型、強鹼型和弱鹼型。 ⑴離子交換樹脂的構造 是由空間網狀結構骨架(即母體)與附屬在骨架上的許多活性基團所構成的不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 離子交換器 離子交換樹脂軟化水的原理
    上海浦淳離子交換器 軟化水離子交換劑與離子交換反應離子交換劑的種類離子交換劑的種類很多,有天然和人造合成的,有機和無機的,陽離子型和陰離子型等。其中合成離子交換劑因其結構特徵不同,又有凝膠型和大孔之分,一般常規分類無機跟有機,無機(天然、合成、人造),有機(合成:陽離子交換樹脂分為:強酸性跟弱酸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分為:強鹼性跟弱鹼性)。、離子交換樹脂(簡稱樹脂)使用化學合成法製成的,它是由許多低分子化合物經聚合或者縮合反應,頭尾相交而形成的長鏈高分子化合物,其中低分子化合物稱為單體,聚合後形成的長鏈稱為骨架。
  • 水處理離子交換樹脂
    水處理領域中離子交換樹脂的需求量很大,約佔離子交換樹脂產量的90%,那什麼是離子交換樹脂呢?作用又是什麼呢?離子交換樹脂:指通過等價的離子之間相互交換,達到去除指定離子等雜質的過程,常用於軟化和純化處理中。
  • 離子色譜儀原理
    導讀:離子色譜儀,最常用的檢驗設備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離子色譜已經在生產生活的各種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紹離子色譜儀的功能、結構和原理,感興趣的同學請多多關注。。。
  • 離子交換的工作原理
    「離子交換法」製取純水,在國內應用比較廣泛。其原理是:原水中的各種無機鹽電離生成的陽(鈣、鎂、銅、鈉等金屬離子)、陰離子(碳酸根、硝酸根、硫酸根等非金屬離子),經過陽、陰樹脂層(離子交換柱內的交換離子劑)時,跟樹脂上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發生置換反應,而被樹脂吸附。從樹脂上置換下來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成了水分子(H2O),從而取得去除水中無機鹽類的效果,達到製取脫鹽純水的目的。
  • 無機離子交換材料去除放射性離子
    無機離子交換技術憑其所特有的優勢已經成為較為經濟和適宜的手段之一。有效高放廢液處理把高放廢液變為低放廢液,去除90Sr、137Cs是十分關鍵的一步。離子交換法是從高放射性廢液中分離90Sr、137Cs的重要手段。無機離子交換劑具有選型好、耐高溫和抗輻射等優點,受到青睞。
  • 離子交換樹脂的原理及應用
    水的預處理之後,怎樣進行離子交換軟化水處理呢?  使用離子交換技術,定然少不了離子交換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