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交換的工作原理

2021-02-19 環保易交易

「離子交換法」製取純水,在國內應用比較廣泛。其原理是:原水中的各種無機鹽電離生成的陽(鈣、鎂、銅、鈉等金屬離子)、陰離子(碳酸根、硝酸根、硫酸根等非金屬離子),經過陽、陰樹脂層(離子交換柱內的交換離子劑)時,跟樹脂上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發生置換反應,而被樹脂吸附。從樹脂上置換下來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成了水分子(H2O),從而取得去除水中無機鹽類的效果,達到製取脫鹽純水的目的。隨著離子交換柱的運行,柱內樹脂上可置換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變得越來越少,置換能力也就越來越弱。當這種置換能力弱到一定程度時,我們就稱樹脂「失效」,此時樹脂就需要再生。再生就是讓強酸(常用HCL溶液)、強鹼(常用NaOH溶液)電離生成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在流過陽、陰樹脂層時,把吸附在樹脂上的無機鹽離子置換下來,並隨著酸液或鹼液一起流出離子交換柱,這樣就使得離子交換柱內的樹脂恢復了原有的置換能力。

離子交換的工作原理

本除鹽水製取也是通過離子交換處理的方法達到處理目的。經預處理設備去除了大部分的有機物雜質、及大於5μm以上的顆粒等後,水進入陽、陰離交換器、混合離子交換器以去除水中的各種金屬與非金屬的陽、陰離子無機鹽類後,即得合格純水進入純水箱,然後經純水供水泵送至車間的生產用水點整個處理過程。

特點:

採用「逆流再生固定床」的生產製取工藝,它具有結構簡單、易操作,對進水要求低,再生劑耗量少,出水水質穩定,系統安全,可靠運行穩定等特點。

離子交換劑:

①陽離子交換器採用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001×7(732#,H+型);

②陰離子交換器採用強酸性陰離子交換樹脂201×7(717#,OH-型)。

再生劑:

① 陽離子交換器採用化學純鹽酸(HCL)濃度按大於31%;

② 陰離子交換器採用化學純氫氧化鈉(NaOH)濃度按大於32%。

相關焦點

  • 離子交換樹脂的原理及應用
    水的預處理之後,怎樣進行離子交換軟化水處理呢?  使用離子交換技術,定然少不了離子交換樹脂。
  • 離子交換的基本原理
    水處理中主要採用離子交換樹脂和磺化煤用於離子交換。其中離子交換樹脂應用廣泛,種類多,而磺化煤為兼有強酸型和弱酸型交換基團的陽離子交換劑。一般來說,交聯度越小,活性基團越容易電離,可交換離子的水合離子半徑越大,則溶脹度越大;樹脂周圍溶液電解質濃度越高,樹脂溶脹率就越小。 在生產中應儘量保證離子交換器有長的工作周期,減少再生次數,以延長樹脂的使用壽命。
  • 離子交換層析的原理和應用
    原理離子交換層析的原理簡單來講是基於帶相反電荷分子間的相互吸引。蛋白質表面所帶的電荷取決於其PI和環境PH。
  • 離子交換樹脂的結構及交換原理
    離子交換的選擇性定義為離子交換劑對於某些離子顯示優先活性的性質。離子交換樹脂吸附各種離子的能力不一,有些離子易被交換樹脂吸附,但吸著後要把它置換下來就比較困難;而另一些離子很難被吸著,但被置換下來卻比較容易,這種性能稱為離子交換的選擇性。離子交換樹脂對水中不同離子的選擇性與樹脂的交聯度、交換基團、可交換離子的性質、水中離子的濃度和水的溫度等因素有關。
  • 離子色譜檢測器的工作原理
    光學檢測器的工作原理與性能與HPLC 中完全相同,本節不再贅述。IC 中的可見分光檢測器主要用於通過柱後衍生反應生成在可見光區有較強吸收的離子的測定,如過渡金屬、鑭系元素、磷、矽等。  電導檢測器是IC 的主要檢測器,本節將對其工作原理和性能作較詳細的討論。
  • 離子交換器 離子交換樹脂軟化水的原理
    上海浦淳離子交換器 軟化水離子交換劑與離子交換反應離子交換劑的種類離子交換劑的種類很多,有天然和人造合成的,有機和無機的,陽離子型和陰離子型等。其中合成離子交換劑因其結構特徵不同,又有凝膠型和大孔之分,一般常規分類無機跟有機,無機(天然、合成、人造),有機(合成:陽離子交換樹脂分為:強酸性跟弱酸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分為:強鹼性跟弱鹼性)。、離子交換樹脂(簡稱樹脂)使用化學合成法製成的,它是由許多低分子化合物經聚合或者縮合反應,頭尾相交而形成的長鏈高分子化合物,其中低分子化合物稱為單體,聚合後形成的長鏈稱為骨架。
  • 離子交換設備的基本原理
    採用離子交換方法,可以把水中陽、陰離子去除。以氯化鈉(NaCl)代表水中無機鹽類,水質除鹽的基本反應式: 1.陽離子交換柱:R-H+Na+=R–Na+H+ 2.陰離子交換柱:R–OH+Cl-=R–Cl-+OH- 陽、陰離子交換柱串聯以後稱為複合床,其總的反應式: R-H+R-OH+NaCl=R-Na+R-Cl+H2O 由此得出,水中的NaCl已分別被樹脂上的H+和OH-所取代
  • 離子交換層析的應用
    離子交換層析法是根據電荷特性分離生物分子的一種蛋白純化方法,由於該法操作簡易,解析度高且通量大,迅速成為蛋白質、多肽、核酸及大部分發酵產物分離純化的一種重要方法。本文介紹了離子交換層析的原理,介質以及常見問題解析。
  • 離子交換技術特點、結構、原理及應用
    不同空隙大小影響了離子交換的速度和對不同離子的選擇性。8.3交換容量離子交換樹脂的交換容量表示其可交換離子量的多少。(1) 全交換容量(Q)。表示離子交換樹脂中所有活性基團的總量,即將樹脂中所有活性基團全部再生成某種可交換的離子,然後測定其全部交換下來的量。(2)工作交換容量(QG)。
  • 離子交換樹脂各種知識點
    離子交換樹脂的原理      離子交換樹脂可分為陽離子交換樹脂、陰離子交換樹脂和兩性離子交換樹脂。離子交換樹脂不溶於水和一般溶劑。大多數製成顆粒狀,也有一些製成纖維狀或粉狀。樹脂顆粒的尺寸一般在0.3~1.2mm 範圍內,大部分在0.4~0.6mm之間。它們有較高的機械強度(堅牢性),化學性質也很穩定,在正常情況下有較長的使用壽命。
  • 水處理離子交換樹脂
    水處理領域中離子交換樹脂的需求量很大,約佔離子交換樹脂產量的90%,那什麼是離子交換樹脂呢?作用又是什麼呢?離子交換樹脂:指通過等價的離子之間相互交換,達到去除指定離子等雜質的過程,常用於軟化和純化處理中。
  • 離子交換色譜法介紹
    固定相是離子交換樹脂,常用苯乙烯與二乙烯交聯形成的聚合物骨架,在表面未端芳環上接上羧基、磺酸基(稱陽離子交換樹脂)或季氨基(陰離子交換樹脂)。被分離組分在色譜柱上分離原理是樹脂上可電離離子與流動相中具有相同電荷的離子及被測組分的離子進行可逆交換,根據各離子與離子交換基團具有不同的電荷吸引力而分離。緩衝液常用作離子交換色譜的流動相。被分離組分在離子交換柱中的保留時間除跟組分離子與樹脂上的離子交換基團作用強弱有關外,它還受流動相的pH值和離子強度影響。pH值可改變化合物的解離程度,進而影響其與固定相的作用。
  • 離子交換色譜的原理介紹和實際操作
    離子交換色譜是蛋白純化技術中常用的一種純化方法,其原理是指被分離物質所帶的電荷可與離子交換劑所帶的相反電荷結合,這種帶電分子與固定相之間的結合作用是可逆的,在改變pH 或者用逐漸增加離子強度的緩衝液洗脫時,離子交換劑上結合的物質可與洗脫液中的離子發生交換而被洗脫到溶液中。由於不同物質的電荷不同,其與離子交換劑的結合能力也不同,所以被洗脫到溶液中的順序也不同,從而被分離出來。
  • 建築給水排水知識:什麼叫離子交換過程的分層吸附原理
    天然水中不會只含單純一種陽離子,通常都含有多種陽離子,為了說明問題,以含有Fe3+,Ca2+和Na+的水通過剛再生好的H型離子交換樹脂為例:進水的初期,由於交換樹脂是H型,故水中各種陽離子都與樹脂上的H+相交換。但因各種陽離子選擇性的不同,交換樹脂吸附的離子在樹脂層中有分層現象。
  • 離子交換法的原理是什麼?離子交換法在廢水處理中有哪些應用?
    推動離子交換的動力是離子間的濃度差和交換劑上的功能基對離子的親和能力,這就是離子交換的基本原理。離子交換劑是實現交換功能的最基本物質,根據其材料性質可分為無機離子交換劑和有機離子交換劑,又可分為天然離子交換劑和人工離子交換劑。天然離子交換劑有粘土、沸石、褐煤等,人工合成天然離子交換劑有凝膠樹脂、大孔樹脂、吸附樹脂、氧化還原樹脂、螯合樹脂等。
  • 離子色譜儀原理
    通常情況下,離子色譜可以分為三種類型:離子交換色譜、離子排斥色譜、離子對色譜。  1) 離子交換色譜:離子交換色譜以離子間作用力不同為原理,主要用於有機和無機陰、陽離子的分離。  2) 離子排斥色譜:離子排斥色譜基於Donnan排隊斥作用,是利用溶質和固定相之間的非離子性相互作用進行分離的。
  • 第二十三講:什麼是離子交換樹脂濾芯
    離子交換樹脂濾芯是採用無鈉陽離子樹脂和優質顆粒活性炭混合而成的過濾器,用途是用來置換水體中的鈣鎂離子,在軟化水質、改善口感的同時,又避免了人體鈉鹽攝入過量的弊端
  • 廣東螯合型選擇性離子交換樹脂
    廣東螯合型選擇性離子交換樹脂,     一、蘇青從集團公司成立起(1997年)至今,一直以來成為樹脂行業的排頭兵、領頭羊,無論在品種、產能、銷售、效益、稅收等方面始終成為了行業的銷售冠軍。廣東螯合型選擇性離子交換樹脂, 其中步驟2中所述樹脂組合物的製備是將螯合樹脂與離子交換樹脂進行混合處理得到混合樹脂的過程。
  • 離子色譜法基本原理
    離子色譜是高效液相色譜的一種,故又稱高效離子色譜(HPIC)或現代離子色譜。
  • 離子交換法製備實驗室用水一一萬融實驗
    用離子交換法制的實驗用水,常稱去離子水或離子交換水。此法的優點是操作與設備均不複雜,出水量大,成本低。在大量用水的場合有替代蒸餾法製備純水的趨勢。離子交換法能除去原水中絕大部分鹽、鹼和游離酸,但不能完全除去有機物和非電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