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新冠病毒已經耳熟能詳了
那麼,它長什麼樣你知道嗎?
近日,清華大學、KAUST大學研究團隊及奧地利研究人員合作發布新冠病毒高清科普影像。通過提取、掃描和數位化樣本中完整的新型冠狀病毒顆粒,研究團隊成功拍攝到該病毒的3D圖像。冷凍電子顯微鏡斷層掃描技術讓人們看到了新冠病毒的真面目。
2020年9月15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雜誌在線發表了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課題組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的合作成果。他們利用冷凍電鏡斷層成像和子斷層平均重構技術成功解析了新冠病毒(SARS-CoV-2)全病毒三維結構。
2021年1月21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實驗室和KAUST大學Ivan Viola團隊及奧地利研究人員合作的新冠病毒高清科普影像問世。
對人類來說,新冠病毒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它和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同屬冠狀病毒大家庭,是過去18年裡第三種導致人類大規模感染的冠狀病毒。
新冠病毒主要通過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pike與人體ACE2受體結合感染人體。刺突蛋白像一把「鑰匙」,細胞上的ACE2受體則像一把「鎖」。鑰匙開了鎖,病毒才能進入細胞。開發新冠疫苗的主要目標也正是阻止鑰匙打開鎖,以防病毒感染細胞。
最新3D影像展示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過程:在入侵的那一刻,新冠病毒與受體結合,並與細胞膜發生了膜融合。
李賽研究團隊23日向記者介紹,研究發現刺突蛋白具有柔性,可以像鏈錘一樣在病毒表面自由擺動。刺突蛋白擺動的特徵會讓新冠病毒在攻擊細胞時更具靈活性, 有利於刺突蛋白同細胞上的ACE2受體結合。
視頻形象展現了刺突蛋白與新冠病毒膜切線垂線的夾角,以及刺突蛋白在病毒膜表面擺動的角度範圍。
通過冷凍電子顯微鏡斷層掃描技術,我們看到了新冠病毒的真面目。
這是SARS-CoV-2 病毒粒子的3D實況圖。在這張3D圖像中,單個病毒顆粒也清晰可見。
材料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新華國際頭條
圖片/央視新聞客戶端、新華國際頭條
編輯/王玉冰